书城哲学庄子全书
26322100000021

第21章 自闻自见

【原文】

夫属其性乎仁义者①,虽通如曾史,非吾所谓臧也②;属其性于五味,虽通如俞儿③,非吾所谓臧也;属其性乎五声,虽通如师旷,非吾所谓聪也④;属其性乎五色,虽通如离朱,非吾所谓明也⑤。吾所谓臧者,非仁义之谓也,臧于其德而已矣;吾所谓臧者,非所谓仁义之谓也,任其性命之情而已矣;吾所谓聪者,非谓其闻彼也,自闻而已矣;吾所谓明者,非谓其见彼也,自见而已矣。夫不自见而见彼,不自得而得彼者,是得人之得而不自得其得者也,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者也。夫适人之适而不自适其适,虽盗跖与伯夷,是同为淫僻也。余愧乎道德⑥,是以上不敢为仁义之操⑦,而下不敢为淫僻之行也。

【注释】

①属:从属,归向。一说“属”读作zhǔ,接连、缀系的意思。二说皆可通。

②臧:善,好的意思。

③俞儿:相传为齐人,味觉灵敏,善于辨别味道。

④聪:听觉灵敏。

⑤明:视觉明晰、敏锐。

⑥道德:这里指对宇宙万物本体和事物变化运动规律的认识。

⑦操:节操,操守。

【译文】

把自己的本性缀连于仁义,即使如同曾参和史那样精通,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完美;把自己的本性缀连于甜、酸、苦、辣、咸五味,即使如同俞儿那样精通,也不是我所认为的完善;把自己的本性缀连于五声,即使如同师旷那样通晓音律,也不是我所认为的聪敏;把自己的本性缀连于五色,即使如同离朱那样通晓色彩,也不是我所认为的视觉敏锐。我所说的完美,决不是仁义之类的东西,而是比各有所得更美好罢了;我所说的完善,决不是所谓的仁义,而是放任天性、保持真性情罢了。我所说的聪敏,不是说能听到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内审自己罢了。我所说的视觉敏锐,不是说能看见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看清自己罢了。不能看清自己而只能看清别人,不能安于自得而向别人索求的人,这就是索求别人之所得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得的人,也就是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能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的人。贪图达到别人所达到而不安于自己所应达到的境界,无论盗跖与勃夷,都同样是滞乱邪恶的。我有愧于宇宙万物本体的认识和事物变化规律的理解,因此就上一层说,我不能奉行仁义的节操,就下一层说,我不愿从事滞乱邪恶的行径。

【寓意】

人,贵在自知。

【延伸阅读】

庄子说:“我所说的聪敏,不是说能听到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内审自己罢了。我所说的视觉敏锐,不是说能看见别人什么,而是指能够看清自己罢了。”因此说,作为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能看清别人,而是能看清自己。能够准确而客观地认识自己,是人生在世最最重要的事,同时也是人生最难做到的事——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

有一天,上帝来到尘世,对地球上的居民进行一番智慧调查。

上帝问大象:“你是谁?”大象回答说:“我是学识渊博的学者。”

上帝问袋鼠:“你是谁?”袋鼠说:“我是全球闻名的拳王。”

上帝又问鱼:“你是谁?”鱼儿游动着灵巧的身躯回答说:“我是天地间的精灵。”

上帝又问鸟:“你是谁?”鸟回答道:“我是风。”

上帝最后问人:“你是谁?”人回答道:“我是谁?这个问题我还真没想过呢!”

上帝终于叹了口气,说道:“唉!天地间,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啊!”

人,最难认识的是自己,因此人最贵的也是自知。老子在《道德经》上说:“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来源于外部世界,是对表面现象的理解和认识,具有局限性和主观片面性;明,是对世界本质的认识,具有无限性和客观全面性。无论社会发展到怎样繁盛的阶段,自我意识都是人类生存的最大价值。

正确认识自己,正确定位自己,既不过高估计,也不妄自菲薄,踏踏实实、勤勤恳恳,这才是正道。正确认识自己,首先要自己心里有杆秤,不要轻易相信别人对你的评价,任何人的评价都有他不同的立场和评判标准,难免有失公允。

齐威王的相国邹忌长得相貌堂堂,身高八尺,体格魁梧,非常漂亮。与邹忌同住一城的徐公也长得一表人才,是齐国有名的美男子。

一天早晨,邹忌起床后,穿好衣服、戴好帽子,信步走到镜子面前仔细端详全身的装束和自己的模样。他觉得自己长得的确与众不同、高人一等,于是随口问妻子说:“你看,我跟城北的徐公比起来,谁更漂亮啊?”

他的妻子走上前去,一边帮他整理衣襟,一边回答说:“您长得多漂亮啊,那徐公怎么能跟您比呢?”

邹忌心里不大相信,因为住在城北的徐公是大家公认的美男子,自己恐还比不上他,所以他又问他的下属,说:“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漂亮些呢?”他的下属连忙说:“大人您比徐公漂亮多了,他哪能和大人相比呢?”

第二天,有位客人来访,邹忌陪他坐着聊天,想起昨天的事,就顺便又问客人说:“您看我和城北徐公相比,谁更漂亮?”客人毫不犹豫地说:“徐公比不上您,您比他漂亮多了。”

邹忌如此作了三次调查,大家一致都认为他比徐公漂亮。可是邹忌是个有头脑的人,并没有因此而沾沾自喜,认为自己真的比徐公漂亮。

恰巧过了一天,城北徐公到邹忌家登门拜访。邹忌第一眼就被徐公那气宇轩昂、光彩照人的形象怔住了。两人交谈的时候,邹忌不住地打量着徐公。他自觉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了证实这一结论,他偷偷从镜子里面看看自己,再调过头来瞧瞧徐公,结果更觉得自己长得比徐公差。

晚上,邹忌躺在床上,反复地思考着这件事。既然自己长得不如徐公,为什么妻子、下属和那个客人却都说自己比徐公漂亮呢?想到最后,他终于找到了问题的结论。邹忌自言自语地说:“原来这些人都是在恭维我啊!妻子说我美,是因为偏爱我;下属说我美,是因为害怕我;客人说我美,是因为有求于我。看起来,我是受了身边人的恭维赞扬而认不清真正的自我了。”

人贵有自知之明,就是要正确对待自己,分析自己,看清自己,把自己摆正放平,不要做那些所谓“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傻事、蠢事、错事。无论别人怎么对待你,怎么说你,怎么忽悠你,都要用理智的这杆秤将自己秤准,找准保持心中天平平衡的法码。只有有自知之明,才能使自己走出困境,看到光明,才能让自己更加美丽完善,才能使自己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和幸福快乐。

人生是一个不可逆转与重播的过程,要提高人的社会价值,使人生更有意义,就必须善于认识自己、设计自己、控制自己,使个人的发展与社会的进步相协调、相匹配。

愿景集团总裁及首席执政官,北京大学公共经济管理研究中心教授级研究员林国荣先生,对其“探索四十学习研修”课程有个形象的比喻,他说:“如果你并不想在墙上钉一枚钉子,那我们给你一把锤子也是没用的;给你这把锤子的前提,是你想要钉一枚钉子去挂一幅画。”在这个过程中,自我意识的醒觉、目标的设立,是一切的基础。主导其发生的,还是个人的愿景。

在此,愿景集团广州愿景中心、昆明愿景中心、香港愿景中心、台北愿景中心同步奉上“探索四十学习研修”课程,提供一个把握现在发现自我的机会,引导学员在出发前先停下来认真的审视自己、调整心态。人生有无数的际遇,懂得如何去判断与把握时机、用积极的态度面对结果与下一个开始、调整自己去创造更大的价值,就是探索的意义;只有自知之人,才是真正的觉悟者。

一个人要想活得轻松、愉快,保持良好心态,最重要的一点就是根据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不同身份的变化,敢于直面自己的人生,经常掂量自己,正确评估自己,准确定位自己。能够正确认识到自己的价值,认识到自己在他人心目中的位置,认识到自己的能力、学识、水平,既不过高估计自己,不因自己的一些长处和优势而沾沾自喜,也不过分贬低自己,不因自己的一些短处和缺点而抱怨、责备自己。

正确认识自己,应该从以下四个方面进行努力:

第一,要认清自己所处的生存环境和自身的基本条件。这主要包括:自己的身体特点,如外貌、身体健康状况;自己的心理特点,如智力水平、性格、兴趣、爱好、能力、志向、抱负等;自己的身份特点,如家庭背景、学历、社会角色、性别角色、人际关系角色等;还有自己具有哪些可以依赖的外在资源等。

第二,要清楚自己能做什么,这涉及到对自己主客观条件的了解。人有无限发展的潜能,但潜能分布是不均衡的,我们要尽可能地发掘自己的优势潜能,规避自己的劣势,做到扬长避短。

第三,要清楚自己的目标与社会利益有没有本质上的冲突。在人类文明发展的进程中,我们的良知系统已发育得较为成熟,如果选择损害社会利益的目标,其结果必将是被绳之以法。

第四,要认清自己的不足和缺点。正所谓“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每个人都无法避免自己弱点或缺点,但可以尽量减少它们对自己的影响。正如美国著名企业家、教育家和演讲口才艺术家卡耐基说的:“人性的弱点并不可怕,关键是要有正确的认识,认真对待,尽量寻找弥补、克服的方法,使自我趋于完善。”我们要充分认识并容纳自己的长处和短处,优点和缺点,从而不断完善自我,使自己的人生之路更充实,更美好。

人生大智慧:要想你的人生成功而美好,首先要做的就是认识你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