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做人有分寸 做事有尺度
26322400000028

第28章 方与圆的优游(3)

记得还有一次,罗斯福在记者招待会上斥责一名记者,可他立刻明白,他的斥责过重过严。事后,这位记者向他表示歉意,说他前晚玩牌到4点,以致今天会上精神不佳。而总统却说,扑克牌真是个好玩意儿,他好长时间没和他们一起玩几局了。他转身要自己的秘书去搞一顿自助晚餐,晚上他们要玩牌。晚上果然玩牌——上次的失礼可以用下次的道歉来补救吗,不然要那维护关系的礼仪干什么呢?更好笑,他们玩牌还赌钱,而罗斯福在那个晚上成了个大赢家。

大多数人一辈子难得与记者打几次交道,但类似的交道却不会少,这就得我们好好考虑一下了。

罗斯福能训人,也能反省自己做得是否过分。过分的就真诚地道歉。在生活中该道歉的何不低头认错呢,一个国家的总统都能做到这一点,我们常人更应这么做。

当然,当我们道歉时,也会出现对方不原谅、碰了钉子下不了台的情况,那么我们应该用什么态度去对待呢?首要的一点是,既然是自己错了,人家生气也是合理的,这颗苦果还是自己吞下为好,相信对方最终会谅解自己的。其次,我们还是应该多从主观上找出原因,也许是因为自己的道歉的方式、场合等不太恰当,而导致了这种情况。

其实,道歉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道歉并非耻辱,而是真挚诚恳有教养的表现。既然是道歉,就说明真有后悔之意,认错一定要出于真心,否则没有好的效果。

道歉是值得尊敬的事,不必奴颜卑膝。我们想纠正错误是堂堂正正的事,何羞之有?

如果道歉的话说不出口,也写不了信,可以用别的方式代替。送一盆花、一件小礼物等都能表明我们的歉意。

如果应该向别人道歉,自己也决定道歉,就马上去做。时间的长短同道歉的效果成反比。万一在你未道歉时,双方已出远门,或者因为别的什么原因而拖延了道歉的时间,甚至再也没有了道歉的机会,你将悔恨一生。

如果自己没有错,不必为了息事宁人而认错。这种没有骨气、没有原则的做法,对双方均没什么好处。道歉认错和遗憾二者的概念是不同的,只是感到遗憾而并无什么主观错误的事不用去道歉。

如用信件道歉,要诚心诚意写上“对不起”三个字,并可附送一本好书、一盒糖果等。这种表示,说明自己愿承担一部分或全部责任,请求谅解。假如别人应向你道歉而没有道歉,你也不可闷闷不乐,也别生气。如果你实在憋不住,可写一封信,说明你不快的原因,或由别人传话,说你想消除这烦恼。如果他正觉难堪,此信息一来,他就会有所表示的,也许他正不知该怎么办才好呢。

你的人际关系有漏洞吗?使些补漏剂吧。

8.大智若愚,藏巧于拙

人活于世,显得太聪明是不行的。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假借糊涂之象,行聪明之举是一门做事的大哲学。

明代大作家吕坤在《呻吟语》中说:“愚者人笑之,聪明者人疑之。聪明而愚,其大智也。夫《诗》云‘靡哲不愚’,则知不愚非哲也。”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表面看起来愚笨而实则聪明的人,才是真正的大智者。

据说,美国第九任总统威廉·亨利·哈里逊出生在一个小镇上,他小时候是个文静怕羞的孩子,人们都把他看做傻瓜,常喜欢捉弄他。他们经常把一枚5分的硬币和一枚1角的硬币同时扔在他的面前,让他任意捡一个,威廉总是捡那个5分的,于是大家都嘲笑他。

有一天一位好心人问他:“难道你不知道1角钱比5分钱值钱吗?”

“当然知道。”威廉慢条斯理地说,“不过,我如果捡了那个1角的,恐怕他们就再没有兴趣扔钱给我了。”

事实也的确如此。郑桥板说“难得糊涂”,说的也是这个道理。有时候表现得对一切都明白,精明过人,并不见得是好事。明白过了头,在外人看来就是愚笨的表现。所以,有时装装糊涂,凡事不那么较真儿,反而会有利于做事,也有利于场面的圆满。

一个人过分认真,未必对做事有利。许多时候装得迟钝一点儿、傻一点儿、糊涂一点儿,往往比过于敏感更有利。

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小罗奇福特领导的一个小组,在中途岛之战前成功地破译了日本人的密码,得到了日军海上作战部署的确切情报,并有针对性地进行了作战准备。谁知,就在这个节骨眼上,一个嗅觉灵敏的美国新闻记者得到了这一绝密情报,竟然不知天高地厚作为独家新闻在芝加哥一家报纸上给捅了出来。这样一来,随时都可能引起日本人的警觉而更换密码和调整作战部署。虽然国家的军事机密被泄露,但是作为美国战时总统的罗斯福却对此置若罔闻,既没有责成追查,也没有兴师问罪,更没有因此而调整军事部署,而是装得一概不知的糊涂样子。结果事情很快就烟消云散了,就像什么事也没发生一样,根本没有引起日本情报部门的重视。在中途岛战役中,美军靠“糊涂”获得了大胜利。

中国古代的道家和儒家都主张“大智若愚”,而且要“守愚”,也就是要装糊涂。

装糊涂的技巧是一种大智慧的表现,聪明固然是好事,但如果一切皆明白于心,恐怕也会心生烦乱,干扰工作。其实,巧妙地装糊涂更是一种真聪明,不但会给各种繁杂的事情涂上润滑油,使得其顺利运转,也能给生活增添笑声,使生活更加轻松愉快。如果事事精明认真,不仅会导致呆板,甚至有可能使事情陷入僵局。

宋太宗就深谙此理。有一次他在花园中饮酒,臣子孔守正和****在旁边侍奉酒宴。后来,两位臣子喝得酩酊大醉,互相争吵不休,失去了作为臣子应有的礼节。内侍奏请太宗将二人抓起来送交吏部去治罪,但是太宗却派人送他们回家去了。

第二天,他俩酒醒了,想起昨晚酒后在皇上面前失礼的行为,感到十分害怕,一齐跪在金銮殿上向皇帝请罪。宋太宗微微一笑,说:“昨晚,朕也喝醉了,记不得有这些事。”

宋太宗托词说自己也醉了,不但没有丢失皇帝的体面,也对这两个臣子起到了警戒作用。宋太宗装糊涂,既表现了大度,又拉拢了人心,可谓一箭双雕。

大智若愚的人给人的印象是:虚怀若谷、宽厚敦和、不露锋芒,甚至有点儿木讷。其实在“若愚”的背后,隐含的是真正的大智慧、大聪明。

纵观世上那些有大智慧的人,往往不在众人面前,尤其不在同行、同事或同伴面前显露自己的精明,在外表上显得十分平庸。实际上,这是一种人生的大智慧。他们在人前收敛自己的智慧,一副混混沌沌的样子,在小事上表现得不如一般人精明,殊不知这正是城府很深的表现。韬光养晦,让人以为自己无能,让人忽视自己的存在,在必要时,就能够不动声色,在麻痹别人的同时,以自己的智慧,先发制人,胜人于无形。

人活于世,显得太聪明是不行的。所谓大勇若怯、大智若愚,假借糊涂之象,行聪明之举是一门做事的大哲学。

9.消除对立

要尽力把自己心里对一切人、一切事、一切物的对立念头消除。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做到方与圆的优游,才能取得做人、做事的成功。

能够创造共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他们知道,一个团体若拥有明确的目标,所有的成员便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

两个人走到一起,经常会磕磕绊绊,发生争执,意见不合时,还可能相互争吵,面红脖子粗地斥责对方;更进一步,就是大动干戈,互相仇视,直至分道扬镳,老死不相往来。

这种情况,不用说是令人痛心的。可是,人们往往不能避免这样的局面,面对意见相左、争执不下的场面,大多数人的反应是摇头叹息,无能为力。

到了人更多一些的地方,如一个公司、一个团体或一个家庭,这种摩擦就更容易发生。每个人都有不同的经历、不同的学识、不同的经验、不同的个性和不同的眼光,由此而发展下去,常常就是对同一件事持不同的态度和看法。

但是,不论在什么环境下,有了分歧必然会引起争论,必然会有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在这么一个过程中,争论者或从旁劝说者持怎样的立场和态度是至关重要的。毫不夸张地说,当事者的立场如何,直接决定了问题能否得到解决,分歧能否得以沟通。

有些人一旦站在主事者或领导者的立场,就会使对立与冲突爆发开来。他会立即引发冲突,自己也参与对立、冲突,甚至争吵不休。如果由这种人来主持必须经过讨论才决定的会议,会场的气氛就很难令人忍受。有人提案,其他人就立刻表示反对。然后所有人都卷入这个旋涡中,彼此互相咒骂,什么也无法决定。而这种人起到的作用,正是引发冲突,并卷入其中,火上浇油。

反过来,有些人擅长消除对立与冲突。这种人不会与任何人发生冲突,而且还会消除别人之间的对立与冲突。会议在他们主持下,经过长时间的讨论之后,通常都能达成全体一致的决议。即便是争论不休,相互间也是和悦相处,不会导致大的冲突。

第一种类型的人为什么会导致这种不堪收拾的局面呢?为什么不针对问题来讨论呢?为什么不和同志、同事充分沟通呢?为什么不尽全力避免这种局面呢?事实上,这正是他们的错误所在。

这种人把所有的问题一肩挑起,把所有的事情都当成自己的事情。他们总是坚持自己的意见,为了实现自己的想法而奋斗,为此不惜与人反目,而且在大家的心里留下争论的伤痕与怨恨。此外,当对立发生时,他们不是缓和对立,或站在第三者的立场促使双方妥协,而是站在其中一边,使对立更加尖锐,使矛盾更加突出。

他们欠缺的不是意志,也不是智力。他们大多并非特别具有攻击性,也不容易冲动。他们的特征是自我表现欲过度强烈,在任何机会、相关的场合都不忘夸示自己的存在,但决不是有意义而重要的存在。他们害怕自己丧失权势,惧怕别人在自己缺席时推动事务、达成共识或作出决定。

这类人的另一种特征,即是争强好胜。他们总想表现得比别人强大、聪明,任何时候也不愿落到别人后面。其实,这种争强好胜的个性,是一种所谓的尊严,实则是虚荣所致。他们认为越是混乱的场面越可以表现他们的才能,坚持己见我行我素才是强者的风采。

另一种人,是同以上这类人刚好相反。他们顾全大局,心胸豁达。在遇到冲突的时候,他们则主动站出来调解、中和,化干戈为玉帛。

这类人善于倾听别人的意见,自己有错误或不够完善的地方,能够充分认识并虚心改正。同时,他们巧妙地表达自己的看法,从双方的共同点上来找到排除分歧、达成共识的目的。他们从不会板起脸孔、一本正经地坚持自己的观点。即便他的意见很正确,他也不会以命令的口吻和骄傲的姿态来传达意见。

能够同大家达成共识的人,是善于同所有人沟通的人。他以诚待人,处处为别人着想。因此,在主持会议或讨论方案时,他不由自主地流露他的公正、善良;碰到故意找茬的人,他不会勃然变色,而是站在公正的立场,心平气和地说服别人。

能够创造共识的人都知道,世界上没有一个人是绝对不可或缺的。他们知道,一个团体若拥有明确的目标,所有的成员便会为了达成目标而努力。只有如此,目标才能实现,效率才能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