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18

第18章 成本理论(2)

4.平均固定成本AFC曲线是向右下方倾斜的曲线

随着产量的增加,平均分摊到每单位产量上的固定成本持续减少,即平均固定成本趋于下降,所以,平均固定成本曲线表现为向右下方倾斜。

5.平均可变成本AVC曲线是U形曲线

在生产过程中,固定要素和可变要素之间存在着一个最优的组合。当产量由零开始不断增加时,由于可变要素投入量相对于固定要素投入量较少,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会提高生产效率,平均可变成本是递减的。当可变要素投入量的增加达到和固定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后,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会降低生产效率,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而增加。

6.短期平均成本SAC曲线是U形曲线

短期平均成本的变动是由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决定的。当产量增加时,平均固定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趋于下降,所以平均成本也趋于下降。以后,随着产量的上升,平均固定成本在平均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越来越微不足道,平均可变成本由于边际报酬递减而随着产量的增加而增加,这时平均成本随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而变动。平均可变成本达到一定点之后将趋于上升,平均成本也随之而上升。平均成本最小的产量在哉形曲线的底部,这种产量被称为企业的有效规模。

7.短期边际成本SMC曲线也是U形曲线

边际成本的变动取决于可变成本,因为短期内固定成本不变,所增加的成本只是可变成本。与平均可变成本的变动原因相似,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与固定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之前,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产量是递增的。这时边际成本趋于下降。当可变要素投入量增加到与固定要素的最优组合比例以后,再继续增加可变要素投入量产量发生递减,所以边际成本趋于上升。

8.边际成本曲线一定在平均成本曲线和平均可变成本曲线的最低点与它们相交

举例来说,平均成本可看成是某电脑公司的平均年薪,边际成本可看成是新增加的员工所得到的年薪。假定该公司原有员工的平均年薪为10万元,今年公司聘任了一名总经理,其年薪为30万元,高于原来的平均年薪,所以引起平均年薪的增加。

再分析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的关系。边际成本和平均可变成本之间的关系,与边际成本和平均成本之间的关系相同。

第三节长期成本函数

在长期,企业的生产要素都是可变的,因而没有固定成本,所有的长期成本都是可变成本。所以,企业的长期成本曲线不同于其短期成本曲线。长期成本可以分为长期总成本、长期平均成本、长期边际成本三种。

一、长期总成本

长期总成本(LTC)是指长期中生产一定量产品所需要的成本总和。如图5-3所示,LTC为长期总成本曲线。该曲线从原点出发,向右上方倾斜,表示长期总成本是产量的函数,产量为零,也就不存在长期总成本,随着产量的增加,长期总成本也增加。只不过先是以递减的速度增加,而后以递增的速度增加。LTC曲线的形状主要是由规模经济因素决定的。在开始生产阶段,要素投入量大,而产量小,生产要素没有得到充分利用,这时成本增加的比率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LTC曲线比较陡峭。当产量增加到一定程度后,生产要素开始得到充分利用,这时成本增加的比率小于产量增加的比率,表现为规模报酬递增,LTC曲线比较平坦。最后由于规模报酬递减,成本增加的比率又大于产量增加的比率,LTC曲线又比较陡峭。可见,长期总成本曲线的形状是由规模报酬先递增后递减决定的。

二、长期平均成本

长期平均成本(LAC)是指长期中平均每单位产品所消耗的成本。由于长期中所有的成本都是可变的,所以,长期平均成本曲线不同于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我们可以根据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推导出长期平均成本曲线。

1.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形状

长期内,企业可以根据产量大小选择生产规模,其目标是平均成本最低。

在长期中,企业可以根据它所要达到的产量来调整工厂的规模,以使它付出的平均成本最小。既然每个产量水平上平均成本都达到了最低,那么,长期平均成本也就达到了最低。所以,长期成本曲线位于所有的短期成本曲线之下。短期平均成本曲线是无数的,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就是一条与这无数条短期平均成本曲线相切的线。它表明长期平均成本是在每一产量水平下可能达到的最低平均成本。

2.长期平均成本曲线的特征

规模经济的产生可能是由于采用了现代化的大型设备,大规模的生产使每个工人从事某种专门的工作。规模不经济通常是由于大规模的生产使管理团队变得庞大。管理效率较低造成的。

长期中企业可以调整工厂的规模,从规模报酬递增到规模报酬递减之间有一个较长的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而在短期中,规模报酬不变的阶段很短,甚至没有。

三、长期边际成本

长期边际成本(LMC)是指长期中每增加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

第四节收益和利润最大化

在对成本进行分析之后,现在需要进行收益分析,然后从二者的比较中说明企业如何作出利润最大化的决策。

一、收益的概念和种类

收益是企业出售产品所得到的收入。收益可分为总收益、平均收益和边际收益。

总收益(TR)是指企业销售一定量产品所得到的全部收入。它等于产品价格和销售量的乘积。用公式表示为:TR=P·Q。

平均收益(AR)是指企业平均出售每一单位产品得到的收入。它等于总收益除以总销售量,即AR=TR/Q=P·Q/Q=P。可见,平均收益就是产品的价格。

边际收益(MR)是指企业每增加一单位产品销售所增加的收入。可表示为MR=ΔTR/ΔQ。

二、收益曲线

收益曲线反映了收益的变动趋势。在现实中,不同的市场,随着企业产品销量的增加,价格的变动趋势不同,企业的收益曲线也具有不同的形状。

1.价格不变条件下的收益曲线

在竞争市场,单个企业只是市场价格的接受者,它们无法改变市场价格而只能按既定的价格销售一定量的产品。因为如果某企业把销售价格提到市场价格之上,消费者将不购买它的产品而购买别的企业的产品。例如,李大叔的家庭养鸡场可以看成是一个竞争市场的企业。李大叔的养鸡场与世界鸡蛋市场相比是微不足道的,所以,他接受鸡蛋市场既定的价格,这意味着,不论李大叔生产的鸡蛋产量是多少,鸡蛋的价格都是相同的。

在每一销售量水平上,养鸡场都按既定的市场价格6元出售其产量。第三栏是总收益,随着鸡蛋销售量的增加,养鸡场的总收益不断增加。在价格不变时,总收益与产量同比例变动。

由于价格不变,企业的平均收益保持不变,平均收益等于价格为6元。企业的边际收益也保持不变,边际收益等于价格为6元。

在价格不变的条件下,企业的平均收益曲线和边际收益曲线重合,都是等于价格的水平线。这是因为,对于竞争企业来说,在既定市场价格下的任何销售量上,平均收益等于边际收益并且等于价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