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经济经济学教程
26322900000062

第62章 经济增长与经济周期(5)

案例分析:关于20世纪30年代经济大萧条的争论

1929~1933年经济大萧条波及面之广、时间之长、衰退之严重,堪称空前绝后。在美国,GDP减少了1/3左右,倒退了20多年,失业率高达25%,民众的生活苦不堪言。经济大萧条已经过去70多年了,但对这次灾难性事件原因的争论一直没有中断。许多经济学都把总需求的减少看作是引起经济大萧条的原因,但是对引起总需求减少的原因解释并不相同。

一种观点认为,引起经济大萧条的总需求减少4于悲观情绪与不确定性的加剧。20年代是美国经济极度繁荣的年代,建筑业空前高涨带动了整个经济。但这种繁荣背后L藏着极大的不确定性,这种不确定性来源于一些国家的贸易保护政策,国际通货波动以及国内经济繁荣中的泡沫成份。人们对未来的不确定感觉滋生了悲观情绪,引起消费与住房购买减少。1929年纽约股市崩溃加剧了这种不确定性与悲观情绪,投资急剧减少,建筑业几乎消失,终于引起如此严重的衰退。这种看法代表了凯恩斯主义的观点。

另一种观点是货币主义者的看法。他们强调引起总需求减少的原因是货币供给量的减少。在经济大萧条时,美国的名义货币供给量减少了20%,这种减少并不是中央银行基础货币的减少,而是银行破产引起的存款减少。在经济极度繁荣时,银行发放了大量不可靠的贷款,一旦企业破产,这些贷款无法收回,银行银根吃紧,引起挤兑风潮,银行大量破产,货币供给量减少,这不仅加剧了企业金融破产,而且使利率急剧上升,进而又减少了投资,所以引起投资和总需求减少的原因在于货币因素。

其实,引起经济大萧条的原因很复杂,既有货币因素,又有实际因素。研究这一问题的目的在于指导现实。现在人们普遍认为发生经济严重大萧条的可能性大大减少了。因为在经济大萧条之后许多制度得以建立和完善,例如,政府建立存款保险公司,对银行存款提供保险。中央银行起到商业银行最后贷款人的作用。这两点防止了挤兑和银行破产。还有,政府可通过调节支出和税收调节总需求。家庭收入也日趋多元化,人们抵抗衰退的能力得到增强。这两点防止了总需求的大幅度减少。

虽然历史难以重现。但经济大萧条的教训仍然对我们启发意义。在市场机制的自发调节下,经济的短期波动是不可避免的。我们也应未雨绸缪,以减轻经济波动带来的损失。

改编自梁小民《宏观经济学纵横谈》,三联书店,2002年。

本章小结

(1)经济增长是指一国最终产品和劳务总量的增加,即实际GDP的增加。按人均GDP均衡的经济繁荣在世界各国差别很大,实际GDP增长率的差别也很大。

(2)一国的经济增长取决于资本,劳动量、自然资源和技术知识。

(3)哈罗德原多马模型的基本公式为G=S/C。它强调的是资本增加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如果实际增长率(Gt)与有保证的增长率(Gw)不等,经济会出现短期波动。如果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Gw)不等,经济会出现中长期波动。只有在Gt=Gw=Gn时,经济才能实现充分就业状态下的均衡增长。

(4)新古典增长模型的基本公式是:G=a(△K/K)+b(△L/L)+△A/A。该模型强调决定经济增长的因素是资本的增加、劳动的增加和技术进步。

(5)新增长理论是把技术进步作为经济增长内生变量的经济理论。这种理论重点分析了劳动、资本与技术进步之间的关系。强调了技术进步在经济增长中的中心地位。

(6)政府政策可以以许多方式影响经济的增长率:鼓励投资和储蓄、吸引外资、促进教育、促进新技术的研究与开发,以及维护产权制度,保持政治稳定等。

(7)经济周期是指围绕长期趋势的短期经济波动。这种波动无法避免,无规律,而且在大体上是无法预测的。当衰退发生时,实际GDP和其他宏观经济指标都下降,每一次周期都表现为繁荣和衰退的交替。

(8)根据经济波动时间的长短,可以把经济周期划分为短周期、中周期和长周期。短周期称为基钦周期,约40个月;中周期称为朱格拉周期,8~10年;长周期称为康德拉耶夫周期,约50年。

(9)在解释经济周期原因的问题上,凯恩斯学派强调投资是引起经济周期的重要因素。投资的变动,会通过投资乘数的作用引起国民收入多倍的变动,国民收入变动也会引起投资的数倍变动,投资和国民收入的互动导致经济增长的周期性波动。“实际经济周期理论”强调经济周期的原因来自经济体系的外部冲击,这些外部冲击通过经济体系内的传导机制而引起波动。

关键概念

经济增长、资本、劳动、自然资源、技术进步、哈罗德-多马模型、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自然增长率、新古典增长模型、新增长理论、经济周期、加速数。

练习与思考

(1)列出并说明决定经济增长的四个因素。

(2)1992年在南亚一些国家中,每100个青年人中只有56人上初中。说明年轻人有更多受教育机会,会加快这些国家经济增长的几种方法。

(3)设实际储蓄率为0.4,实际资本—产量比率为3,合意储蓄率为0.5,合意的资本—产量比率为4,自然增长率为8%。

A.计算实际增长率;有保证的增长率;最适宜的储蓄率。

B.在以上假设时,短期中经济会出现累积性扩张,还是累积性收缩,或稳定增长?长期中是长期停滞,或是长期繁荣,或稳定增长?

(4)加速数与乘数相结合如何形成经济周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