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教材教辅语用学教程
26323500000029

第29章 言语行为(6)

I would appreciate it if you could make less noise.

上面列出的间接指令的六种类型的句子,都属于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操英语的人遇到这些句子,就会依据句子的句法形式由句子的“字面语力”习惯地推导出它的“间接语力”来。例如,Can you pass me the salt?其中的“Can you+V”这个形式就是一种规约的礼貌形式(之所以说“Can you+V”这个形式是礼貌的,是因为:第一,说话人没有假定了解听话人的能力,从而发出一个祈使句;第二,听话人有选择接受或拒绝的自由,因为这是个yes-no问句,允许回答:no.),它在言语交际中具有双功能性(bifunctionality):“提问”和“请求”。听话人会依据“Can you+V”这种形式由句子的“字面语力”———“提问”而习惯地推导出其“间接语力”———“请求”来。

下面,谈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

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较为复杂,较为不稳定。因为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要依靠语境和说话双方的共知语言信息来推导,塞尔举出的一个例子是(1979:33—35):

StudentX: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StudentY: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塞尔认为,Y的间接言语行为:“拒绝”是通过下述10个步骤推导出来的:

步骤(1):X向Y提出“建议”,Y做出“陈述”:必须准备考试(关于会话的事实);

步骤(2):X设想Y在会话中是合作的,并且他说的话是“相关的”(会话合作原则);

步骤(3):Y的相关的回答必须是或“接受”,或“拒绝”,或“另行建议”或“进一步考虑”等(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4):但Y回答的话从字面意义上看并未表达上述任何一种言语行为,因而设想Y的回答是不相关的(由步骤(1)和(3)可推导出来);

步骤(5):因此Y也许是表达比字面意义更深一层的意思。现在设想Y仍是遵守“相关”准则的,所以他的回答必定具有不同于字面意义的“施事语力”(由步骤(2)和(4)可推导出来);这是关键性的一步。听话人如果不掌握发现跟字面意义不同的施事语力的推导策略(inferential strategy),他就无法理解间接施事行为。

步骤(6):X知道准备考试要花费一夜晚的大量时间,他也知道去看电影也要花费一夜晚的大量时间(事实背景信息);

步骤(7):因此,在同一个夜晚不能既去看电影又准备考试(由步骤(6)推导出来);

步骤(8):接受“建议”或其他“承诺”的预定条件是在命题内容条件下有能力实施预期的行为(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9):因此,X知道Y说了一些表明自己无法接受X的建议的话(由步骤(1)(7)(8)可推导出来);

步骤(10):因此,Y的非字面的“施事语力”大概是“拒绝”X的建议(由步骤(5)和(9)可推导出来)。

请注意:上述各个步骤只表示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逻辑推导过程,并不是人的理性思维的真实步骤。

塞尔认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说话人如何通过话语的“字面语力”表达话语的间接的“施事语力”,或者听话人如何由话语的“字面语力”推导出话语的“施事语力”,即当听话人听到特定的话语时他如何能理解特定的间接言语行为是指别的某种东西。塞尔认为,他于1969年提出的答案(指:合适条件)尚不完备,应该进一步的完善化。他指出,说话人和听话人表达或理解间接言语行为的依据可归纳为以下四条:共同具有的背景信息(包括语言的和非语言的);听话人的理解和推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会话合作的一般原则。

以上述四条为依据,能完满地解释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例如前面刚刚举过的例子:

X:Let"s go to the movies tonight.

Y:I have to study for an exam.

当然更能完满地解释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例如,在餐桌上X对Y说:Can you pass me the salt?Y从这句询问话语中推导出“请求”的施事语力大致需要如下步骤(1979:45—47):

步骤(1):X向Y提出一个问题:Y是否有递盐的能力(关于会话的事实)。

步骤(2):Y假定X在会话中是合作的,因此,他的话有某种目的(会话合作原则)。

步骤(3):会话环境的推理兴趣不是指明Y的递盐能力(事实背景信息)。

步骤(4):X也许知道问题的答案是yes(事实背景信息)。这一步促使达到步骤(5),但不是关键的。)

步骤(5):因此,X的话也许不仅仅是一个询问,也许有某种隐秘的施事行为目的(由步骤(1)(2)(3)和(4)推导出来),那么它是什么呢?

步骤(6):任何指令性施事行为的预定条件是听话人实施在命题内容条件下所表述的行为的能力(言语行为理论)。

步骤(7):因此,X向Y提出一个问题,其肯定回答必须满足请求Y递盐的预定条件(从步骤(1)和(6)推导出来)。

步骤(8):现在是在进餐,进餐时人们通常是用盐的,人们前后彼此递盐(背景信息)。

步骤(9):因此,X暗指满足一种请求的预定条件,他很可能希望Y也照此来做(从步骤(7)和(8)推导出来)。

步骤(10):在缺乏任何别的可能的施事行为目的的情况下,X很可能是请求Y把盐递给他(从步骤(5)和(9)推导出来)。

从上面的分析可以看到:以交际双方共同具有的信息背景、听话人的理解和推断能力、言语行为理论,以及会话合作原则为依据,有步骤地进行推导,既能完满地判断、解释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又能完满地判断、解释非规约性间接言语行为。看来,推导理论比以句子形式为依据按习惯去判断、解释话语的“施事语力”的方法(这种方法受到句子形式和功能相关联的约束)具有更强的解释力。

6.2.4.3 在交际中,间接用法广泛使用

在言语交际中,话语的多数用法是间接的。在英语中,提出请求是很少使用命令式的,人们倾向于使用间接请求的句子。例如,请求(或要求)听话人关门,就能列出一个很长的清单来表示间接的请求:

a.I want you close the door.

I"d be much obliged if you"d close the door.

b.Can you close the door?

Are you able by any chance to close the door?

c.Would you close the door?

Won"t you close the door?

d.Would you mind closing the door?

Would you be Willing to close the door?

e.You ought to close the door.

It might help to close the door.

Hadn"t you better close the door?

f.May I ask you to close the door?

Would you mind awfuly if I was to ask you to close the door?

I am sorry to have to tell you to please close the door.

g.Did you forget the door?

Do us a favour with the door,love.

How about a bit less breze?

Now Johnny,what do big people do when they come in?

Okay,Johnny,what am I going to say next?

上面,我们对塞尔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作了一个简介。

我们在6.2.4开头第一句话就说过,提出间接言语行为理论是塞尔对发展完善言语行为理论做出的一个重要贡献。我们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塞尔提出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使由奥斯汀开创的言语行为理论进一步完善化,它把言语行为理论跟格赖斯的会话含义学说结合起来,把间接言语行为跟言语交际的得体原则,特别是礼貌准则紧紧地挂上钩。这一点,意义重大,因为成功的交际是说话人和听话人共同促成的,说话人使用间接方式,表达恰切,话语得体、礼貌,听话人心领神会,乐意合作,才能以言行事,以言成事,达到最佳交际效果。

我们在6.1系统、简要地介绍了奥斯汀的言语行为理论,在6.2系统、简要地介绍了塞尔的言语行为理论。现在,我们作个简要的总结:20世纪50年代,哲学家奥斯汀创建了言语行为理论,他的功绩是开创了一条从行为角度研究语言的使用的新道路。语言哲学家塞尔,作为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的杰出后继人,在60年代,70年代,修正了奥斯汀理论中的失误,并且有创见性地提出了言语交际应遵守的构成规则和在言语交际中起重要作用的间接言语行为理论,使言语行为理论趋于完善化、系统化,成为解释人类言语交际的一种重要的、有效的理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