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人来视往
26327400000041

第41章 续:拾遗

1)假演故事

那个时代的人绝大多数人都有编导的才能,这种能力的养成,是和童年时代“长期开展”自编自导自演的活动分不开的。我们在下午放学以后或者礼拜天或者寒暑假的时候,召集自家院子里以及邻院的孩子聚在一起编演故事,有一些是“改编”一小段历史故事,比如《三顾茅庐》或者《白求恩》或者《三英战吕布》,选择的故事一般都是人物比较少故事情节比较单一的,拿来改编一下,演起来都能“入戏”;还有一些属于“故事新编”,因为采用的是历史或者文学人物,比如四个人,分别扮演唐僧师徒四人,和邻院扮演的一群妖魔鬼怪一起演故事,内容完全是现编的,一边演一边商量,均衡大家的意见,使剧情向着大家共同的方向发展,否则,因为彼此意见相左,导致“演故事”中途结束;还有一种完全属于“自撰”,质量也不太高,比如孩子们各家搬来一些椅子长凳什么的、拿来大蒲扇或者捣火棍,你演司令,我演武工队长,他演日本翻译官……乱七八糟的都没有关系,反正隔着“道具”两派人物已经“隔江战斗”开来,有谁想加入的话随便观察“战局”加入进去“猛烈开火”……这样的游戏我们那个时候称作“假演故事”。

2)吸墙

我们那里一到夏天就盛行一种叫做“吸墙”的游戏,据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讲,这种游戏来源于中国古代道教里面一种关于“飞檐走壁”的功夫,这其中“走壁”的功夫后来被天下很多人偷学,“吸墙高手”主要有《三侠五义》里面的人物还有《水浒传》里面比如“鼓上蚤石迁”这类的角色。但是我那个时候怎么样也不觉得“吸墙”这种游戏,有着如此深厚久远的“武学渊源”,无非是因为我们院子对面两排坯房屋间距比较狭窄,一到夏天,这条狭窄的小巷比柳荫下还凉爽;整个夏天的午后,都不断地有凉风从坯房后面吹来,比大宅院里面的“穿堂风”还舒服适宜,所以很多人都愿意钻到这条小巷里玩耍,孩子们喜欢爬墙上树,久了便产生了一种“吸墙”的游戏——这种推测是属于我自己的推测,因为我觉得当时除了我们居住在小巷附近的孩子才有夏天“吸墙”的游戏之外,很少看到其他地方的孩子玩这种游戏了。这是一个怎样的小巷呢?左边的坯房高十几米的山墙和右边的坯房也是高十几米的山墙构建了这条狭窄而幽深的正好容纳一进一处两个人不必擦肩而过的小巷,站在小巷当中伸开你的双手,你便能左右抵住两边的墙体,于是你用这样的姿势可以开始“吸墙”——先用双手撑住,然后发力,让自己的双脚跳离地面,也踩在墙面上,这样你整个人就“吸”在墙体上,像一个张开的“大”字,双脚撑在墙上以后,可以腾出双手往高一尺的地方再撑住墙体,是用同样的动作让双脚也往高一尺撑上去——这就是“吸墙”。这种游戏有一些独特的玩法:首先一种最简单的是比高度,看哪个孩子能撑到最高而不恐惧的为“吸墙英雄”;其次一种是比技术,真正的高手,比如我们院子里的罗田华就是这样的一个高手,他可以不用双手,直接用双脚就可以“吸上墙”,把自己的双手绞在胸前,纵身一跳,两只脚就分别撑到两片墙上了,然后继续保持身体呈一个“人”字往上跳,一直可以吸到墙顶,然后再腾出双手取一片墙头上的瓦片,当作战利品带下来,除了这种技术,还有一种就是吸到一定高度以后双手撑住墙体,双脚收起来,让身体形成一个“十”字,像十字架上的耶稣、也像现代体育运动项目当中吊环这个单项中李宁做的那个“李宁吊”;再次是比勇敢,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方式“吸墙”都可以,吸上去看谁敢跳下来,高度最高的那个一般是老大,胆子小的人呢,不到两米高就放弃了比赛;最后是“吸墙打仗”,两个人吸到墙上,在墙上用手或者脚和对方搏击,被推下来或者被踹下来的一方为输家。罗田华的姐姐罗华颖现在叫有点瘸,就是小时候“吸墙打架”被踹下来摔断了骨头造成的,当时院子里的人都怀疑不会有人娶这个瘸腿的矮个子女孩做老婆,但是后来她不仅出嫁了,还嫁了一个眉清目秀的男人,世上的事情很难说清楚——就像很难说清楚为什么那个时代我们去玩这样一种叫做“吸墙”的、很多人都不明白这到底是什么的一种游戏。虽说很难讲清楚,但是“吸墙”的游戏对我们来说,是那个时代的每年夏天都要做的,直到你长大,长大到不好意思再来这条小巷“吸墙”或者长大到你撑开双手让你觉得墙体狭窄到无法“吸”上去的那一天,看看那些更小的孩子吧——他们伸开的双手尽管还不够长还无法“吸”住左右两片墙,但是,他们是那样渴望撑到墙上撑到空中,他们采取另外一种也被称作“吸墙”的方式,他们把自己横成“一”字——先用双手撑住左边的墙体,然后一只脚抵住右边的墙体,选择差不多的高度,把自己另外一条腿也撑上去——这样的话,他们就“吸上了墙”,那种感受就好像是在空中俯瞰大地、就好像是在悬崖上窥视谷底——能没有吸引力吗?这就是我们那个时候热爱“吸墙”的原因吗?我想大概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