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件,又名三转一响,是中国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的一个名词,指的是当时国家有能力出产,而为各个家庭所希望拥有的四件家庭物品。这四件家庭物品分别为: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后随着改革开放的进行,四大件所代表的物品逐渐发生变化。
60年代初:那时的老百姓,几乎家家穷困。屋里没有像样的家具,一口老式木柜算是最好的摆设了。那口柜简单得很,掀开柜盖就是足以容纳一口袋粮食大的空间。有什么东西放进去了,着急要找出来,得费很大的力气。因为有时候要找的东西往往在柜子的最底层。有一个词语叫“翻箱倒柜”,极有可能就是从那时得到的启发。父亲弟兄三个在和爷爷分家的时候,曾经为了一面镜子发生争执。弟兄几个互不相让,相持了几天才在村干部的协助下把家分开了。那面镜子,几年前我在老叔闲置的破屋里看见过。那是一面再普通不过的镜子了,当时的名字叫“柜戳”,我的理解是它在柜子上“戳”着,所以叫了这个稀奇古怪的名字。这面镜子,中间有字,写着“红心永向党”。它的上面印证着历史的风尘和岁月的沧桑,如今,它早已经退出了人们的视线。可在当时,因为村干部把它“断”给了老叔,父亲和母亲生了一顿气,我家也决定争口气,也买上一面镜子。于是,全家节衣缩食,充分发扬勤俭节约的作风把买镜子的钱终于凑齐了。父亲很激动,走着去城里买,回来是个大风天。父亲背着镜子,一路上历尽了艰辛。可算到了家门口,父亲喊母亲出来接他的声音都已经变了调。母亲来接,心急的父亲失手将刚买来的镜子掉到了地上!镜子摔碎了,以后,全家继续为了那面镜子努力地活着。
70年代初:自行车成了衡量一个家庭家境好坏的重要标志。看见别人家有自行车骑,全家决定向这个目标努力。当时最能显示自己身份和地位的人就是邮递员。因为他们骑的自行车是绿色的,显得特别帅气。大哥最先买了一辆二手自行车,是他用了半年时间在砖厂干活挣来的钱。他推回车子的那天,全家像过年那样热闹。都围着那辆自行车转,大哥别出心裁,找来绿色的油漆把车子涂成了绿色。大哥骑车先学会的是“掏裆”,姿势极其难看,一条腿从大梁底下掏过去,骑车的时候往往蹬不了一圈,只会半圈半圈的嘎蹬,速度慢还费车链子。想起来那时我们全家骑车的姿势都很滑稽。我父亲也试骑过,他腿脚不好。推了自行车上了梁顶,一屁股骑在后车座上,然后双手努力够着车把,借着下坡往下放。父亲骑自行车属于无师自通型的,因为他是我家第一个把自行车骑得飞快的人。我们全家都在父亲后面欢呼跳跃,父亲飞快地在我们面前一闪而过,一直冲向遥远的远方。其实事情的真实面目是这样的,父亲当时根本找不到车闸,因为那辆自行车是“脚闸”。父亲一口气放出去四五里地远,还算是有惊无险,自行车终于自己慢慢停下了。父亲那天是天黑后回的家,步步的上坡,令父亲叫苦不迭。父亲只能推着自行车往回走了,一路上自行车的脚蹬子总磕父亲的腿,回家后父亲就研究自行车的设计是否合理。尽管父亲学骑自行车的经历挺坎坷的,可他仍然向全家宣布:向着每个人都有一辆自行车的目标冲击。
80年代初:那是激情澎湃的岁月,“四大件”让我们拥有了太多美好的向往和追求。母亲用上了缝纫机,父亲戴上了上海全钢手表,全家听上了收音机,上学上班的弟兄都有了自己的自行车。全家还有更大的追求,买一台黑白电视机。电视里正在播出《霍元甲》,全村就一家电视,去晚了占不上地方。大哥二哥三哥联手去外地打了一年工,年终花了750元钱买来了一台大连产的“星海”牌电视机。回家后,全家激动得不得了。母亲在家里是有绝对的权威的,每次开电视机都由她亲自来操作。她怕我们用力过猛把开关拧坏了,母亲就像现在足球场上主罚任意球好的球员一样,全家都很信任她。有一次,母亲不在家,弟兄们仗着胆子去开电视机。心都提到嗓子眼了,只听“啪嗒”一声,开关拧开了,电视机却没有发出声响。咋鼓捣也没有动静,只好如实向母亲汇报。母亲埋怨孩子们胆子太大了,还动手打了每个人一巴掌,好让我们长记性。事情后来的发展皆大欢喜,父亲请来了乡里修理电器的。给打开壳也没找出毛病来。我无意发现电源插头插的不对,多孔插座有两个孔是坏的,一直将就着用另两个插孔。电视机啥毛病没有,修理电器的还是要走了父亲的三十块钱,人家说了,打开壳就得收钱。那时候最大的想法是,能不能不用开关就打开电视机,要不总担心开关会被拧坏了。后来有了遥控器,这个问题真的有了解决的办法。
到了90年代和21世纪,我和许多人一样,家用电器都有了,还想有自己更宽敞更明亮的房子。有了摩托车还不算,还策划着有朝一日能买辆汽车。而且,还想雇个司机开。人的一生,追求是永远没有完的。
回顾人这一生,似乎总是在为一种外物活着,在我的周围,当初有为没有得到一辆自行车而自杀的,现在呢,也有过一个漂亮的女孩子为了迎亲的喜车不是高档的,而喝了农药的。过去有为得不到一块手表而与爱人分手的,现在也有为了金钱,十八岁的少女嫁给老翁的。他们和我,都为了努力得到而活着。当有一天,红尘中所有的一切成为虚无的时候,人们才会恍然明白:比起生命,比起安宁来,所有的一切都不重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