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海龙大传:史前水怪真面目
26353700000028

第28章 雪松岭的沧龙始祖

1989年,一天雨后,住在美国达拉斯市雪松岭镇的特纳外出寻找化石。从20世纪80年代起,他就一直干这行儿。作为业余化石采集者,特纳不仅收藏化石,而且也做化石生意,他能找到的通常是菊石、鹦鹉螺或海百合之类的小化石。此前他个人最古怪的战利品是挖出过一枚西点军校的毕业戒指,不过这一次,他将迎来更大的晾喜。

这天,雨下得很紧,化石比较容易被水流冲刷出来。特纳来到一处工地,土地已经被翻开,但是不知为何迟迟没有建房,在雨水的冲刷下,底层的岩石露了出来。9200万年前,这里曾是海床,我们不难想象当时北美内海的蓬勃生机,因为在这些岩石上常常能找到数以百计的化石。

特纳敏锐地在岩石上扫视,突然,他看见了一个已被挖土机拦腰切断的脊椎骨的断面,他判断那属于某种沧龙!后来特纳回忆说:“我东一颗西一颗地在岩石上仔细辨认,上面散布着单个的脊椎骨,偶尔有两三节还连在一起。粗略数了数,大致能拼出一条较完整的脊椎。化石呈巧克力般的深棕色,我知道年代相当久远,但是保存状况相当好。”

这只小动物的遗骸简直跟鱼骨头一样散布得到处都是,而且很多特别难取出。更重要的是,特纳总是要等到下雨天才进行这项工作,一来雨水可以冲走黏稠的泥土,省点儿力气,二来有滂沱大雨的遮挡,其他化石采集者就不会看见他究竟在挖什么(1989年雪松岭的开发引来成群化石采集者,他必须提防同行抢走自己的战利品)。特纳就用这种方法小心翼翼地保守着秘密,他足足用了两个月才把骨头收集齐。为了进一步迷惑其他人,特纳甚至花几小时跑到附近每一个工地去溜达几圈,故意处处留下鞋印,防止别人顺藤摸瓜找到此地。

特纳采集化石多年,基本上什么动物都能看个大概,但他也不懂这次发现的生物究竟是什么。特纳深信这具化石一定具有重要的生物学信息,他没有高价售出或私人密藏,而是把化石捐赠给了达拉斯自然历史博物馆,馆方接收后循例放进库房,没想到,这一放就是许多年……

2000年年初,南方卫理公会大学的古生物学家波尔欣在博物馆的库房里翻找化石,无意中瞥见了躺在抽屉里的这一小段脊椎骨,如此纤细,如此精致,立刻就把他吸引住了,他有一种怦然心动的感觉:这种生物在化石记录史上将会是与众不同的。波尔欣很快征得博物馆同意,开始对这些脊椎骨展开研究。特纳在得知自己捐赠的样本终于开始被研究后激动不已,他频频跟波尔欣联系,希望能早日看到自己的宝贝正式发表。

但是要查明这些小碎片在沧龙发展史中的准确位置,还需要好多年的时间。这是一段漫长而艰辛的研究,尤其是针对如此稀有的早期样本。

此前,世界上仅发现过5种保留原始体态的沧龙,而且全都是在中东和意大利亚德里亚海出土的,科学家已经知道沧龙与陆地上的巨蜥有密切关系,并推测沧龙可能是陆生的蜥蜴祖先适应水中生活后进化而来的。一些早期的沧龙四肢没有完全进化成鳍,还残留着类似蜥蜴爪的形状,但它们的陆地祖先究竟是啥样一直没有定论。波尔欣翻查了浩如烟海的资料,跑了十几个化石收藏点,将手头的样本与所有目前已知的沧龙品种进行了比对。对此特纳心急如焚,提到当时的感受,他说:“科学家们动作慢得让人抓狂,我最害怕的就是其也人也发现了同样的东西,而且抢先一步发表,那我就白忙一场了。幸亏没出现这种情况,这也说明了小动物的稀罕程度。”

工夫不负有心人,经过长达5年的钻研,波尔欣终于在2005年3月号的《荷兰地球科学》杂志上发表了自己的研究成果,揭开化石的重大意义:这是在蜥蜴进化进程中一条已经湮没了的索线的源头,一种本来生活在陆地上的动物最终完全转移到了水中,并在中生代末期成为海洋霸主,超越暴龙成为当时世界上最巨型的食肉猛兽,这就是沧龙。那只本来毫不起眼的小祖先,波尔欣把它命名为特氏达拉斯龙,既说明出土地点,又对特纳先生表示敬意。

研究人员用计算机成像的方法,根据几块化石绘制出了达拉斯龙的复原图。图像显示,达拉斯龙体长只有l米左右,但体形已是沧龙的梭形,适合在海水中游泳。

它的四肢还保留着完整的爪子,鼻孔也像普通蜥蜴那样长在头部前方,是一只会游泳也能爬行的“两栖”蜥蝎。

根据波尔欣的研究,尽管有少数的原始沧龙如绳龙等,保留了能够在陆地上行走的四肢,但它们被认为是和后来有鳍状肢的物种属于不同家系的早期祖先,很早就从沧龙发展主线分离出去了;达拉斯龙虽然还保留有肢体,也就是适合在陆地上行走的“手”和“脚”,但却是不折不扣的沧龙家族成员。达拉斯龙表现出了和晚期家系之间的清晰的联系,它表明绳龙等原始沧龙跟晚期沧龙并非简单的姊妹类关系,而是很复杂的平行发展,晚期沧龙的桨状肢与绳龙的鳍状肢是各自进化出来的。达拉斯龙已经非常接近沧龙家族的起源,这是目前在北美发现的最完整的保留有四肢的沧龙家族的生物。蜥蜴有将近1.5亿年生活在陆地上的历史,而在晚白垩纪,也就是恐龙时代的最后阶段,它们中的一部分转移到了海里,逐渐统治了新的海洋环境,最后成为了它们所在生态系统中处于最高位置的掠夺者。而最初,它们就是以达拉斯龙这样的小型动物开始的。

9800万年前,地球进入晚白垩纪时气候变暖,导致海平面上升。600万年后,达拉斯龙出现在得克萨斯州附近的浅海和海岸,它们身长只有1米,貌不惊人,过着水陆双栖的生活。由于海中食物资源丰富而又没有强大的生存竞争对手,原先在沿海地区生活的达拉斯龙就逐渐向海洋转移。经过自然选择,达拉斯龙的后代变得更适合海中生活:原先的爪子慢慢退化,直至完全变成光滑的桨状鳍;鼻孔向后退缩,直至像鲸那样长在头顶;原先的细长尾巴逐渐变宽,成为具有水中转向功能的尾鳍。2000多万年后,它终于进化成晚白垩纪地球上最巨大的猎食猛兽。在暴龙统治陆地前1000万年,它们就占据了整个海洋。

为了更好地把达拉斯龙呈现在人们面前,波尔欣早有打算,当论文处于收尾阶段时,他便找到了达拉斯市一名专业古生物雕塑家麦克米伦,请他雕塑一具1:1的达拉斯龙模型。2004年12月12日,麦克米伦第一次和波尔欣通了电话,他对波尔欣的新发现很感兴趣,立即和其妻子兼助手简一起来到了波尔欣的研究所。

他们仔细测量了化石尺寸,绘制了骨骼草图,并一同推测没找到的那些骨骼的样子。要把骨骼变成复原模型,需要解决不少问题,例如当达拉斯龙游泳时,它身体的姿态应该是什么样子?四肢是紧贴在身体两侧还是张开?在波尔欣的专业建议下,麦克米伦决定以现代巨蜥的泳姿为模板进行复原。

首先,麦克米伦取来头骨和四肢化石,用热黏土倒模出样本,经过烘烤硬化,之后拿给波尔欣检查,波尔欣提出意见后再修改,直到满意为止。麦克米伦用一段适当长度的铜条做出整个模型的内支架,把黏土头骨插上去,身体的基本形状是用铝箔弄出来的,用细一些的铜线将其与身体主干捆起来。

然后就是制作达拉斯龙小小的四肢,听起来很简单,但实际上却耗费了40小时!由于黏土太重,因此模型是中空的,稍后用膨胀泡沫填满。接下来用黏土慢慢给骨骼模型添加“肌肉”,尽管这些“肌肉”最终都将被皮肤覆盖,但它们对复原整个动物的姿态至关重要,因此马虎不得。当所有“肌肉”都贴好后,放入麦克米伦工作室里一个特制的大烤箱去烘烤,而脚和手的部分就放在自家厨房的烤箱里处理,简开玩笑说那段时间她烤四肢比烤食物还多。

当肌肉形态的模型制作完成时,他们已经耗费了6个月时间,可是接下来的工作同样艰巨:皮肤的制作,最后用雕刀J慢慢地勾勒出鳞片。幸亏之前曾出土过沧龙的皮肤化石,麦克米伦参考着给自己的模型勾勒出一种光滑的、矩形的鳞片。

当然,当艺术家尝试创作一只久已消失的动物时,总是会体现出自己的艺术观点,如果真的有一只达拉斯龙出现在我们面前,很有可能跟现在创造出的这只有些不同。

在鳞片全部雕好后,头、身体和尾部的模型被连接起来再次送进大烤箱,四肢则继续放在简的烤箱里制作。把各部分连接好后,就该安装眼睛了。眼睛是利用动物标本剥制的技术,用环氧树脂制成。在仔细给眼球和眼睑化好妆后,一双透着灵气的眼睛仿佛给了小动物鲜活的生命。

之后,麦克米伦又用一段稍粗些的铜条把整个模型固定在了一个底座上。

终于到了有趣的“穿衣”阶段。麦克米伦选择了浅黄色作为其皮肤底色,在上面绘出蓝绿色的条纹,皮肤皱褶则采用赭石棕色,然后用稀释剂对整个模型进行渍洗,使得各种色条很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最后一步,制作出海草遮住达拉斯龙下面的支架,使它看起来就像在海底游弋一样。麦克米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得不得了,还给它起个名字叫“托德”。作品于2005年10月12日完成,整个制作从研究、对比、开模、雕刻到成品长达10个月,工作时间约有800~1000小时。现在,麦克米伦计划制作第二具模型,不过这次他将给达拉斯龙换一种姿势。

有了第一次的经验,他估计这具模型能用400小时完成。

2005年11月,达拉斯自然历史博物馆辟出专区展览达拉斯龙,并摆上了复原模型,为了对比,还专门布置了一具沧龙化石作为背景。博物馆方面希望在未来几年内能把达拉斯龙超过100多块的小骨头全部拼好以便展出。如今,大约占全部化石80%的部分暂时保存在南方卫理公会大学供研究,另一个同样由特纳找到的类似样本则存放在得克萨斯大学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