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华尔街规则:培养具有金钱思维和赚钱能力的孩子
26362800000025

第25章 吃苦是极具价值的人生经历(1)

人生路选遥远.困难如影随形。不要觉得人生太辛苦,许多事,只要想做,都能做到。该克服的困难,也都能克服。

只有在困境中,才能磨炼出坚韧不拔的意志。

困境没有你想象得那么难,只要你愿意吃苦。困境即是赐予,只要你愿意,任何一个障碍,都会成为一个超越自我的契机。

华尔街富商现在的风光并不是一帆风顺的,他们是从困境中走出来的。吃苦是极具价值的人生经历,所以,作为父母.不要心疼让孩子吃一点点苦。

在华尔街,汗水才是真金

做过股票投资的人大都知晓彼得·林奇这位传奇的投资大师。他在管理富达麦哲伦基金13年间取得了巨大成绩:使麦哲伦基金的管理资产从2000万美元增至140亿美元,年平均复利报酬率高达29%,麦哲伦基金也由此成为世界上最成功的基金。

有人总结彼得·林奇连续13年战胜市场的三个主要原因:林奇比别人更加吃苦;比别人更加重视调研;比别人更加灵活。列举的数据是每年他要访问巨量的公司,每天要比普通经理人超额工作多少个小时等。这些都是彼得·林奇全身心投入的印证。

华尔街中国女强人萧霞回顾起往事,坦诚地说:“我至今难忘当年点灯熬油加夜班,一连多天睡不了觉,极度的疲劳与压力,让我多次面对电脑掉眼泪……”

吃苦,对华尔街精英来说算不上是考验,而是如同家常便饭。没有汗水,就没有收获。没有吃苦的精神就难成大事。

吃苦耐劳能磨炼人的意志。台湾“三胜制帽”董事长戴胜通就是这样一个人。

在谈到戴胜通的事业时,他说道:“卖帽子是我们的家传事业。1971年,一顶帽子约20元新台币,我卖一顶大概可以赚2元。我每天的工作就是骑着一辆破旧的摩托车,清早出门到清水、大甲等地,和编制帽子的大婶们打交道,收购她们手编的帽子,集到一定数量后,再整批载到各地,批给各帽行。春天的时候,我载着整批簇新的帽子,从屏东出发到凤山、高雄、台南……一路到基隆,一家家地拜访商店,请求寄售我的帽子。这是一段辛苦却充满希望的旅程,我常会一路盘算3个月后可能的收益,并计划有一定的收入后,要为自己或家人买什么礼物。

我的梦想常在七八月份收账时碎成片片。七八月份帽子市场的旺季,我会骑上摩托车从清水家乡出发,先到屏东,沿春天时发放帽子的路线一路北上收钱。有一回,我到头份一家店收钱,在那里待了两个小时,老板故意忙里忙外,正眼都不瞧我一下,后来他3岁的孩子拉大便,弄得一屁股都是,我闲着没事就帮那孩子擦屁股。老板或许被感动了,很不情愿地把钱给我,我把钱揣在口袋里,跨上摩托车,泪在眼中打转,心比摩托车托车后座被退货的帽子还陈旧、纷乱……那时,一个工人两天可以编一顶帽子,每月我可以收购、转卖大约3000顶,全数内销。现在我的工厂每个月生产200万顶,卖到世界各地。想当年,我能为老婆做的比较奢侈的事,也只是半夜自台北谈完生意回到清水时,顺便在面摊给她带一只鸭腿当宵夜,我清楚记得老婆睁着惺忪睡眼吃鸭腿的满足神情……”

霍英东这个香港经济界的巨擘是众所周知的。他在香港经营房地产、航运、建筑、旅馆、酒楼、百货、石油等多方面的行业。在他名下已有“有荣”、“立信建筑置业”、“信德”等60多家公司企业。

霍英东祖籍广东番禺县,1922年生于香港,并在香港长大。他的生活曾经过得很艰难:抗日战争爆发,霍英东不得不放弃学业去当苦力、学徒、工人。18岁那年,他找到的第一件差事是在轮渡上当加煤工,由于工作不称职被老板辞退。后来日本人扩建机场,他去那儿当苦力,日报酬是7角钱和半磅配给米。那时他每天只吃一碗粥和一块米糕,肚子老唱“空城计”,饿得头晕眼花。一个营养不良、体弱无力的年轻人当搬运工,其艰辛可想而知。有一天由于不小心,一个50加仑的煤油桶砸断了他的一个手指,工头动了恻隐之心给他安排了较轻的修理货车的工作。他渴望驾车。

一天,他试着启动一辆车,谁知此车有毛病,刚一启动就撞到了别的车上,老板火了,将其解雇。后来他又当过船上的铆钉工、实验室的制糖工等。

童年时代的贫苦家境,坎坷的生活煎熬磨炼了霍英东的意志,也培养了他自强不息的奋斗性格。

这是百度总裁李彦宏的经历:1991年,李彦宏再一次挤过了独木桥,收到美国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计算机系的录取通知书。正值圣诞节,23岁的李彦宏背着行囊,穿云破雾,踏上了人生的第二次征程。美国纽约州布法罗市一年有6个月飘着雪。在这里,他忍受过夜晚彻骨的冰冷。白天上课,晚上补习英语,编写程序,经常忙碌到凌晨两点。在这里,他经历过中国留学生初来乍到的所有困苦。“现在回想起来,觉得当时挺苦的,但年轻就应该吃苦。世间总有公道,付出总有回报。”李彦宏如是说。

吃苦耐劳也是一种资本。它会使人在今后的人生旅途中遇事不惊,化险为夷。将吃苦耐劳与成功绝对分开是不可能的。没有汗水怎会有收获呢?

成功是对吃苦耐劳的奖赏。倒是那些在顺境中成长起来的人,在人生求索的征途中要时时提防暗礁的袭击。

每个想成功的人都应具备吃苦耐劳的品质,不要轻视它,而要欣赏它。

当获得成功时,你就会明白,原来吃苦耐劳对人生来说是多么重要啊!

没有谁喜欢苦难,但成功者大多是从苦难中走出来的。在现代社会中成长起来的孩子,由于从小受到父母的精心照料、全心呵护,很少体验到生活的艰辛。如果不从现在开始有意识地磨炼意志,吃点“苦”,那么,他们长大后就很难适应社会,无法经受生活的考验。

与其送一份礼物,不如送一份磨炼

生物学家说,飞蛾在由蛹变为茧子的时候,翅膀萎缩,十分柔软;在破茧而出时,必须要经过一番痛苦的挣扎,身体中的体液才能流到翅膀上去,翅膀才能坚韧有力,才能支持它在空中飞翔。

一天有个人凑巧看到树上有一只茧蠕动,好像有飞蛾要从里面破茧而出,于是他饶有兴趣地准备见识一下由蛹变飞蛾的过程。

但随着时间一点点过去,他变得不耐烦了,只见飞蛾在茧子里面奋力挣扎,将茧子扭来扭去的,但却一直不能挣脱茧的束缚,似乎是再也不可能破茧而出了。

最后,他的耐心用尽,就用一把小剪刀,在茧子上剪了一个小洞,让蛾摆脱束缚容易一些。果然,不一会儿,飞蛾就从茧子里很容易地爬了出来,但是它身体非常臃肿,翅膀也异常萎缩,耷拉在两边伸展不起来。

他等着飞蛾飞起来,但那只飞蛾却只是跌跌撞撞地爬着,怎么也飞不起来,又过了一会儿,它就死了。

任何一种本领的获得都要经由艰苦的磨炼。梅花香自苦寒来,宝剑锋从磨砺出。任何投机取巧的做法都是拔苗助长般愚蠢的行为,那只飞不起来的飞蛾的经历就证明了这一切。

在《送东阳马生序》中,有关于儒学大师宋濂的记载。宋濂背着沉重的书箧子,拖着磨破了的鞋子,在深山巨谷中行走数十里去上课,可他不觉得苦;他的同学都是“绮绣宝饰”,而他的穿着简陋寒酸,可他没有一点羡慕之意。

除此之外,还有路温舒的蒲编书,公孙弘的削竹简,朱买臣的负薪而诵,刘勰的僧寺夜读,范仲淹的断齑划粥,王羲之的院中墨池,祖逖的闻鸡起舞,孙敬的头悬梁,苏秦的锥刺股,车胤的萤入疏囊,孙康的雪映窗纱,匡衡的凿壁偷光,孔子的韦编三绝……

所有获得成就的人都吃了很多的苦,经历了常人无法体会的磨难与艰辛。

我们都知道远渡日本的名僧鉴真,鉴真大师刚刚遁入空门时,寺里的住持让他做了谁都不愿做的行脚僧。

有一天,日已三竿了,鉴真依旧大睡不起。住持很奇怪,推开鉴真的房门,见床边堆了一大堆破破烂烂的瓦鞋。住持叫醒鉴真问:“你今天不外出化缘,堆这么一堆破瓦鞋做什么?”

鉴真打了个哈欠说:“别人一年一双瓦鞋都穿不破,我刚剃度一年多,就穿烂了这么多的鞋子。”

住持一听就明白了,微微一笑说:“昨天夜里落了一场雨,你随我到寺前的路上走走看看吧。”寺前是一段黄土坡,由于刚下过雨,路面泥泞不堪。

住持拍着鉴真的肩膀说:“你是愿意做一天和尚撞一天钟,还是想做一个能光大佛法的名僧?”鉴真答:“想做名僧。”

住持捻须一笑:“你昨天是否在这条路上走过?”鉴真说:“当然。”

住持问:“你能找到自己的脚印吗?”

鉴真十分不解地说:“昨天这路又干又硬,哪能找到自己的脚印?”

住持又笑笑说:“如果今天我们在这路上走一趟,你能找到你的脚印吗?”鉴真说:“当然能了。”

住持听后,微笑着拍拍鉴真的肩说:“泥泞的路才能留下脚印,世上芸芸众生莫不如此啊。那些一生碌碌无为的人,没有吃过什么苦,就像一双脚踩在又平又硬的大路上,什么也没有留下。”鉴真恍然大悟。

但凡有所作为的人,哪一个不是经历干百次磨炼的人?因此,作为父母,我们要从小磨炼孩子的意志力,这为他日后的成长可以说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家长都知道,社会竞争绝不仅仅是知识和智能的较量,而更多的则是意志和毅力的较量,没有经过磨炼的蜕变,是不可能在激烈的竞争中获胜的。

我国民间有一个习俗,给新生儿先喂以大黄,然后喂以甘草汁,之后才是正常喂食。另外,白族人民独特的待客之道就是著名的“三道茶”,第一道:苦茶;第二道:甜茶;第三道:回味茶。大黄略带苦味,甘草微甜,如此“先苦后甜”与三道茶一样,包含着一定的人生哲理。那就是做人做事要先吃苦,然后才能吃到甜。

作为父母,孩子刚出生我们就让其经历磨炼,可是真正的磨炼并不仅仅是让其品尝味觉的苦,我们不应该总是守护在孩子身边,而是要让他们走出去,自己去尝试吃苦,并在吃苦的过程中磨炼自己的意志。

美国亿万富翁洛克菲勒家族鼓励孩子自己去挣钱,擦一双皮鞋子5美分,一双靴子20美分,目的就是要培养孩子的吃苦精神。

苏轼的父亲深知“吃苦是黄金”的道理,所以在苏轼两兄弟应试期间,每天只给他们吃一碗米饭、一碟萝卜加一小撮盐。

据说在日本,为了让自己的后代依然保存父辈创业的秉性,不少学校特设立劳动场所,让孩子们使用锉刀、榔头,目的是学会吃苦。日本的阳光幼稚园认为,如果一个人能经受住一年四季风霜雨雪的考验,他必定会体格健壮,意志刚强。无论严冬酷暑,这所幼稚园的孩子都只穿蓝色运动短装,白色运动鞋。其实阳光幼稚园并没有硬逼着孩子们脱掉衣服,但孩子们都争着这样做了。一个6岁的小女孩在寒冷的教室里做美术作业,只穿了件薄衣裤,因为不怕冷,她已经连续两年受到校方嘉奖。每天早晨,这里的孩子都要光着上身,喊着“奋斗!”沿着街区长跑,增强御寒能力。

日本阳光幼稚园的做法,在理念上或许提供给我们一些有益的思考。

可见,在任何年代,任何地域,人们都达成了共识,那就是“只有经历艰苦的磨砺,才会有锋利的宝剑”。父母也应该做到这点,给孩子点磨炼,比什么都重要。

让孩子记住,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巴勒斯坦境内,有两个名为“海”的湖泊,这两个著名的湖泊各有各的特色。

其中一个叫“加黎利海”,是一个很大的湖泊,水质清澈甘甜,可以供人们饮用,因为湖底清澈无比,连鱼儿们在水中悠游的景象也清晰可见,而附近的居民更是喜欢到此处游泳和嬉戏。加黎利海的四周全是绿意盎然的田园景观,因为环境清幽,许多人将他们的住宅与别墅建在湖边,享受这个有如仙境的美丽景致。

另一个名为“死海”,也是个湖泊,然而,正如其名,水是咸的而且有种怪味道,不仅人们不敢拿来饮用,连鱼儿也无法在这个湖泊中生存。在它的岸边,连株小草都无法生长,更别提人们选择在这里居住了。

令人好奇的是,这两个湖泊其实同出于一个源头。

后来人们发现,它们会有这么大的不同,是因为“一个有‘接受’也有‘付出’;另一个则是‘接受’后便‘存留’起来”。

原来,在加黎利海里,有入口也有出口,当约旦河水流入加黎利海之后,水会继续流出去,如此一来,水流不仅生生不息,也会不断地循环更换,水质自然清澈干净了。

至于死海则只有入口没有出口,当约旦河水流人之后,水就被完全封锁在死海里。于是,在这个只进不出的湖泊中,所有的污水或废水也全都汇聚在这里,因为只知自私地保留己用,最后的结果便如它的名字,成为没有人愿意亲近的死海。

因为肯付出,加黎利海的收获,正是干净的湖水与热闹的人潮,它就像辛勤耕作的农夫,天天耕耘,努力付出,自然会得到应有的成果。

至于一味地接受而没有付出的死海,结果则是贫瘠与足迹罕至。它就如一个不问付出只问收获的农夫,撒下种子之后,便任由秧苗生长,即使杂草丛生、土壤干涸也置之不理,那么到了秋收时节,他又怎么能看见丰收的景象呢?

科学家爱因斯坦曾经提醒我们:“请记住,人是为别人而生存的。我们的精神生活和物质生活都依赖着别人的劳动,我们必须以同样的分量来报偿我们所领受了的和正在领受着的东西。”一个人如果只考虑自己的利益,只知道接受,而在接受之后不懂得付出,结局将是让人难以忍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