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鼓手
26365600000001

第1章 生命因文学而精彩(代序)(1)

集作家与评论家于一身的陈勇,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为中国微型小说和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的发展与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引起了海内外的广泛关注。2008年4月7日,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教授穆爱莉,慕名前来中国湖北监利陈勇家中,对他进行长达3个半小时的学术专访,并将专访内容写入她主编的《中国微型小说现象研究》(英文版),向世界读者介绍包括陈勇在内的中国微型小说名家及作品。2008年7月11日,陈勇加入中国作协。2008年10月8日,小小说作家网开辟了陈勇评论专栏。2009年2月8日,湖北作家网文学鄂军栏目开辟了陈勇专栏。2009年4月25日,湖北作协在武昌召开陈勇作品研讨会,美国教授穆爱莉,中国小说学会等国内外30多位专家学者教授及组织发来贺电。与会的樊星、程远斌、梁必文、谢克强、刘益善、杨彬、韩永明等作家、评论家对陈勇30年来在微型小说创作上取得的成就予以充分肯定。

与会者认为,陈勇微型小说创作立足现实生活,通过截取生活的断面,以小见大,多角度、多侧面反映了江汉平原的社会风貌和各色人物的众生相,他的作品语言凝练,结构精巧,可读性强。世界华文微型小说研究会秘书长凌鼎年说,目前中国国内微型小说界,能兼顾创作、评论的“双栖作家”为数不多。而武汉大学文学院教授、评论家樊星等专家认为,勇于挑刺的陈勇,为当今微型小说界刮起了一阵春风。

湖北作协为微型小说作家召开作品研讨会,陈勇是第一人。

陈勇是上世纪八十年代开始小说创作的,已发表1000多篇微型小说。自1998年以来,出版了《送你一束康乃馨》、《枫叶红了》、《情人河》、《珍品》、《紫砂壶》、《九头鸟的传说》、《凤凰涅槃》、《在水一方》、《胭脂河畔》、《吹萨克斯的男孩》等10部微型小说集。不少作品被选载,几十多篇作品获全国性奖项,《老人与狗》入选《中国新文学大系1976~2000·微型小说卷》。他的小说创作可以分为前后两个时期。高军在《自成一格,颇具特色》一文中指出:“陈勇往往是每篇作品主要针砭某一社会现象或现实问题,对美好的人和事热情歌颂,对丑恶的社会现象揭露批判,引起读者的思考和注意。一是揭露了官场的腐败。二是对社会上的丑恶现象进行了无情的鞭挞。三是广泛描写了社会万象,人生百态。他还进行了多方面的艺术探索。在情节结构上,以人物自身的命运和行动显出思想来,自觉地将自己的倾向暗含在人物命运的变迁或前后情节的反转中。在人物塑造上,善于写出人物性格的发展和变化,挖掘人物的内心情感,尽力写出人的多重性,复杂性,直指人的本质,给人以尺幅掀波澜的艺术享受。在语言上,追求简洁,明快,平易,有一种少加修饰的纯净美。这种语言特色代表着他的文化人格。律师身份,练就了他为文的简洁,庄重,朴实;写小说,又要求文笔斑斓缤纷,跌宕往复。所以,他大量地采用了描写,夸张,甚至运用了大量的歇后语,形成了一种纯净语言。多用主谓句,注重动词句型的变化,摒弃多层修饰的长句,同时注重句型的变化。因此,有力度,有节奏,有散文的洒脱,有诗歌的铿锵,朗朗上口,雅俗共赏。”

《老人与狗》是前期代表作。博士研究生章辉在《不动声色的针砭》一文中,对其赞赏不已:“小说之所以能在短小的篇幅中融合多层次的内容,深刻地揭示主题,是因为作者有效地运用了创作技巧。小说的技巧,一是语言简洁,无拖沓冗长之感。作者尽量选用没有多少形容词的副词修饰的、短小的陈述句,动用毫无夸张粉饰的笔调,来冷静地叙述一个故事。多处一句一段的结构,更使小说精练。二是笔法冷峻,有着福拜楼式的客观。好象对作者而言,这个故事老之又老,已经引不起他的激情,也不值得大惊小怪。但正是这种姿态,我们仿佛看到他的嘴角挂着不屑的嘲讽,作品的批判力度由此凸现。作者在小说中隐而不现,自始至终没有露面,没有一句议论和评说,但是我们从字里行间分明可以感到作者那张森然的脸和那双严峻的眼睛,仿佛像两把利剑撕破世人堂皇的外衣下的丑恶的灵魂。三是对比鲜明,这又有并列的两条线:一是武子前后言行的对比。武子心急如焚,像丢了魂,还上媒体登广告,可见他的郑重其事。但是别人把他的狗牵来时,他却马上反悔,把自己的许诺抛到一边。二是他对狗与对人的感情的对比。武子可以对一只狗掉魂,可以花万元在一只宠物上,但却对自己的父亲毫无感情,不闻不问。这种对比有力地表现了文章的主旨。”

陈勇后期小说以歌颂为主。在接受美国爱荷华州立大学世界语言文学系教授穆爱莉学术专访时,陈勇专门谈了这个问题:“我的前期小说揭露讽刺居多,后期小说则展示了对美的渴望。这种变化与工作环境和人生经历有关。前期写作时工作环境不理想,体现在作品中就是讽刺居多。随着生活条件的改善,年龄的增长,社会阅历的增加,对人生与写作的认识进一步加深,心态渐趋平和冲淡,写作更加趋于理性化。”

我有幸参加了湖北作协召开的陈勇作品研讨会,目睹了陈勇先生的风采,聆听了他的教诲,受益匪浅。在研讨会上,我宣读了二篇评论《多重主题建构和文化主题内涵丰富》和《水之美》。《在水一方》和《胭脂河畔》是陈勇后期两部重要小说集,受到美国教授穆爱莉高度赞赏。遗憾的是,尚未引起微型小说理论界的重视。《在水一方》写水中,《胭脂河畔》则写岸上,二书交相辉映,相得益彰,写出了水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与人文景观,内涵非常深刻,艺术感染力很强。

《胭脂河畔》是他创作的第一阶段,即写实阶段的结束,和第二阶段,即象征主义探索的开始,因此很有意义。《胭脂河畔》的多重主题使它的内涵丰富,值得关注。

一、现实悲喜,发人深省。

法国小说家乔治·杜亚美曾说过:“任何一部长篇小说,只要它是引导我们脱离生活的,无论它有多么美,也都是虚假的和没有价值的。我们只能从生活的立场出发,来评价那些引起我们注意的作品。”这虽是谈论长篇小说的,但对微型小说同样适用。立足于现实,再加以适当的艺术虚构,以达到折射现实,关怀现实的目的,是《胭脂河畔》的写实特色所在。小说集中的故事都发生在胭脂河这个真实存在着的地方,小说集中的人物原型,如小偷、修钢笔的人、卖花的姐妹、猎人等,以及小说中的相亲、泡茶、看电视、打牌、看戏、钓鱼等情节,都是来自于现实,这些小说中所描绘的日常生活,所营造的现实生活中的一幕幕悲喜剧,总能打动我们的心灵,引起我们对现实人生的思索。如《戏说征婚广告》,戏谑地反映了征婚词的夸张,一语中的;《唱戏》对胭脂村传统的老百姓那种妒富心态的折射,和结尾处对为领钱而来看戏的“三胞胎”妈妈的反讽,力透纸背;《姊妹花》将卖花姐妹的不同处事风格对比,凸显自尊自爱的力量;《最后一篇是悼词》通过写一个迂腐无能的领导在追悼会上的出丑,鞭笞官场某些不平等的社会现实等等。这些折射现实的小说,是作者强烈的写实动机和干预现实能力的体现。“我期待着伟大作品带来双重的奇迹:它既能感动心灵,又能使这些心灵易受作品所依据的现实生活景象的感染”。《胭脂河畔》这部小说集立足于现实而高于现实,发人深省。

二、解构情感,振聋发聩。

当代很多经典作品,都以其解构的主题写出了深刻的内涵,给读者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如方方的《风景》和余华的《现实一种》,解构了亲情,消解了家的温馨;王安忆的“三恋”,解构了爱情,使爱情的神圣与坚贞不再;张洁的《无字》解构了婚姻,使自己在前几部小说中对幸福婚姻的期盼与追求变得虚无;王安忆《小鲍庄》解构了现实生活中的儒家的仁义观,冲淡了仁义的高尚等等。这些小说的解构主题意蕴深厚,有着持久的艺术生命力。《胭脂河畔》也延续了当代小说的解构主题,这部微型小说集中很多作品都有解构情感的主题。如《爱情鼾声》、《爱情密码》、《你知道我在等你吗》、《同心结》等描写了爱情在现代化面前的焦灼与无力、善变,解构了爱情的浪漫;《红杏出墙》、《堂会》等通过写杀妻的事实和对妻死的庆幸,解构了传统的相濡以沫、举案齐眉的婚姻观,让人不寒而栗;《哭泣的钻石》里,义结金兰的誓盟,终究敌不过天价钻石的诱惑,仁义被解构;《红薯飘香》、《****》里,骨肉相残,亲情在利欲熏心的社会里消失殆尽;《引蛇出洞》中,刘百万历尽波折查出的杀害儿子的凶手,竟是儿子穿开裆裤一起长大的铁哥们,友情在这里也被肢解。爱情、友情、亲情是人类的情感纽带,然而在残酷的现实生活中,爱情、友情、亲情都变得危机四伏,甚至这些情感本身主导了很多人间悲剧。鲁迅曾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中说,“悲剧将人生的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当代作家对爱情、亲情、友情的解构,折射出他们对现实问题的严重关注,具有振聋发聩的力量。

三、人的异化,催人警醒。

现代工业社会中,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的增加,人们往往会变得世故、虚伪、懦弱或者残酷等等,哲学家把这个过程概括为“人的异化”。现代社会的复杂与残酷,功利主义和实用主义的泛滥,使人类被欲望所蒙蔽,迷失了自己,人性也变得扭曲。《胭脂河畔》把被异化了的人的人性描写得淋漓尽致,其中,有贫富差距所导致的心理失衡,如《唱戏》;有因官阶不平等而造成的童心的异化,如《残阳如血》;有人和狗、正常人和精神病的互化,如《谁在那里磨刀》;有践踏贫苦人尊严的理所当然,如《卖葡萄的小女孩》和《拾荒的小姑娘》;有因残疾而变得冷血无情的人性的异化,如《翅膀》;有明目张胆争抢钱财的恬不知耻,如《谁丢的钱包》;有如蝇般追逐钱财的利欲熏心,如《老屋》等等,这些人的异化的具体事例,反映了市场经济下人性的迷失和兽性的增长,人们都蒙上了一层面具,人与人之间的心灵相通没有了,剩下的只是和睦相处的表象,而潜藏其下的则是勾心斗角、冷漠残暴和更深层次的心理变态。“艺术的另一作用是说明生活”,“常常,人只消注意某件事物(那正是艺术常做的事),就能说明它的意义,或者使自己更好地理解生活”。现实生活中的种种现象往往让我们百思不得其解,而《胭脂河畔》对人性的关注,对现代社会人的异化问题的正视,足以使我们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