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艺术唐山皮影艺术及其历史文化研究
26367400000009

第9章 皮影戏的文化渊源(3)

二、明初移民社屯文化交融

金国由兴盛到灭亡,时间不长,即被蒙古族所消灭。蒙古人的铁骑驰骋纵横,势如破竹,建立了大元帝国。这时的皮影戏已经在幽燕之地普及起来。因为它演出方便,又饶有趣味,很受元军欣赏,便把皮影艺人纳入军营,作为战争问息的娱乐活动。成吉思汗的铁骑踏遍中亚,皮影戏也被传人中亚各地。这也有文字记载。据后来波斯国人瑞时德丹丁记载说:当时成吉思汗的儿子继承大统后,曾有中国的戏剧演员到波斯表演一种藏在幕后说唱的戏。

他所说的这种戏,便是皮影戏无疑。

这是南影在中国北方乃至中亚地域普及的佐证。这是蒙古铁骑的功劳。

至于唐山皮影在乐亭的更大发展与定形,还是明初的大移民。

明朝朱元璋建都应天(现南京),第二代皇帝不是他的儿子,而是他的孙子朱允坟(史称建文帝)。这是政治问题自不必说,但它却直接涉及到南民北迁的事情。

朱允坟上台后,重用齐泰、黄子澄、方孝儒三人,他们恐怕已经封王的朱元璋儿子们造反,便来了个削藩政策,先后有五人被贬为庶民。被封为燕王的朱棣,据守燕京(北京),深怕大权被夺,便先发制人来了个“靖难”战争。实际是夺权,叔叔夺取了侄儿的皇位。

朱棣很残忍,战争中乱杀无辜,死尸遍野。幽燕辽东是重要的战场,战争过后,人丁大减,土地荒芜,一片萧条。朱棣永乐十八年,为了防御北方蒙古兵的侵扰,迁都燕京,改称北京。

基于以上两种原因,朱棣开始了南民北迁,充实京畿。这次移民数量很大,分十几批进行。过去的幽燕之地的人口,多为辽金蒙古等少数民族的后裔。这从《永平府志》以及其所属各县志上可以明显地看出来。

这些移民有的来自安徽,有的来自江苏、浙江等省。

据史考,在此之前朱元璋的时候,也曾从山西移民到幽燕之地,当地民谣说:问我祖先来何处,山西洪洞大槐树。此次永乐大移民规模更大,人口更多。《永平府志》载:永平因靖难为东兵残伤,而四郊半虚,召南方殷户就荒地而栖止,谓之屯。如古之移宽意也……《明史》也载:永乐二年,迁江南富户往永平屯种。据《续文献通考》载:河北诸州县土著者以社分里甲,迁民以屯分里甲。

江南殷实大户迁来永平郡,自然把江南的文化也带到了这里。这时的文化现象主要表现为社屯文化的交融。这些江南大户要在这里坐地生根,需要土著人的帮助,自然土著人也从江南移民户学到了许多有用的东西。这样一辈辈地生息下去,社屯人通婚联姻是很自然的事,生活习俗与文化观念慢慢地交融在一起。所以延续到今天,已经分不清什么人属于社,什么人属于屯了。不过这里的老百姓们仍有一个鉴别方法,说是小脚趾趾甲完整的,是土著人种,小脚趾趾甲分两半的是移民种。

这个验证是否有科学根据无考,但可以说明土著人(社)与移来人(屯)已经成为一体,难以分辨了。只是对远去的先民的一种兴趣,是一种猜想罢了。

江南软语与当地的原态语音相融合,形成了如今的独具韵味的语言。现在外地人说昌滦乐人说话像唱歌一样自带音律。这里原来就有的皮影戏,自然受到了江南文化的影响与充实。尤其是南戏曲韵对皮影音乐板腔的影响是很明显的。南戏的剧本也使皮影影卷得到了规范。

1958年发现的抄本影卷《薄命图》产生于明万历年间,已经形成连台本影卷的基本格式。

明朝时唐山皮影正向更加完美的方向发展了。

三、富饶的滦河三角洲——皮影艺术的沃土

明清时永平府辖一州五县,实际最富裕的地方该数滦河三角洲地带,也就是昌黎、滦州、乐亭,素有京东粮仓之称。

永平府背负燕山,前临溟海,中间是大平原。滦河由坝上草原(今丰宁县)发源,中途汇集诸多水流,到松亭关穿越群山入滦州,经昌黎、乐亭入海。滦州、昌黎、乐亭成三角冲积地带,土地肥沃,水分充足,宜于耕作。民谚日:涝不死的昌黎,旱不死的乐亭。

滦河三角洲自古以来,河海艚运舟楫发达,南来的货物可以在这里集结,又可以顺滦河发往关外(山海关以外)。河海的运输可以推至晋代。在晋代咸熙四年,赵王石虎伐燕具船万艘,自河通海运谷于乐安城(现今乐亭)。后来历朝历代,均有河海运输的记载。明万历年问,专设滦河海运,自滦州王家闸至乐亭西南郑家桥110里,舟楫无阻。天启、崇祯年间略有发展。到了清代,因为海运货物不多,又增制了畜力运输,滦河水运才逐渐减少。

滦河三角洲地带,土地肥沃,物产丰富,又有方便的河海艚运,造成了经济的繁荣,农业、商业、手工艺都蒸蒸日上,尤其是商业的发展,完全可以与江南的徽商和山西的晋商相媲美。直隶的大商家多在昌滦乐地面,关外的东三省称它为“老呔帮”。最值得一提的是乐亭县的刘家,号称“京东第一家”,是中国当时数一数二的民族资本家。

经济是基础,经济高度发展,势必带动着文化艺术的繁荣。昌滦乐地区的地秧歌、吹歌(喇叭)和民歌,独具风味,皮影、乐亭大鼓、评戏(先期称落子)多种民间艺术形式争相竞艳,奇葩怒放。

这是一方富饶的水土,也是一方民间艺术的摇篮。

四、滦州影与乐亭影之辨

早在明朝万历年间,滦州有个不得志的生员叫黄素志,到京城赶考几次落榜不第,无颜回籍,辗转出关到了沈阳,以教馆为生。黄先生多才多艺,又心地善良,自叹生不逢时,无力回天,便把心里的抱负从另一种渠道表现出来。他能画能写,便在教馆之余,根据《宣讲拾遗》写影词,旨在鉴今评古教化人心,并且自己刻绘影人,成就了皮影事业。

这段故事,最早出自京东玉田人李脱尘之口。李脱尘清末民初间人,是美以美会的传教士,他自幼爱好影戏,后随父李俊峰到北京一个影社唱影,他本人研究皮影戏四十多年,并且写出了一本书叫《影戏小史》,内中便叙述了滦州人黄素志事。但此书已经散失,不得其见。作者李脱尘也故去多年。后来许多影戏研究者,多借李脱尘的话,来肯定黄素志创造滦州影戏。

是黄素志创造了滦州影戏?还是滦州影就是乐亭影?多年来有些争论。

笔者多年从事文化工作的研究和思考,认定如下:1.黄素志确有其人,而且是滦州人。因为我们得相信李脱尘的研究,决不会平白无故出来个黄素志。

在我任乐亭县文化馆副馆长和乐亭县文联主席期间,曾与已经故去的魏革新多次商讨此事。魏革新时任文化馆美术组组长,文联秘书长。

他多才多艺,善画能写,自幼爱好皮影雕刻,平时好与乐亭皮影团的艺人们闲聊,收集了许多宝贵的文字资料和口头材料。于是他动议写一本关于研究乐亭皮影的书,大约近十年的时间成书,后由乐亭县政协文史内部出版了。

在黄素志其人到底有没有的问题上,他曾向我告假去专门调查。后来他跟我说,查了《明史》,在明代滦州有三个安各庄,如今分别分布在滦县、滦南和乐亭县。可是乡民推断,都没有黄姓之人。尤其是滦县的安各庄,还有明代寺庙铜钟一口,上边铭文刻着当时建寺捐款的名单,也没有黄姓人。所以有没有黄素志其人有疑。

他还说,即便是有黄素志其人,那么他在辽阳的影戏和乐亭影也不是一种东西。

我的观点是,黄素志肯定有其人,也许是李脱尘考证出生地有误,也许是沧海桑田人世兴亡,黄姓人家已经绝后。

2.说黄素志创造了滦州影是不对的。照前所叙,影戏在宋朝时已经北渐到永平地面,怎能说是他创造的呢?影戏与佛教的关系早在残唐五代时就见了端倪,怎能说是他开始的“宣卷”教化呢?所以说,不能说是黄素志创造了滦州影戏。更何况如今滦州影系的特色,他不具备,而所具备的正是乐亭影的特色。

3.明代万历年间,在关外,他所实践的影戏,肯定在白山黑水间产生了影响,后来的关外影认定他们的祖先就是黄素志,是有可能的。但翻过来看,如今的辽南影戏与乐亭影有明显的相同特征,这又怎么解释呢?

只能这样认定:明朝时的黄素志影戏是他们的偶像传说,而真正受影响最大的还是乐亭县的某些特征。

4.中国影戏的流系分定,是当今学者划分的。他们的根据主要有两点,一是地域人文风情,二是影戏的特点。因此说,滦州影系的分定是因为乐亭县明清时属滦州,所以称滦州影系。就如同当今乐亭属唐山,叫做唐山影戏是一个道理。

5.昌滦乐地面同处滦河三角洲,属燕赵文化,关外三省统称这里的皮影戏叫“老呔影”——昌滦乐人都是老呔,都是燕赵文化的一部分。

五、乐亭皮影风起云涌

乐亭皮影的兴盛形成风起云涌之势应在清乾隆之后,清末民初发展到顶峰。那时的艺术水平,至今未能超过。

乐亭影为什么兴盛起来?如上所述重要的是经济基础,然后是相关的人文环境。

在昌滦乐地面有许多大财主,乐亭尤为突出。这里的人们重教好文,大财主们附庸风雅,不惜斥资大养皮影班社,不但有大班而且有小班,使皮影艺人争先恐后地学艺,争先恐后地提高技艺,唱对台戏成风,使艺术人才备出,而且一茬接一茬各领风骚。

民国初年曾有人戏作一联,以征下联,至今未有人可对工稳。他出的上联是:乐亭人爱音乐家家欢乐。他把三个读音不同的“乐”字,放在一句里,所以下联非常难对。

这说明了什么?鲜明生动地展示了乐亭的文化之风。

不仅大财主们养班社,乐亭籍人因为读书气盛,有许多在外在京为官者。这些官宦之家也都互相比攀争办皮影班社。一是显摆自己财势,二是供自家娱乐。第一个成立家庭超级影班的是新寨杨家。杨家的先人曾是清朝的“殿前侍卫”,他殁后他的夫人杨寡妇依靠家中势力,办起了“杨寡妇影班”,显然是财势的结合。京东第一皇庄庄头崔家办有“崔家班”。崔家先祖生于长白山,后随清兵入关,屡立战功,被赐敕“行圈占地”,成为当地豪门望族,他上能结交朝中王公大臣,下与府州县官相通,可以说是权压王侯。

小黑坨张攻璞办了“中兴堂影班”。这个张攻璞是乡绅地主暴富起家,当年京城赛马,被他赶上,他与慈禧太后的得宠太监安德海赛马得胜,人称“京东快马张”。

大港史家办了“翠荫堂班”。史家世代宦门,到史梦兰辈,官国子监祭酒衔,慈禧太后称他为“直隶一人”,人称京东才子。

汀流河刘家办了“庆和堂”和“合德堂”两个影班。刘家是京东首富,皇家还要向他筹措军饷。

除了这五大家外,还有50多个家庭影班。正是这些影班,培养了大批的皮影艺人,把皮影艺术推向高峰。

乐亭读书人甚多,在科举时代出了许多举人探花进士等等。但是无论如何,也不能人人获取功名,生员不第,举人落榜,还是大有人在,更有为官者官场失意隐居家中。这些人在皮影盛行的氛围中也纷纷加盟进来,为皮影艺人写作,创造了大量的“影卷”。比如清代举人高述尧编著了“二度梅”、“三贤传”、“定唐”、“青云剑”等长篇影卷,现今仍在上演,清末秀才高可亭编写十多出单本影卷。著名的长篇影卷《五锋会》也是乐亭籍人齐二黑父女编著。至今久演不衰。考察证明,滦州影系的“影卷”

大多出自乐亭文人和民间作者之手。人称乐亭影卷是“皮影纲鉴”,说明乐亭文化发达是乐亭影繁荣兴旺的重要原因。

乐亭人喜歌好乐,对皮影艺术的影响,也不容忽视。乐亭境内(也可以说是昌滦乐整体境内),民歌、民谣、俚曲很有特色,它对皮影艺术的唱腔音乐起了直接的作用。甚至于叫卖调、哭丧调,对皮影艺术唱腔音乐的影响都有明显的痕迹。乐亭影的凄凉调就是从妇女吊纸上坟的哭诉中直接吸取的。

乐亭人卖货喜欢唱着卖,称叫卖调,这些腔调有的滑稽幽默,有的节奏多变,高低顿挫有序,这对皮影艺术后来形成的“花生”唱法,有很大的启发和借鉴。

乐亭影的伴奏乐器,与庙堂音乐有密切的关系。比如锣鼓铙钹唢呐,现在仍然使用。慢慢又加入了一些民族乐器如阮、扬琴、小三弦、笛子等等。到了晚清,开始使用四弦,当地人叫四根弦,并且做了主乐器。

这一独有的乐器也是受了民歌、俚曲的影响而来的。因为它极富模仿性和灵活性,而且音韵宽厚“护嗓”。

综上所述,乐亭影在清末民初达到高峰,是经济文化高度发展的表现,人文历史与乡风民俗所形成的有利环境造就了它的兴盛。

乾隆时《乐亭县志》载:逢令节及喜庆事,演唱皮影,俗为乐亭影。其法以驴皮净膜,剪裁人物、器具、花木、房舍、车马、刀枪惟妙惟肖,赋之以五彩,缀以扦杆,起台架布蓬,张纸窗,燃灯火于内,日暮由演员(日影匠),按剧本(日影卷),节节演唱。生、旦、净、末、丑俱全。

光绪间《永平府志》载:影戏者,夜间张幕置灯,雕刻驴皮为之影,隔纸窗演唱成本故事,亦寓劝善惩恶之意,乐亭人喜为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