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军事第二次世界大战实录:内幕篇
26369200000023

第23章 震慑“功臣”

1.昙花一现的超级大炮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一天,作为大后方的巴黎春意盎然,人们呼吸着新鲜空气,开始了新的一天。尽管此时的法国仍然和德国进行着一场战争,但巴黎的市民们显得很安闲,因为战场距离这个美丽的首都还很远很远。突然,一声刺耳的尖啸划过长空,紧接着一声震天动地的巨响从塞纳河畔传来。街上的行人被这突如其来的爆炸惊得不知所措,短暂的迟疑之后,人们四处寻找着防空洞,街上炸开了锅。

美丽的塞纳河畔长眠着法国的民族英雄拿破仑,他的赫赫战功曾经为法国争得了统治欧洲大陆的荣誉,然而,此时此刻,巨大的爆炸声已经打破了拿破仑安睡之地的宁静,到底是什么武器这么厉害呢?

当天黄昏,法国的电台广播了这样一则消息:“敌人飞行员成功地从高空飞越法德边界,并攻击了巴黎。有多枚炸弹落地,造成多起伤亡……”可是,对于电台的说法,巴黎市民并不相信,因为他们既没有看到飞机,也没有听到飞机的轰鸣声,况且,在一战时期,飞机扔出来的炸弹一般不会产生如此强大的破坏力。

就在人们惊慌失措的时候,法国的特工在靠近法德边界的克雷彼发现了德国的一种远程大炮,并认定轰炸是从这里发起的。人们对这条消息仍然将信将疑。不过,如果巴黎市民有兴趣来参观一下这种神秘大炮,就不会对它轰击百公里以外目标的能力产生怀疑了,因为它的炮管有36米长,整个系统全重375吨,发射的时候,它的炮弹先射到4万米的高空,到达同温层,以1000米每秒的速度在同温层里飞行100公里,然后再降低高度进入对流层,最后击中目标,整个飞行过程和一枚弹道导弹差不多。它的理论最大射程是120公里,但在实际使用中,射程达到了131公里。德军轰击巴黎时的炮兵阵地,距离巴黎市区远达120公里。这就是赫赫有名的“巴黎大炮”。实践证明,在巴黎市区落下一枚炮弹,抵得上在前线落下成百上千枚,因为这些巨大的爆炸声会严重挫伤法国人民的斗志——连首都都不安全,还有哪里是安全的?

“巴黎大炮”的底座加装了专门设计的特殊的轮子,使其能够运用铁路系统快速移转阵地,这也让“巴黎大炮”成为列车炮的族系中能够第一个拥有超长程打击火力的一员。尽管“巴黎大炮”威风八面,但它无法挽救德国失败的命运。随着战场形势急转直下,为了防止“巴黎大炮”落入敌人手中,德军不但破坏了其设计图纸,而且将这三门大炮拖回工厂重新投入熔炉。如此一来,虽然“巴黎大炮”一鸣惊人,但却只是昙花一现,留给后人的只是几张黑白照片和无尽的想象。

2.制造巨炮,磨刀霍霍

鉴于“巴黎大炮”的杰出表现,德国在一战后又开始研究新的巨型火炮。

德国当时想制造巨炮,在战术上是有针对性的。从1928年开始,法德边境筑起了马其诺防线,全长390公里,钢筋混凝土工事的顶盖厚达3.5米,装甲炮塔厚达300毫米,可抗击两发直接命中的420毫米迫击炮弹。希特勒上台后,对马其诺防线心存芥蒂,于是命令德国军事部门重新设计巨炮,以待将来德法开战时攻击这条坚固的防线。

承当建造巨炮任务的厂商,仍然是“巴黎大炮”的缔造者克虏伯兵工厂。从1935年开始,经过7年的努力,又一种超级巨炮诞生了。它有着800毫米的口径,足以让一名士兵毫不费力地蹲在炮管里。为了纪念克虏伯兵工厂的创始人古斯塔夫·克虏伯,希特勒给这种炮命名为“古斯塔夫”。而设计师穆拉为纪念自己的妻子,将巨炮命名为“多拉”。德国士兵们则喜欢叫它“大多拉”炮。

1942年春天,多拉大炮要进行试射。希特勒和几位高级将领,乘坐着火车专列兴致勃勃地赶到戒备森严的鲁根沃尔德靶场。中午的时候,发射了第一发混凝土破坏弹,弹头3000多公斤,射程达26公里。下午,又发射了一枚4000多公斤的榴弹,射程达47公里。希特勒对此庞然大物十分满意,恨不得跨上炮弹飞往他向往已久的莫斯科。

验收以后,巨炮以700万马克的高价被军方购买。虽然价格高昂,但绝对是物有所值。这家伙的炮管长达32米,在战斗状态下火炮全长达53米,高12米,全重1488吨。炮弹也大得惊人,其中标准榴弹丸重4.81吨,用于破坏混凝土掩蔽部的弹丸则重达7.1吨,内装200公斤炸药,它的威力足以击穿3公里以外厚度为850毫米的混凝土墙。

这样的庞然大物在装配、运输和射击试验时遇到极大困难。仅就运输而言,需要首先把各部件卸下来分别装车,运炮车与两层楼的楼房相当。整座大炮及所需的弹药需动用60节车皮。而且,由于炮身过宽,标准宽度的铁路无法运输,需要专门铺设特制的轨道。在试验弹道性能时,装弹机还不太完善,只好用一台起重机把4吨重的炮弹吊送到炮身尾部,再用一辆轻型坦克把它猛地推撞到炮膛里。为了把火炮运送到试验场,特地设计了3辆构造特别的巨型运输列车。沿途的桥梁无法承受这样大的重量,列车只好绕过很长的弯路而行驶。到达阵地后,先用两台巨型起重机吊装底座,然后安装炮架、炮管和装弹机构,全部工作由一名少将指挥1400余人奋战3个星期才完成。为了预防苏军飞机轰炸,阵地四周部署了高炮部队和警戒飞机,大量步兵、巡警和警犬在周围10公里内日夜巡逻。一旦发现敌机轰炸,立即由化学兵施放烟幕掩护。参加指挥、操作、警卫的总人数达到4000人以上。

二战中德国的超级大炮,除了“多拉”之外,还有著名的卡尔臼炮。该炮口径为600毫米,也可换装11.5倍口径的540毫米炮管。大炮由重达124吨的车体承载,为了运输方便,德军有时将“卡尔”挂上两个特制火车头做铁路行进,最高时速只有10公里。因为它发射时震天动地的威力,卡尔臼炮也被称为“雷神之锤”。

3.火炮攻破堡垒

塞瓦斯托波尔位于克里米亚半岛南端。

克里米亚是苏联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向黑海延伸出去的一个大半岛。作为黑海最合适的港口之一,塞瓦斯托波尔具有极为重要的战略价值,一千多年来,它都是兵家必争之地。8世纪的正教希腊人,13世纪的景教鞑靼人,以及15世纪开始控制半岛的土耳其人,都是强有力的征服者。19世纪中期,俄国与英法进行了大规模的克里米亚战争,英法联军十多万人长眠于此。在苏联时代,塞瓦斯托波尔要塞进行了全面的现代化改造。由此,它也成了希特勒的一块心病。希特勒认为:驻扎在塞瓦斯托波尔要塞的苏军可以随时从黑海登陆对侵苏德军南线部队进行包夹攻击,这使得德军不敢贸然向东方推进;而且从克里米亚机场起飞的苏联飞机时刻威胁轴心国的生命线——罗马尼亚的普罗耶什蒂油田。因此,对克里米亚展开进攻无疑会让德国争取到土耳其的好感,使其在政治上靠近德国。

苏德战争爆发前,塞瓦斯托波尔只做了对空和对海防御准备。要塞的陆上防御体系从1941年7月才开始大规模建立。但是到德军进攻的时候,它已经有了一套坚固无比的陆上防御体系。在这片绵延360公里的矩形地带,分为三个防御区(前进防御区、主要防御区、后方防御区),配置了12个永久要塞群,占全部克里米亚要塞数量的75%。中心地带由3个巨大的要塞群把守,在防御线的最北也是最容易被突破的隘口,是当时最强的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联装炮塔要塞,它拥有双联装305毫米巨炮,射程达到44公里,外部防御层形状酷似当时的战列舰炮塔,由200~300毫米厚的装甲板全体包裹,炮塔下面有3层永固工事,每层永久混凝土天盖都厚达3000~4000毫米。所有要塞周围都被永久混凝土装甲板覆盖,用地下通道和小型铁路连接,在山地部分更设置难以数计的暗堡、火力点,所有的要塞炮塔都是下沉式安装且具有绝对优势射界,理论上不可能对该防御地带进行地面攻击。而且设计者将要塞的基本弹药存放在塞维纳亚湾南岸地下深达30米的库拉贝主弹药库中,可谓万无一失。整个防区配有坦克、飞机、火炮和高射炮,装备非常齐全。防守人数约为10万,大部分隶属于苏军内务部队,战斗力很强。

1941年12月17日,德军7个步兵师和2个山地师全面包围要塞,发起第一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德军绕过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从要塞群西侧进攻斯大林要塞,但是毫无战果,由于两天苏联海军陆战队在刻赤半岛登陆迅速粉碎德军包围圈,第一次攻防战以德军的全面失败收场。

1942年6月6日,第二次塞瓦斯托波尔攻防战拉开了序幕。当天,203个德军炮兵连集结在北部要塞群,德军将领曼施泰因试图在最强防御线上打开一个缺口,从而发起二战中德军最疯狂的一次炮击作战。但是,在最北部的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要塞压制着北方主要道路和别别克峡谷的险要地带,305毫米火炮随时会对德军步兵造成毁灭性威胁。而普通的火炮对这个坚固无比的要塞也毫无办法,它的44公里射程更让德国第54军难以前进寸步。为了突破最强的要塞,必须动用最强的火炮。德军经缜密策划后调拨了包括多拉炮在内的三门巨型火炮,它们分别是:800毫米多拉列车加衣炮、610毫米卡尔自行臼炮、420毫米刚玛固定式臼炮(后两种火炮也是德军专门研制用来攻击堡垒的超级大炮)。德军的第一目标是苏军库拉贝弹药库,这项艰巨的任务需要多拉炮上场。但是多拉的穿甲弹射程只有38公里,所以必须在苏军马克西姆-高尔基Ⅰ号联装炮的射程之内冒险攻击。

多拉巨炮冒着苏军的猛烈炮火,连续不断地发射重达7100公斤的穿甲弹。那些呼啸的炮弹带着巨大的动能贯穿了要塞8000毫米的防护层,并且命中了地下弹药库中部,引起震撼全岛的大爆炸,从而断绝了苏军北部要塞群的弹药供给。

随后,“多拉”沿着临时搭建的四轨大型铁路转弯南下,开始攻击斯大林要塞。同时北部德军炮兵开始进入全面围攻高尔基Ⅰ号的炮击行动。这时北部炮击的主角换成了“雷神之锤”——600毫米的卡尔臼炮。“卡尔”的射速较快,重达2200公斤的610毫米高爆弹倾泻在高尔基1号要塞周围,4000毫米厚的永久水泥装甲板被打成碎片,要塞内部开始暴露,然后是第八航空军倾巢出动,采用每天1000架次的波状俯冲轰炸对要塞生活区造成完全破坏,迫使苏联士兵向要塞内部退却。为了压制苏联步兵的突围和增援,420毫米刚玛臼炮对要塞周边进行地毯式轰击,1000公斤重的420毫米炮弹雨点般粉碎要塞周围所有的道路、铁路网。

从6月30日开始,德军动用包括3门巨炮在内的所有1300门火炮对市区进行地毯式轰击,第一天就发射了64000吨炮弹,整个城市变成一片火海,天空消失在浓烟和烈火中。第二天起,德军进行不间断射击,第8航空军的出击增至每天1500架次,12万枚燃烧弹席卷塞瓦斯托波尔,排炮达到暴风雨般猛烈的程度,市区建筑全部被炸毁,公路、图书馆、公园、学校荡然无存。

德军达成对塞瓦斯托波尔市区的全面包围后,守军的抵抗已无任何意义。7月3日,德军减低炮击强度,步兵和装甲兵占领了市区的50%。考虑到市民的生命安全和多拉巨炮的威胁,苏联红军同意投降。而此时,号称最坚强堡垒的塞瓦斯托波尔,早已在最强大火炮的反复摧残下,变成了一片废墟。

4.“多拉”今安在

1944年,波兰地下武装起义,德国秘密警察头子下令镇压,多拉巨炮再次派上了用场。它在离华沙城30公里的地方,发射30发炮弹,造成很多波兰平民的死亡,华沙几乎变成一片废墟。

多拉巨炮从初次登场到最后镇压华沙起义,有据可查总共发射104发炮弹。它的威力虽然强大,但是制造、运输、架设都显得费时费力,因此战场运用少之又少。与它的前辈“巴黎大炮”一样,多拉巨炮的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但是无论如何,它都算得上人类兵器制造史的奇迹之一,会永远留在人类制造大炮史册上。

关于多拉巨炮的下落,主要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二战结束之前,希特勒为了避免巨炮被盟军缴获,命令德国工程师将其拆除,盟军只缴获了这门巨炮的一些零部件,在德国希尔雷本靶场还发现过一根巨大的炮管和几发炮弹。还有一种认为,二战结束时,多拉巨炮成为苏联红军的战利品,以后又被运到盟军占领区,成为盟军研究巨炮的样品。最后,这座空前绝后的超级巨炮被盟军拆解,结束了它短暂而奇特的一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