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23

第23章 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课堂中心取向认识(1)

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过程是一个涉及到教师与学生、教师与教师、学生与学生的个体与群体互动的过程,所涉及的内容丰富,有广度有深度,并且需要很强的思维力与执行力,因此以对宏观历史观的整体把握为基础,进行中学历史校本研修必须将个体活动与群体活动结合起来,以中心活动促研修,以教学行动来促研修,以教学成果来促研修。具体的活动类型及操作流程是我们在研修中应该注意,并且要不断地修正的。

近年来,我们的研究活动开始从课外转向课内,由原来的固定式的模式构建,走向宽泛却实际的操作理念的变化,尘嚣一时的课堂教学模式成为了过去式,事实也证明了,作为教学工作,应该没有固定的模式,固定的模式从来就不可以创新教育创新人才,而只有教师练内功,以健康科学的个性才有可能培养健康理性的学生。尤其是历史学科改革,在各种各样的教学理论或者说是教学模式都不断地证明有或多或少的缺陷的时候,人们又重新将眼光投向了历史本身,可以说踏实的学习、扎实的功底(无论是史学功底还是文学功底)、诚实的态度,是决定历史教学及历史教学研究的最基础也是最重要的条件。

作为历史教师的所有动力中心中,就应该将历史课堂与历史研究结合起来,课堂学习研究(learning study)思想与实践,课堂学习过程凸显出三个基本问题,即学生“愿不愿学”、“会不会学”和“能不能学”。针对这三个问题,课堂学习研究形成了三种不同的研究取向,即聚焦于学习兴趣与动机研究的“动力中心”取向、聚焦于学习方式的“策略中心”取向和聚焦于学习对象研究的“内容中心”取向。

学习的动力来自学习动机。动机具有激发、指向和维持与调节行为的功能。人的一切学习行为都是由动机引起的。聚焦于学习兴趣与动机研究的“动力中心”取向,就是要唤起、激发并维持学生学习的动力。

首先我们从一份来自于作者所在学校的调查报告说起。(资料来源:湖南省醴陵二中历史课题组)

醴陵二中高中生历史学习问卷调查情况分析

在学校教育教学改革的新形势下,为更好地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提高教育质量,我校各学科都进行了大胆的改革和尝试.而作为“弱势”学科的历史,学生是如何看待的呢?他们学习历史课有那些特点呢?在历史学习上存在那些疑虑和困难呢?怎样才能发挥好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呢?为了解决以上问题,以及全面了解我校学生历史学习的现状,课题组在全校进行了一次,关于高中生历史学习情况的大规模调查。就学生对历史课的学习态度、学习认识、学习能力、学习目的,以及希望历史老师怎样上课等问题进行了调查和询问。

调查共发出问卷300份,收回294份(占被调查同学的96.7%),调查对象为;部分高一学生及高二、高三文科班同学。被调查学生人数占全体在校学生人数的10.2%。现将调查结果总结分析如下:

一、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课感兴趣:

问卷中的第一个问题是:“你对历史及历史课是否感兴趣”。对这个问题,有255位同学选择了“兴趣浓厚”或“比较感兴趣”,占被调查人数的86.7%,只有39位同学选择了“一般”和“无所谓”。从中可以看出,绝大多数学生对历史这门学科是感兴趣的,他们是愿意学习的。

二、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学生们观点各异:

在对学生关于“历史学科能力体现在那些方面”的问题中,具体情况如下:

调查内容/人数/比率/

理解历史概念能力/43/14.6%

寻觅历史特征的思维能力/55/18.7%

记忆历史能力/41/13.9%

抠准历史结论能力/36/12.2%

阐释历史能力/36/12.2%

重视史论结合能力/51/17.3%

驾驭历史结论能力/51/17.3%

发掘知识结构能力/44/14.9%

对于这个问题,大部分学生都选择了2至4项,这表明学生对于历史学科能力的体现理解各异,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和标准,这可能会造成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无的放矢”;同时也说明,学生希望能掌握多方面的历史学科能力,而不是单纯的掌握一种能力。这就要求我们历史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多方面能力的培养,力求避免为了教学而教学的局面。

三、学生们都希望能掌握多种学科能力:

在问卷中,我们问学生“你认为目前历史教学中最需要培养那种学科能力”,他们的选项也比较多,但相对集中。

调查内容/人数/比率

历史记忆能力/19/6.5%

创新能力/32/10.8%

历史思维能力/52/17.7%

评价能力/20/6.8%

分析能力/61/20.7%

处理知识要点能力/34/11.6%

归纳能力/47/15.9%

文字表达能力/20/6.8%

历史材料处理能力/48/16.3%

从这个问题的调查来看,学生明显不愿意对历史进行记忆,这也是历史教学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但他们希望掌握对历史知识的思考、分析、归纳能力,并能对历史材料进行处理。这是我们历史教学的主要目的,也是高考中所必备,学生们相对集中的相对集中的选择了这几项,是比较正常的,但对于其他几项的选择可以看出,学生们对于历史的学习还是有点盲目,对学习历史的意义和目的还不明确。

四、对文理科的选择,学生基本都是自愿的:

对于文理科的选择,历来是学生们比较头痛的问题,因为它关系到学生今后的就业和生存问题,所以一直都受到很大的关注。而选择的自主权很大一部分掌握在学生自己手中是否自愿选择文理科,会较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的学习成绩。具体调查结果是:有174人选择了“自愿”,占调查人数的91.8%,只有极少数的同学选择了“父母意愿”、“同学影响”和“无所谓”。(由于高考模式的改变,对于这个问题,调查只涉及高二、高三的部分同学,高一同学除外)。可见文科对他们是有很大吸引力的。

五、学生选择文科的理由和动机很简单:

学生被问及选择文科的理由和动机时,有124人选择了“兴趣所致”,占高二、高三调查总人数的62.6%,有55人选择了“迫不得已”,占总人数的27.8%,其余则选择了无所谓。从中不难看出,有一部分学生,是由于理科成绩较差,才不得已选择了文科,这也是必须要引起我们重视的,就是选择了“兴趣所致”的部分同学中,也有相当一部分认为文科学习要比理科要容易,才选择文科的,表现出畏难怕苦的精神状态,并且对文科的学习带有明显的理解偏差和误解。如果这种情况不能够改观的话,将会严重影响新的高考模式采用后的考试成绩。

六、绝大部分同学无研究型学习立项课题:

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关于研究型学习的思想,也已渗透到了我们各科的教学活动中,但由于对这种教学理念,缺乏统一的认识,大家都出于探索阶段,加之我们开展这项工作时间不长,所以成绩不尽如人意。因此,在“你在研究型学习活动中有无立项课题”的调查中,有276人选择了“没有”,比率高达93.9%,只有18人选择了“有”,只占总人数的6.1%。这说明今后我们在研究型学习这一领域内,还有大量和细致的工作要做。所以,加强对研究型学习的研究和实践,应该成为我们今后工作的重点之一。

七、学生希望从历史课中获得什么?

调查内容/人数/比例

演义故事/30/10.2%

历史思维能力/97/32.9%

历史知识/95/32.3%

高分/107/36.4%

(注:部分学生选择了多项。)

为什么要学习历史呢?对于这个问题,从调查中看,有超过60%的同学选择了“历史思维能力”和“历史知识”,而选择“高分”的,绝大部分是要迎接高考的高三同学。这说明,大部分学生明白学习历史的目的,而考试分数对他们的影响也很大,而且年级越高,对分数的关注也越大,持第四种观点的人也越多。可见高考对学生们的影响程度仍然十分巨大。

八、不同年级的学生对历史老师有不同的要求:

在唯一用文字表述的调查题:关于“你希望历史老师怎样上课?”的问题中,不同年级的学生,回答也各有特点。

高一学生希望老师在课堂中能多讲些历史故事,希望课堂气氛活跃,不枯燥乏味;高二学生希望课堂中能多讲些课外知识,多联系高考题;高三的学生则希望老师多给他们一些自学时间,讲课中能拓宽知识面,加强知识线索的把握和热点问题的讲解。学生的回答明显带有各年级的学习特点。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该很好的把握这些特点,以便更好的引导学生们学好用好历史。

综上所述,这次调查反映出我们在历史教育教学过程中还存在这很多问题,而且,学生在历史学科的学习中还有许多误解。我们调查的目的就是要,努力改变传统的历史课教学模式,让学生对历史产生兴趣,把他们从历史只是死记硬背的这种误区中引导出来,改变课堂教学呆板、枯燥、乏味的局面,使历史课变的生动、活泼、有趣,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他们在历史学习中归纳、比较、概括、分析的能力。同时也为适应新的高考改革模式,作好理论和实践上的准备。

综合上述调查,我们应该有如下的认识,并应该从理论的角度有所升华。

一、“动力中心”取向

“动力中心”取向的理论基础来自心理学关于学习动机的研究,其中影响较大的有行为主义动机理论、认知主义动机理论和人本主义动机理论。行为主义动机理论提出,人的学习的发生与整个过程是刺激与反应的联结,学习者的行为是他们对环境刺激所做出的反应。因此,在教学方面,教师的职责就是要创设好学校与课堂的学习环境,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强化学生的合适的学习行为。

实际的问题很简单——我为什么而学?在认知主义动机理论看来,学习的发生是学习者与环境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为强调学习主体的动机和认知要素对学习行为的调节作用,认为作为人类学习的基本要素,认知过程和学习动机存在着两个明显的交互作用——学习动机与自我调节学习关系的交互作用、学习动机与认知要素的交互作用。因此,在学校与历史课堂教学中,除了要重视利用学习环境诱因来调节学习者由动机驱使的学习行为指向外,还应该关注学习内容对学生学习行为的影响。而历史学科由于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的要求,更要解决这个问题,当枯燥与纯粹的理论占据了历史课堂的时候,这样的历史也就失去了动力。

人本主义动机理论则指出,需求是产生动机的基础,人的需求是多种多样的,需求的满足状况能使人的认识能力发生变化,产生新的价值观,从而产生寻求满足需求或追求更高级需求要的动力。这一理论能够帮助教师和家长理解学生学习行为的原因,在提出学业成绩要求时关注学生的归属感和自尊。

“动力中心”的研究取向认为,学习动机是学生个体内部所固有的,它可以通过创设学习环境来唤起并强化,可以通过学习环境因素和学习过程中的认知因素来激发。动机是在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当某种需求没有得到满足时,它会推动人们去寻找满足需求的对象,从而产生行为的动力。而需求只是人行为的内因,诱因则是行为的外因,人的行为取决于需求与诱因的相互作用。学习动机有正常与消退两种状态,并且存在着相互转化的可能。我们在校本研修中,要关注教师与学生的“动力中心”的研究取向,要探索有效“维持”与“激发”学习动机的策略,把需求与诱因二者结合起来,充分发挥动机的指向、维持和调节的功能,维持学生正常的学习动机,帮助那些学习动机消退或丧失的学生,使他们能克服消极思维、情绪和行为,重新激发起固有的学习动机,并向着积极的方向发展,从而解决“愿不愿学”的问题,以提高他们的学习效率。

“动力中心”研究取向在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方法方面,已经取得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美国研究者巴巴拉·L·麦库姆斯(Barbara L.McCombs)和詹姆斯?E?波普(Jams E.Pope)认为:首先,教师必须去了解每个学生的需要和兴趣;其次,给学生提供一些自己选择任务变量(包括活动类型、掌握水平、努力程度及奖赏类型)的机会,以锻炼他们的自我控制力;再次,创设一个安全、相互信任和相互支持的学习氛围,对每个学生表现出真诚的关注和接纳。我国学者桑青松等人认为,应训练学生提高自我效能感,提高对学习的价值意识;选择正确的目标导向和归因方式,进而提高他们的学习动机。国内的一线教师也结合各学科课程的特点,对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动机做了大量的探索。归结起来,“动力中心”研究取向的基本途径是:(1)根据动机原理,了解影响学生学习动机的因素,帮助学生理解自己的心理功能和作用;(2)为学生创造成长和自主的机会;(3)把握目标导向,为学生营造积极的学习环境,使之学会自我评价、自我调节和自我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