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25

第25章 宏观历史观下中学历史校本研修课堂中心取向认识(3)

四是处理“学习内容与媒体之间关系”的学习方式。比如“计算机辅助学习”、“数字化学习”、“网络学习”和“混元、整合学习”等方式。历史学习所需要的内容十分丰富,而广度与深度的不可测性,如果运用“计算机辅助学习”,能将课程、教材以及教学资源,开发成计算机课件所组织进行的学习方式,就可以使我们的教学与研究达到更深的层次,视角的多样性与视界的开放性是不可比拟的;“网络学习”,是一种新型的虚拟学习方式,指借助于信息技术和网络技术开发和使用网络课程与教材的学习方式。

在当前的课程改革浪潮中,创新教学方式与学习方式已成为深化学习与课堂教学改革的一条基本思路。聚焦于学习方式的“策略中心”研究取向,但是对于历史的学习来说,我们可以看到,除需要继续改革完善上述着眼于处理几种关系的学习方式外,还要对处理下述关系的学习方式进行研究,即学习内容的基础性与发展性关系、群体发展与个体差异发展的关系、教师主导与学生自主的关系,还有接受学习与发现学习、有意义学习与机械学习、个体学习与合作学习、继承性学习与创新性学习、符号性学习与操作性学习(即书本学习与实践学习)的关系等,这样才能真正实现历史教学的多层次、全方法、宽领域的特点,从而把握历史在人类社会中所起到的积极的作用与功能。

历史教学工作的“策略中心”的研究取向,着力于帮助学生改进学习方式,能有效地解决学生“学会学习”的问题,可以明显提高学习效率,也可以使学习更具有实用性与长久性,从而把握历史规律与历史趋势。但是,“策略中心”取向中涉及的教学模式、教学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都是“舶来品”,深深渗透着西方教育文化的异质性。各地区的历史地理文化是有差异性的,必须注意到其适应性。如何通过改造和完善使之本土化,进而开发基于中国传统的文化型学习方式,是我们必须重视并加以解决的重点,尤其是开发出基于本校特点的学习方式,更是我们的重中之重。

三、“内容中心”取向

学习内容是指教师希望学生能掌握的一种能力,不单是了解一个概念或理论,还可以是掌握某种技能、态度或价值。

我们可以看到,高中历史课程的设置与教科书的变化,要求教师更新教育的观念,在准备把握课程标准的基础上,充分地占有和整合有关的课程资源,从“教教材”到“用教材教”,并尽量地拓展知识面,做到古今中外地整体把握,政治、经济、思想文化融会贯通,当然,我们也应该认识到,新课程需要一个适应与融入的过程,许多的教学问题也是需要不断地实践与探索的。

这也要求我们认识到学生是不能独立于学习内容来发展学习能力和掌握学习方法的。聚焦于学习对象研究的“内容中心”取向,就是指根据教育学和学习心理学的规律,对学生学习对象开展研究,包括对教材内容二次开发的研究,以及预测学生的认知结构和对所学习内容的前科学概念研究,确定学习内容及其关键属性,以便设计适当的学习经验来帮助学生掌握学习内容的课堂学习研究。

高中历史课标设计了九个模块,其内容的广度与深度是丰富而科学的,因而我们要把握内容,以内容为中心的取向来进行中学历史的教学与研究。

“内容中心”取向的理论依据来自理性主义学习理论,主要有格式塔学习理论和变易学习理论。格式塔学习理论认为,学习即认知重建,必然涉及认知结构的变化;人是无法从外部世界直接获得任何东西的,所有的信息都是建构过程的最终产物;人的学习心理机制就是通过认知操作系统,组织和重构自己的认知结构;在学习新知识、认识新事物时,人们都有一种与自己以前原有的旧经验旧知识相联系相对照的倾向。

变易学习理论最早由瑞典教育家、歌德堡大学学者马顿(Ference Marton)提出。变易学习理论认为,学习的前提是学习者意识的能动性,学习的关键是审辨、变易;要学习就要审辨,要审辨就要经历变易;变易是有效审辨的关键,也是学习的重要机制和必要条件;透过变易,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的情境并获得不同的识见方式,进而认识到不同的理解方式可以应用于同一种情境,同一种理解方式也可以应用于不同的情境。变易学习理论强调建立学生与学习内容之间的联系,认为学习内容的重要意义在于建立学习者个人与要学习内容两者之间的关系;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取决于学习者聚焦于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课堂上的学习是不会自然发生的,教师必须制订适合学生的变易图式,引导学生辨识学习内容的关键特征,使学生能审辨到学习内容各个方面特征的变易,才能提高学习效能。

与其他的课堂学习一样,历史学习的内容可分为三种:预期的学习内容、实践出来的学习内容和体验到的学习内容。学生“能不能学”的问题,实质上就是能不能体验到学习内容特征的变易,能不能确认事物关键属性的问题。“内容中心”的课堂学习研究取向,就是要设计有助于学生辨识学习内容关键属性的教学方式,帮助学生消解学习困难,让学生可以顺利掌握所学的内容和技能,维持良好的学习动机,不断得到发展。

“内容中心”取向,运用变易学习理论来处理学习内容、设计教学。变易学习理论强调学习的意义在于能够审辨到学习内容中的变易。透过变易聚焦学习内容,并基于学习内容中“不同”与“相同”的不同组合,便可得出“对照”、“类合”、“区分”和“融合”四种变易图式。对照性变易图式指的是,事物的特征都是通过对比而呈现的,要学习一件事物,就必须将这件事物与不同的事物来作比较,这样,学生便可以从这件事物与其他事物的“对照”中分辨出要学习的事物属性。简言之,要了解什么是甲事物,就必须知道什么不是甲事物。

类合性变易图式指的是,如果不同的事物或情况,都出现某种类似或相同的特征,那么,这一特征便会成为所观察事物的一个具有普遍性的“维度”。通过“类合”,这个具有普遍性“维度”的概念就会从其他无关的特征中被审辨出来,成为这几类事物的共同特征。

区分性变易图式指的是,要学习一件事物的某一方面时,我们就必须把这方面的因素从事物的整体中区分出来。其方法是开创一个变易维度,改变我们要区分出来的方面,而使其他各方面保持不变。那就要求学习过程中就必须把事物不同的方面有机地融合起来,或者说能够觉察到事物各方面的变化,对事物进行整体认识。

例如,对殖民主义的认识问题,西方史学界对其认识比较早,观点各异,有基本肯定说,也有双重作用说,现在基本上都是从这两个角度来理解,其一是积极性,增加了本国的资本积累,利于资本主义的发展,改造了被殖民国家或地区的旧制度,客观上促进了被殖民国家的发展,其二是其血腥性,残酷掠夺导致了殖民地的贫穷与落后,我们的历史认识运用辩证法的思想,也主要是马克思的“双重使命说”,这样我们就有区分地分析了此问题,从而也体现了教学的过程,就是教师引导学生体验“变易图式”,辨识内容关键属性的过程。在设计教学时,教师必须清楚学生对学习内容的不同理解或己有知识,透过不同的组合和结构来开创不同的变易图式,让学生找出学习内容的不同或多项关键属性。这样对学生的学习会更为有效。

有事实表明,能对学生学习产生正面影响,且能产生明显作用的课堂教学改革,都是直接涉及学习内容改革的。“内容中心”取向将继续针对学习内容进行研究,并以之为出发点,运用行动研究模式,聚合研究者、教师乃至学生的集体智慧,开发适合学生的学科学习内容的变易图式,解决学生的学习困难,帮助每个学生学得更好;开发校际的校本合作研究项目,帮助教师掌握“内容中心”取向的理念和相应的理论架构及教学设计技能等。

“内容中心”的研究取向,以多种变易呈现学习内容的各个方面,能帮助学生消解学习难点,解决“能够学习”的问题。同时关注学生理解学习内容的个别差异,对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另外,学习内容的变易能把教师的潜在知识变成有意识的专业知识,这不仅可以解释教与学的关系,更可以预测教学的成果,有效提升教师的专业水平。但它跟“策略中心”取向一样也是“舶来品”,它的理论基础、研究方式、教学理念和实施策略也都渗透着西方教育文化的取向,同样存在着对我国学校教育文化的适应性问题。

就如同我们帝国主义的认识一样,传统的教材都以列宁的《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为基本的观点,从生产与资本的集中,金融寡头的形成,资本输出,国际垄断同盟的形成,世界殖民体系的完成,这几个方面来分析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体系与殖民体系,但是我们也应该看到,随着认识的变化,国家垄断资本主义与其表述的不同,从而用新的政治的眼光来看待现代西方国家的扩张策略与我们的应对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