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07

第7章 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历史与现实思考(3)

这样就形成了一对尖锐的矛盾,几乎不可调和。教师们要用教育的良心,培养一代代的体格健康、人格健全的公民,而社会却要求学校教师培养出大批的重点本科生。

基于这样的压力,教师的校本研修成为了解决其中矛盾的一条有效的途径,教师的知识能力与情感的发展,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寻找一条发展之路,用健康的心智与良心来培养人,实现教育的最终极目标,学生需要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在教师的引领之下,面对高考的压力,能够健康地发展,从而实现“三赢”,即教师心智健康专业发展、学生健康向上积极进取、家长社会面对学生的短期成功(考进重点本科)。

“通过高中历史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促进个性的健康发展。”是新课程对历史教育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长效的目标,更是历史教育过程的中心环节。

作为教育者,历史教育工作者也就应该以自身的专业发展的角度来对学生的发展负责任。

(二)学生的发展。

《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指出:“中小学要由应试教育转向全面提高国民素质的轨道,面向全体学生,全面提高学生的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和身体心理素质,促进学生生动活泼地发展”。当前,由于不少中学还未很好地实行从“应试教育”到素质教育的转轨,有些学校忽略了对学生心理素质的培养,只关心学生的文化考试成绩。一些学校领导和教师盯住高考和中考,给学生不厌其烦地灌输“学好数理化,走遍天下都不怕”、“考试一定要拿高分”的思想,大张旗鼓地宣扬“尖子生”、“重点率”、“上线率”,等等。久而久之,学生就与学校领导、教师形成了看似正常的“共识”:只有考出高分数,达到某重点学校的录取线才是好孩子、好学生。考试成绩、升学档次成了衡量孩子有没有出息的标准尺度,中学生也就把考试升学的挫折,看成是人生的挫折和失败。教师又没有预先为他们储存好如何面对挫折与失败的信息,在考试升学的挫折面前,想到家长或教师的斥责,学生自然感到惶恐,感到前途渺茫,有些人便选择了逃避的做法——离家出走等极端行为,给家庭、学校、社会,也给自己造成了不应有的缺憾。

我们广大教育工作者,有着无私奉献的精神,他们是我们国家人格最为高尚的群体。广大教师对学生是怀有深深的爱,很多时候表现为恨铁不成钢,有时动机虽好,教育的方式却是反教育的。用简单粗暴的惩罚手段代替严格管理,用威胁的手段代替激励教育。

一切教育的最终目的是形成健全人格。人格是一个人的与社会有关的完整而稳固的行为倾向的总和,是一个人在社会情境中所表现的独特的动作、思维和情感方式的一整套社会性倾向,它在人一生的发展中起重大作用。有研究数据表明:在一个人成功的诸多要素中,智力因素影响占30%,而人格因素(可能又称非智力因素)影响占70%。一个聪明而人格不健全者,即使成才也只是“小器”,终不成“大器”的。因此,只有智力因素与人格因素协调发展,才能走向成功之路。

历史学科有助于科学的人生观、价值观的形成。历史学科具有“大文科”的特点,材料丰富多彩,有史有据有论。关于品德的培养、意志的培养、爱国主义教育的范例在历史学科中比比皆是,我国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坚忍不拔、谦虚谨慎、友善和睦以及“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社会责任感及民族使命感,在今天仍有极大意义。从霍去病“匈奴未灭,何以为家”的决心到孔繁森“是七尺男儿生能舍己,作干秋鬼雄死不还多”的精神,从五四青年为洗刷国耻而奋起到当代学生迎接二十一世纪如何为国争光等,都可以净化学生心灵。与其他学科相比,这样的教育更直接具体,更有血肉,在潜移默化中可以帮助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

学习历史,有助于学生掌握规律,指导行为。中国传统的理想人格是圣贤君子、志士仁人、忠臣孝子、清官廉吏等,即成为有知识、有才德、有节操的人,达则兼善天下、利济苍生,穷则独善其身、修身养性。不论在何境遇中,都要自强不息,正道直行,持身立节;不能自暴自弃,降志辱身,丧失节操。

在传统文化的思想下,“天人合一”是其人生最高境界。“天人合一”的“天”,在今天其实可以理解为存在于自然中的一切“规律”,这是一个客观实在,一旦人掌握规律,按规律去办事,则可走向成功,反之失败,历史学科可以教给学生这种认识而培养这种认识。马克思主义的历史唯物主义告诉我们,人类历史的发展规律是由低级向高级发展的,有利于生产力发展顺应历史潮流则昌盛,反之则衰亡。

无论国家或个人皆如此。从国家来说,中国近代史如此的惨烈与凝重。面对西方列强的侵略,各阶层都探索救国救民道路,但农民的太平天国运动失败了,地主阶级的洋务运动失败了,资产阶级的维新变法运动关败了,而中国共产党则领导中国走向胜利。我们可以看出中国历史的规律:没有共产党就没有新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从实际(中国国情)出发、善于吸取历史经验(农民、地主、资产阶级的),并能与先进理论(马克思主义)相结合,才能走向胜利。一部世界近代史告诉我们人类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顺应潮流——改革或革命则存,违背规律——落后守旧则亡。两次工业革命的历史告诉我们:要发展经济必须注重几方面的要素——前提、资金、市场、劳动力和科学技术。凡此种种,对学生用活生生的历史事实来说明这些道理更加有说服力,对他们的人格形成中要掌握规律、按规律办事有指导作用。从个人来说,拿破仑这位叱咤风云的一代名将,十八世纪末十九世纪初几乎横扫整个欧洲,但他的个人命运是以悲剧告终——被囚于远离大陆的大西洋圣赫拿岛上直到死。其悲在何处?有无我们借鉴之外?仔细分析可以发现在历史长河中,他只是个“顺应潮流一一巩固、资产阶级革命成果——成功,而逆天理而动——侵犯、争霸——失败”的一个典型例子而已。这可以让学生得到这样的启迪:做人及将来改造社会都必须遵循一定的规律。

可以想象,这些生动活泼的历史营养将给学生带来的震撼力是如何的巨大。通过学习历史,他们在人格的发展过程中可以得到“掌握规律”达到“天人合一”以利个人顺利发展、民族昌盛兴旺的营养。对于一个民族来说,多一些具有这样素质的人才又何等重要!

学习历史,可以学会做人。在开放和变化迅速时代,人的成功常常不仅取决于自身智力的高低,而且取决于能否赢得别人的支持,从而使自己的能力延伸。因此宽容、合作、顽强进取精神在日益多变的今天显得尤为重要。懂得自我反省,具有民主、多元意识,是现代社会健全人格不可缺少的内容,学做人是一门大学问。我国的教育方针历来注重德智体美劳诸方面全面发展,在心理学中则是知情意合一或知情交融,但在实践中往往由于功利性强而有所偏离。在素质教育越来越被提上议事日程的今天,“德育”——人格的塑造,理应得到应有的重视。所谓“读一本好书,就是和许多高尚的人交朋友”,历史这门学科正是在形成学生健全人格中的一门博大精深、内容生动形象的“好书”。无论如何我们不能忽视这份珍贵的人类文化遗产,不能放松对任何历史现象的总结、研究、探讨。

学习历史,可以改善人的行为举止,增加社会文明度。度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说的就是这个道理。历史像艺术一样,不是“技巧”的学科,而是“心灵”的学科,它对于人的影响,不仅能提供一种知识或经验,还能从心的根源上改变其人的性情。深入历史,就能有与之同化的心灵的愉快,有智慧的喜悦在闪耀,历史用种种方式将难于计数的伟大观念送入人们心底。

要达到塑造健全人格的目的,要求我们历史教师进行长久不懈的探索。在前人己取得成就的基础上,遵从“以学生发展为本”的观念,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他们能用内心的体验获得知识,由他们自己归纳得出结论。对于学生来说,知识可能会遗忘,但他们得到的观念、方法将终身受益。历史学科中有注意力、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思维力的培养。科学都是相通的。精通一门,可以帮助学生获得其他方法,并获得其他学科的认知结构,最终达到让学生获得终身发展的能力。为此,可以用种种趣味化的手段让历史“活”起来;常用整理联系归纳的方法,多引导设问,让学生思考得出结论;注意宏观的把握与微观的研究结合;发挥综合网络作用(学校、家庭、社会网络;及综合学科网络);用现实世界的经验去体验过去的历史等。要面向世界,及时吸取新观念、新方法,及时关注国内外教改经验;面向现代化——多媒体等现代化教学技术手段适当引进为历史学科所用;面向未来——让学生会学,能够通过归纳结论、纵横比较得到宏观的历史、客观的历史。最终达到在一流的基础教育中具备一流的历史素养,成为现代公民应具备的一种素质,也为继续发展学习知识获得创造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