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社科宏观历史观与中学历史校本研修
26369700000009

第9章 中学历史校本研修的要求与目标(2)

中华民族的形成:

(1)中华民族的形成和发展经历了一个长达数千年的历史过程。以中原族体和文化为中心,周围边疆族体和文化不断和中原文化交流汇聚,使中原文化不断丰富,族体不断壮大;中原文化和族体也不断向边疆扩散,大量的人力资源和科学技术输送到边疆,中原与边疆互相交流,不断丰富,逐渐形成和发展成为共同的中华文化和中华民族统一体。

(2)从春秋到战国,是中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转化的大动荡、大分化的历史时期,也是民族大变动、大发展的历史时期。这个时期********激化,长时间的接触和斗争,使矛盾化解而走向融合。夏、商、周、楚、越诸族在发展着民族自身的同时,互相往来,互相渗透,互相吸收,在交流中融合。这种融合,还扩展到其他部分蛮、夷、戎、狄。边疆各民族,特别是西北、北方各游牧民族不断进入中原。泰山东南的东夷,长江下游的吴、越,四川地区的巴、蜀,逐渐都融合于华夏。属于犬戎的秦,先是在西部战胜诸戎,继而打败韩、赵、魏三国,再向西、南、北扩充,兼并了周围的一些少数民族,一跃成为华夏民族的核心。华夏民族在民族大融合的熔炉中铸成,为统一的汉民族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3)秦始皇结束了战国时代地方割据、诸侯纷争的局面,建立了中央集权的“大一统”封建国家——秦王朝。秦始皇推行郡县制,规定书同文、车同轨,统一货币、度量衡标准,使华夏民族在地域基础、语言文化、经济生活和政治上成为一个稳定的民族共同体。七雄兼并实质上是华夏民族的统一过程,民族融合促进了华夏民族共同体的稳定与壮大。汉代继承秦制,中央集权的封建国家更加强大。币制进一步统一,商品流通大大发展,社会经济发展加快。在思想文化方面,以儒家学说为统治思想。秦王朝时统一的华夏民族发展得更统一更稳定。汉王朝国势强盛,统治长达400多年。在对外交往中,其他民族称汉朝的使者为“汉使”,汉朝的军队为“汉兵”,汉朝的人为“汉人”。在汉王朝与周边少数民族进行频繁的各种交往活动中,汉朝之名遂被其他民族称呼为华夏民族之名。以汉族族称的确定为标志,华夏民族经过交流、结合并融合其他民族,形成了世界上人数最多的民族——汉族。

(4)汉族形成以后,不断发展壮大,经济文化、科学技术迅速发展,民族意识增强,人口迅速增多。千百年来,不断有其他民族的一部分乃至大部分融合于汉族当中。南匈奴人、鲜卑人、羯人、氐人、羌人、契丹人、沙陀人、女真人等,都在中原建立王朝以后接受汉文化,他们的民族和文化或融合于汉族当中,或由同族的一部分人延续发展。

(5)在魏晋南北朝民族大融合,各民族互相吸收、共同创造的基础上,强盛的唐代经济文化迅速发展,中华民族大家庭繁荣兴旺。

(6)活跃于我国东北地区的契丹族,在唐朝灭亡以后的五代****时期建立了多民族封建政权辽王朝,统治范围扩大到华北地区。迅速崛起的女真族灭辽以后接着灭北宋建金。金王朝的统治范围进一步扩大到淮河以北。由不同族体所建的与南宋并立的辽、金、西夏、回纥、大理等政权,在继承和发展中华文化方面都作出了出色的贡献。

(7)蒙古族结束了分裂割据状态,建立起了统一的多民族的大元帝国。在全国实行行省制度,又在南方部分少数民族聚居的府、州设立土官,把西藏纳入中央王朝直接施政的范围,西藏从此成为中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明朝统治期间,聚居于我国东北黑龙江、松花江流域的满族,在继承辽、金文化和吸取汉文化的基础上,逐渐强大起来。17世纪中叶,满族进入山海关,建立了清朝。清朝政府在西域设伊犁将军,建新疆行省。在西藏册封****、****,建立噶厦地方政府。在西南各少数民族地区实行“改土归流”政策,废除土司制度,由中央王朝派流官直接统治。这些政策措施的推行,对于团结中华各民族,巩固祖国边疆,繁荣和发展南北方、内地与边疆的经济文化,具有历史的进步意义。

(二)古代民族关系的主要类型

中国古代历史上民族关系的发生与演变,总是同不同民族建立的国家政权紧密相连的。从这一角度考察,历史上的民族关系主要有两种:

1.同一国家内部的民族关系。凡是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出现过的国家,无论大小,无论哪一个民族是统治民族,大都是由多民族建立的国家。这是我国各民族大分散、小聚居的状况所决定的。大约从公元前16世纪开始,经历夏、商、周三代,华夏族与羌、夷、戎、狄、苗、蛮等族相互吸收,至公元前221年,秦灭六国,建立了以华夏族为主体的统一多民族的国家,其境内除华夏族外,还有东方诸夷,西方诸戎,北方诸狄,南方诸蛮。汉朝以后,华夏族进一步吸收其他民族的成分,扩大成为人口近6000万的民族,后来称为汉族。至东汉,统一王朝内部少数民族更多,乌桓、匈奴、羯、氐、羌等民族的一些部落加入了汉朝的版图。以后无论出现列国并立、南北对峙还是统一王朝时期,各政权国家几乎都是以一个主体民族为主的多民族国家。

2.不同民族统治政权(或国家)之间的关系。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大多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多民族政权或国家共存,不仅三国、十六国、南北朝、五代十国、辽宋夏金等时期是几个多民族政权和国家并立,就是秦、汉、隋、唐以及明朝也不只是存在一个统一的多民族政权和国家。在秦汉时期,北有匈奴汗国与其对峙;隋唐时期,有突厥、回纥、吐蕃、南诏、高句丽、渤海等国与其并立;与明王朝对峙的北有北元政权,西有瓦剌和鞑靼等。

古代民族关系的表现形态。

战争形态:这主要包括下面几种情况:(1)民族掠夺战争。通过战争掠夺物资,是从氏族社会进入奴隶社会的游牧或狩猎民族的一般历史特点。匈奴、鲜卑、突厥、回纥、契丹、女真、蒙古、满族等,大体都经历过这样一个历史过程,即把掠夺他民族的财富作为民族交往的经常方式和财富积累的重要手段。这种掠夺战争往往是全民族性质的战争,其民族成员不论处于怎样的地位,对被侵略民族来说,他们往往是战争的受益者。(2)民族征服战争。如公元1125年金灭辽。又如蒙古政权建立后,成吉思汗和他的子孙发动了大规模的战争,先后征服和攻灭了中国境内的许多政权。西夏、吐蕃、畏兀儿先后臣服和归附蒙古。1227年蒙古军队灭西夏。1234年蒙古军队灭金等。(3)平定民族叛乱的战争。例如清初康熙平定噶尔丹的叛乱,乾隆平定回部贵族的叛乱等。(4)反抗民族压迫的民族起义。例如自东汉末年起,住在我国西部和北部边境地区的匈奴、鲜卑、羯、氐、羌等族陆续内迁,但这些内迁各族人民遭受西晋统治阶级的残酷剥削和压迫,沦为流民。他们不断进行起义。(5)国内民族抵御外国异民族侵略的民族自卫战争。例如明朝的抗倭战争,清朝康熙帝组织的两次雅克萨之战,抗击沙俄侵略的战争。

和平形态:用和平的方式进行交往有利于缓解********,促进民族了解,改善民族关系,有利于各民族的发展,因此和平方式的交往也就成为历史上各族人民经过长期比较选择而经常地、大量地采用的处理民族关系的一种基本形态。(1)和亲。历史上的和亲主要表现为中原王朝的皇帝对于游牧君主以尚公主或降宗女、赐嫁妆的形式来完成的。削弱了民族偏见;促进了经济文化交流;推动了民族同化。(2)通贡。是一种由官方控制的民族间的经济贸易。来自异民族国家的使节或比较重要的商团,被中原王朝视为是贡使,他们所带来的物品被列为“贡品”。中原王朝与之交换的物资,一般称为“赏赐”。通贡的物品游牧民族主要是牛、马、骆驼及裘皮、玉石等,中原王朝有粮食、绸布、茶叶、瓷器等。(3)互市。这是民族间经贸的一种主要形式,既有官方的也有民间的。互市场所一般设在边境地区。如北宋与辽在澶渊之盟后,在边境的雄州、霸州设置榷场,用丝织品、稻谷、茶叶等,换取辽的马、羊、骆驼等牲畜。明朝与鞑靼和好后,在边境开设互市等。(4)会盟。民族国家双方以缔结和约的办法来约束双方的行动。两个民族间长期对峙,势均力敌,战争双方都遭到很大损失,或迫于人民压力,或迫于国力不支,为了积蓄力量而暂时签订盟约,如公元1004年北宋与辽签订澶渊之盟后,在边境设置榷场。

民族融合和民族关系发展的主流:民族融合是指民族间的自然融合,是民族间经济、文化以及生活习惯密切联系的结果。民族融合是中国历史上的一种进步的和经常的现象,是多民族国家由分裂走向统一的必然发展趋势。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途径:(1)中央政府的统一管辖。例如秦、汉、唐、元、明、清各朝。(2)统治政策的强制推进。例如秦始皇的移民政策、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并下令鲜卑人学说汉话等。(3)政权之间的和好作用。例如文成公主入藏,俺答汗同明朝和好。(4)各族人民共同反抗压迫、反抗剥削的斗争。西晋末年北方的流民起义。(5)物质和文化的交流。(6)民间杂居并互通婚姻等。中国古代民族融合的特点是:(1)团结友好是主流。(2)中心内容是扩大先进中原文化和汉族文化的影响,是少数民族政治上的封建化,经济上的农耕化。(3)民族大融合促进了国家大统一,国家大统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民族大融合是中国古代历史发展的动力之一。(4)各民族的特点、优点的融合,不断地充实和丰富了中华民族这一统一体。处理好民族关系的意义:有利于********的缓和,有利于各族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问题三:正确认识历史是人类生活的历史,关注社会史。

公民与社会意识的培养也是历史认识的一个重要方面,《大学》中“物有本末,事有始终,知所先后,则近道矣。”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空泛的教条的政治化,也不应该是雕虫篆刻的冗繁化,而是在清晰而不杂琐、博大而不空疏地演绎着人类历史的方方面面。

因此,用宏观的历史观来看人类的发展,认识历史其实是认识人类生活的历史,包括风俗、习惯、爱好等方面的内容,而这恰好是认识历史容易忽视的地方。

现行的中学历史教学,在新史学观的条件下,摒弃了革命史观一统天下的局面,代之以文明史观、全球史观、近现代史观,这是我们认识历史的一个巨大的进步。从关注小人物开始,关注生活开始,吃饭放屁,都是生活,而这些生活也积淀着历史发展的客观规律。

案例——人教版高中历史必修一《古代希腊的民主政治》中提到一个细节,伯利克里为鼓励公民积极参政,向担任公职和参加政治活动的公民发放工资。为吸引公民观赏戏剧,还特意为公民发放“观剧津贴”。

在课堂中,如果简而化之,这只能算是古代雅典民主政治发展的一个阶段,而教材给了一个明确的说法“黄金时代”。但是,在课堂却遇到了二个学生的提问:(1)观剧与民主政治建设之间有什么关系?(2)“观剧津贴”的钱从哪里来?这二个问题,是典型的生活型的问题,很鲜活,也很实际,当历史走下了神坛,关注到生活的时候,就变得亲和了。

第一个问题,观剧与民主政治建设之间的关系,关键是要认识“剧”中有什么,认识当时的人们的认识能力。

戏剧在古希腊的出现和繁荣不是偶然的,它是根植在希腊城邦制度和民主政治之上的文学形态。公元前5世纪,希腊的主要城邦雅典已经巩固了奴隶主民主制的社会形态。这种社会制度促使并加速了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的分工,少数人有可能专门从事文学艺术的活动。同时,由于激烈的阶级斗争,新思想和道德观念的搏斗,进一步推动了文学艺术的发展。就在这个时期,古希腊出现了一大批才华横溢的文学艺术家,比如著名的悲剧家埃斯库罗斯、索福克勒斯和欧里庇得斯等。他们带来了一系列杰出的作品,包括《普罗米修斯》、《俄狄浦斯王》、《美狄亚》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