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追踪】
刘荣被废以后,太子之位空缺,很多皇子都想被立为太子。而与此同时,一个更大的野心家对太子之位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那就是景帝的弟弟梁王刘武。之所以如此,是因为在一次家宴上,景帝喝酒喝得太兴奋,曾当着窦太后和刘武的面说过:“朕百年之后,就把帝位传给梁王。”虽然当时窦太后和刘武并未认真,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和梁王势力的膨胀,窦太后和刘武却认真起来。
梁王得知刘荣被废,东宫虚位,就赶紧进京谋求皇位继承权。
窦太后生性喜欢热闹,爱对朝中之事说三道四,常常召见景帝。
窦太后告诉景帝,说梁王已经动身前来京城,并让景帝在梁王到京之日,亲自去函谷关迎接。按照大汉的律法,诸侯王要进京,需要事先上表给皇帝,得到皇帝的批准后才可以动身前来京城,如今梁王既未上表就前来京城,本已违反了大汉律法,没想到太后还要景帝亲自去迎接,这于法于理都说不过去。不过,景帝生性孝顺,为人一向谦和,见太后如此吩咐,只好答应下来。
景帝闷闷不乐地回到五柞宫。
恰巧长公主也在那里,她见景帝闷闷不乐,试探地问道:“陛下莫不是为梁王进京之事犯愁?”
“母后要我明日去函谷关迎接梁王。”
“什么?”王美人睁大了眼睛,吃惊地说,“让陛下奔波数百里去迎接身为藩王的弟弟,这话从何说起!”
“朕正为此事犯难,可母后之命又不能违抗呀!”
“二弟此次为何事而来?”长公主问道。
“大概是为了立储的事吧!”景帝回答说。
“陛下总不会立梁王为储君吧?”长公主语气有些惊讶。
“这都是母后的意思,朕总不能违反母后的懿旨吧!”
“陛下,此事万万不可,若传位二弟,陛下将如何处置诸位皇子和公主?”长公主问道。
“朕传位于梁王,梁王自当报答,善待朕的子女!”
“陛下可曾想过,如果梁王做了皇上,对他威胁最大的是哪些人?自然是陛下的子女。如果将来梁王要想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孩子,那么就势必要将陛下的子女斩尽杀绝。陛下纵然不为汉家江山着想,也要为自己的子女着想呀,怎么能传位给梁王呢?”
这番话像重锤击在景帝的心上,他半晌无语。
长公主见火候已到,很干脆地说:“陛下,依臣妾之见,应尽快立胶东王为太子,以绝梁王之念。”
“这……”景帝看看王美人说,“此事关系重大,且过些时日再议。”
梁王到了京城,就直接来到太后府上,并向窦太后表达了此来的目的:“母后,当初皇上曾说过传位于我,母后是见证人,如今东宫虚位,母后可要为儿臣做主呀!”
“既是如此,那么你不妨当面向皇上提出此事。”
“此话由儿臣提起,恐怕不妥,还要仰仗母后一言九鼎。”
“好吧,那今晚哀家亲自设宴,在席间向皇上郑重进言,让他实践自己的诺言。”窦太后非常心疼这个小儿子。
在晚宴上,太后果然向景帝提出立梁王为储一事,景帝是位孝子,不敢当面拒绝,就推说立储事关国本,此事要通过满朝文武大臣讨论,最后才能定夺。于是,窦太后便下了一道懿旨,让群臣在朝议时讨论立梁王为储一事。
景帝把此事告诉了长公主,长公主连夜去找相国袁盎,商议对策。
第二天早朝时,景帝对群臣说:“朕今天有一件大事,要与诸位爱卿商议。前太子刘荣已故,东宫之位虚悬,太后有意要立梁王为储君,不知诸位爱卿意下如何?”
景帝话音刚落,袁盎就站出来坚决反对说:“此事万万不可,从古至今,帝位传子,天经地义。传位于弟,是祸乱的根源”
见相国的态度如此坚决,群臣纷纷表明自己的态度,反对立梁王为储君。见此情形,景帝喜上心头。
梁王非常难堪,指着袁盎说:“袁盎,你可知在朝堂上公然反对太后懿旨该当何罪?”
袁盎亦不示弱:“袁某身为相国,只知道忠心事君,为国家着想,此事还请梁王见谅。”
“说什么事君为国,眼下太子新故,太后恐生不测,所以欲立本藩为储,以保朝纲安宁。你竟然从中作梗,在朝堂上公然反对太后懿旨,这岂不是要犯上作乱吗?”
袁盎针锋相对:“请问梁王千岁,若依太后之见,传位于弟,那么,试问梁王百年之后,这皇位又传与何人呢?”
“这……这……”梁王张口结舌。
“既然千岁无弟可传,那么这天下岂不是要传给自己的子女吗?”袁盎一语中的,不等梁王反应过来,又斩钉截铁地说:“传子实为正理,传弟确属无稽。”
景帝见好就收,打圆场说:“既然众位爱卿以为不可,那么此议暂且作罢,日后再议。”
景帝以群臣反对为由回复太后:“母后,此事不妨先放一放,袁盎年事已高,待过些时日,儿臣让他告老还乡,那时再议不迟。”
太后觉得景帝说得在理,不便反对,只好暂时作罢。梁王也暂时回到自己的封国。
很明显,景帝是在故意拖延时间。为了向太后交代,景帝让袁盎也暂时告老还乡。
梁王回到封国后,对袁盎等人怀恨在心,他暗中派人刺杀了袁盎等13位大臣。但是,袁盎死前却巧妙地留下了被害的证据:“我为梁王与羊胜所害”的字样。
景帝得知这一消息,不知如何是好,因为梁王是太后的爱子,若依法处治,太后必定不依不饶。
长公主建议景帝派一位刚正不阿的大臣前去调査此案,搜集证据,然后向梁王索要凶手,至于对梁王的处治,可视事态的发展而定。但经此一事,梁王必然不敢再嚣张了。
于是景帝派御史大夫田叔负责调查此事。
田叔到了梁国后,向梁王出示了调査证据,要求梁王交出羊胜。梁王趁田叔不注意,抢走并烧毁了证据,然后抵赖不承认。
田叔晓之以理,希望梁王认清眼前的形势,否则后果不堪设想。梁王思前想后,只好杀了羊胜和公孙诡,并与田叔一道进京请罪。
但是,到了函谷关,梁王却精心制造了一个遇刺的假现场,并趁机逃走。
很快,梁王进京遇刺的消息传遍了长安城。
窦太后大骂景帝不讲兄弟之情,气得卧病不起。
景帝惶恐不安,一面亲至病榻前问候,一面张贴皇榜,寻找梁王,活要见人,死要见尸。
原来,梁王并未遇刺,而是躲到了长公主府上,听说太后病倒,便让长公主带他去见景帝。
窦太后见到梁王,悲喜交加。她逼着景帝非要立梁王为储君不可。
景帝左右为难,长公主见状,劝景帝答应下来“让老人家高兴高兴”。于是,景帝只好答应立梁王为储君。
梁王终于如愿以偿,在归国前,特意到长公主府上辞行。他哪里知道长公主在他的酒里放下了慢性毒药。梁王回到梁国后,毒性慢慢发作,不久就病死了。
随后,长公主建议景帝把梁国一分为五,分封给梁王的5个儿子。
梁王问题解决后,长公主便让王美人带着刘彻经常去太后那里请安,逗太后开心。一段时间后,窦太后对刘彻母子渐渐有了好感,并同意立刘彻为太子。
汉景帝前元七年(前150年),7岁的刘彻被立为太子,其母王美人被册封为皇后,刘彻终于取得了皇位继承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