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青少年应该知道的艺术知识
26379300000018

第18章 绘画艺术(7)

16.《秋马郊饮图》:人物鞍马的典型之作

[作品简介]

《秋郊饮马图》是赵孟兆页晚年人物鞍马代表作。此图绢本,重设色,图中画牧马官驱十数匹骏马驰逐于野水长堤、绿波红树之间,笔法苍劲中含秀逸,设色浓郁中显清丽,做到色不掩笔,虽然还带有古朴风韵,但已明显地形成了自家面貌。赵氏作此图时五十九岁,是他晚年人物鞍马的典型之作。

[艺术欣赏]

赵孟頫是元代极有影响的画家,《秋郊饮马图》绘秋天郊野,牧人赶群马放牧饮水的情景。马匹健壮,或缓步河中饮水,或追逐嬉戏,使宁静的旷野顿时充满了生机。这幅他晚年的代表作,线条圆挺细劲,对人物、景物及马匹的刻画精细人微,形象生动;构图亦从写生景中来,近景树木充于画面上下,远景树木只露根部,以中景描绘为重点。画面的空间层次极为分明。画中少皴擦,施以大片石质颜料,凝重而典雅,大片的蓝绿中更突出了牧马人的红衫,亦强调了画中的主题内容。

17.《富春山居图》:山水画史上的巅峰之作

[作品简介]

《富山春居图》为元代画家黄公望(1269~1354)所作,是其代表作。此图纸本,纵33.0厘米,横636.9厘米。水墨画富春山一代秋初景色。《富山春居图》是中国山水画史上屈指可数的一件佳作。此画现分为两段,前段现存于浙江省博物馆,后段藏于台湾省故宫博物院。

[艺术欣赏]

《富春山居图》作为黄公望的代表作,显示出元代山水画的风格。在画面上,峰峦坡石,绵亘起伏,云树苍茫,疏密有致;其间点缀着村落、亭台、渔舟、小桥,并画出平沙浅渚及溪山深远处的飞泉。景物纷繁,层次丰富,达到了景随人迁、人随景移、移步换形、步步可观的艺术境地,俨然是一个“世外桃源”,点醒了“山居”的主题。画法亦苍简清旷。平林一带的丛树,打上点子叶,森秀疏散;高崖峻壑,则用大披麻皴,健逸豪迈,气象淳厚。静观画面,满目生动,诚如清代诗人朱竹坨所云:“恍如坐我富春江上,浑然忘身之在官舍也。”卷末自识:“至正七年(1347年),仆归富春山居,无用师偕往,暇日于南楼援笔写成此卷。逐旋填札,阅三四载未得完备,盖因留在山中,而云游在外故尔。今特取回行李中,早晚得暇,当为着笔。无用过虑有巧取豪夺者,俾先识卷末,庶使知其成就之难也。十年青龙在庚寅(1350年)歇节前一日,大痴学人书于云间夏氏知止堂。”由此可见他在这卷《山居图》中所投下的时间和精力!

为了画好《山居图》,他不辞辛劳地长年跋涉在深山浅水间,当时,已近80岁的高龄了!

18.《庐山高图》:景物画之一绝

[作品简介]

沈周早期山水画名作《庐山高图》现收藏于台北故宫博物院,是为其老师陈宽祝寿而作。纸本淡色取高山仰止之义,表现庐山峰峦瀑布的近景,其中叠岭重泉,草木繁茂,气势郁郁苍苍,画面布景严谨,长林巨嶂,云山满幅,变幻无穷。山石树木笔法细密,仿王蒙,兼有董、巨遗风。作于成化三年(公元1467年),时年四十一岁。此画尺幅较大,当是早年开始拓大幅时的精心杰作。

[艺术欣赏]

在历代画家中作庐山景物图的,不乏其人;但像沈周《庐山高图》这样诗画并茂、情景交融的巨幅鸿作,堪称一绝。在这幅画中,展现了庐山香炉峰瀑布的秀美景色。画家以人与庐山高低大小的强烈对比,充分显现了庐山的高危和秀美,也形象地点明了此图的画意,即画家对他尊师崇高品格的敬仰和赞颂。另外,这幅画的题诗也更扩展了此作的意境。

此图在技法上借鉴了元代大画家王蒙的解皴索画法,也多用披麻解索皴来表现群峰山石的立体质感,使庐山显得极有气势,又用工笔彩绘将山间的一草一木、一树一叶画得极其精细,工笔与写意的巧妙结合,使此画达到了完美的境地。

19.《冷香图》:“扬州八怪”画梅艺术的杰作

[作品简介]

《冷香图》是清代书画家金农(1687~1764)的作品。

金农在“扬州八怪”中以画梅著称。这里介绍的《冷香图》,能体现他画梅艺术的特色。画幅直式,纵91.6厘米,横49.4厘米。此画与常见的老树新枝、繁花满幅不同;与那种枝干横斜、花朵疏落也有别。画面展示出围墙一角,数树梅花竞相开放。可是人们能看到的并不是梅树的全貌,而仅仅是高出围墙的树梢以及伸出围墙的斜枝,即所谓过墙花。再看墙脚边、路径上,已有不少被风吹落下的花朵和零散的花瓣。路上没有人,但一阵风过,暗香浮动,唤起人们的遐思,禁不住吟诵起陆游的《咏梅》佳句:“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

[艺术欣赏]

这幅画用笔简练,给人一种拙朴感。几根细细的墨线画出围墙,梅花用墨笔勾圈,墙瓦也着笔不多。至于墨色,简明而富有层次。浓墨的树干,中墨的瓦片、墙脚,淡墨的路径,经过白色宣纸的烘托,奇妙地表现出江南常见的粉墙灰瓦的居民。画的构图,也现出作者的匠心独运。纸幅直式,围墙横式,中间稍作转折而斜上;梅树主干直上,枝干横斜,有的更越出围墙;在变化中求得统一,令人感叹画家立意新奇。画上作者题诗,有助我们进一步认识本画的寓意:“数树梅花破俗,冷香恰称清贫。旧家门径不改,莫道此中无人。”金农在这幅画里表现的不只是一种幽雅的意趣,而是提出自己绝不随波逐流的主张,以及不同于流俗的一些生活准则。此外金农的书法也别具一格,画史上评他“工分隶漆书,为时人所重”。他的字写得又方又扁,横划粗,竖划细,配搭纯和,好象不是写而是刻出来似的,富有金石味。他自言“书工八分,小变汉人法,又师国山及天发神谶两碑”。他的字同画一样富有个性,配得和谐、统一。

20.《雪景寒林图》:山川景色的壮丽乐章

[作品简介]

《雪景寒林图》设色,纵193.5厘米,横160.3厘米。图上押有“乾隆御书之宝”。清咸丰十年(1860),英法联军侵入北京,抢劫圆明园,此图又流落民间,被收藏家张翼购得,传于后代,此图现藏于天津市艺术博物馆。

[艺术欣赏]

《雪景寒林图》是描绘关中山川景色的珍品。在这幅作品中,画家就是用“抢笔”的笔法,密点攒簇,并参以短条子的笔道,形成了范宽独有的“雨点皴”,以此来刻画北方山石的质感。在用墨方面,范宽以浓厚沉重的墨韵为特色,先用干笔浓墨皴山石,再用水墨“染”,有些他则用淡墨层层加积数次而成,使画面浑厚滋润,萧疏清旷中给人以一种静气。在此画中,云烟惨淡,风月阴霁,天空呈灰暗色,只有皑皑白雪堆积在山头上,发出神幻般的幽幽冷光。主峰嵯峨而群峰屏立,近景作寒林、村居、坡石,山腰里隐隐现出寺庙,山径、溪流、木桥点缀其间。山势壮伟奇突,疏枝密布峰顶,薄雾笼罩山谷。深远的白色雪峰与浓黑的稠树密林,形成了强烈的对比。水浅沙平的岸渚,逶迤细长的山径,犹如一曲乐章,既有雄伟壮丽的高潮,又有轻松自如的铺叙,相辅相成,相得益彰,使这幅雄奇的全景式大山大水,洋溢着沁人肺腑的节律感。

21.《黄山图》: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

[作品简介]

《黄山图》为清代著名画家石涛的作品。图中苍峰峭壁,云层飘渺,奇岩碧谷,山石有奇态,巧峰怪石,直入云霄,奇中有险,聚散有致。画中幽深处,有房舍数间,离远处有细泉垂挂,一派雄奇的气象。

[艺术欣赏]

石涛画山水,很注重对自然的感受,所以有“搜尽奇峰打草稿”之说。他在游历山水时常常达到“不违天励之丛,独立无人之野”。从而达到主体与山水更为和谐的融合——“同形同构”。一旦形成使之升华的艺术图像,便达到了极致的美感状态,这就是石涛感慨万千说的“山川与予神遇而迹化”。由于他数度游历黄山,于是便又成了著名的黄山画家。他画了不少的《黄山图》,有巨幅,有册页,也有长卷,都极尽抒写之妙。

在《黄山图》中,笔法纵横,动势飘逸,丰腴而有骨法,不似“四王”之细笔勾描堆砌;而墨法黑白相映更加强烈,浓墨而润泽,浅淡而能显露笔势。苔点圆浑,满纸挥点,苍茫一统。石涛曾言:“余得黄山之性,不必指其名。”他主张“搜尽奇峰打草稿”。可见黄山的景已融进他的情。他的画是经过提炼概括而至情感所得。

22.《桃实图》:湿笔淡墨线条的结成

[作品简介]

《桃实图》现藏上海博物馆,是吴昌硕晚年的一幅杰作。纸本,设色,纵139厘米,横33.9厘米,画的是结了桃子的一株桃树。桃树主干凌空而起,以湿笔淡墨线条扭结而成;以浓墨、渴笔发枝。吴昌硕精通书法,以篆书、狂草笔意入画,形成他绘画的一个特点。对此他曾在题画诗中屡次提及。从《桃实图》的出枝发干,线条的凝练、古厚,可以看出,得力于书法处是很多的。

[艺术欣赏]

吴昌硕,我国近代卓有成就的书画家、篆刻家,海上画派杰出代表。有印集《缶庐印存》、诗集《缶庐集》传世,影响遍及海内外。

在《桃实图》中,桃子红熟硕大,色彩中饱含水分,几乎到了“弹指即破”的程度。在设色方面,吴昌硕能破旧套,用前人未用过的颜色如西洋红。本幅桃叶,以黄、绿诸色,调入赭墨或浓墨,色彩丰富,于冲突中取得协调,自有一种古艳的风韵。深色桃叶掩映于枝问,衬托出桃实的鲜艳欲滴。

《桃实图》的布局也值得注意。主干凌空,向右斜上。结实的枝干,由于果实累累,就自右向左斜下。全幅画显出欣欣向荣的生命力。吴昌硕的画,构图常从左下面向右面斜上,或从右下面向左面斜上,题款则作长行,这种对角倾斜取势,使得画面在变化中取得平衡而又有气势,很富有创新意义。

此画题识有二,一为“曼倩移来。老缶。”曼倩,即东方朔,汉武帝时人,善诙谐滑稽,传说他有取得仙桃的本领。一开三千年,结实大如斗。二为“乙卯秋,吴昌硕。”这里有一个神话故事。相传天上西王母有一次命侍女用玉盘盛仙桃7枚,3个自食,4个送汉武帝。其味甘美,口有余香。武帝吃了将桃核收藏起来,西王母问其所以,帝答:“栽种。”西王母告诉他:“此桃三千年一结实,非人间所能生长。”汉武帝只得作罢。吴昌硕的题跋,借用了有关的神话和历史人物,突出祝寿的含义,为作品增添了文学情趣。

23.《流民图》:献给人民大众的“一杯苦茶”

[作品简介]

《流民图》是画家蒋兆和的作品,它深刻反映了抗战时期中国人民痛苦的生活现状。长卷,水墨,纵200×横2700厘米。

[艺术欣赏]

《流民图》作于抗战时期,是画家用画笔作武器,声讨日寇罪行的作品。画卷由右至左展开,共画了百余个与真人大小相似的人物。画卷起首是一个拄着拐棍、衣衫褴褛的老人正随着逃难的人群艰难地行走。他的身边,另一个老人因心力交瘁已倒卧在地,气息奄奄。三位妇女和一个牵驴人围着他焦急万分,束手无策。一位母亲抱着刚刚死去的女儿悲痛欲绝,泣不成声。突然,一阵尖锐的空袭警报嘶叫起来,逃难的人群立刻陷入一片混乱和恐慌之中,纷纷躲到路旁的残垣断壁下藏身,一个白发苍苍的老妇盘膝望地,双手合十,惊慌地在向菩萨祈祷,以求保佑平安。几个妇女抱缩一团,紧紧搂着自己的孩子,用惊恐的目光注视着天空。另有一些妇女和儿童已饿得瘫倒在地。还有一个妇人正失神地站在一旁,绝望地伸出右手,企图希冀路人的施舍。她的瘦骨嶙峋的孩子紧偎着她,饿得直哭。再往下,继续画了众多的人物,有乞儿、弃婴、要上吊的父亲和哀求他的女儿,以及在痛苦中沉思的知识分子……图中人物姿态各异,神情逼真,景物环境细腻真实,具有极强的艺术感染力。将兆和曾说他的艺术不是“一杯人生的美酒”,而是“一碗苦茶”,以此献给“灾黎遍野、亡命流离、老弱无依、贫病交集”的人民大众。《流民图》的问世正体现了他的这一积极主张。

24.《群马图》:进步、奋斗的象征

[作品简介]

《群马图》这幅作品是中国现代画家徐悲鸿所作。1940年,徐悲鸿客居印度大吉岭。一天,他静坐在旅邸窗口的画桌前,远眺喜马拉雅山横空出世,奔赴眼底,脑海里升起一幕幕中华儿女奋起反抗日本侵略者、争取民族生存的壮烈情景。他忧心如焚,豪兴勃发,于是濡墨挥毫,作了这幅《群马图》:碧绿如茵的草地上,四匹骏马霜蹄蹴踏,顾视清高,英姿飒爽,迥立生风。左上角题诗云:“一得从千虑,狂遇辄自夸;以为真不恶,古人莫之加。”

此图纸本,纵109.0厘米,横121.0厘米,水墨淡彩,现藏徐悲鸿纪念馆。

[艺术欣赏]

徐悲鸿擅长油画、彩墨画,尤精素描;因为,根据他忠实于对象的艺术观,素描是一切造型艺术的基础。他所作彩墨画,贯通古今,融会中西,自成面貌;题材涉及人物、山水、花鸟各科,尤以画马最负盛名。徐悲鸿画马是有深刻寓意的。因为在中国人的心目中,马是人才的象征,是进步、奋击的象征,所以,他笔下的马或驰或奔,或止或息,或俯首饮水,或向天嘶鸣,……无不骏骨开张,神采飞扬,不可辔勒,蕴涵了画家为民族的沉沦而极度悲愤、为人民的解放而鞠躬尽瘁的高度正义感和责任感。徐悲鸿画马有坚实深厚的生活基础,他曾自述:画马的“速写稿不下千幅,并学过马的解剖,熟悉马之骨架、肌肉、组织。夫然后详审其动态及神情,乃能有得。”画法上常用油画的笔触勾勒形廓,严格依据马的身体骨架的结构来组织笔墨浓淡粗细的变化,受光面往往留白。由于他对现实的识受和对笔墨的体会已经得心应手,因此,他画马总是一气呵成,纵横自如。

《群马图》用浓淡墨勾画其身,汁绿点草,使画面更觉有清拔之势,马所视之前方虽无笔墨,亦觉有万里之遥,骏马将天涯以奔。画面构图聚散有法,动态亦平中见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