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26379400000011

第11章 幽默的实用技巧(2)

人们在有些时候因某些事不尽如人意而烦恼苦闷,说出去必会惹人笑话,运用自嘲,既可宽慰自己,又能避免别人笑话,可谓一举两得。

置身于难堪境地时,如果过分掩饰自己的失态,反而会弄巧成拙,使自己越发尴尬;而以漫不经心、自我解嘲的口吻说几句取悦于人的话,却可以活跃气氛、消除尴尬。

美国有一位作家是个大胖子,他也像罗慕洛不以矮为耻,“愿生生世世为矮人”一样,也不以胖为耻。

有次他对朋友自嘲说:“我是个比别人亲切3倍的男人,每当我在车上让座给妇人时,我的一个座位可以让3个妇人坐下。”

轻松愉快的自嘲,正是他信心十足的有力表现。

自嘲运用得好,可以使交谈平添风采。如果用不好,会使对方反感,造成交谈障碍。

自嘲要审时度势,适时而用,不宜到处乱用。比如,对方答辩、座谈讨论、调查访问等,就不宜使用自嘲。

此外,自嘲要避免采取玩世不恭的态度,积极的自嘲,包含着自嘲者强烈的自尊、自爱。自嘲不过是他采取的一种貌似消极、实为积极的促使交谈向好的方向转化的手段而已。

5.随机应变的幽默

尽力培养一种能力。这就是让别人能够看到你的脑海和心灵。

学着在个人面前、在人群当中、在大众之前清晰地传达你的思想和意念。

——海伦

自然语言是含混的,同样自然语言中的词汇也是含混的,这种含混主要表现在词汇的多义性方面。同样一个词能表示出不同的含义,词的这种多义性为我们在论辩中根据不同的场合、不同的对象、不同的需要,选择恰当的词义提供了有利的条件。

巧释词义的方法正是巧妙地赋予某个或某些词语的特定含义来取得胜利的一种应变方法。

1945年,广东漫画家廖冰兄的漫画《猫国春秋》在重庆展出,有人请他和郭沫若吃饭。席间,郭沫若问廖冰兄:“你的名字为什么那么古怪,自称为兄呢?”

画家王琦代他解释:“他有个妹妹叫廖冰,故用此名。”

郭沫若听了笑着说:“啊,我明白了,郁达夫的妻子一定叫郁达,邵力子的父亲一定叫邵力。”几句话把在座的人说得哈哈大笑起来。

我们在说话时难免出现语言上的失误,巧释词文可以帮助我们摆脱困境,渡过难关。特别是在说服时,希望对方能愉快地接受自己的主张、意见或看法,赋予某些词语特定的含义,会使对方宽容、容纳自己,以便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清朝有“铁齿铜牙”美誉的纪晓岚,才思敏捷,能言善辩。一年夏天,纪晓岚正光着上身伏案工作。突然门外传来“皇上驾到”的声音,来不及穿衣却又不能衣冠不整见皇上(乾隆皇帝),情急之中,他钻到桌子底下藏了起来。后来,听不到皇上说话的声音,纪晓岚估计皇上已走远,便问道:“老头子走了没有?”

不料,乾隆却仍在那里坐着,一听这话,立即板起脸孔问:“纪晓岚,你给我出来,敢叫我‘老头子’,是何意思?今天你一定要解释清楚!”纪晓岚一听皇上还没走,心里叫了声“糟了”,便索性从桌子底下钻了出来,趴在地上叩了几个响头,口称“死罪,死罪”。乾隆说:“叩多少个头也没用,快讲‘老头子’是什么意思?”

纪晓岚连忙向皇上解释道:“万岁不要发怒。纪昀之所以叫您老头子,确是对您的尊称。自古万寿无疆称为‘老’,顶天立地称为‘头’,皇上称为‘天子’,这就是我叫您‘老一头一子’的原因。”短短一席话,说得乾隆心花怒放,赦免了纪晓岚的欺君之罪。

在这个例子里,纪晓岚巧妙地运用文字的寓意解释,使皇上已受刺激的心理获得补偿。

巧释词义侧重调节人的心理变化,它巧妙地利用巧语创造了一个婉转曲折、变幻莫测的新奇意境,时而山重水复,柳暗花明;时而点石成金,化拙成巧。这是巧释词义的功劳。

6.幽默有助你的人际交往

人难免会碰到尴尬的情形,有时是由于自己不小心说错话做错事,有时是因为别人的误解。

你会不会忽然想起一件往事,觉得有些懊恼:“哎呀!我当时怎么会那样说(做)!”

这就是当时没有好好处理那件事,让这尴尬永远留存心间,不时出来消遣你一下。

假如能够反转脑筋,幽默㈩招,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有人在你面前不小心做错事或说错话,他觉得很难为情,你会怎么处理?有个女孩第一次带男友回家见父母。

男友见到女孩的父母非常紧张,一颗心吊着,竟然没有看到正在脚边团团转的小狗。他一不小心踩到了小狗尾巴,疼得它吠个不停。

“哎呀!对不起,对不起。”他很尴尬地不断对小狗道歉。

没想到,女孩的父母怕他尴尬,根本不去理会小狗,只是笑着安慰他:“没关系,谁叫它尾巴的颜色和地毯一样,只能怪它不好。”

时常站在别人的立场,为别人设想的人,当然就能让人放心,产生好感。这是培养良好人际关系的第一步。

如果别人没留意,让你很尴尬,你怎么缓和气氛?

有些人有口无心,说话不经考虑,刹那间就把气氛搞僵,让大家都很尴尬。这个时候该怎么办?如果不处理,让尴尬继续下去,往往会伤感情。

请看下面这位师傅怎么幽默出招。有位女子显然是新手上路,开的车子东一处落漆,西一个创痕,车身凹凸不平、斑驳不堪。

她把车子开进一家修车厂,也不管人家有客人在现场,一进门就对着师傅嚷嚷:“师傅,我这车才花钱送来修了没几天,怎么今天一大早,我想把它开出家门,都费了好大力气!”

修车厂师傅有些尴尬地看了看车子,然后笑着说:“也许它觉得难为情,不肯出去见人。”

女子看看自己的车子,很不好意思地也笑了起来。

明明是好意却让人误会,弄得大家很尴尬,这时候你会怎么做?有位老校工每次在打扫女生宿舍的时候,都会大声吹口哨,他的用意是在提醒女生们他在场,免得会出现尴尬事件。

可是,有个女生觉得老校工的口哨声干扰了她读书,她很不高兴地向他抗议,请他以后不要再吹口哨。老校工也没说什么,向她道歉之后,就不再吹了。

有一天,当老校工正在打扫的时候,这个女生忽然包着条大毛巾由浴室走出来,她见到默默打扫的老校工,一时尴尬得不知该怎么办。

这位老校工连头也没抬,幽默地问她:“我以后可以吹口哨吗?”

有些误会越解释越糟糕,如果自己真的理直气壮,还不如让对方得到个教训,让真理自动说话。但是,人不可得寸进尺,总要让人三分,顾全对方的面子。这个时候,用幽默来解除对方的尴尬,应该是最好的做法。

7.幽默并不等于油滑

在与人交往中适当开开玩笑,幽默一下,可以活跃气氛、融洽关系、增进友谊。但幽默一定要适度,要因人、因时、因环境、因内容而定。

时间上的禁忌

俗话说“人逢喜事精神爽。”开玩笑,最好选择在对方心情舒畅时,或者当对方因小事生气时,通过开玩笑把对方的情绪扭转过来。

幽默如果使用的时间不对,则不仅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而且还可能受到别人的讪笑乃至引起别人的不快。

比如说:在葬礼及任何不宜幽默的时间,如长辈、上级和你谈话时;对方遇到大灾难时,初次见面都不宜幽默。

地点场令上的禁忌

不是任何场合都能运用幽默的,在图书馆、医院等要求保持肃静的场合,不要开玩笑;在治丧等悲哀的气氛中,不宜开玩笑。同时,同样的幽默在这个国家能用,而在另外的国家的相同场合就不能用。幽默有国度之别,受民族、时代、审美心理及历史文化传统的差异所制约。幽默要适合国情。

对象方面的禁忌

俗话说:“人上一百,形形色色。”人的性格、性别不同,幽默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和宽容大度的人开点玩笑,或许可以调节气氛,但和女同学、女同事开玩笑,则要适可而止;同时幽默也要依对方的社会地位和职业而异。

比如说,对象假若是同事、朋友等身边的人,纵使幽默稍为过火也往往无伤大雅,但假若对方是比自己地位高的人,如长辈、上级或专家等,那么就一定要慎重考虑幽默方式,否则就是极无礼貌的行为。

其他禁忌

我们不能因亲友、同事颇具幽默感,从而产生和人比试的心理,这种一比高下的心理,特别容易庸俗化,同时,往往会影响人际关系,甚至种下仇恨的种子,那真是太划不来了。

幽默时,一定要注意内容健康、格调高雅。在社交活动中,忌开庸俗的玩笑。千万不要拿别人的生理缺陷开玩笑,例如不能取笑残疾人的生理缺陷。

由以上四点,我们知道,在运用幽默时,要以条件、地点、时间、对象为转移,否则将对人际良好关系的建立和发展不利。如果运用不好幽默,就真诚地给别人以同情和帮助,这比低级的幽默要好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