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26379400000016

第16章 说服的实用技巧(4)

所以,你要先从自己改,它是你解决与人纠纷的********。有的人会说,在和周围人不能和睦相处的时候,为什么先要我改变,这太不公平啦?!你也许会这样埋怨的。一点不错,是很不公平。为了自己生活得更舒适,不是改变自己,而是改变他人,这是许多人不改变自己的借口。但要看到,改变自己要比改变他人的效果好得多。你的人生会因此变得更好,你的成长会出乎意料地迅速、顺利,搞僵了的人际关系也会迎刃而解。人生不是穷途末路,而是无限宽广的大道。当然,这个方法也不是任何时候都奏效的,需要灵活运用。

总之,不要老是跟他人唱反调,而要真心赞同他人。你一定会发现,自;我提高对你是没有害处的。要改变自己,就要先从容易改变的地方着手。一言以蔽之,它是隐藏在你内心深处的东西。所以,你和他人交往时,只要你从内心准备改变自己,你自然会发觉你容易改变的地方就是你的心态,它是你如何看待他人的思考方法。如果你能产生“谅解”、“宽容”的念头,这就是你改变自己的出发点。要懂得这个道理:宽容你不喜欢的人。

解决人际危机的方法之——就是,改变你的社交口语,多用“谅解”、“宽容”。改变自己比改变别人容易得多。

12.制造心理威势

你的目标如果是说服,请记住动之以感情较发之以思想成果更大。要激起情感,自己必先热切火烈。

——格兰道尔

能否成功地征服他人,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心理上的威慑力量。如果对方心理上不占优势,势必惊惶失措,理屈词穷。因此,良好的应变能力,除了言辞得当,思路井然,攻守有术外,还必须掌握心理战这把利器。“心理战”具有强大的威慑力,它能使对方紧张,露出破绽,为自己寻找制胜的机会。

有一位女县长到地方上调查一起案件,驱车返回时,突然被闹事的群众拦住了。在一些人的鼓动下,不明真相的群众要求知道调查结果,有的甚至摆出要打架的姿态。

在这种群情激奋的情况下,靠讲理是无济于事的。于是这位县长给众人来了个下马威,面对嘈杂纷乱的人群用十分威严的口气说:“我是奉命来执行任务的,不是来发动群众闹事的!村有村规,国有国法。法律不允许把调查的情况公开,你们的要求是无理的。你们辱骂国家公务人员,拦截车辆,严重妨碍了公务,这个责任你们当中有谁能担负?”

接着,女县长义正词严地介绍了《民法》、《刑法》相关内容,有效地控制了原本混乱的局面。

如果对方的口才和你差不多,要想取胜就看心理战所造成的气势。气势在说话时至关重要,如果对方的实力超过你许多,只要心理上与人站在同等的地位,就可以发挥无比的威力,扳倒强敌。假如你担心被对方在心理上压倒,不妨细察对方的表情、服装,从中找出对方的缺点,在心理上壮大自己。

造成强势心理的办法还有许多,如一开口声音洪亮,就不会怯场,在服装方面,穿着体面,也会信心大增。如果遇到不愉快的事,千万要调整心态,使自己心情愉快。这样,对手有可能被你的气势压倒,在心理上先丢了分。

人的行为与心境是交互的影响过程。如果你脚步轻快,心情必然是轻松的。不管和什么人交谈,只要你保持眼睛的高度跟对方平等,精神压力就会减轻。两个心理学家,身高相差很大,走起路来,就像大人和小孩儿一样,个头小的在个头大的面前,总有一种泰山压顶的感觉。原因是双方眼睛的高度不同,个头小的心理上处于劣势。如果遇到可能使你敬畏的对手,说话的时候切记要一直注视对方的眼睛,这样,心理紧张感就会缓和。那些怯场的人也坦白承认:“怯场主要是紧张心理造成的。”

每个人都有强和弱两个方面,要让“坚强的自己”和“懦弱的自己”在心中对话。坚强而乐观的人,常常不肯对失败有所回忆;懦弱而悲观的人,常常不对过去的成功有所评价。人的本性,至为复杂,要让乐观、坚强面占上风,让悲观、懦弱面占下风,应该使“坚强的自己”打败“懦弱的自己”。千万不要在心里想:“这一次,我很可能会失败。”要反其言而行之,你一定要说:“不,这一次马到成功。”有了这种心理上的优势,必然会斗志高昂、信心倍增。

13.说服一定要入情入理

如果一个人的心里对你已经满怀恶意.你搬出各家各派的逻辑学。也没法使他们信服。

——西尔尼

一个充满了感情的演说者。常常使听众和他一起感动,哪怕他所说的什么内容都没有。

——亚里士多德

美国管理大师德鲁克在《管理艺术精粹》中写道:“没有人曾经靠争论说服任何人。你用以争论的事实和理由会是100%铁一般的强硬,你或许是世界上最好的律师,尽管这样,如果他不愿同意,你决不会说服任何人。你会用最荒谬的争辩来反对,而他就是不服。不要急躁,要镇静和虚心,重要的是赢得他的心,而不是他的智力,那么你可能有使他赞同你的希望,但绝不要通过冷漠的推理和争论。”

白居易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先动之以情,然后晓之以理,这是说服人的有效方法。两个人之间存在着感情隔阂,他本能地对你有抵触情绪,即使你这时有千万条道理,他也听不进去。只有先动之以情,缩小彼此间的距离,使其觉得你不是站在他的对立面对他进行说教,而是在与他交心。这样,彼此间就由相互排斥转化为相互容纳,在此基础上,晓以大义,申之利害,便能收到较理想的效果。触龙说赵太后,采用的就是这个方法。

许多著名的政治家都特别注意培养自己说话、演讲的真切情感。美国著名政治家林肯是其中的杰出代表。林肯说过:“一滴蜂蜜比一加仑的胆汁能吸引更多的苍蝇。人也是如此,如果你想赢得人心,首先让他相信你是他最真诚的朋友。那样,就像有一滴蜂蜜吸引住他的心,也就有一条平坦大道通往他的理性。”1858年,他在一次竞选辩论中说:“你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某些人,也能在某些时候欺瞒所有的人,但不能在所有的时候欺瞒所有的人。”这句著名的政治格言,成了林肯的座右铭。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年近70岁的英国首相丘吉尔在对秘书口授反击法西斯战争动员的讲稿时,激动得像小孩一样,哭得涕泪横流。他的这一次演讲,动人心魄,极大地鼓舞了英国人民的反法西斯斗志。

举一个发生在美国的一件事。有位少年站在地铁的站台上,不小心掉到铁轨上面,此时刚好有一辆电车飞驶而来,虽然少年万幸地保全了性命,但是却受了重伤,失去了双手。于是这个少年就对地下铁路公司提起诉讼。但是不论是地方法院的审判,还是最高法院的审判,都认为这不是地下铁路公司的过失,而完全是少年自己造成的。因此,这个少年便每天心情沉重,过着郁郁寡欢的生活。终于到了最后判决的日子,在这最后的一场辩论中,法院竟宣判少年反败为胜,而且全体陪审员也一致赞同。据说这完全是少年的辩护律师在当天的最后辩论中说了这么一句话:“昨天我看到少年用餐时,直接用舌头去舔盘子里的食物,使我不禁掉下了眼泪。”

律师这句话使陪审团的判决峰回路转,其原因是显而易见的,因为人类毕竟是感情动物,即使有千百个理由,也比不上一个令人感动的事实。这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理性的意见或判决,但事实上却是依赖人的感情和五官的感觉来做判断的。

一个说话者如果讲话华而不实,只追求外表漂亮,开出的只能是无果之花。若缺乏真挚而热烈的情感,只是“人工仿制”的感情,虽然能欺骗听众的耳朵,却永远得不到听众的心,而说话者一旦讲话时袒露情怀,敞开心扉,都会达到语调亲切、说理虔诚、激情进发、内容充实的效果,也就会字字吐深情,句句动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