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滴水不漏的口才技巧
26379400000039

第39章 拒绝的实用技巧(2)

第一,以谬还谬

以谬还谬,也叫“将错就错”,类似于推理上的“归谬法”,即先假定对方是正确的,然后按照这个思路做出一个新的结论,而这个新结论又是明显荒谬的,这样,后者的显然不成立也就证明了前者的错误,从而实现否定的目的。

甘罗的爷爷是秦朝的宰相。有一天,甘罗看见爷爷在后花园走来走去,不俘地唉声叹气。“爷爷,您碰到什么难事了?”甘罗问。“唉,孩子呀,大王不知听了谁的挑唆,硬要吃公鸡下的蛋,命令满朝文武去找,要是三天内找不到,大家都得受罚。”“秦王太不讲理了。”甘罗气呼呼地说。他眼睛一眨,想了个主意,说:“不过,爷爷您别急,我有办法,明天我替您上朝好了。”

第二天早上,甘罗真的替爷爷上朝了。他不慌不忙地走进宫殿,向秦王施礼。秦王很不高兴地问道:“小娃娃到这里捣什么乱!你爷爷呢?”甘罗说:“大王,我爷爷今天来不了啦。他正在家生孩子呢,托我替他上朝来了。”秦王听了哈哈大笑:“你这孩子,怎么胡言乱语!男人家哪能生孩子?”甘罗说:“既然大王知道男人不能生孩子,那公鸡怎么能下蛋呢?”

甘罗就是利用以谬还谬的否定方法,没有直接揭露秦王的荒诞,而是“顺杆儿上”,引出一个更为荒诞的结论,让秦王自己去攻破自己的观点,并在巧妙的回答中暗示其荒谬性。

通过上面的这些实例,我们可总结出运用“以谬还谬法”的两个基本诀窍:一是以谬还谬,模拟必须相当,谬说必须等值。如甲说:“我家的狗会讲话。”乙便说:“我家的驴会唱歌。”甲反问乙:“驴怎么会唱歌呢?”乙反问甲:“狗怎么会讲话呢?”这一反驳,由于驴和狗相当,唱歌与讲话等值,因而使甲哑口无言。

二是无中生有的“无”,必须是绝对的“无”。反之,就会给对方留下反击的空子,使自己陷于被动。比如,有人说:“我家公鸡下了蛋。”另一人说:“我家母鸡叫了夜。”这就出了漏洞,有懈可击了。因为母鸡不是绝对不叫夜的,这样的反驳就无法起到以谬还谬的效果了。

第二,笑而不语

微笑是人类的本能之一。当你被一个需要立即表示赞同与否的问题难住而大伤脑筋时,也许微笑可以助你一臂之力。

甲说:“我想请你看一场电影,可以吗?”乙早有约会,于是微笑着说:“谢谢!”甲说:“你同意啦?”乙只是微笑,欲言又止。甲问道:“你有约会啦?”乙微笑着点头道:“嗯……是的。”甲只好说:“噢,对不起!”乙又微笑着说:“没关系!我也很抱歉!”

乙并没有生硬地或者“艺术地”说“不”,而是巧妙而自然地以微笑代言,最后让甲亲口讲出了“你有约会啦”的疑问式,此时他的注意力在这里已经不是他所希望的答案了——乙的应邀——而是已经有人捷足先登了!

然而,一句“对不起”和一句“没关系”,同时给双方下了台阶,并没有产生或留下不太令人愉快的气氛和印象。

第三,含蓄委婉

当我们要拒绝他人时,心里总是想:“不,不行,不能这样做,不能答应!”等等,可是,嘴上却不敢明说,只能含糊不清地说:“这个……好吧……可是……”

当然这种口不应心的做法,一方面是怕得罪人,另一方面,过于直率地拒绝每一个问题也不利于待人接物。

有时,对一些明显不合情理或不妥的做法必须予以回绝。但为了避免因此引起冲突,或由于某种原因不便明确表示,可采用隐晦曲折的语言向对方暗示,以达到拒绝的目的。请看下面一段对话:甲:“我们的意思是使下一次会议能在纽约召开,不知贵国政府以为如何?”乙:“贵国饭菜的味道不好,特别是我上次去时住的那个旅馆更糟糕。”甲:“那么您觉得我今天用来招待您的法国小吃味道如何?”乙:“还算可以,不过我更喜欢吃英国饭菜。”

乙方用“美国饭莱不好”、“法国的饭菜还可以”、“喜欢吃英国饭菜”,委婉含蓄地拒绝了在美国、法国开会的建议,暗示了希望在英国举行会议的想法。

明确直言的拒绝,有时自己感到过意不去,也令对方感到尴尬。这就需要采用一些巧妙委婉的拒绝方式,既表达了自己的愿望,又将对方失望与不快的情绪控制在最小范围内,不影响彼此之间的人际关系。

拒绝时,还应该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当遇到敏感的问题或难以承诺的要求,首先,向对方诚恳地表示充分的尊重、理解和同情;其次,要不焦不躁,沉着冷静,机智应对。对于无理的要求或挑衅性的提问,既可采取以主动出击为主的攻势,也可采取以防卫为主的守势。对于合情合理但目前还办不到的要求,可以拒此应彼。即在拒绝对方一方面要求的同时,尽量满足另一方面的合理要求作为补偿,以减轻他的遗憾和失望之情,也可以真心实意地为对方着想,替他出谋划策,建议他另求希望更大的门路。

如对方胸襟开阔,易于接受,最好及早开诚布公地说明原因拒绝,以便他另作安排、打算。如对方毫无思想准备,承受心理压力的能力很低,遭受出其不意的拒绝后,轻则可能烦忧、痛苦不堪,重则可能精神失常,则最好以商量、研究之后再奉告为借口,尽量拖延答复时间,再加上旁敲侧击,让对方自己意识到被拒绝的可能性。

当然,你在拒绝的时候应该给予对方以希望。合理的要求,一时还不能解决,不妨如实告诉对方;经过努力,待条件具备了,问题就会迎刃而解。如属于经过对方的主观努力可以创造的条件,拒绝与鼓励相结合进行,拒绝就有可能转化为动力。

4.把难处说出来

在日常的工作和生活中,你是否遇到过这些伤脑筋的事:一个品行不良的熟人缠住你,非要你借钱给他不可,但你知道,如果借给他就等于肉包子打狗——有去无回;一个熟识的生意人向你兜售物品,明知买下就要吃亏;有的至亲好友,从不轻易开口求人,万不得已,偶尔求你一次,若不幸遭到拒绝,轻则失望、伤心,重则大发雷霆;有的患难之友,曾经在你困难时鼎力相助,如今有求于你,你心有余而力不足,但他不相信,指责你忘恩负义。这时,你该怎么办?记住,你不是神仙,没有“呼风唤雨”、有求必应的本领。该拒绝的,就得拒绝。如果不好意思当场说“不”,轻易承诺了自己不愿、不应、不必履行的职责,事办不成,以后更令人难堪。

唐强刚刚分到某中学工作,市教委向该校抽人,对全市的中学进行实地考察,并写出调查报告。因唐强还没有安排授课,就抽了他一个。起初,他感觉很为难,心想自己刚刚走出校门,不仅对本市中学教育情况不熟悉,就是对教育工作本身,又能知道多少呢?心里本不想参加,无奈校长已经开口,实在不好拒绝,只好勉强服从。

一个半月过去了,别人都按分工交了调查报告,惟有他一个人,由于不谙事故,又缺乏经验,对自己分工调查的三个中学连情况都没摸准,更不用说分析了。市教委主任很恼火,责备校长,怎么推荐这么一个人。唐强面子受不了,又是气又是羞愧,一下子病倒了,在床上躺了两个星期。

唐强由于当初不好意思拒绝,最终面子难保,身心都受到了伤害。这对他是个值得吸取的教训。

如果是上司拜托你,你认为这是上级拜托你的事不好拒绝,或者害怕因拒绝会引起上司不高兴而接受下来,那么,此后你的处境就会更艰难。所以,办事要量力而行,自己感到难以做到的事,要勇敢地鼓起勇气,说声:“对不起,我实在无能为力,您是否可以另找别人厂或者“实在抱歉,我水平有限,只能让您失望了。我想,如果我硬撑着答应您,将来误了事儿,那才对不起您呢!”这样,你才是真正会办事的人。否则,将来丢脸的肯定是你。

不善拒绝韵人,一次拒绝就可能得罪多年的深交;善于周旋的人,尽管天天都在拒绝,仍然能广结人缘,极少招来非议和埋怨。

拒绝应对事不对人,即以所求是否合理、是否能办到为准,而不应以对方地位的尊卑、双方利害大小为准。如果非拒绝不可,必须讲究方法。

陶行知在取得金陵大学文科第一名的成绩后,于1914年赴美留学,并在获得博士学位后于1917年回国。

归国后,陶行知在南京高等师范学校任教务主任。有一次,高师附中招考新生。国民党政府一位姓汪的高级官员的两位公子也来报考。可是,这两位公子平日只知吃喝玩乐,从不认真读书、学习,属于不学无术的花花公子。结果,考试成绩很差,未被录取。那位汪长官便打电话给南京高等师范学校的陶行知,要陶行知通融一下,录取他的两个儿子入学。陶行知婉言拒绝。

第二天,汪长官派自己的秘书亲自到校找陶行知当面求情。这位秘书一见陶行知便说明来意,请陶行知在录取两位汪公子入学问题上高抬贵手。

陶行知郑重地告诉来者:“敝校招考新生,一向按成绩录取,若不按成绩,便失去了录取新生的准绳,莘莘学子将无所适从。汪先生两位令郎今年虽未考取,只要好好读书,明年还可再考嘛。”

秘书见陶行知毫无松口之意,便以利诱的口吻说道:“陶先生年轻有为,又有留洋学历,只要陶先生在这件事上给汪先生一个面子,今后青云直上,何患无梯?眼下汪先生就会重重酬谢陶先生的。”

说罢,从皮包取出一张银票递了过来:“这是汪先生一点小意思,希望陶先生笑纳。”

陶行知哈哈大笑,推开秘书的手,说:“先生,我背一首苏东坡的诗给你听听:‘治学不求富,读书不求官。比如饮不醉,陶然有余欢。’请你上复汪先生,恕行知未能从命。”

秘书满脸通红,他站起来,收起银票,改用威胁的口气说:“但愿陶先生一切顺利,万事如意,将来切莫后悔。”

说罢,悻悻而去。

陶行知先生运用引用的方式来明志和拒绝,可以说是一种有效的策略。但是,弄得秘书恼羞成怒地悻悻而去,就容易给自己造成隐患,所以不能算一种高超的策略。

那么,该怎样拒绝别人,才能既达到自己的目的又尽量不得罪人呢?

第一,把对方的暗示挡回去

对方提出请求后,不马上回答,而是先讲一些理由诱使对方自我否定,自动放弃原来提出的请求,以减少对方遭到拒绝后的不快。

两个打工的老乡找到城里工作的李某,诉说打工的艰难,一再说住店住不起,租房又没有合适的,言外之意是要借宿。

李某听后马上暗示说:“是啊,城里比不了咱们乡下,住房可紧了。就拿我来说吧,这么两间耳朵眼大的房子,住着三代人。我那上高中的儿子,晚上只得睡沙发。你们大老远地来看我,不该留你们在我家好好地住上几天吗?可是做不到啊!”两位老乡听后,就非常知趣地走开了。

有些求人的人,由于种种原因,不好意思直接开口,喜欢用暗示来投石问路。这时你最好用暗示来拒绝。

第二,让对方也理解你的苦衷

“小张,请你今晚把这一叠演讲稿抄一遍。”王科长指着厚厚一叠至少有三四十页的稿纸对秘书小张说。

小张看着厚厚的稿子,很为难地说:“这么多,抄得完吗?”

“抄不完吗?那你请另觅轻松的去处吧!”

也许科长正在气头上,于是小张被“炒了鱿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