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功潜能开发核心教程:思维
26379500000034

第34章 树立信心(4)

(4)不利于自己的措辞,可以省略或改用代名词。

我们与其说“痛苦消失、痛苦消失、痛苦消失”,远不如说“痛苦消失、消失、消失”来得好些,至少后一句话不会使人有嫌恶之感。尽量少用负性与无益的刺激性措词,甚至根本不用此类措词,更能获得暗示效果。

不仅在精神治疗时要采用这种方法,甚至在我们的日常生活里,也应多加采用。我们常常看见某人为考试提心吊胆,而且开口闭口表示可能考试不合格,结果不幸而言中。由此可知,诸如此类具有负性作用的言语,还是不说为妙。倘若不幸名落孙山,你还口口声声说道“留级”、“惨了”,那你就非常可能成为人生的留级生,或是个窝囊废。倘若碰到非说不可的时候,那你最好改用“那件事”、“那个事件”或“从那以后”

等代名词,或者其他可以替代的措词,这样自然可把不愉快的事实或气氛摆脱掉。

(5)逐步把问题抽象化,可使讨厌的事情变得不讨厌。

当我们碰到无法避免的讨厌问题时,常会感到闷闷不乐,或惶恐不安。这时候,有位名叫哈牙卡的“意议论”的学者指示我们一种绝妙的方法,那就运用“抽象阶梯”或“袖手旁观”的方式来排除苦闷。

换句话说,任何具体的个别东西,一定具有更高的抽象化概念。例如家里的花猫是雌猫,进一步是猫,再一步则属于猫类,哺乳类,脊椎动物,这样不断往上提升,原来的事物看起来就会变得很抽象了。

(6)利用联想游戏,有助于忘记讨厌的事情。

在许多不可思议的心理效果里,除了上述的“抽象化”之外,还可利用自由联想的方式。例如从讨厌的事情开始,逐渐把能想到的话语连接起来,则可以在无形中使烦恼或不安的情绪稳定下来。

自由联想的特征,就是从某一措词开始,把自己所能想到的话连接起来,也就是从最初那句话开始,牵扯出一大堆毫无关系的词语。日本有一位联想术的作家叫做井上氏,他在《江户紫绘卷源》一书里,充分发挥联想的过程,例如:“馒头→乳房→女人→自己的女儿→嫁不出去就糟了→有一位顾客是很理想的青年→强迫女儿嫁→女儿的结婚一孙子诞生→一家团圆→→从女婿从取得零用钱→安享清福→无疾而终”。由此可见,这位井上氏的名作家是从一个馒头开始联想到未来的寿终正寝的。

联想并非只有寿终正寝的问题,联想的心理效果是无边无际的。总之,联想就是先从自我开始想起,而后逐渐向外扩张。

二、仪表得体穿着得体很值得,这样才会使你看起来很重要,觉得你真的很重要。请你利用衣着来振奋自己的精神并建立自己的信心。

一个经理打扮得像个经理时,就会觉得自己真是的个经理,因而表现出经理的派头与风度。有个推销员曾说:“除非我看起来好像业务很好,否则不会真的感觉很好。如果想要争到大订单,就一定要感觉自己的业绩很好才行。”

你的仪表会对你自己说话,会对别人说话,可以帮别人决定对你的看法。大家都是以你的外表衣着来打量你,因为你的仪表是别人打量你的第一项最简便的工具,这种印象会持续下去,在许多方面影响别人往后对你的看法。

衣冠楚楚者的仪表能告诉大家:“这里站着一个精明能干、很有前途、而且能担当大任的人。值得受人器重与信任。他很尊重自己,因此我也要尊重他。”

而衣着邋遢者就令人不敢恭维了,他们的仪表好像在说:“这里有个落魄的人,他不修边幅、毫无效率,是那种可有可无的小人物。他根本不值得重视,他已经习惯被人使唤。”

在各种训练课程中,当强调衣着时会问:“假设我正准备把自己卖掉,我的仪表自然就很重要了。你们认为要花多少装饰费,才能达到使自己心安和别人尊敬我的双重目的呢?”

这个问题的确使很多人为难。但是答案很简单,那就是:宁可花双倍的钱买一件高品质的衣服,也不要买两件普通的衣服。请你记住这个答案,并且身体力行。

你的衣着会对你自己和别人显示你的内在,一定要使你的衣着能表现内在,要使人人都看到你高雅合身的衣着,你的思想和行动才会高雅动人。

三、行为端正“行事正当”能使你的良知获得满足,因而建立信心。“行事出轨”会导致两种消极的结果:第一,罪恶感会腐蚀我们的信心。第二,别人迟早会发现而不信任我们。

要建立信心,就要行为端正。心理学家克莱恩博士在他所著的《应用心理学》中曾经提到: “要记住,行动引导情绪。

你无法直接控制情绪,一定要先透过选择性的行为举止……这种避免一般性悲剧(例如婚姻问题和误解)的说法,有心理学的实用根据。你若每天行事得当,就会感受到有相应的情绪出现。只要你和你的伴侣能不断有约会与亲吻的动作,而且诚心赞美,互相体贴,就不会有爱的烦恼了。你不可能一直只有爱的行动却感受不到爱。”

许多心理学家都告诉我们,我们能借衣着改变实际行动,来改变我们的心态。例如,如果你使自己发笑,你就会觉得真的很好笑。当你挺直腰背时,你就会觉得自己很优秀。相反,你若扮出一副苦瓜脸,看看会不会真的感到苦闷。

要证明控制过的行动能改变情绪很容易。自我介绍时很害羞的人,在同时采取三种很简单的行动以后,信心就会代替胆怯。第一,伸出手来热切地握住对方。第二,正视对方的眼睛。第三,说“我很高兴认识你。”

这三种简单的行动马上能自动驱除害羞感。有信心的行动会产生有信心的想法。所以,若要有充满信心的思考,就要先有充满信心的行动。并且要照你希望的方式来进行。

四、付诸行动你是否注意到,在会议室或教室等各种聚会中。后排的座位是怎么先被坐满的吗?大部分占据后排座位的人,都希望自己不会“太显眼”。而他们怕受人注目的原因就是缺乏信心。

坐在前面能建立信心。把它当作一个规则试试看。从现在开始就尽量往前坐。当然,坐前面会比较显眼,但要记住,有关成功的一切都是显眼的。

一个人的眼神可以透露出许多有关他的信息。某人不正视你的时候,你会直觉地问自己:“他想要隐藏什么呢?他怕什么呢?他会对我不利吗?”

不正视别人通常意味着:在你旁边我感到很自卑;我感到不如你;我怕你。躲避别人的眼神意味着:我有罪恶感;我做了或想到什么我不希望你知道的事;我怕一接触你的眼神,你就会看穿我。这都是一些不好的信息。

正视别人等于告诉他:我很诚实,而且光明正大。我相信我告诉你的话是真的,毫不心虚。

许多心理学家将懒散的姿势、缓慢的步伐跟对自己、对工作以及对别人的不愉快的感受联系在一起。但是心理学家也告诉我们,借着改变姿势与速度,可以改变心理状态。你若仔细观察就会发现,身体的动作是心灵活动的结果。那些遭受打击、被排斥的人,走路都拖拖拉拉,完全没有自信心。

普通人有“普通人”走路的样子,作出“我并不怎么以自己为荣”的表白。另一种人则表现出超凡的信心,走起路来比一般人快,像跑。他们的步伐告诉整个世界:“我要到一个重要的地方,去做很重要的事情,更重要的是,我会在15分钟内成功。”如果你抬头挺胸走快一点,你就会感到自信心在滋长。

拿破仑·希尔指出,有很多思路敏锐、天资高的人,却无法发挥他们的长处参与讨论。并不是他们不想参与,而只是因为他们缺少信心。

在会议中沉默寡言的人都认为:“我的意见可能没有价值,如果说出来,别人可能会觉得很愚蠢,我最好什么也不说。而且,其他人可能都比我懂得多,我并不想让他们知道我是这么无知。”

这些人常常会对自己许下很渺茫的诺言:“等一下次再发言。”可是他们很清楚自己是无法实现这个诺言的。每次这些沉默寡言的人不发言时,他就又中了一次缺少信心的毒素了,他会愈来愈丧失自信。从积极的角度来看,如果尽量发言,就会增加信心,下次也更容易发言。所以,要多发言,这是信心的“维他命”。

不论是参加什么性质的会议,每次都要主动发言,也许是评论,也许是建议或提问题,都不要有例外。而且,不要最后才发言。要做破冰船,第一个打破沉默。

也不要担心你会显得很愚蠢。不会的。因为总会有人同意你的见解,所以不要再对自己说:“我怀疑我是否敢说出来。”

用心获得会议主持人的注意,好让你有机会发言。

大部分人都知道笑能给自己很实际的推动力,它是医治信心不足的良药。但是仍有许多人不相信这一套,因为在他们恐惧时,从不试着笑一下。

真正的笑不但能治愈自己的不良情绪,还能马上化解别人的敌对情绪。如果你真诚地向一个人展现微笑,他实在无法再对你生气。

拿破仑·希尔讲了一个自己的亲身经历:“有一天,我的车停在十字路口的红灯前,突然‘砰’的一声,原来是后面那辆车的驾驶员的脚滑开刹车器,他的车撞了我车后的保险杠。我从后视镜看到他下来,也跟着下车,准备痛骂他一顿。

“但是很幸运,我还来不及发作,他就走过来对我笑,并以最诚挚的语调对我说:‘朋友,我实在不是有意的。’他的笑容和真诚的说明把我融化了。我只有低声说:‘没关系,这种事经常发生。’转眼间,我的敌意变成了友善。”

咧嘴大笑,你会觉得美好的日子又来了。笑就要笑得“大”,半笑不笑是没有什么用的,要露齿大笑才能有功效。

我们常听到:“是的,但是当我害怕或愤怒时,就是不想笑。”当然,这时任何人都笑不出来。窍门就在于你强迫自己说:“我要开始笑了。”然后,笑。

要控制、运用笑的能力。

我们应该很冷静地观察自己内心的情况,而后毫无隐瞒地抖出观察结果,把时时刻刻都在变化的心理秘密,毫不隐瞒地用言语表达出来,那么就没有产生烦恼的余地了。

第四节培养信心

一、七个步骤我们时常在新闻中看到一些消息说人在危急之中会表现出超人的力量来。一个16岁的男孩,他父亲在一辆卡车下工作,这辆卡车约有3000磅重。突然千斤顶歪了,卡车落焉,男孩眼看父亲快被压死,立刻抓住挡泥板,把车子拉起来,让他父亲从下面爬出来。第二天,这个小孩根本动不了这辆卡车。

很少人有过这么戏剧化的经验,但大多数人都有过出乎自己意料之外的表现经验。

如果我们在任何时候都能把能力发挥极至,这不是一件很好的事吗?也许这是要求过分,因为科学家告诉我们,最伟大的天才也不过发挥其不到10%的潜能。不过有件事可以确定:如果我们很有信心的话,我们都能比平常所表现得更好。

以下是建立信心的七个步骤。不论你现有的自信度为何,只要循此步骤去做,你会增加信心去面对生活中的每项挑战。

步骤1.告诉自己:一定要实现目标!

大多数人即使确立了目标,由于并不衷心渴望达成,所以也就缺乏达成的信心。某位哲学家曾说过:“一般人,往往认定自己办不到,凡事均不抱太大希望。”反过来说,因为不寄予希望,所以嘴上经常挂了这么一句“我做不到”而死了心。

不管你在哪一家单位上班,在工作上追求快速成长而始终认真如一、朝向目标奋勇迈进的人,总是占少数。大多数人往往只求投入一半心力,并不积极地全力投入。

想要拥有自信,“这才是我惟一的工作”这种全神贯注的信念是非常重要的,抱着半途而废的心理绝不可能产生自信,也绝对不会被认为是单位的好员工。

为了做到这一点,不妨试试把一天的时间全力沉浸在工作中。

人们常说:“惟有贯注于自己的工作才会产生希望。”希望和信心原属同一根源。只要将自己沉浸在工作中——一天也好,你的心底便会产生出“只要切实去做,同样也做得到”的信心。

仅仅一天而已,乍听之下好像没什么意义,然而这却是一个充满信心的人生转折点。我们可从很多人的经验中得到证实,一个充满自信和希望的一天就是迈向成功的第一步。

步骤2.要做最好的心理准备。

带来信心的重要泉源之一,即为凡事做好万全准备的预先工作。

比方说,在你向人推销商品、构想时,拥有信心的最好方法,就是事先准备好无论在任何场合见面,都可提供对方特别的东西,以及提供让对方接受的方法。再者,为了不使对方感觉浪费时间,采取什么样的话题、方式,以适当表达出重点,也必须在事前做深刻的了解。

一个名叫戴蒙斯珊士的年轻人,向一群古希腊的领袖演讲。当他步上讲台后,他的声音微弱结巴,他的态度畏缩,他的思想混乱。当他说完了后,听众嘘声四起,把他轰下台去。

但戴蒙斯珊士并不气馁。“我决不做没准备的演讲!”他对自己发誓。他大声对着爱琴海演讲来训练声音;他在晃动的剑下练习演讲以训练勇气;他把小石子含在口中来消除口吃。

下次在集会中演讲时,他成了另一个人。声调铿锵,言辞犀利,态度平静,获得了如雷的掌声。

一个口吃、胆怯的年轻人如何变成了希腊史上最伟大的演讲者?答案只有一个——准备。他克服了自疑和恐惧,把自己准备到最完善的地步。

即使对你很熟练的工作和技巧,你仍要力求做到很精通的地步。

准备充分也是将你从入围提升到冠军的惟一因素。,也因为你准备充分,所以你才会信心十足。这就是为你带来信心,而且能够战胜对手,使自己获得成功的最佳秘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