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哲学中国儒教史话(三教史话丛书)
26379600000061

第61章 附录“儒教“考释(1)

关于中国历史上的儒家,历来有各种不同的叫法。除了普遍接受的“儒家”之外,还有“儒学”、“儒教”、“孔学”、“孔教”等称呼。一般地说,孔学、孔教的外延要相对灵活一些,它可以专指孔子的学或教,也可以同时包括历代学者对孔子之学与教的继承和发挥。而儒学或儒教的外延,则相对稳定一些,它就是指儒家的学术或儒家这种宗教。这里有一个问题,就是“儒”、“孔”、“学”、“教”之间是什么关系?

从历史顺序上看,是先有“儒”而后有“孔”,先有礼乐文化而后有儒家学派。儒是古代一种比较普遍的职业,孔子是儒的一分子。但孔子对儒在礼乐文化中的性质有重大的改造和发展,使儒成为中国历史上最早、最大的一个学派的专用名称。至于儒家究竟是“学”还是“教”,历来都有争论。这种争论,主要是由于世界上存在几种不同的历史文化传统造成的。

让我们先对“儒”和“孔”做一番考证。

周代的“儒”是大宰系民的“九两”之一

《周礼·天官》叙述周朝的礼乐制度时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天官冢宰,使帅其属而掌邦治,以佐王均邦国。”天官中最重要的是大宰之职。大宰“掌建邦之六典(治典、教典、礼典、政典、刑典、事典),以佐王治邦国。”大宰治国分许多方面和办法,具体地说,他“以八法治官府”,“以八则治都鄙”,“以八柄诏王御群臣”,“以八统诏王御万民”,“以九职任万民”,“以九赋敛财贿”,“以九式均财节用”,“以九贡致邦国之用”,“以九两系邦国之民”。其中用以“系邦国之民”的“九两”是指:“一日牧,以地得民;二日长,以贵得民;三日师,以贤得民;四日儒,以道得民;五日宗,以族得民;六日主,以利得民;七日吏,以治得民;八日友,以任得民;九日薮,以富得民。”儒之职业乃是大宰用以“系邦国之民”的“九两”之一。

儒又是地官司徒属下的保氏

对于《周礼》中所谓“以道得民”的“儒”,郑玄的注释说:“儒,诸侯保氏,有六艺以教民者。”而对于“保氏”,按照《周礼》的安排,乃是地官中的一员。《周礼·地官》说:“惟王建国,辨方正位,体国经野,设官分职,以为民极。乃立地官司徒,使帅其属而掌邦教,以佐王安扰邦国。”保氏佐王安扰邦国的具体教职是:“掌谏王恶,而养国子以道。

乃教之六艺:一日五礼,二日六乐,三日五射,四日五御,五日六书,六日九数。乃教之六仪:一日祭祀之容,二日宾客之容,三日朝廷之容,四日丧纪之容,五日军旅之容,六日车马之容。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使其属守王闱。”

师和儒都是大司徒“安万民”的六种“本俗”之一按照《周礼》,大司徒之职是“掌建邦之土地之图与其人民之数,以佐王安扰邦国”。大司徒以天下土地之图周知九州地域之数,以土会之法辨五地之物产,以n物为民之常而施十二种教:“一日以祀礼教敬****不荀,二日以阳礼教让****不争,三日以阴礼教亲****不怨,四日以乐教和****不乖,五日以仪辨等****不越,六日以俗教安****不愉,七日以刑教中****不虢,八日以誓教恤****不怠,九日以度教节****知足,十曰以事教能****不失职,十有一日以贤制爵****慎德,十有二日以庸制禄****兴功。”此外,大司徒还有其他一些办法来“佐王安扰邦国”:以十二种“荒政”聚万民,以六种“保息”养万民,以六种“本俗”安万民。这六种本俗是:“一日嫩宫室,二日族坟墓,三日联兄弟,四日联师儒,五日联朋友,六日同衣服。”对于其中的“师儒”,郑玄注说:“师儒,乡里教以道艺者。”贾公彦疏说:“以其乡立庠,州党及遂皆立序,致仕贤者,使教乡间子弟。”这说明师和儒乃是乡和州党所立学校的教师。我们已经知道了儒(保氏)的教授内容。《周礼》所述师氏的教授内容是:“以三德教国子:一日至德,以为道本;二日敏德,以为行本;三曰孝德,以知逆恶。教三行:一日孝行,以亲父母;二日友行,以尊贤良;三日顺行,以事师长。居虎门之左,司王朝。掌国中失之事,以教国子弟,凡国之贵游子弟学焉。凡祭祀、宾客、会同、丧纪、军旅,王举则从;听治亦如之。”

孔子是最早由“教师”变为“教祖”的人

春秋末期,王室衰微,官学失守,学在四夷,社会上兴起私人办学之风,孔子乃是开风气之儒。

周王朝建立不久,武王病逝。因成王年幼,周公摄政,导致武王的弟弟管叔、蔡叔勾结武庚(武王灭商后,封商纣王之子武庚于殷,又派两位弟弟去监国)叛乱。周公东征三年,平息了叛乱,乃辅成王再度分封天下,把太公封于齐,而把自己的儿子伯禽封于鲁。成王把齐鲁封给太公和周公,是因为东土乃殷商势力范围,又是武庚叛乱的地方,东征虽胜,却并不安定,把两位开国元勋封到这里,可以使齐和鲁成为镇抚东夷和殷人的东方大国。尤其是鲁国,成王为了表彰周公建国辅政的大功,不仅赐给鲁公高贵的车、旗、美玉、良弓,以显要其身份,而且授给鲁国辅弼天子的礼官、礼籍、礼器,使周礼悉备于鲁。春秋末年,晋韩宣子使鲁观书于大史氏,赞叹“周礼尽在鲁矣!”可见鲁国对周礼的保存是相当完好的。

孔子本是商代天子帝乙的后代,商纣王的侄儿。后来家道中衰,到春秋末年,已是地地道道的没落贵族,成了一名普通的士。当时有一种迷信:“圣人之后,虽不当世,必有达者。”孔子可能就是这种“达者”。孔子出生在鲁国这样的古文化中心,乃是一个得天独厚的条件。孔子“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他绝不是一般的师或儒。正象他自己说的:“周鉴二代,郁郁乎文哉,吾从周。”“文王既没,文不在兹乎?”他实际上乃是古代文化最大的继承者。因此,在春秋末年这种社会转轨、庶人议政的乱世,他创办私学是很自然的。他因此而由一个普通的士成长为一代“教祖”,也就不足为奇了。

“儒”的意思是:优、和、柔、濡

古文经学家许慎所著《说文解字》说:“儒,柔也,术士之称。”可见“儒”字最基本的意思是“柔”。“柔”有柔和、柔顺、柔软、柔弱等意思。《礼记》中有一篇文章叫《儒行》,对于其中的“儒”字,郑玄注说:“儒之言,优也,和也,言能安人能服人也。”孔颖达疏说:“儒之言,优也,柔也,能安人能服人。又儒者濡也,以先王之道能濡其身。”这里除肯定“柔”的意思外,又用“优”、“和”、“濡”来释儒。“优”是优柔、优秀的意思,“和”是柔和、随和、和气、和平的意思,“濡”是濡润的意思。它们都包含“柔”的意思,同时又有所扩展。章太炎《原儒》说:“太古始有儒,儒之名盖出于需。需者云上于天,而儒亦知天文,识旱潦……”这是用《周易》中的“需”卦来释儒。需卦乾下坎上,实乃沐浴濡身之象,可能与某种宗教祭祀活动有关。胡适认为,殷商宗教礼仪的职业主持者是最早的儒,掌管丧礼、占卜、巫祝和祈祷等方面的事宜,是一批有特别训练的人。俞樾认为:“古谓术士为儒,凡有一术可称,皆名之日儒。”这与许慎的解释相同。综上所述,早期的儒是一种术士,他们性格柔顺,聪慧机敏,态度谦和,动作迟缓,温文有礼,以心服人,既做祭祀,又搞教育,是上古社会一种比较特殊的社会成员。

孔子之教使“儒”的性质发生巨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