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自然当代科技简明教程
26380600000049

第49章 可持续发展战略(4)

5.加速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概念下的经济增长,其最终目的是为了改善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水平的提高,人民的温饱问题基本解决、生活水平总体进人小康后,消费观念、消费需求和消费热点正在发生显著变化,对涉及出行交通、医疗保健、居住环境、文化娱乐、旅游等有更高的要求。这种需求结构的变化,蕴含着巨大的市场空间。目前我国与之相应的产品和服务种类较少,科技含量普遍偏低,这就为加速可持续发展科技成果的产业化,推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创造高质量的产品和服务,满足巨大的潜在市场需求提供了机遇。

前些年,通过国家重点基础研究计划、国家科技攻关计划、国家高技术研究开发计划等相关科技计划的实施,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领域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科技成果,据不完全统计,“九五”期间,取得科技成果14000多项,极大地推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2000年医药工业完成总产值2332亿元,年均增长17.5%,实现工业增加值578亿元,年均增长15.5%。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完成1509亿元,比1995年增加705亿元,年均增长13.4%。

2001年我国医药产业又有较大发展,医药工业总产值达2767亿元,医药商业销售总额完成1780亿元。环保产业产值由1997年的503亿元上升到2000年的1100亿元。2000年全国海洋产业产值近4000亿元。

随着我国经济和社会的发展,与可持续发展相关的产业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十五”期间要以科技为先导推动医药卫生、资源、环保、海洋等领域产业结构调整,加大科技成果的推广应用力度,用高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由原来注重数量向注重质量和效益方向转变;重点推动中医药产业、创新药物产业化、环保设备国产化、生态产业、资源综合利用产业、海洋产业的发展;培育一批新兴产业的发展。

6.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国家的创新能力,是决定该国在国际竞争和世界总格局中的地位的重要因素。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力争到2005年初步建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可持续发展科技创新体系,提高我国可持续发展的科技创新能力;到2010年,建成与可持续发展相适应的科技创新体系,具备以自主创新为主解决可持续发展重大问题的科技能力。

“九五”期间,我国科技体制改革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国家确定的科技体制改革阶段性目标基本实现,242个国家级技术开发类研究院所已基本完成转制工作,多数科研机构的运作直接面向市场需求,知识创新工程试点取得初步成效,高校管理体制改革基本完成,科技资源得到了优化配置;民营科技企业迅速崛起,技术市场发展迅速;宏观科技管理体制逐步完善,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新型科技体制初步形成,国家创新体系的建设正在逐步展开。

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作为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五”期间的主要任务是进一步加强科学研究体系、技术开发体系、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加强产学研联合,形成以科研机构、高校、中介服务机构、企业和政府相互连动的可持续发展创新体系和运行机制。推动可持续发展领域科研体制改革,按照分类改革原则,整合现有科技资源,创造有利于发展的环境。

加强科学研究体系建设。遵循基础研究规律,根据国际科技发展总体趋势和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长远需求,对处于国际前沿的、活跃的学科领域予以积极支持,对我国具有一定优势和特色的学科领域加大支持力度,以进一步调整、完善学科结构,建设具有我国特色又符合科学发展的基础研究学科体系。围绕人口、资源、环境等领域的重大科学问题,开展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研究,加强可持续发展学科建设。立足于重点院所和大学组建科学研究基地,加强原始创新能力建设,争取“十五”期间,把我国的原始创新能力提高到一个新的水平。

加强技术开发体系建设。围绕构建技术支持体系,进一步调整科技力量布局结构,构建互动有效的国家R&;D体系。加速企业成为技术创新主体的进程;加强高新技术产业和新兴产业领域的技术创新;大力扶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组织企业联合共建一批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开发基地;积极创造条件,大力推进科研机构、高等学校和企业之间的联合与协作,提高系统性、配套性的工程技术开发能力。

加强科技管理和服务体系建设。加强科技创新的管理,充分调动各方积极性,形成国家、部门、地方与企业四个层次的科技管理体系。充分发挥部门、地方积极性,加强部门、行业、地方间的集成与联合、协调与配合,使研究开发与技术推广、企业技术改造、重点工程建设、重大技术引进消化吸收等有机地结合起来,形成国家、部门、地方与企业四个层次相互联系、各有侧重的科技管理体系。

可持续发展包括比科技和经济更多的内容。它要求改变增长的内容、改变增长的质量、高效节能地利用能源和资源、保护生态环境的稳定性和舒适性以及更加公平地分配发展的效益。因此,诸如教育、健康、清洁的空气和水、生态舒适性、自然、景观等一些非经济因素也都应该包括在持续发展的战略和决策之中。可持续发展作为一个发展过程,它重视长期可持续性,即以可持续的方式使用资源、发展经济。具体地说,它包括保持资源持续供应的能力、避免侵害脆弱的生态系统、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和浪费、改变人类的生产和消费方式等各个方面。

中国作为一个发展中大国,深知自己在保护地球生态环境方面的责任和可以发挥的重要作用。中国本着对人类、对后代高度负责的态度,克服了资金不足、技术水平不高等种种困难,在维护生态平衡、保护环境、消除贫困、改善人民生活条件、控制人口增长等方面曾做出了长期不懈的努力。然而,中国毕竟是一个拥有近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经济力量和技术能力是有限的,同许多发展中国家一样,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是中国的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中国目前社会经济水平处于满足人民最基本生活需求的发展阶段,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资源与环境压力将与日俱增,而且庞大人口基数的持续增长态势在相当长的一个时期内难以改变,不仅如此,中国还面临着来自全球环境问题的威胁。

因此,如何解决环境与发展问题,已成为中国面临的最迫切的课题。

中国自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经济高速发展,在环境保护方面也做出了不懈的努力。但是越来越多的迹象表明,中国将面临更为紧迫而复杂的困境与危机:人口规模更加庞大,资源更加缺乏,生态基础更加脆弱,环境污染更加严重,各类矛盾更加激化,众多问题更加难根治。中国的基本社会经济特征和环境约束状况表明:如果不把合理使用资源、保护生态环境融合在发展目标之内,经济增长就很难持续,任何经济发展都不会取得真正的成功。********的发展战略必须是环境与发展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战略。中国既无条件走工业化国家“高资源消耗,高生活消费”的道路,也不应当重蹈工业化国家“先污染,后治理”的覆辙。坚持改革开放,向可持续发展过渡,是保证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正确选择。

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和任务,应当是总体综合的目标体系,使之可以同时解决经济发展、社会进步和资源环境保护等问题,从而实现社会、经济、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得到明显改善,产业结构比较合理,社会服务设施比较完善,人民生活质量得到较大提高,达到小康水平。

二、可持续发展的行动决策

(1)制定更加开放的可持续发展政策体系。

(2)调整现有政府部门的职能,加强部门之间的广泛对话和磋商,在不同的部门间采取协调一致的行动,支持可持续发展的决策。必要时建立新的组织协调机构以保证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的顺利实现。

(3)建立市场经济机制,运用经济手段,保护环境,实现可持续发展。

在可持续发展领域综合运用各种手段,按资源有偿使用的原则,逐步开征资源利用补偿费,并开展对环境税的研究。研究并试行把自然资源和环境纳入国民经济核算体系,使有关统计指标和市场价格较准确地反映经济活动所造成资源和环境的变化。制定不同行业污染物排放的限定标准,逐步实行排污收费制度,促进企业污染治理达到国家和地方规定的要求。对环境污染治理、废物综合利用和自然保护等社会公益性明显的项目,给予必要的税收、信贷和价格优惠。

(4)健全法制,强化管理,运用行政和法律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

建立和完善可持续发展法律体系。在进行以市场经济机制为核心的政府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中,进一步把强化环境保护作为政府的一项基本职能。建立健全科学的环境保护法规体系和标准体系,严格执法,完善和推行行之有效的管理制度和措施。污染防治逐步从浓度控制转变为总量控制,从末端治理转变到全过程防治。认真制定和监督执行环境保护的规划计划,强化环境统计和监测体系,逐步建立全国的环境信息网络,及时准确地掌握环境质量和污染动态。加强环境保护机构的建设,组织业务培训,提高决策管理者的素质,广泛深入地开展环境保护的宣传教育活动,普及环境科学知识,提高全民族的环境意识。

(5)大力推进科学技术进步,积极发展环保产业,运用科学技术手段保障可持续发展。

积极研究、开发或引进高效、低耗、无废、少废、节水、节能的新技术、新工艺;筛选、评价和推广环境保护适用技术,提高污染防治和生态恢复工程及设施的技术水平;重视重大环境问题和全球环境的研究。把环保产业列入优先发展领域,建立环保产业的生产流通秩序和适用合理的产品结构,开发和推广先进实用的环保设备,积极发展绿色产品生产,建立产品质量标准体系,提高环保产品质量。搞好污染防治和保护区的示范工程和示范区建设。

(6)提高能源利用效率,改善能源结构,合理布局,综合治理环境。

采取有效措施,节约能源,控制二氧化碳排放,减轻大气污染。加强洁净煤发电技术研究,重点发展超临界燃煤发电技术、整体循环流化床发电技术、煤气化发电与燃(原)料联产技术。同时加强洁净煤转化技术研究,重点发展新型水煤浆气化技术、干煤粉加压气化技术、煤间接液化技术和煤直接液化技术。实施能源方案,促进节能技术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开发,逐步改变我国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加快水电和核电的建设,因地制宜开发和推广太阳能、风能、地热能、水力、生物质能等清洁能源。在新建、扩建、改建项目时,尽量采用技术起点高、能耗物耗小、污染物排放量少的清洁工艺。根据环境承载能力,合理布局,实行资源优化配置。工业污染防治要提倡区域综合治理和集中控制,提高规模效益。坚持引导和限制的原则,积极防治乡镇企业污染,严禁对资源乱采滥挖。大力开展综合利用,最大限度地实现“三废”资源化。将环境保护规划纳入社会经济发展的总体规划之中,切实抓好环境保护控制性区划、污染源防治规划及区域综合整治建设规划。在转换企业经营机制的过程中,要明确企业治理污染的责任,坚持“污染者付费”的原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