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弥勒佛的启示
我们在名山寺院里,常可见到笑口弥勒的塑像,他笑容可掬的神态,十分逗人喜爱;他袒腹趺坐,腰肢粗大,令人忍俊不禁。有的佛堂在供奉弥勒佛像两侧,挂着一副对联:
大肚能容容天下难容诸事;
开口便笑笑世上可笑之人。
弥勒佛喜笑颜开,使人_进寺门就有一种皆大欢喜的感觉,人们会被他那坦荡的笑容感染而忘却自身的烦恼。如果我们再仔细注意,还会发现他一手持着一串佛珠,另一手按着一个大口袋,相信这口袋是用来盛“气”的,他在生气时就打开口袋,将“气”装进去。所以弥勒佛生性慈和安详,他最著名的功法就是“慈心三昧”,这使他在人世间播道时,总能笑嘻嘻的,令人好不快乐。
笑是身心健康的法宝,俗话说:“笑一笑,十年少。”这句话揭示了笑与长寿之间的密切联系。“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笑口常开,青春常在。”笑使人永葆青春,乐观消愁。佛教虽然宣传人生是苦海无边,但并非让人们整日愁眉苦脸,相反,它在庄严肃穆的佛堂里,竖上一尊神情温和可爱的笑口弥勒,让人们也能笑口常开!
医学家们研究,笑是一种有益的特殊的人体运动。笑使人体的膈肌、胸腔、腹部、心脏、肺脏,甚至肝脏都能得到短暂的锻炼;笑使肺脏扩张,胸肌的活动得到加强,可以清除呼吸道的异物,并能加快血液循环和心脏的搏动;大笑使面部、臂部和脚部的肌肉都能得到松弛,从而解除了人们的厌烦、内疚、抑郁、紧张的心理状态;笑使胃部运动,促进消化腺的分泌,加快肠胃蠕动……因此,我们不妨学学弥勒佛,让笑伴我们健康长寿。
早在20世纪70年代,英国的一所大学创立了“幽默教室”,利用各种发笑手段,使人在笑疗中预防身心疾病。其实,从某种意义上说,观看弥勒佛像也是一种趣味笑疗法。笑口弥勒佛像本身就富于幽默,他头上光溜,双耳垂肩,身穿袈裟,袒胸露腹,给人_种幽默可笑之感。
笑疗有多种方法,如看幽默书画,观看滑稽影视,与人谈笑风生,照一照哈哈镜,进行其他娱乐等等。
二、大慈大悲利人生
《大智度论》曰:“大慈与一切众生乐,大悲救一切众生苦;大慈以喜乐因缘与众生,大悲以离苦因缘与众生。”佛给予众生未来之欢乐,故为“大慈”;它为众生拔除痛苦,故名“大悲”。因此,佛教的道德准则不但体现于对自我修持的要求,而且还贯穿在人与人、人与众生之间的关系上,并希望和帮助他人得到快乐,希望和帮助他人解除痛苦。因此,它以利他为人生观,讲究施与恩惠,救除患难。
佛教宣扬“大慈大悲”,佛陀则是奉行大慈大悲的先驱。话说佛陀的弟子眼睛失明,要穿针缝衣都困难。作为伟大的圣人,佛陀主动去帮助这位失明的比丘,并一针一线地为弟子缝衣。有病的弟子口渴了,佛陀会亲自倒茶。有时他亲自服侍重病的弟子,为他们清理污秽的粪屎和血脓。他说:慈悲就要不分大小、贵贱、高低!有一次摩羯陀国的阿世王与越祗王国发生纠纷而准备战争,就派大臣雨合去拜访刚从越祗国回来的佛陀,打探敌情。佛陀知道他的来意,故意不正面回答,而是同弟子阿难大谈越祗国的政治民主、上慈下孝,并用很严肃而慈悲的神情说:“假如一个国家具有政治民主和上慈下孝的民风,这个国家必然强大……”雨合终于明白了其中的道理。
“慈悲”战胜了一场战争!
佛教还以“缘起论”来解释慈悲和人生一切现象,“缘起”即“诸法由因缘而起”,一切事物的产生和消除,都是由相对的互存关系和条件所决定的。人与人、人与社会也互相依存,形成一个社会人际网络。因此佛教要求:“出家人以慈悲为怀。”
一个人想成佛,必须以众生为缘,依赖众生的帮助;同样,众生也需要你的帮助。
这种善恶慈悲观的具体实践就是“自我牺牲”,在佛教的“六度”中表现得最为完美。布施、持戒、忍辱、精进、禅定、智慧,都成为佛教徒道德责任和奉献精神之戒律,尤其是它的“布施”就是要用自己的智慧和体力去救助受苦受难的人,为了众生应不爱惜自己的财产甚至生命;“忍辱”就是对于一切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忍气吞声。这种自我牺牲精神在现实生活中确能触发人的善良动机,激励人的自我牺牲热情,对人际关系的和谐具有指导作用。
不难理解,即使在现代社会里,我们更应当有自我牺牲精神,以平等、博爱之心来待人处世,这不仅有利于良好社会道德风范的形成,而且对于每个人来说,都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与心理健康发展。
利他、平等、博爱、布施、忍辱这是佛教慈悲观的体观。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若能做到这样,胸襟自然会开朗,于人于己都不失为健康之举。
然而,在我们周围总不乏这样的人:待人处事,总以为自己吃了亏,一心想着要“捞回来”;有的人总认为提工资、分房子、评职称只有自己优先才行,他人不能超越自己;有的人以自己的少许“奉献”去追求名誉、利益……于是,他们心理产生诸多不平衡,患得患失,其结果不仅人际关系处理不好,而且内心抑郁,工作消极,精神萎靡;有的甚至吵闹、争斗,严重者轻生自杀……这些都是心理健康的大敌!
要保持心理健康就应当有开阔的襟怀,敢于奉献,敢于吃苦,敢于忍辱。要知道,金钱、地位、名誉等等,都是身外之物。“奉献就是快乐之本”,更何况,奉献会使人心灵得到升华从而使心理健康得到根本保证。这样的人也就不会患得患失,人生态度也会由消极变为积极。以下便是奉献给你的保持心理健康的方法:想一想:“我为别人做了什么?”
以自己的热情投入工作。
为素不相识的人提供必要的帮助。
坦诚地与同事们交谈自己的心事。
三、忍者长寿
十八罗汉中的第十一名罗汉叫罗怙罗,他本是释迦牟尼的儿子,后来出家修道,成为释迦十大弟子之一。相传罗怙罗以忍辱而著名,在合卫国时,他曾被一些轻薄者打得头破血流,但他慈心能忍,因而受到佛的赞扬。
《坛经》说:“让则尊卑和睦,忍则不恶无喧。”佛教把修行方法归为“六度”,“忍辱”就是“六度”之一,它要求对于所有有损于自己的言行都要不动心,忍辱负萤.忍气吞声。“忍”成为佛教的行为准则。
清代何绍基在外地为官,有一天他接到家里来信,得知家中因一墙基与邻人争吵,要打官司,请何绍基相助,何绍基立即修书一封云:“千里家书只为墙,让人三尺有何妨?万里长城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他的家人读罢家书,立即让人三尺;对方深受感动,也让了三尺,—场官司在“忍让”中化解讲和。
生活中我们难免与人发生各种矛盾、争执。有的人视“横蛮”为“英勇”,在矛盾和争执中总爱誓死争高低,使小事酿成大祸。有的人则视“忍让”为美德,做到“人善我,我善人;人不善我,我亦善人。”这两种人际关系的善恶,人们一眼即明,但要见之于行动则非易事。它需要矛盾的双方具有理智和道德,要相互尊重、相互谅解。
我们常看到有些人在墙壁上悬挂一幅书法作品,上书一个“忍”字,以此来告诫自己“忍”!在现实生活中,“忍”确是“化干戈为玉帛”的有效方法。从功利上来说,“忍可以免灾”,“莫大之祸,起于须臾不忍,不可不谨。”古人要求人们能忍则忍,把“忍”看成是法力无边的法宝,能使人逢凶化吉,遇难呈祥。佛教也极度宣扬“忍”,使之成为自我牺牲的精神。
确实,“忍”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倘若每个人都“忍让”些,生活将减少许多矛盾和争斗,社会也变得和平安详。“忍”也有利于我们自身的健康,“忍得一时之气,免得百日之忧”。面对矛盾和纷争,退避三合,礼让谦恭,自己会心理舒坦;同时,对方也会因你的宽容大度而受到感动。
然而,“忍”并不是要求毫无原则地忍让。不善“忍让”者,或与人争执,或虚伪退合而求伺机报复,这实际上是人格不健全的表现,容易导致偏执型、分裂型、自恋型、******型、强迫型或被攻击型等人格障碍。善“忍”者则不然,他讲究灵活处理,讲究气度让人,“得忍且忍”就是这个道理;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表现自己求得赞赏,倘若你的“忍”只是为了来日报复,这将贻害无穷!
佛教“不气歌”
他人气我我不气,我自心中有主意。
君子量大同天地,好坏事物包在里;
小人量小不容人,常常气人气自己。
世间事物般般有,岂能尽如我心意?
弥勒菩萨笑哈哈,大着肚子装天地。
他人若骂我,当做小儿戏。
高骂上了天,低骂入了地。
我若真该骂,给我好教意;
我若无那事,他是骂自己。
吃亏天赐福,让人懂道理。
若不学忍让,气上又加气。
因气得了病,罪苦无人替。
多少英雄汉,因此断了气,
想到死亡时,其事过得去。
他人来气我,我偏不生气,
一句阿弥陀,万病皆化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