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烹调的意义及作用
一道菜式,经过材料选购、初步加工及切配(刀工及配菜)的程序后,进一步便是正式的烹调。烹是加热,调是调味。烹调是运用巧妙的切工,将分配好的材料,经过加热与调味,做成一道勾人食欲的美味佳肴。
烹的目的,是将生的材料加热,使其变成熟的东西。其作用有下列数项:
(1)杀菌消毒:一般而言,生的食物,不论如何新鲜,都带有病菌和各种寄生虫,若不予杀死,吃的人就容易生病。这些细菌及寄生虫在80℃左右的温度中,大部分会死亡,烹调处理的目的之一就是杀菌消毒。要注意的是鱼和肉是不良的传热体,大块的鱼或肉,就算经过长时间加热,也只有外表的细菌会被杀死,而内部的温度仍然很低,这样食物深处的细菌及寄生虫仍然存活着。因此,必须延长加热的时间,将肉切成适当大小,予以搅拌均匀,这样才能达到迅速消灭细菌、寄成虫的效果。
(2)分解营养成分,帮助人体消化:食物中的营养成分,一般而言,是指蛋白质、脂肪、糖类、矿物质、维生素、水等。这些成分全是维持人体正常生长所需要的营养。但这些成分全是以复杂的化合物状态存在于食物中,不会自动分解。食物经高温烹调,会发生复杂的变化,其成分会分解。例如,烹调后,食物中的蛋白因热而凝固,胶质蛋白溶入汤中,纤维组织分散,矿物质、钙、磷、镁等溶于水中,最终被人体吸收消化。
(3)引出食物中的香气:生肉没有香味,但入锅加水煮后,虽不加任何调味料,只要煮到一定程度,肉的香味就会四溢,引起人的食欲。其他食物,如蔬菜、谷物,也都在煮后会溢出香味。为什么呢?原来,许多食物都含有各种芳香成分。这些成分经受热气化,就放出香味。
(4)混合各种材料的单一味道,做成复合的美味:一道菜式,要使用好几种材料,而各种材料均有其特具的味道。烹调以前,各种味道独立存在,不会与其他味道融合,但加热后,会发生变化。因物质中的分子经常在运动,温度提高后,运动更激烈,在这种运动中,一种材料中的分子,会进入他种原料组织之中,造成了复合的美味。
(5)达到佳肴的色、香、味、形统一:食物经加热,除引出物料的香气及复合的味道外,亦能使菜肴的色彩和形状发生变化,例如,加热时的火候如果掌握适当,会使炸的东西变成金黄色;炒的青菜变成碧绿色;虾用强火炒后,会变成鲜红色;鱼肉炒后会变成雪白色。同时,经花刀(装饰刀工)处理后的材料,加热后,亦可做成各式各样的形态,例如,麦穗形、兰花形等。
调味的目的,是加入调味品,将各种材料适当拌和,以除去原来的怪味、恶味、腥味、邪味,增加美味,其作用如下:
(1)除去腥味,分解浓味:牛肉、羊肉和海产品等材料,往往有很大的腥味,豚肉则有很大的浓味。这些腥味浓味,往往不合口味,有必要予以剔除。当然,加热可以除去一部分,但却不能全部除去,因此,有必要掺和某种调味品或混合一些材料,以达到美味的目的。调味品中的葱、姜、蒜、绍兴酒、醋、盐、白糖、香料等,都有除去腥味和浓味的作用。
以绍兴酒为例,绍兴酒的酒精成分很少,香味很醇,脂肪酸和氨基酸很多,所以,烹调时,加入适量的绍兴酒,会溶解肉、内脏及鱼肉表面黏液所含的氨、氨基酚、四纳化氢等化学物质,使其全部气化,所以可除去腥味。
(2)增加材料的味道:有些材料味道非常淡薄,甚至有的完全没有味道,若不加入其他味道,很难引起我们的食欲。所以,为了增加这些材料的味道,要加入调味品,或配合其他浓味的材料烹调。例如,豆腐、粉皮、凉粉、葡萄等是味道非常淡的东西,但适当地加入葱、姜、糖、汁、酱油等调味品,或与鱼、肉等味浓的东西一起烹调,会使本来平淡的味道变得鲜美。
(3)决定菜肴的最后味道:做菜时,要做成何种味道,决定于调味品,例如,做“排骨”时,加糖和醋,即成甜酸味道的“糖醋排骨”;加盐和花椒,即成芳香的“椒盐排骨”。
以鸡肉来说,如使用桂皮、茴香为调味料,则成“五香扒鸡”;使用咖喱粉,则成“咖喱鸡”。此外,使用牛乳可成“雪衣鸡”;或以陈皮为主要调味品,则成“陈皮鸡”;如加入辣油、芝麻酱、花椒粉、白糖、麻油、醋、酱油等,则可做出味道混合的“怪味鸡”。总之,调味料选用的不同,会决定菜肴最后的味道。
(4)使菜肴的色彩鲜明:烹调时所加的调味品,除了对味道有决定性的作用之外,也会增加色彩的鲜明,呈现色泽的调和及美观。例如,红腐乳汁和番茄汁会使菜式变成玫瑰色;红糟会使菜式成为红色;咖喱粉会使菜式变成淡黄色;蚝油会增加菜式的光泽。这些调味品全都有助于增加菜肴的色彩。
烹和调,虽然各具独立的概念,但两者是一体的两面,有不可分割的关系。经由“调”,进行材料与调味品的适当配合;经由“烹”,使材料与调味品起各种物理及化学变化。所以,要正确把握烹与调的技术,方能保证菜肴的品质。
(二)家庭烹饪也讲究刀工
经刀工处理的各种材料,其形状大致可分为块、条、丁、片、丝、粒、茸、末等。
原料形状粗细都依材料的性质与调理的要求而定。
现将刀工处理后的材料形状分述如下:
成块加工可用切法或劈法。无骨材料多用切的刀法,有骨材料则用劈的刀法。
块的形状颇多,菱形块、大方块、小方块、长方块、滚料块等较为常见。
切成块的材料,大多因为材料本身较小,或依据材料原有的形状直接切劈外,一般多先切成同大的条或段,然后再切成块。
动物性带骨的材料,使用直劈刀法较为实用,劈切为方块或长方块(禽类可先去颈及爪,鱼类先去头及尾)比较方便。
植物性材料,如莴苣、莲藕、茭白、萝卜、番茄、冬瓜、丝瓜等,可切成三角块或滚刀块。
另一种劈柴块是先用刀背拍击材料,使材料纤维软化后切成块的方法。
块的形状依调理的需要与材料的特征而定,一般而言,在加热时间较长的烧或焖时,可切成较大块;加热时间较短的熘、炒时,则切成小块。材料质地膨松脆软的,切大块较好;坚硬有骨的宜切成稍小的块。大块的肉类材料可在正反两面剞入十字花纹,可帮助快熟以及材料的人味。
成片可用直刀法、平刀法或斜刀法削切而成薄片,较块薄。若材料的形状与宽窄适合切成片,则可直接用刀切成薄片;若材料的形状不适合切片,则先用刀将材料切成条后再加工成片。有些材料须先去皮、筋及骨等,切成较大的块或较宽幅的条后再加工成片。
根据调理的要求,片有大、小、厚、薄之分。汆(白煮)时的片,加热时间较短,宜切成薄片。因入锅后无须翻面,若切厚则容易沉底,也不容易熟。用于炒、爆、熘的片,宜稍厚。因加热时间略长,有翻面、挂芡等必要,过薄则容易破碎或粘锅。
切片时,应以材料原型为依据适当处理。例如茭白、胡萝卜等本身为圆柱形,宜先直劈后再切成月牙片(半月形),也可切成斜方形,加工后成橄榄片或菱形片(均为菱形)。
莴苣、茭白等宜用滚料刀法,切成剪刀头片。换言之,宜根据材料形状和烹调的要求,切成相关的各种片型。
片型种类有:柳叶片、桃叶片、长方片、梳子片、剪刀头片、橄榄片、齿轮片、蝴蝶片等。
各种片形因厚薄、大小的差异,用途也有所改变。例如,肉类多切成柳叶片,用于白煮、爆炒。鱼切成长方片,用于炒、熘等。
肾脏先施以刻刀,再用斜刀切成梳子片。因炝拌、清汤等,多把莴苣、茭白、红萝卜、竹笋等切成橄榄片,作为肉类、鸡等的副材料。
条与丝的粗细有所区别,但形状相似,长度一般为3~4厘米,条细者宽约7毫米,粗者为1厘米。细的丝宽约2毫米,粗者为3~4毫米,丝最细可达到1毫米以下。
加工条与丝时,首先将材料切成片(若属较薄的材料如百页等,则无需切成片),再以直刀法直切、推切或拉切成丝。
条较丝厚且宽,常一片一片分开切成。丝可一次将片形原料数片叠放而切,其叠法有如下三种:
(1)瓦楞形叠切法:将一片片材料像屋顶的瓦一样斜排。层勿过多,叠成4~5层即可。此法是应用最广的叠法,这种叠法在切时,原料不会溃散。
(2)砌砖形叠切法:把材料叠积整齐的切法。该种叠法须使材料每片的大小与形状一致。
此叠切法的缺点是,切到最后因手难以把稳材料,其叠切的形状容易溃散。
(3)卷筒形叠切法:将片状材料卷成圆筒状再切,适用于面积较宽、质薄而坚韧、富于弹性的材料。如百页、蛋饼等。若切成丝后过长,再横切1~2刀,使之成恰好的长度。
切条与丝时,推切和拉切适宜于切有弹性而坚韧的材料(如猪肉、鸡、鸭、鱼肉等);对于清脆的材料(如萝卜、茭白、竹笋等)则须直切。同时,根据材料纤维生长的方向,可采取顺切、横切或斜切等不同的切法。
丁较块小,由条加工而成。其大小依据条之粗度而定。粗条切成大丁,细条切成小丁。
丁的形状可分为:小方丁、橄榄丁、菱角丁、手指丁等。
粒比丁更小,由丝切成,大小犹如米粒。
末比粒更小,大小如粟或芝麻,多由丁或粒切成。
丁的用途广泛,适用的材料很多。例如,弹性佳的各种肉类,清脆的竹笋、茭白等材料均适合于加工成丁。
粒多用于弹性较好的材料,如炒豌豆时使用的火腿,最适宜切成粒。
末多用于菜肴中的配色、调味或勾芡等。鸡肉、肉类、火腿、香菇、葱、姜等都适合于加工成末。末也可用于菜肴的主材料,例如,四川菜中的“麻婆豆腐”,即以牛肉末与豆腐为主材料烹调而成。
我国地域辽阔,各地人们的习惯不同,称呼也不尽相同,茸、泥因地域不同,加工的形状有所差异。有些地方称用刀背与刀刃敲打后剁碎的材料为茸;用刀腹击打,使成新膏状的为泥。但有的地方称剁碎成软浆的猪肉、鱼虾等为茸,也有地区将煮熟的马铃薯磨碎的称为泥。还有一种说法,茸比泥软,泥比茸细。
对于茸、泥,各地说法皆不一致。一般而言,茸泥均以排刀法或用刀腹磨碎而制成,其方法不外乎细剁材料,使成泥状。使用的材料有鸡、肉、虾、鱼等。
在把材料加工成茸之前,须先去筋与皮。制作鸡茸、鱼茸时,宜添加适量的猪板油(通常剁鸡茸加30%;剁肉茸、鱼茸约40%),使之产生黏性。
(三)烹调过程的一般要求
烹调是复杂且纤细的过程,富有技术性及艺术性,家庭烹调也具有这一性质。
同时,因烹调在高温条件下进行作业,使用工具时较需要力气,所以烹调作业有下列各项要求:
(1)注意锻炼身体,以增加体力及耐久力,尤其是臂力。
(2)要正确把握烹调基本操作的姿势,以自然姿势操作最为方便。
(3)操作时要集中思考,注意动作的敏捷及安全。
(4)刀具需清净及锐利,食具要保持清洁,注意卫生。
(5)能够熟练应用必备的餐厨用具。
(6)能够正确放人材料(包括水及调味料)。
(7)面衣及加味面衣要适度而平均(浓度及厚度要适当)。
(8)能够正确识别油温。
(9)能够迅速地掌握火候大小。
(10)勾芡要适当(煮汁及浓度)。
(11)翻锅要能自如。
(12)菜出锅的时机要适当(以保证柔及脆)。
(13)盛菜于盘碗的动作要熟练。
(四)火候拿握
在烹调过程中,热的传导主要有如下几种:
(1)用水作加热体传热:它是通过煮沸的水将菜肴烹制好(水的沸点是100℃)。
(2)用油传热:它是用烧沸的油将菜肴炸熟,油冒青烟时,温度可达220℃左右。
(3)用蒸汽传热:就是依靠蒸汽的温度使原料受热。蒸汽的温度比水高,它的最低温度就有100℃。
(4)烤的传热:燃料在烤炉内燃烧,强烈的辐射与热空气对流将菜肴烤熟。烤有敞开式和封闭式两种方式。
(5)用盐和砂粒传热:就是利用粗盐粒和砂粒传热,操作必须不断翻动,使原料受热均匀。
用油和蒸气作传热体一般用旺火,用水作传热体一般用中火或先用旺火后转小火,烤和砂粒的传热用火情况视原料性能而定。
掌握好火候主要应注意如下几点:
(1)根据原料的性能掌握火候:各种原料都有老嫩的区别,同一份菜肴里,主料与配料的性能也不同,有的易熟,有的不易熟,所以,有时要将主、配料分开烹制,然后合在一起,有时采取老的原料先下锅,嫩的后下锅,如菠菜作配菜,就不能将菠菜与主料同时下锅,只能先将主料烹熟,菠菜放人另一只锅里烫一下,再与主料混合在一起,才能保持菠菜青绿的色彩。
(2)根据材料的厚薄掌握火候:首先要求刀工切配时应尽量使原料厚薄均匀,否则就会出现生熟不一。薄而小的原料则用旺火热油下锅,短时间起锅,稍厚的材料宜剞些花刀,使热容易传入内部。
(3)根据烹制方法掌握火候:因为不同的烹制方法,需使用不同的火力,凡爆、溜、炸的菜品要求鲜、嫩、脆,火力宜大,动作要快,才能保证菜肴的质量。
(4)烹调时要注意原料各部位受热均匀,大火要勤翻勤簸,小火适时翻簸,以免老嫩不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