往事越千年
塔里木河从古远的年代走来,不知疲倦地奔流到今天。它像一位伟大的哲人,迎着风云的变幻、时代的变迁,在探求学术的航道里仍在奋力地执着地永不停息地奔流着。
在它的注视下,西域三十六国全部沦为废墟,灰飞烟灭,消失得遗迹难寻。当年龟兹国城垣高大,宫室壮丽,城有三重,外城与长安城相似;楼兰城虽小,却也楼阁飞檐,街巷纵横,商家店铺鳞次栉比,作坊客站排列成行,担负着国际都会的使命;疏勒古国更是宫城堂皇,佛寺隆盛,它是西方文化进入的首途,又是东方旅人西去的中转大都会;于阗国直至宋代,仍是一派东胜景象,城中宫殿皆面向东,有金册殿、七凤楼等等,寺庙烟火旺盛不衰……
曾几何时,王国更迭,宫城毁灭,千年创造,逝于一旦;文化的生长与消亡,文明的潮涌与断流……如此周而复始、始而又终,损耗了多少仁人志士的智慧,断送了多少芸芸众生的性命。
权力的争夺、宗教的厮杀,兵连祸结,战乱频仍。
沙漠向绿洲蔓延,抵挡无力;风暴向人类施暴,生灵涂炭。
恶劣的自然环境和气候条件,使水源萎缩,河水蒸发,渗漏,减少,断流;受到生存威胁的人们,弃城而去,背井离乡,去寻找、开辟另一处资源丰富的生存环境……
城镇、绿洲,过去的家园,只剩下些残垣断壁,点点废墟,像暴风雨中跌落的飞鸟,被风雨击打,被沙漠湮没。
新的城镇再建,新的绿洲又起。
但是,河流却重荷难负。
历史上流人塔里木河的河流很多,绝不止现在的三条。仅据记载,主要的就有阿克苏河、叶尔羌河、和田河、喀什噶尔河、渭于河、克里雅河、尼雅河等等。但由于塔里木河及其支流和上游的绿洲面积不断扩大,引水量逐年增加,又加上风沙干旱作用和流沙地势,造成水份的大量蒸发、渗漏和流失,进入塔里木河的水越来越少,有的支流已完全断流。其中如克里雅河、尼雅河、喀什噶尔河、渭干河等,早在20世纪初就已断流,无缘再与塔里木河会面。叶尔羌河在汉唐时代曾与古于阗河汇合为塔里木南河,唐至宋代逐渐西迁,仍然水势洋洋。至20世纪中叶前后,丰水年可流入塔里木河,枯水年就很难与塔里木河汇合了。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一样,都是古老灌区,流域人口密集,农业发达,沿途各地随意扒开口子,让河水漫流,造成河水断流。有相当长一段时期,叶尔羌河每隔两三年才有一次进入塔里木河。和田河则只有在每年七八月的大洪水期,才能给塔里木河补充水源。全年近十个月时间,和田河是干河床。
塔里木河的水源,主要依靠阿克苏河。
孔雀河原来经过尉犁县境,汇入塔里木河,现在已无水下流。孑L雀河发源于博斯腾湖,博斯腾湖的水源来自开都河,而开都河的水量也有减少之势,所以造成博斯腾湖水位下降,原先湖水溢出流成孔雀河,现在要靠扬水站从博斯腾湖抽水,给孔雀河供水和加大孔雀河的流量。
塔里木河流经塔克拉玛干沙漠腹地,洪水泛滥时泥沙淤积,河床不稳,河网紊乱,湖沼相连。历史上尉犁县境内有南北两条河道轮流改道,北道与孔雀河汇流进入罗布泊,南道经铁干里克、阿拉干流入台特马湖。公元四世纪初,塔里木河改道南流,注入台特马湖,罗布泊逐渐干涸,致使楼兰等绿洲国家由此消亡,被滚滚黄沙所吞没。至公元1921年,塔里木河水倒向北流与孔雀河汇合,再次进入罗布泊。这次改道,又给尉犁一带造成很大危害。后来于1952年在轮台筑坝,使塔里木河仍走南道,进入台特马湖,形成塔里木河下游至今的基本格局。
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源流和支流,都是古代主要灌区,历史上曾经一次又一次地进行农田、水利建设,孕育出人类繁衍的绿洲、城镇和文明因子。
早在西汉时期,就有了塔里木河中下游轮台、渠犁的灌溉工程。汉武帝太初四年在轮台、渠犁一带进行屯田和兴修水利,“有灌田五千顷以上”,可见“故轮台以东”一带的灌溉农业就已达到相当的规模。轮台县东南汉代古城遗址附近的红泥滩上,至今可见当年修建的田畴、渠道的处处痕迹。
汉宣帝时西域都护府在焉耆、龟兹设营屯田,屯田军民在今沙雅县、新和县修建很多渠道,引水灌田。仅沙雅一地,就可见到长达一百公里的古代渠道遗址,人们从渠旁古城遗址捡到五铢钱和陶片等文物。这些渠道是用红土筑成的,渠道沿线,由于泥沙淤积高出地面,宛如长蛇伸展在原野上,形成一个发思古之幽情的新景观,当地少数民族群众称之为“汉人渠”。
塔里木河下游罗布泊地区,更是田畴阡陌成片、水网渠道纵横的著名屯田区。汉昭帝派军士到伊循(今若羌境内)屯田,兴建了完整成套的灌溉渠系。伊循城北的注滨河(今卡墙河)上修筑拦洪大坝引水灌田,是筑坝水利工程最早的历史记载。当时引水渠首工程,是用木笼压梢、打桩抛石建成的临时性建筑。但渠道建筑布局合理,渠北设总闸和分水闸,有干渠和七道支渠,分布在地势较高的地方,采用双向灌溉和集中分水的方式,控制着整个灌区,显示了汉代水利建设的先进技术水平。
东汉时西域政局****,中原与西域关系“三绝”、“三通”,农田水利事业必然受到严重影响,但疏勒、于阗、楼兰、精绝等地的屯田还是断断续续进行了一百多年。楼兰城的官署规模宏大,就是这一时期由屯田军民建筑的。楼兰还出土了储藏在木料下的一堆糜子,糜子中还夹杂着麦子。伊循作为屯田中心,这一时期的灌溉系统呈树枝状散开,工程配置相当严密和科学。精绝国也进行了相应的农业水利建设,从民丰县尼雅遗址(即精绝国都)
出土的“司禾府印”,说明这里已设立了与屯田事务有关的管理机构。尼雅遗址出土的铁铲和木夯,正是屯田军民开渠筑坝使用的工具。
魏晋南北朝时期的农田水利建设,仍主要集中在塔里木河下游的楼兰、尼雅、伊循等地。当时楼兰不仅设有戌已校尉,还设置了西域长史,实行对这一地区政治、军事和屯田的领导。在屯田耕种的士卒中,还有守堤管水的专职军官。有一件出土文书说,楼兰城东涨洪水,有六处决口,当时有六百屯田士卒奋力堵水筑坝,但兵力还是不够,因此上书西域长史,要求迅速增兵。出土于公元330年的文书说,由于塔里木河在这之前已经改道,楼兰城水源断绝,前凉政府就把西域都护府迁至海头,海头位于罗布泊西南、伊循城北,当时塔里木南河流经海头。从此,楼兰作为屯田重镇的地位,就被海头所替代了。
隋唐时代,塔里木河流域的伊循、且末、焉耆、龟兹、乌垒、疏勒、于阗等地,“大开屯田”、“规模宏远”,这些地区水源充足、土地肥沃,宜耕宜牧,因此成为农田水利开发的重点地区。焉耆、龟兹一带都设置重兵,“兴屯田,仓库盈”,种植小麦、谷子、高梁、胡麻等作物,保证了驻守边疆的军队的粮食供应。焉耆“唐王城”屯田遗址,出土了大量屯田军士使用过的铁犁、铁镰、铁斧、铁铲及陶器用具。龟兹专设了“营田使”,管理农田水利事务。乌垒一带也有唐军屯田戍守,与其相邻的轮台“边屯连云”,留下了许多屯田和渠道建设的遗址。在疏勒设有屯田七处,其属地巴尔楚克(今巴楚县)曾是喀什噶尔河和叶尔羌河的交汇处,水利和土地条件非常优越,所以成为重要的屯垦灌溉地区,古代渠道田畦痕迹随处可见。
设在龟兹的西域最高权力机构西域都护府,分别设置了“掏拓所”和“知水官”等各级专管农田水利的机构和官吏,每年负责组织军民整修土地,修建水利工程,为西域绿洲的农业文明编织着绚丽的蓝图。
到了公元十世纪的宋代,中原王朝已失去了盛唐气象的恢宏和自信,在军事上也处于节节败退的劣势。但正是这个时代,却出人意料地发明了火药、指南针和活字印刷术。把人类从蒙昧推向文明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有三项都是在十世纪前后发明的。由于北方大地沦为边防地带,南方文化迅速发展,进入黄金时代,商品经济的萌芽也勃发出最初的活力。这一承前启后的两宋时代,被胡适先生称为中国的“文艺复兴”时期。正当宋朝在经济、文化和科学发明方面为人类作出巨大的贡献时,却战乱频仍,生态环境严重破坏,社会发展停滞不前,千年文明毁于一旦。
塔里木河流域田园荒芜,水利失修,赤地千里,十室九空。在严酷自然环境中本来就很脆弱的绿洲文明,又陷入战争的水深火热之中。
经过长期恢复和整合,******文化出现勃勃生机时,进一步的争夺权力的各种内乱、叛乱又甚嚣尘上,给塔里木河上空蒙上重重烟尘。
塔里木河流的是无尽的苦涩和忧伤。
清朝政府为了保住在塔里木河流域的领土,常常抓住有利时机进行农田水利建设,以利饱受战乱之苦的人民休养生息。莎车县在叶尔羌河开挖两道大渠,分别有百公里长,沿两渠安置维吾尔族农民居住和务农。巴尔楚克(今巴楚县)分别从叶尔羌河和喀什噶尔河开渠引水,筑坝蓄水,又修数十条干渠和百余条支渠,陆续建成一个灌溉面积达二十多万亩的大规模新垦区。库车、沙雅、阿克苏、乌什分别从渭干河、阿克苏河和托什干河开渠数百条,总长度达千余公里。仅以上四县,经兴建和修复水利后,灌溉面积就达到二百多万亩。喀什和和田也都大兴水利建设,开挖的干渠支渠密如蛛网,灌溉面积也都各达到百万亩以上。
千百年来,塔里木河流域及其源流,像母亲的乳汁一般,养育着塔里木盆地数百万子孙后代,浇灌着一代又一代、旧树发新枝的绿洲文明之花。这位伟大的母亲河,永远都在默默地毫不吝惜地奉献着自己的一切。
世纪回眸
四面环山的巨大盆地里,一条大河如彩练般从浩瀚广袤的沙漠中飘流而过,就这样构成了一个完整的世界,一个域外各民族特殊的生存单元,一个人类生活的缩影。
塔里木河流域的往昔岁月,早已成了“定格”的历史。这里发生的故事,一切兴衰荣枯、功败垂成,都已化作历史的尘烟,随着塔里木河的波浪而流逝。
人类一次又一次地停住脚步,甚至回到原来的起点。
塔里木河承担了太多的重负,不时地发出沉重的喘息声。它从古代到今天吟唱的一首长歌,始终流露着忧伤的情调。
20世纪是塔里木河历史上发生变化最剧烈的时期。这历史的巨变带来了空前的繁荣和发展,也带来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和隐患。
然而,20世纪特别是这一世纪中叶以后,塔里木河流域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无论如何是值得称道的。
20世纪初叶的清朝遗老、民国新疆督办杨增新说:“屯垦为当今要政。”他非常明智地认为:新疆幅员辽阔,不患无地,而患无水,水利是农业的根本。因而在民国4年(公元1915年),成立了新疆水利委员会,制定水利章程,规划水利建设方案。随即,莎车、巴楚、阿克苏等地分别在叶尔羌河和阿克苏河开挖渠道,建筑新坝,开荒造田,种植杨柳。新疆督办盛世才主政时期,实施新疆“三年建设计划”,大兴农田水利,据1944年统计,全疆兴建渠道1578条,总长度达3.6万公里,灌溉面积也达到1680万亩,为恢复新疆濒临崩溃的农业经济,起到了暂时的补血作用。
这些水利建设规模有限,工程简陋,仅能维持民生的最低要求。在20世纪前半叶那些动荡的年代,也只能如此。据统计,1949年新疆农村平均两户农民才有一把坎土镘,三家农户只占有一头耕畜,九户农民有一辆木轮车。人均占有粮食全年不到二百公斤。农村耕作粗放,生产落后,经济凋敝,面临着极大的生存危机。
1949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十万大军进入塔里木河流域,他们的口粮显然没有保证。只有自力更生,开荒造田,解决自身的生存问题。后来这支军队更名为生产建设兵团,分布在塔里木河中下游的农二师,阿克苏河流域和塔里木河中上游的农一师,叶尔羌河流域的农三师,以及和田河流域及其源流的兵团和田管理处,人口总数最后达到百万之众。他们深入到塔里木河流域的每个角落,披荆斩棘,开荒造田,挖渠筑坝,兴修水利,创造了开发塔里木盆地的丰功伟绩。塔里木河流域及源流地区的荒漠彻底改变了容颜,获得了新生。这里发生的变化,堪称骇世惊俗,撼天动地。
他们在进军塔里木、征服万古荒原时,所遇到的困难是难以想像的。没有帐篷,就在雪地上挖一个坑,铺上柴草泥土,住在这种“地窝子”里。没有蔬菜,就长期用盐水拌辣椒下饭。没有碾子和石磨,就煮麦粒和玉米粒充饥。他们自己打造农具,编制筐篓,在冻得坚硬的地上挖渠开荒。沉睡千年的处女地被他们进军的脚步唤醒,古木参天的原始大林莽被他们勤劳的双手改造成万顷良田。
当时经过全面踏勘和科学测算,塔里木河流域可垦荒地约达千万亩。塔里木河除上游农村已经利用的以外,还有约四十亿立方米的水利资源可供利用。面对这样有利的条件,一场开发塔里木的全方位战斗,就在荒无人烟的戈壁沙漠展开了。
这是历史上空前规模的、成效最大的一次屯垦戍边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