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家庭按摩大全
26381700000025

第25章 头部按摩为什么受欢迎(5)

【位置】 血液点穴与右肝肿大区之间(图4-78)。

【主治】 消化不良,肌萎缩,血液病,崩漏,脱肛,病后体弱,内脏下垂,重症肌无力。

【手法】 棒推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适中。

※肝

【位置】 胃、十二指肠穴的后方(图4-78)。

【主治】 肝气郁滞,眼疾,肋痛,疟疾,月经不调,痛经等病症。

【手法】 棒按肝穴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以轻柔为佳。

※内分泌

【位置】 在屏间切迹内耳甲腔底部(图4-78)。

【主治】 生殖系统功能失调,更年期综合征,皮肤病等病症。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适中。

※心

【位置】 在耳甲腔中心最凹处(图4-79)。

【主治】 中暑,急惊风,心血管系统疾病。

【手法】 用食指或拇指指端按揉6分钟,力度适中。

※皮质下

【位置】 在对耳屏内壁的前侧(图4-79)。

【主治】 失眠,嗜睡等各种精神神经系统的疾患。

【手法】 用指甲轻刮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以局部皮肤微痛、微红为度。

※交感

【位置】 对耳轮下脚上缘与耳轮内侧缘交界处(图4-79)。

【主治】 溃疡病,胃痉挛,胆管蛔虫,胆石症等。

【手法】 用拇指指端点按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佳。

※降压点

【位置】 三角窝的内上角(图4-80)。

【主治】 高血压,血管性头痛等病症。

【手法】 用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螺纹面,相对掐揉或捏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手法以偏重为宜。

※气管

【位置】 在口与心之间(图4-80)。

【主治】 咳嗽,哮喘。

【手法】 棒点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要轻柔。

※咽喉

【位置】 在耳屏内侧面的上1/2处(图4-80)。

【主治】 咽喉肿痛,扁桃体炎等病症。

【手法】 以双手食指和拇指指端着力,捏揉或掐揉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用力轻重兼施,以柔和为宜。

※肾

【位置】 小肠的上方(图4-81)。

【主治】 脑发育不全,记忆力减退,神经衰弱,头晕,头痛,倦卧乏力,神经性耳聋,耳鸣,听力减退,脱发,斑秃,眼科疾病,妇产科疾病,泌尿生殖系统疾病(如不育症、性功能障碍等),骨折愈合不良,牙齿松动,牙周炎,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水肿,电解质平衡失调,慢性咽喉炎,五更泻等。

【手法】 用食指指端按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胸

【位置】 在对耳轮上,与屏上切迹同水平处(图4-82)。

【主治】 胸肋痛,乳腺炎等。

【手法】 棒按3分钟,频率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肺

【位置】 心的上、下、外三面(图4-82)。

【主治】 皮肤病,呼吸系统疾病,感冒等病症。

【手法】 棒点6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适中,着力点在肺穴区域内边点边移位。

※枕

【位置】 在对耳屏外侧面的后上方(图4-82)。

【主治】 皮肤病,神经系统疾病,昏厥,后头痛,失眠等。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要轻柔。

※胃

【位置】 在耳轮脚消失处(图4-83)。

【主治】 胃痛,呃逆,呕吐,消化不良,胃溃疡,失眠等症。

【手法】 棒推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宜。

※直肠下段

【位置】 在与大肠穴同水平的耳轮处(图4-83)。

【主治】 便秘,痢疾,脱肛,痔疮等。

【手法】 棒按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以偏重为佳。

※便秘

【位置】 附件的下方(图4-83)。

【主治】 大便秘结,痔疮出血等。

【手法】 棒点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耳中

【位置】 在耳轮脚上(图4-83)。

【主治】 呃逆,黄疸,消化不良,皮肤瘙痒等。

【手法】 棒按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以轻柔缓和为佳。

※膈

【位置】 在耳轮脚(图4-83)。

【主治】 膈肌痉挛,各种皮肤病,出血性疾患,多种血液病等。

【手法】 用食指和拇指指端捏揉3分钟,力度轻重兼施,以柔和为佳。

※外生殖器

【位置】 与对耳轮下脚下缘相平的耳轮处(图4-84)。

【主治】 性功能障碍,****炎,****炎,宫颈炎,腰痛,坐骨神经痛。

【手法】 用手指弹5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以局部微痛为宜。

※腹

【位置】 腰椎与胸之间(图4-85)。

【主治】 多种原因引起的上腹部痛。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50次,力度轻缓。

※大肠

【位置】 在耳轮脚上方偏内侧1/2处的耳甲艇部(图4-85)。

【主治】 肠炎,痢疾,腹泻,便秘,痔疮,肠麻痹及呼吸系统疾患。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 小肠

【位置】 在耳轮脚上方偏外侧1/2处的耳甲艇部(图4-85)。

【主治】 消化不良,肠炎,肠胀气及心脏病。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阑尾

【位置】 在大肠与小肠之间(图4-85)。

【主治】 急、慢性阑尾炎。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卵巢)

【位置】 在对耳屏的内侧前下方(图4-85)。

【主治】 生殖系统疾病,头痛等。

【手法】 指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适中。

※垂体

【位置】 在对耳屏内壁的底部(图4-85)。

【主治】 侏儒症,肢端肥大病,尿崩症,休克,产后宫缩不佳,性功能障碍及内分泌紊乱等。

【手法】 食指和拇指捏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120次,力度适中。

※尿道

【位置】 在对耳轮下脚下缘相平的耳轮处(图4-86)。

【主治】 尿频,尿急等。

【手法】 棒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膀胱

【位置】 大肠的上方(图4-86)。

【主治】 膀胱炎,尿频,尿急,尿淋沥,尿潴留,尿崩症,遗尿症,腰背酸痛,外感,项背酸痛。

【手法】 指点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眼

【位置】 从屏间切迹底部起,画3条水平方向的平行线,把整个耳垂划成3等份,再做垂直方向的3条平行线,把整个耳垂划成9等份,第五区内当中即是眼(图4-87)。

【主治】 各种眼科疾病。

【手法】 揉捏5分钟,频率每分钟75次,力度适中。

※面颊

【位置】 在耳垂5、6区交界线的周围(图4-87)。

【主治】 三叉神经痛,口眼斜,痤疮等面部疾病。

【手法】 掐1分钟,以产生掐痕为度。

※颈

【位置】 在屏轮切迹偏耳舟侧处(图4-87)。

【主治】 落枕,颈部扭伤,单纯性甲状腺肿。

【手法】 棒推2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要轻缓柔和。

※肩

【位置】 与屏上切迹同水平的耳舟部(图4-87)。

【主治】 各种原因引起的肩痛及活动障碍。

【手法】 指推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肘

【位置】 在腕与锁骨之间(图4-87)。

【主治】 肘关节痛。

【手法】 指揉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适中。

※膝

【位置】 在对耳轮上脚的中部,与对耳轮下脚上缘同水平(图4-88)。

【主治】 膝关节炎。

【手法】 棒推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90次,力度以轻柔为佳。

※踝

【位置】 在对耳轮上脚的内上脚(图4-88)。

【主治】 踝关节炎,踝扭伤等。

【手法】 棒推3分钟,频率每分钟90次,力度适中。

※扁桃体

【位置】 在耳垂8区正中(图4-88)。

【主治】 喉蛾,扁桃体炎等。

【手法】 揉捏3分钟,频率为每分钟60次,力度以轻柔为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