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科普动物秘密最有趣
26381800000029

第29章 有脊椎动物(15)

秃鹫别名“坐山雕”。常见于山区,偶尔也到平原或草原活动,多单独长时间自由滑翔于天空,取食时有群食现象。常以动物腐尸为食,有时也吃一些小型兽类。喜停留在山顶或大树顶上。

“清洁工”

秃鹫以动物的腐肉为生。当它们要找寻远处地面上的腐肉时,它们宽大的呈矩形的翅膀利于它们在空中翱翔。它们的钩状嘴强硬有力,尖利的边缘可以撕开动物的皮肉,而坚韧的舌头则可将肉从骨头上扯下。不过,秃鹫没有其他猛禽所拥有的强有力的腿和尖利的爪子,因为它们从不捕食活的动物。

康多兀鹫

隼形目美洲鹫科,喙黄色,雄性头上具盔状冠,头及上颈裸出。下颈羽毛有状似领圈的白色横带。次级飞羽白色,羽雌雄性交替完成孵卵。分布于美洲。

康多兀鹫别名“神鹰”。体形巨大,常栖息于悬崖峭壁上,多单独或小群生活。以动物的腐尸为食。喜长时间翱翔在天空中,它在空中盘桓的同时,用它那敏捷锐无比的眼睛寻找地面的食物,一旦发现,即刻俯冲捕食。

18、雕

雕是大型猛禽,体形粗壮、翅及尾羽长而宽阔,扇翅较慢,常在近山区的高空盘旋翱翔,能捕食野兔、幼畜等大型哺乳动物,也瞎食鼠类。我国常见的种类有金雕和乌雕。

虎头海雕

隼形目雕科,喙及蜡膜黄色,跗跖暗黄色,爪黑色,通体羽毛褐色,额白色,翼上小覆羽,腿翼羽和尾羽白色,飞羽黑褐色。营巢于近海岸的岩壁上或高大乔木上。每次产卵2枚,卵青白色。分布于我国辽宁、河北等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

隼形目雕科,喙暗黄色,上体土褐色,并杂以污白色纵纹,肩羽具白色羽缘,尾羽白色,跗跖黄色,爪黑色。每年3~4月繁殖,营巢于海岸边的岩壁或乔木上。分布于我国内蒙古、黑龙江、青海、四川以及东部沿海地区。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白尾海雕性凶猛,多栖息于海滨、江河等水域或沼泽地。非繁殖季节也见于山地草原。以鼠、兔、野鸭和鱼等为主食,也吃动物尸体。目前白尾海雕的数量稀少。

蛇雕

单形目雕科,喙灰蓝色,跗跖和趾黄以,爪黑色。头顶及羽冠黑色,羽基白色。上体暗褐色,小翼羽及小覆羽先端缀有白点,尾上覆羽端缘白,尾羽黑色,中部有1道宽阔污白色横斑。下体棕褐色,缀有白色斑点。常栖息于在山地森林的高大乔木上。分布于我国浙江、福建等南方各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蛇雕常栖息于山林间,喜食蛇类、兼食蛙类、鸟类和鼠类。常翱翔于天空,有时能飞到人眼所不能看到的高度。蛇雕数量稀少。

白头海雕

白头海雕是唯一原产北美洲的雕,因头部纯白色而得名。它们的爪子尖锐有力,常用来捕捉猎物。喙、眼和脚为黄色,其喙大且呈弯形。雌鸟的体形往往比雄鸟大。白头海雕作为美国的“国鸟”而得名世界。白头海雕是一种大型海雕,也是一种大型猛禽,体长可达1.2米,双翅展开有2米左右宽,嘴巴和爪子都强壮有力并且弯曲成钩状,是典型猎物的有力武器。

鸟王

人们把白头海雕称作“鸟王”,由于它们个头巨大,特别凶猛,而且因为这种鸟的视力出众,能够正视太阳,飞翔能力特别强。白头海雕喜欢生活在有水的地区,雌雄成对活动。白头海雕常常在空中追逐被人称“渔夫”的鹗,强迫它们扔掉爪中或嘴上的鱼,把鱼抢过来,这种行么霸道无礼,颇像海盗。因而,有人称它们为“强盗鸟”。

国鸟

1782年6月20日,美国国会决定将白头海雕作为国鸟,这是全世界以鸟作为国鸟的一个创举,象征着国家的坚强和民族的勇敢以外,还在于它们是美洲的特产珍禽。现在,美国的国徽上,美国早队的制服上,都绘着一只海雕。它的一只脚抓着橄榄枝,另一只脚抓着一束箭,象征着国会和战争的权力,嘴里叼着一条黄色的带子,上面写着“合众为一”,是美利坚合众各州组成一个完整的国家的意思。

19、隼

隼是一种令各种鸟望而生畏的猛禽。它头很小,喙粗大,前端呈钩形,很适合于撕裂、折断猎物的骨和肉。翼端呈尖形,是隼形目中最适于捕获猎物的体形。隼有强壮的腿和锐利的趾爪,而且视力极佳,飞行速度极快,一旦发现猎物,就猛扑过去,将它们踢死,然后它们便可以美食一顿。隼通常在山上或崖壁上繁殖。

鸟嘴

尽管一般都是钩状的,但猛禽的嘴部形状仍视所捕食动物的不同而有所区别。南美秃鹰嘴尖的钩子可将动物尸体的覆盖物掀去,并能撕下尸体上的肉。而隼的嘴边有锯齿一样的牙齿,可以切断鸟的脖颈。

捕猎技巧

猛禽的捕食方法各不相同,游隼的技艺出众。它可以在极高处来一个漂亮的俯冲,抓住半空飞翔的鸟;而食雀鹰往往狡猾地在山脊的一侧低飞,然后突然飞到山脊的另一面,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抓起一只小鸟就迅速飞走。

盘旋

一些猛禽,特别是茶隼,掌握了觅食时在半空中盘旋滑翔的高超技巧。在空中,它们用锐利的眼睛找寻地上的田鼠或老鼠。这时,它产的头部保持稳定,而身体、翅膀和尾巴只作一些轻微的调整,以保持在空中飞行的固定姿势。

红隼

隼形目隼科,头顶至后颈深灰色,背及翼上覆羽要栗红色,具黑褐色斑点,飞羽黑色。尾羽具宽阔次端斑,先端白色。下体皮黄色,胸、胁具黑褐色纵纹。筑巢于乔木或岩壁上的洞穴中。每次产卵4~6枚,卵白色。红隼遍布我国各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0、鸡形目

鸡形目中最有名的就是家鸡,经人类数千年的饲养,已经成为平常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

环颈雉

鸡形目雉科,喙粗短而强,喙先端略向下曲,但不具钩。雄性羽色艳丽,头部裸露,具肉质冠,头余部黑色,具绿色金属光泽,颈下有1条白色环纹,胸部栗色,尾很长。羽以褐色为主,背有“V”字形黑纹,营巢于地面的凹坑中,内辅以草、树叶、松针等。每次产卵4~6枚,遍布我国各地,但亚种分化较多。

红腹锦鸡

鸡形目雉科,雄性头部具金黄色丝状羽冠,散覆于颈上。后颈围着生橙色具黑色羽缘的扇状羽,形如披肩。上背浓绿色,羽缘带黑色,背羽和腰羽金黄色,至腰转呈深红色;下体深红色;尾羽较长而曲,中央尾羽深褐色并杂以黄褐色斑点;跗跖具距。雌性羽色以褐色为主,杂以黑斑;尾较短,跗跖无距或距很小。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次产卵10~15枚,卵呈浅黄褐色。野生红腹锦鸡产卵数较少,每次产卵仅5枚左右。分布于我国中部,西北和南山区。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腹锦鸡

鸡形目雉科,雄性头顶、背和胸为翠绿色,有金属光泽;羽冠紫红色,披肩白而具黑色羽缘;下背至腰棕色,向后转为朱红色;尾长,具黑白相杂的云状斑纹;腹部白色。雌性上体及尾大都棕黑我以并杂以黑斑,胸棕色并缀以黑斑,腹白。在人工饲养条件下,每次产卵10~20枚。分布于我国西藏、四川、贵州、云南和广西等地。目前数量很少,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红腹角雉

鸡形目雉科,头黑色,体大多深栗红色,满布灰色眼状斑;下体腹羽烟灰色斑大而明显。雌性上体灰褐色,密布黑色及棕色、白色斑纹、下体淡黄色,每次产卵3~10枚,卵呈暗棕色,具大小不等的紫褐色斑点。分布于我国西南部山区。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棕尾虹雉

鸡形目雉科,雄性羽冠长,具匙状羽端;上体大都呈金属铜绿、紫及绿蓝色:下背白色,尾棕红色:下体黑色,雌性整体呈棕褐色,尾羽呈棕色和黑色相杂色。分布于我国西藏东南部。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鹇

鸡形目雉科,雄性上体白色,密布黑色“V”字形细纹;头上的羽冠及下体都为蓝黑色,并具有金属光泽;脸部裸出,繁殖期被以细小的疣状突起:尾长,中央尾羽纯白色。雌性体羽呈橄榄褐色,枕冠近黑色,下体灰褐色带有白色斑纹。营巢于灌木丛间的地面上。每次产卵4~6枚。分布于我国南部各地,共8个亚种。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白冠长尾雉

鸡形目雉科,雄性体形似雉鸡,但尾羽远较雉鸡长得多,常超过100厘米;头和颈侧白色,额、眼先、颊、耳羽和后头均黑色,连成圈状;上体大都金黄色,下体栗色,并杂以白斑。雌性上体大都黄褐色,尤以背部褐色显著,并具大型的矢状白斑;下体浅栗棕色;尾较短,具黄褐色横斑。常筑巢于草地上。每次产卵约10枚,卵油灰色。分布于我国华中和西南地区以及河北、安徽等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蓝马鸡

鸡形目雉科,通过蓝灰色,体羽长而成毛发状;头侧绯红、满布江色疣状突起,耳羽特别延长成白色簇状,突出于颈项后,故又称“角鸡”。中央尾羽特长而上翘,羽支披散下垂如马尾,故又有“马鸡”之称。产卵于树丛下隐藏的地面上,每次产卵6~12枚。分布于我国青海、甘肃、宁夏和四川等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原鸡

鸡形目雉科,雄性上体栗红色,尾羽黑色具绿色辉光,下体黑褐色;雌性以栗棕色为主,具明显的黑色纵纹,下腹棕白色。产卵于灌木丛中或树根旁地面上的土坑中,内辅树叶等,每次约产卵8枚,而在饲养条件下,可产卵43枚。分布于我国云南、广西、广东东部和海南岛。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21、孔雀

孔雀属于鸡形目雉科,孔雀又名越鸟、南客,世上共有孔雀三种:即绿孔雀、蓝孔雀和白孔雀。绿孔雀体型较大,头部冠羽聚起成撮,雄性全身羽毛大部为绿色,并杂有黑褐色和金黄色的斑纹。蓝孔雀体型较小一些,头顶冠羽经常展开成扇状,雄鸟羽毛为宝蓝色,富有金属光泽。白孔雀全身羽毛都是银白色,这是蓝孔雀的白化变种。

吉祥之鸟

在鸟类王国中,孔雀是最美丽的一种。它那绩而绚烂的羽毛,天然妆成,在阳光的照耀下,更显得鲜艳夺目。孔雀开屏,历来被人们视为吉祥的象征。孔雀性机敏,不接近人,鸣声亮而不悦耳。腿脚健壮,长于奔走;有钝爪,善于挖土觅食;翅膀圆短,喜疾驰但不喜飞翔,只能作短距离飞翔。我国在很早以前便已将孔雀饲为观赏鸟。据说宋代诗人刘克庄其邻家曾饲有孔雀,但常为顽童扯毛拔翎所苦,列克庄特为此写诗叹道:“初来毛羽锦青葱,今与家鸡饮啄同。童子有时偷剪翅,主人长日少开宠,峤南岁月幽囚里陇石山川梦寐中。因笑世间真赝错,身翻得上屏风”。可见饲养孔雀之风在当时已很盛行了。孔雀的瓴羽色彩华丽,在国外市场上十分畅销。孔雀羽毛是羽毛中的上品,可供作饰品用的三种,商品名称为孔雀瓴、孔雀绒、孔雀眼。

绿孔雀

鸡形目雉科,雄性通过翠绿色,具金属光泽,下背显现紫铜色光泽:头顶有1簇冠羽,各羽呈柳叶状。尾上覆羽极长,构成孔雀开屏幕尾屏,尾上具众多的由紫蓝、铜褐色构成的眼状斑。雌性体色以褐色为主,无尾屏。营巢于灌木丛、竹丛间的地面。每次产卵4~8枚,卵乳白色或乳黄色。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和南部。数量稀少,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22、鹤形目——灰鹤

鹤形目鹤科,体形较小,体羽主要为灰色,头顶和翅尖黑色,后头裸露部分朱红色,内侧飞羽弯曲成弓状。营巢于沼泽地较干燥的草丛中,巢用草茎和枯枝构成。每次产卵2枚,卵棕色。主要分布于我国新疆、内蒙古;在我国长江以南地区越冬,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蓑羽鹤

鹤形目鹤科,头颈蓝灰色,眼下羽和耳羽白色,延长成束状,垂于头侧。颈羽蓝色,延长而下垂,腹部蓝灰色。营巢于草甸、滩地凹陷处。每次产卵2枚,卵淡紫色。分布于我国新疆、肉蒙古、黑龙江、西藏、山东和安徽等地。为国家二级保护动物。

蓑羽鹤是鹤类中体形最小的一种。身体只有苍鹭般大小。常栖息于草甸、沼泽、苇塘等处,以鱼虾、水生昆虫和植物的嫩芽等为食。喜集群活动,数量较少。

东非冕鹤

鹤形目鹤科,头顶羽毛状似黑色丝绒。后头羽冠黄色,羽端具褐色斑点。体羽大都黑色。初级飞羽黑色,次级飞羽深栗色,肩羽、覆羽白色。尾羽黑色。分布于南非、莫桑比克等地。

东非冕鹤别名“冠鹤”。鹤是一般不在树冠或灌木丛中栖息,只有东非冕鹤却喜欢在低矮的树枝上休息。东非冕鹤步履悠闲,很少急转返回或突然冲刺奔跑。它站立时,姿势通常保持颈部微曲,躯干平直。它们善于奔跑,飞行时速可达40千米。

大鸨

鹤形目鸨科,头、颈和前胸深灰色,上体棕色并具有宽阔的黑色横斑和虫蠹状细斑。中央尾羽栗棕色,先端白色,飞羽黑色。喉白色、两侧具须状细长纤羽,雌性无须。营巢于地面凹陷处,辅以干草。每次卵2~3枚,卵暗绿色或褐色,并杂以斑纹。分布于我国东北、华北、西北、偶见于江苏、福建等地。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

大鸨性机警,常栖息于广阔的草原和原野,善于奔跑,飞翔能力较差,仅能在低空缓慢飞行。迁徒时常集群迁飞。大鸨一般3~5只一群在农田附近觅食。以禾本科草类、豆类等植物性食物为主,兼食昆虫和软体动物。繁殖期间,雄性间常会为争夺配偶而发生格斗。目前,大鸨已十分稀少。

紫水鸡

鹤形目秧鸡科,头顶灰褐色而略带紫色;额板鲜红色,颈侧和上体渐渐转为紫蓝色:肩,翼上覆羽和两翅为景泰蓝色;尾黑褐色带蓝;头侧、喉淡灰色,至胸部转达为粉蓝色。腹部、胁部紫色,尾下覆羽白色。嘴和跗跖红色。分布于我国云南西南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