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心理哈佛精英教育全书:怎样培养未来的精英
26382600000023

第23章 成为善于思考和具有独立创造能力的人(5)

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

哈佛大学的学者指出,任何事物的出现都有一定的原因,而非神秘地出现或先验地存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也是由于一定的客观因素和主观因素,经验因素和非理性因素所引起、推动和维持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也不是先验地存在着的,飘浮于空中,让人无从把握,而是现实地存在于人类的生活之中,并以一定的形式表现出来。从“源头”和表现形式人手,有助于我们更深刻地理解从而更好地运用创造性思维。

影响创造性思维活动的非理性因素主要指意志、兴趣、情感、情绪等因素,这些因素激发着创造性思维的产生。

意志是创造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激发因素,它表现为,人为了达到一定的目标,自觉地运用自己的智力和体力进行活动,自觉地同困难作斗争,以及自觉地节制自己的行为。任何人在进行活动时,都会遇到困难和阻力以及受到行为目标的强烈刺激,尤其是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目的和方向性表现得异常强烈、鲜明,存在着巨大的障碍和风险需要去克服。如果人的精神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没有坚强的意志力及意志对行动的调节,创造性活动就难以维持下去或者其活动进程会变得紊乱、无序。因此,创造性思维活动是一种复杂的意志活动,是靠意志激发起来的。

复杂的意志活动可以分作5个阶段或层次:意向、需要、愿望、目的、行动。

意向是人的生理本能和社会本能,如衣、食、住、行,及有目的的定向条件反射等,是萌芽状态的需要。需要是在意向的基础上产生的,具有社会历史性,它反映了随着社会发展,人在物质和精神上的需求,随着需要的增长,出现了愿望。愿望是需要的观念形态或思想形态,愿望向前延伸就产生了动机。动机不是单一的,而是复杂的,意向活动此时对动机作出抉择,从而把愿望变成目的,意志和目的相辅相成,互相促进。目的实观离不开意志的作用,只有意志坚强的人,才敢于追求价值较大而困难也较大的目的;丧失了意志力,就会一事无成。意志本身又包含了目的这个因素,长期为实现目的而奋斗,有助于培养、磨砺人的意志力,无所事事、毫无目的追求的人,必然是缺乏意志力的人。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伦·兰格指出,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意志之所以是一个重要的激发因素,同它所具有的下列特征是分不开的。

(1)自觉性。

自觉性是意志的最重要的特征,它标志着人对自己的行动目的、目标有着正确而充分的认识和自觉自愿的态度,就是说,人面对艰难复杂的活动,面对具有风险性的创造性思维活动,毫不畏惧,自愿地朝着目的奋进。而非来自外界的压力和诱惑。试想,如果一个人只是为了某种外在的名誉和物质利益去进行创造性活动,那么,在遇到困难,尤其是有生命危险和政治风险时,谁能保证他不会放弃创造性活动而保护自己的外在利益和名誉呢?所以,只有自觉,才能自愿,才能把创造性的活动作为一件乐事,一件体现自己价值的事情来做,而不为物质利益和政治风险及其他外在的东西所左右。

(2)顽强性。

顽强性就是指坚韧的毅力。凡是有所建树、进行创造性思维的人,几乎都有百折不回的精神。因为只要进行开创性的事业,做出有独特意义的成就,总会碰到许多阻碍和难关,这些阻碍和难关有些是人为的,有些是客观存在的。经过一番努力之后,所取得的成果有可能是独创性的,但它还会遇到传统势力的抵抗和压制,如果没有坚韧的毅力,顽强的意志,是不可能越过干难万险而取得创造性的成果。

(3)果断性。

果断性表现在善于明辨是非、能够当机立断进行选择、作出决定。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遇到问题或处于十字路口时,优柔寡断,犹豫彷徨,只会让机会从自己身边溜走。如果容忍当断不断,当决不决,那么,优柔寡断式的意志不再是意志而是无为、无用的忍耐,是无可奈何和逆来顺受。“当断不断,必受其乱”就是对意志果断性的明证。

(4)自制性。

自制性是指一个人在意志行动中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能够排除一切干扰,对付任何打击,身处逆境而能自拔。在创造性活动中,经常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此时,就需要控制自己的情绪,不要悲观叹气,不要让困难吓倒,否则,创造性的活动就会半途而废,意志就会被削弱。

总之,良好的意志品质是激发创造性思维的重要因素,是维持创造性行为的“精神能源”,是任何有志于创造的人所必须具备的心理素质。

哈佛大学暨英国巴斯大学心理学教授海伦·哈斯特指出,知识和经验是创造性思维活动得以发生的基础,同时,它们也可以限制创造性思维。

知识和经验能够促进创造性思维的开展。人要进行创造性思维,必须具备一定的知识和经验,并且,随着知识和经验的不断丰富,创造性思维就会取得更大进展。因为,说到底,创造性思维就是经验与知识的提升和超越。缺乏知识和经验,创造性思维就变成为幻想、臆想。哈斯特教授认为,知识与经验促进创造性思维得以发生、提升的作用表现为以下几方面:

(1)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敏锐地观察问题、发现问题,也就越能开辟出进行创造性活动的新领域来。知识既可以借助于书本,又可以从实践中总结,而经验必来自于实践。置身于实践并保持思维的开放,就能够捕捉到众多的信息以及稍纵即逝的机遇,能够发现常常被人忽略的一些细节。

例如,一个印染工人,他能够分辨出上百种颜色;一位生活于冰天雪地的爱斯基摩人,能够在一般人看来均为白色的雪山上,指出各个山谷的雪的颜色有所不同……只有有足够的知识和经验,才会有此独创性的观察能力。相反,一个没有知识和经验的人,一切事情在他眼中都是新奇的,也都是毫无区别的。没有敏锐地观察,就根本谈不上在实践中去发现独创性的领域。

(2)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能有效地选择适合于自己进行创造性活动的学科或领域。现代科学和社会的发展,越来越专业化,又越来越趋于一体化,出现了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趋势。高度分化,就使人们必须具备某一领域的高深知识;高度综合,又使人们必须对多领域、多学科有较多的认识,否则,单纯的专业化,会走向狭隘,而没有专业化的综合,又会走向空泛。因此,任何人要想选择在某方面有所突破,有所创新,就必须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比如,一无所知的人是管理不了企业的,更不可能及时调整生产结构,选择走向成功的道路了。

(3)知识和经验越丰富,就越能开阔一个人的视野,使其思路宽广,因而就越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社会的大踏步前进,也给人们带来了许多问题,如环境问题、生态问题、人口问题、民族问题、经济中的伦理问题、因科学成果迅速转化为生产力对原有技术的冲击问题、人们的文化素质急需提高的问题,等等。堆积如山的问题是伴随着人们的生产水平得到提高,生产力得到发展而出现的。这就给每个人提出了难题,但也是挑战。解决其中任何一个问题都需要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因为唯有此,我们才会有丰富的想象、广泛的联想,才能通过类比、移植等办法把已知的东西用于分析未知的东西,从而进一步认识未知的东西,找到应付它的办法。而没有丰富的知识和经验,人类就找不到解决问题的办法,因而只有束手就擒。

(4)知识和经验越丰富,越能使科学发现得以深化,使创造性成果得以升华。人类的认识永无止境,创造性思维及创造性活动也不会衰竭和停止,而是一步一步地走向深入。所以,如果具备了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已有的科学发现和创造性成果就会成为进一步前进的阶梯;相反,缺乏丰富的知识和经验,已有的创造性成果就会被固定化、僵化。可见,一定宽度的知识面和经验是把创造性思维及其成果进一步推向前进、使之系统化、理论化、更加完善化的重要条件和保证。

以上可以看出,知识和经验在创造性思维中有着重要的作用,为此,我们必须尊重知识、尊重经验,不断地学习知识和积累经验,为从事创造性活动打下坚实的基础。

哈斯特教授还强调指出,知识与经验对人们的创造性思维具有双重作用。如何发挥其正面作用而减少其负面作用,取决人们对它的态度。最科学的态度就是辩证的态度:首先,人们要看到知识和经验是过去的创造性思维活动的成果,因历史的联系是无法割断的,它们是人类文明的组成部分,对新的创造性活动具有借鉴作用,也是人类文明继续前进的基础;其次,人们又要看到知识和经验指向已知的事物、领域,而创造性思维活动指向未知的事物,它必须在知识和经验的基础上有所突破,有所创新;第三,由于时过境迁,原有的知识和经验部分地已不适应现实,这就需要人们在运用它们时,先要持一种批判、质疑的态度,只有这样,知识和经验才能在创造性活动中正面地发挥作用。

重视联想和想象能力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

哈佛大学的学者非常注重研究联想和想象与创造的关系。

联想是创造陛思维的一种重要能力及表现形式。联想和类比有相似的地方,但它又高于类比,是类比的进一步扩展,是由一事物想到另一事物的思维活动。两个事物和概念在意义上的差距,通过联想便能得到克服,把它联系起来。人们知识的获得、经验的积累、对事物理解的生成都是联想的形成。而联想不是先验的,作为一种创造能力,它是人们在后天的实践中锻炼和培养起来的。人的联想力越强,其创造性思维就越活跃,就越容易出创造性成果;人的创造性能力越强,其联想力就越丰富,就越能把意义上差距很大的两个事物或概念联结起来,生成新知识、新见解。

联想作为探索未知的一种创造性思维活动,是关于事物之间存在普遍联系观点的具体体现和实际运用。没有存在于事物之间的客观联系,联想就难发生,离开了事物之间客观联系的联想,只是幻想。所以,要想提高联想能力,获取丰富的联想,就要广泛地参加实践,接触和了解事物,然后,把实际经验、知识信息储存在大脑里,使大脑建立起许多暂时的联系。一旦需要联想时,大脑就会把各种信息调动起来,建立各种各样的联系,由此而产生丰富的联想,进行创造性思维活动。

想象是创造的源泉,因为创造性思维离不开丰富的知识。而知识,一方面是来自于我们对事物直接感知而获得的经验材料;另一方面也是更重要的是来自于透过直接的经验材料对事物内部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认识,来自于借助想象对事物运动的内在机制的探求。没有想象,就难以在经验材料基础上获得新知识。所以,人们常常把想象比喻为思维之鸟的翅膀。借助于想象力,思维之鸟才能飞得高,飞得快,飞得远。

同联想一样,想象也离不开客观实际,它是以客观实际为依据,为人们的实践所制约的,如同鸟的飞行离不开空气并为空气所限一样,离开客观实际,想象就变成了臆想。但是想象又不拘泥于实际材料,它依赖实际材料,又超出实际材料,通过想象可以猜测未知对象的性质及其未来。所以,想象在创造性思维中的作用不可低估。它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提出科学假说需要借助于想象。

假说是对某一发展过程的假定性解释,是科学发展的一定阶段的理论形式,也是科学发现的重要手段。人们在科学探索中,有许多对象是过去发生的、人无法经历的过程,也有许多是人们还未经历、将来可能经历的过程。对这些过程的研究,人们首先借助于想象,在思想中构造出一个假想过程以及对它的解释,这就是假说,也是想象的实际运用。假说还依赖于观察和实验基础上的逻辑论证,但想象的作用不可抹杀,正如物理学家所说:“每一种假说都是想象发挥作用的产物。”例如,康德就是利用想象,最早提出了关于太阳系起源的“星云假说”。

(2)提出新的科学概念需要借助于想象。

科学上新概念的提出,往往标志着一个新的科学发现,标志着智力上的巨大飞跃。而这一切又离不开想象,需要借助于想象在一定程度上摆脱原有科学规范的限制。例如,“海王星”概念的确立就是如此。在海王星发现之前,天文学家根据天文学得到的大量数据,推测在天王星之外还有一物体存在,但这个物体是什么,叫什么,当时还只能凭借想象,认为太阳系中可能还有第九个行星存在。后来天文学的发现证实了这一想象并命名为“海王星”。

(3)想象是模型方法的一个重要手段。

模型的方法就是借助于理想模型研究事物的方法。其中,理想模型的设立就离不开想象,它是现实中不存在、经过改造的表象的集合体,是用想象和抽象方法建立起来的未来事物的直观模型。所以,理想模型不是现实模型,不能用经验加以描述,只能利用想象去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