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穿越岁月的烟云
26382800000024

第24章 东隅虽逝,桑榆非晚(4)

过了几天,我再一次来到窑前组,这次我要采访的对象是李贞将军的堂侄李益池。李益池和我同龄,当年我插队时,他是队上的保管员,我是队上的政治队长兼记工员,我们不仅出工在一起,还经常在一起开会,也合得来。我离队后,还和他常有往来。李益池虽然只有高小文化,但他人聪明,为人热情,亲朋好友家办红白喜事,他是少不了的药中甘草。我向李益池问起将军第一次探家的情景,李益池说:“李贞姑第一次回家乡探亲大概是1951年,那时我才3岁,没有什么印象。听父辈讲,那时新中国刚成立不久,家乡不通公路,社会秩序还不稳定,将军是骑马回家的,还带着警卫员,给人的印象是威严中不失慈祥。将军参加革命离开家乡20多年第一次探家,她踏遍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走访了日夜思念的亲人。李贞姑非常重情义,我的祖母曾给李贞姑喂过半年奶,自这次探家后,李贞姑每年都要送给祖母一顶绒帽,两斤驴胶,或托亲友带回,或从邮局寄来,从不间断,直到祖母去世。”接着,我又问了李贞将军母亲贝兴生家的情况和窑前李氏香火堂的变迁兴衰史,李益池都做了较详细的说明。

通过对李贞将军故里的几次走访,我深切地感到:永和是将军的生命摇篮,永和是生她养她的故土,永和曾留下她青少年的足迹,永和在她心灵中打下了深深的烙印。祝愿永和李贞将军故居陈列馆能早日建成。因为李贞是共和国的第一位女将军,其历史地位,天地昭然,相信人民的愿望是不会落空的。

九、以文会友遇故知(一)

自从我写了《岁月飞歌》,赠送了一些书给我的亲戚朋友以后,也陆续结交了几位新的文友。一次,我的好友符阳明对我说:“我们浏阳有一位名叫沈博爱的退休教师,他写了一部70万字的个人回忆录,书名叫《蹉跎坡旧事》,被国内和香港地区20多家知名媒体誉为‘民间《春秋》,乡土《史记》’,是描写一代中国农人耕读梦的第一人。”后来在符阳明的介绍下,我有幸结识了沈老师。和沈老师第一次见面根本看不出他是一位年近80岁的老人,他的精神风貌要比他的实际年龄年轻很多。听说沈老师很时尚,既是一位网络高手,又能自己开汽车(只是最近两年,他的子女为安全起见,不同意他开车了)。沈老师性格开朗,健谈,言谈举止中看不出他曾是一位饱经风霜、历经磨难的老人。沈老师送了一本《蹉跎坡旧事》给我,听说我是永和人,他对我说:“我对永和是有感情的,我的祖父母年轻时曾在永和半边街生活过几年,那时祖父做染匠,在外到处漂泊。过几天,我准备去趟永和,一是去看看当年祖父母生活过的地方,二是去看看永和火车站。永和火车站既是醴浏铁路的终点站,也是起点站,醴浏铁路作为浏阳修的唯一一条铁路,运营了40多年,为浏阳的经济发展作出了很大的贡献,因矿石资源枯竭,现在已退出了历史,淡出了人们的视线,我要把永和火车站画下来(沈老师的硬笔书画堪称一绝),留在浏阳人民的心中。”我说:“欢迎您到永和来,到时我陪您去永和采风。”大约半个月后,一天下午我接到沈老师的电话,说他快到永和了,我即赶到永和大桥旁接了沈老师。沈老师是他女婿开车陪同来的,我要沈老师先到我家休息一下,他说时间不早了,上午去达浒参观了浏阳保存最好的天主教堂,参观完永和火车站和半边街后,还要去沿溪沙龙村看浏阳唯一的一座贞节牌坊。听沈老师这么说,我即刻上了车,首先来到永和火车站,当年熙熙攘攘的火车站现已面目全非,钢轨已经拆除,站台堆着乱七八糟的垃圾,不过车站几栋站房虽然破旧,但还基本保持了原貌。沈老师拍了几张相片后,我陪同他去看了两座醴浏铁路的货运站,途经浏阳磷矿的露天采场,沈老师说:这样的大型矿山,说倒闭就倒闭了,真可惜。看完火车站、矿山,来到了半边街,追寻到了相依为命的祖父母当年的足迹,沈老师驻足凝视,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了却了他多年的一番心愿。

看完半边街,路过一栋两层楼房的土木建筑,沈老师问我这是什么场所,我说这是新中国成立前永和地区收养弃婴的“育婴堂”。沈老师说这是个意想不到的收获,他从未见过这样的机构与建筑。我说这育婴堂的墙上至今还留有当年的红军标语,“红军是帮助劳苦大众的,白军是帮助土豪劣绅的”,字迹清晰可见。于是沈老师又去“育婴堂”拍了几张相片,然后,又风尘仆仆坐车离开永和去了沿溪。

一次,我到了浏阳,邀上符阳明去拜访沈博爱老师。沈老师住在教师公寓四楼,进门落座后,我看到这间约20平方米的客厅,墙上四周挂满了沈老师的书画、竹雕艺术字画,还有蹉跎坡芸香居槽门外的那副“友其风雨,本系玄黄”的篆体墨书对联也移来了新居,与其说是客厅,更像是一间个人书画展览室。沈老师真不愧是一位多才多艺的文化大师。

沈老师拿出厚厚一沓国内知名媒体发来的信函给我们看,这些信函都是高度评价《蹉跎坡旧事》的文章和邀请沈老师出席各种文化活动的邀请函。沈老师还拿出一本他正在创作的钢笔画集,这本画集是沈老师走遍浏阳各地,搜寻到浏阳幸存的老街古巷、门楼牌坊、泉井园林、宗教会道,按一定的比例尺寸临摹下来的,看了这本画集,能引起人们对浏阳古建筑精工细琢的遐想和怀旧之情。

沈老师的钢笔画,独树一帜堪称一绝,细腻逼真,线条流畅,看了叫人眼前一亮。在他几十万字的回忆录《蹉跎坡旧事》中没刊一张照片,却有他数十年来亲笔绘制的数十幅插图,在那个物质条件极其贫乏简陋的年代,这些绘画发挥了相机的功能,忠实地记录那个年代的人物、山川、河流、建筑、草木、劳动工具的形貌,为读者了解和想象那个年代的人物形象、劳动场景、生产技术、地形地貌、建筑空间布局等方面提供了直接可靠的图形资料,起着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

正当我们在欣赏画册谈意正浓之时,沈老师的女儿、女婿下班回家了,我们才觉得时间已经不早了,就起身告辞。因我还要赶回永和,感觉意犹未尽,相见恨晚,相约下次再叙。

十、以文会友遇故知(二)

在符阳明的介绍下,我认识了在《浏阳河》杂志社任编辑的王雄文老师。王老师担任小学教师、校长近30年,退休了从事写作,出了3部作品,现为长沙市作家协会会员。我和他相识时,他正在收集浏阳市的民俗民风、宗教文化、古代建筑等方面的材料发到网上。王老师说:他缺少永和地区的材料,问我能不能帮他收集一点材料,我答应尽力而为。接着,我邀了好友邓启良,走访了永和地区的民俗民风、宗教庙宇、古老建筑,写了两篇稿件,发给了王老师,王老师表示满意。

王雄文老师待人热情、诚恳,他经常帮助新入门的文学爱好者批改稿件,从不收报酬,工作上一丝不苟,认真负责。他在《浏阳河》杂志社工作,因人手比较紧张,经常加班加点,节假日也很少休息,但他从无怨言。王雄文老师把他写的《围城漫笔》、《寻淮洲故里》和《夜歌声声挽淮洲》3本正式出版书籍送给我,并向我讲授了一些写作知识,使我受益匪浅。在王老师的介绍和推荐下,我加入了浏阳市作家协会,成为一名新入门的文学爱好者。

自从我去李贞将军故里采访,认识了李贞将军的侄子李益岐以后,他向我介绍了他的朋友范日葵。范日葵是浏阳市小河乡的一个村党支部书记,从小在革命老区长大。小河乡曾作为从秋收起义至建立井冈山革命根据地的总后方。这里有小河范家祠堂的红军总医院,有工家红军造币厂,湘鄂赣省苏维埃政府,浏阳县苏维埃政府,红军随营学校以及修械部、裁判部、保卫部、演兵场、列宁图书馆等近30处革命遗址。范日葵书记为展示和弘扬具有光荣革命传统的小河人民,在艰苦卓绝的革命战争年代前仆后继,不怕牺牲,经受了血和火的洗礼和考验。几年来,范日葵费尽周折收集了300多件革命历史文物,在当年的红军总医院范家祠堂办了一家“中国工农红军浏阳市小河革命历史博物馆”。博物馆正在作最后的布展,定于2014年上半年择期开馆。

更为难能可贵的是文化不高的范书记多次去浏阳,跑长沙,上北京,寻访历史的见证人,得到了开国少将裴周玉和李志民上将夫人刘平的支持和鼓励,并为《风云录》题了词。范书记组织人员编写了一部170万字的《罗霄山脉百年风云人物录》,分上、下两册,内容包括“罗霄山脉风云人物录”“浏阳烈士英名录”“在浏阳牺牲的外籍烈士名录”“在小河工作过的红军部分人员名录”等,是一部目前不多见的罗霄山脉英雄史书。这部书得到了有关方面的认可和推介,****湖南省委党史研究室2013年7月10日发出红头文件,文件称:“经审读,该书内容丰富,史料真实,观点正确,不失为一部向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革命传统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现经作者广泛征求意见并反复修改完善,可以正式出版发行,请各级各部门给予指导支持。”

我非常钦佩范日葵书记的坚毅和执着,编写了这么一部内容翔实的历史人物名录,书中收录的人物名字就有3万多人,真不简单。2013年11月的一天,李益岐和范日葵来到我家,我们谈了很久,我询问了范书记举办博物馆和编写《风云录》的艰辛历程,并相约博物馆正式开馆,我一定前去祝贺。从此,我与范书记经常有电话联系。

结交了这几位文友,我的精神生活更加充实,我们可以相互走访,甚至一同外出采风,既可陶冶情操,又可感受浓郁的文化情怀,启发创作的灵感,用沧桑而多情的笔调去描写大自然,去描写家乡的变迁,丰富我们老年人的文化生活,使我们的精神世界永远充满阳光。这正是“莫道桑榆晚,为霞尚满天”。一个人只要精神充实,才会活得有滋有味,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