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文化重庆往事
26383200000024

第24章 夜·生活(2)

250多年前,王尔鉴在储奇门江岸上隔江而望,发现了海棠烟雨的美景:“溪邃怜香国,山容映海棠。轻烟笼晓髻,细雨点新妆。娟秀宁工媚,幽清却善藏。每望望江屋,独立临苍茫。”

现在,海棠树没了,海棠溪被拦腰截断,变成了南坪至上新街的公路。字水宵灯“高下渝州屋,参差傍石城。谁将万家炬,倒射一江明。浪卷光难掩,云流

影自清。领看无尽意,天水共晶莹。”慈云寺附近,路边一块写着“字水宵灯”的

标牌,这里地处两江交汇点,与朝天门隔江相望,曾是赏夜景的最佳地点之一。华蓥雪霁“最爱华蓥雪,新晴映玉林。何须披鹤氅,无事待立阴。长啸联风月,空山

自古今。光流尘不染,清响度崖音。”或许是受了王尔鉴的感染,华蓥山至今仍是重庆人向往的去处之一。大雪初霁时的美景,常令在此观雪的重庆人震撼。

华蓥山绵亘川渝四县交界之处,山麓四面环拱,正峰孤峭插天,直出云表。冬雪初霁,碎琼乱玉,或无或有,掩映丛林翠霭。至若雪山万叠,日色破寒,琼楼玉宇,霁色斑斓,普现白茫茫的世界。

缙岭云霞

缙云山这一名字的由来有多种传说:一说黄帝时,有缙云氏后裔居此。据郡志载宋灵成侯庙碑云,“此山出于禹别九州之前,黄帝时有缙云氏不才子曰混沌,高辛氏亦有不才子八人投于巴(宗)以御魑魅,名基于此”,故得山名。二说因缙云寺而得名。三是据《重庆府志》,在王尔鉴的《缙岭云霞》诗中,其序云:“缙云山九峰争秀,色赤如霞。古人以赤多白少为缙,故名缙云,遂为山名。”

缙云山山脉由东向西分别耸立着9座形态迥异的高峰,其中莲花峰最高,狮

子峰最秀,香炉峰最奇,宝塔峰最著名。无论是日出还是日落,都有红霞相伴。龙门浩月望龙门对岸涂山之麓,古时江中有石梁,迤逦凸出水面。石梁形似游龙,中

部断处状如龙门,形成一个狭仄的水港,巴人称之为“浩”。南宋绍兴年间(公元1131年—1162年),有人在石梁两侧刻了“龙门”二字,此处故得名“龙门浩”。

龙门浩的“月儿”,一直流传着两种说法:一种认为龙门浩江边旧时曾有百余米长石梁,江水受石梁分隔,劈为内外两处水流,涌流回旋,其状如月。王尔鉴在选巴渝十二景时,就是采用了这种说法。另一种说法是,旧时江边有石梁,形如卧龙,斜切江水形成港湾,俗称龙门浩。每当洪水退去,浩内水清浪静,浩外波涛汹涌。皓月当空之夜,浩内水面洒满闪耀金光。

昔日的龙门浩月已随时光飘逝,唯有南滨路边一幅约40米长的“龙门浩月”

石刻还在提醒着人们那曾经风光的美景。佛图夜雨“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李商隐的《夜雨寄北》就为巴山夜雨做了最好的注解。《陪都要览》记载:“巴渝十二景之一的佛图夜雨,以关内有夜雨寺,昔年寺

门壁间有青石一块,虽亢旱经月,侵层视之犹津润若夜雨然。”相传,夜雨寺前有夜雨石,逢月夜便有雨水渗出,地气蒸腾,使佛图关烟雨朦胧,宛如仙境。大旱之年,井水山泉枯竭,夜雨石却仍在夜间浸润滴水。

然而,夜雨寺前殿毁于战火,夜雨石也消失在迷雾之中。如今佛图关已被辟为公园,夜雨寺已荡然无存,唯门前耸立的两棵大黄葛树仍在。

新巴渝十二景

沧海桑田,大浪淘沙,一些景观已不复存在,如黄葛晚渡、海棠烟雨,而洪崖滴翠也成了臭水沟。1989年版新巴渝十二景,则去雕琢、浮华、陈旧,更突出了这座城市的文化性格。如果说250年前,清代知县王尔鉴打造的“巴渝十二景”是其个人的感情抒发,那么,1989年重新评定的“新巴渝十二景”,则充分体现了民意。1990年4月27日,重庆市第十一届人大第十三次会议审议通过了新巴渝十二景。

缙岭云霞(缙云山风景区)北泉温泳(北温泉风景区)独钓中原(合川钓鱼城)大足石刻(大足石刻名胜区)四面飞瀑(江津四面山风景区)南山醉花(南山风景区)统景峡猿(统景风景区)南塘溪趣(南温泉风景区)歌乐灵音(歌乐山森林公园)山城灯海(重庆夜景)长湖浪屿(长寿湖风景区)朝天汇流(朝天门两江汇流景观)

巴渝新十二景

事隔18年,重庆直辖,版图扩大,城市发展日新月异,无论是老巴渝十二景还是1989年版十二景,都难以概括新重庆的全貌。为宣传历史文化,提高城市文化品位,弘扬人文传统,打造直辖市新名片,《重庆晚报》联合市园林局、市规划局、市旅游局发起了“巴渝新十二景评选”大型公益活动,经广大市民和专家认真评选,备受关注的“巴渝新十二景”新鲜出炉。

重庆10大城市名片:

山水重庆、长江三峡、山城夜景、温泉之都、火锅、美女、大足石刻、红岩精神、桥隧之都、吊角楼。

重庆巴渝新十二景

自然景观:阿依秀水(彭水县阿依河)、长湖浪屿(长寿区长寿湖)、芙蓉滴翠(武隆县芙蓉洞)、黄水林海(石柱县黄水森林公园)、黑山谷幽(万盛区黑山谷)、金佛崔嵬(南川区金佛山)、南泉溪趣(巴南区南温泉)、黔江奇海(黔江区小南海)、四面飞瀑(江津区四面山)、统景温塘(渝北区统景)、天生三桥(武隆县天生三桥)、巫山奇峡(巫山县小三峡)。

人文景观:磁器古镇(沙坪坝区磁器口)、朝天汇流(朝天门)、彩云白帝(奉节县白帝城)、钓鱼古城(合川区钓鱼城)、大足石刻(大足县)、丰都鬼城(丰都县名山)、汉丰新城(开县区新城)、红岩丰碑(红岩革命景观)、名碑金街(解放碑广场)、石宝琼阁(忠县石宝)、山城夜景(重庆夜景)、西沱天街(石柱县西沱古镇)。

从龙门阵到广场

《圣经·创世纪》记载:大洪水之后,借助方舟逃过劫难的诺亚一家,便开始在大地生存繁衍。那时,天下人的口音言语都是一样。他们往东边迁移的时候,在士拿地遇见一片平原,就住在那里。他们就彼此商量说:“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命,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耶和华神就变乱了他们的口音,使他们从那里分散在全地上,所以那城名叫巴别,那塔就是巴别塔。

从修造巴别塔开始,被上帝变乱语音的人类就有了一种群聚的广场情节。从城门口的聚众议事,到山泽间的聚众造反,再到如今高层的参众议会和底层的示威游行,人类就这样聚集在一起,靠着集体的力量温暖独处的寂寞与孤单。

在中国,从尧舜禹时代的部落首领联盟,到人民大会堂的两会;从大泽乡的揭竿而起,到天安门阅兵式、接见红卫兵。人群的一次次聚集,将人心里最深处那渴望温暖、传扬我名的欲望完全地表达出来。直到今天,天安门依然是国人梦想中聚集的中心,浓缩着举国上下的人气。国人的目光总是一次又一次聚焦在这个标志性的地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