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26384400000018

第18章 人生幸福(3)

1907年劳伦斯毕业于爱荷华大学,他那忠诚的性格、优秀的学识和音乐才华使他成为全校风云人物。但是,他却拒绝了旅馆业者及欣赏他音乐才能的大财主的聘请,只因为他尚有未完成的理想。为华盛顿传记而神魂颠倒的劳伦斯,决心奉献自己的一生给不识字的文盲同胞,即使贫困一生,他也毫无顾及。所以,他到南部屈指可数的落后地区,密西西比州杰克逊市南方40公里处。甚至以1.65美元典当了自己的手表,并在森林中以残枝为桌,兴建了第一所学校!劳伦斯对想把他处以私刑而盛怒的群众来说,为了教育那些和学校无缘的少年,以使他们成为优秀的农夫、工人、厨师、或家庭主妇,已呕心沥血孜孜不倦。而在这奋斗过程中,他也得到一些白人朋友们的帮助,甚至有白人朋友提供土地、木材、猪、牛、金钱等,为他办教而慷慨解囊。

劳伦斯真诚无私的话打动了听众的心,暴徒的情绪也逐渐缓和下来,其中有人为他开托说:“我相信他说的话都是真的,他的名字我听说过。他的确在做了不起的事,是我们误解了他,我们不该杀他,反而应该帮助他。”然后,他拿起帽子,向围观群众绕了一圈,募集了52.4元给劳伦斯。这实际上,就在于他关键的一句话而死里逃生,同时,也得到周济支助。他说:“我没时间去和人争论和追悔,甚至,不管多有力量的人。也无法屈辱我,或把恨意深植我心!”

卡耐基指出,人类往往有因果报应的,到最后,自己得为自己的错误付出相当的代价。知道这个道理的就不会去怨任何事或恨任何人。”

美国史上大概再找不出像林肯那样备受责难及批判的人物了。林肯传记里说,林肯从不以自己的喜恶来判断事情,不论是自己的朋友或对手,他都以公正的态度去处理人事的分配。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只是“唯才是用”,从不因对方是政敌或讨厌的人而有所偏差。

在美国,很多人借着批评林肯而获得地位,尽管林肯备受侮辱,却还是不改其不以人废言的信念。因为人们的行为是他所处的环境、教育、习俗……的产物,因此,何须对他人妄加菲薄呢?

也许林肯的信念是正确的。如果我们和敌人继承了同样的身体、精神及情绪特质,而且如果我们也遇到和仇敌一样的境遇,相信我们也必采取和仇敌一样的行动。可见,中国有句俗话:“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这是多么重要,何等辉煌而举足轻重的啊!这就是把怨恨转换成同情,并由衷感谢天意并未惩罚仇敌;不要批评责怪你的仇敌,而要为他们设想,同情,援助、原谅及为他们着想。唯有如此,才能双方化干戈为玉帛,化仇敌为朋友,从而美化人间生活。

好运不会在人家等候的那个地方自然而来,而是经过弯弯曲曲与困难得难以想像的道路才降临的。

——[西]加尔多斯卡耐基生长在一个宗教气氛浓厚的家庭,每天晚上在颂读一节经文后,常常要跪着作家庭祈祷。至今似乎耳畔还荡漾着父亲以柔和的声音在祝福:“爱你的敌人,善待怨恨你的人,祝福咒骂你的人,为侮辱你的人祝福!”

身体立行,脚踏实地,所以,他获得了心灵上无比的安祥与宁静,是有权有势的高官权贵用钱也买不到的。

卡耐说,面对烦恼与仇敌时,你必须熄灭心中的怒火,而不要报仇,因为在伤害敌人之前必会先害了自己。同时,你也决不浪费时间在仇恨上,哪怕是一秒钟。

三、他人幸福

人类天生便容易忘记人家的恩惠,所以,绝对不要期待他人的感谢。否则,只能自作多情,自惭形秽,而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卡耐基在得克萨斯州碰到了一个实业家正对不知报恩的人而怒火冲冲。和他见面不到十五分钟,他便会异常气愤的告诉你,尽管这都已是11个月前发生的事了。不管碰面的是谁,逢人便说,否则他便无法忍受。原来,他发给35位职员总共1万美元的圣诞奖金,每个人大约300元,然而,没有一个人对他说声好,所以他非常生气:“倒不如一毛不拔来得好!”卡耐基说:“愤怒的人,全身弥漫剧毒。”这个人正是如此,因此不禁为他感到可悲。年龄也60岁左右了。按人寿保险公司人生踟岁来算,也过了3/4了。如果运气好。还可活个一二十年,但是,对过去发生的事情却耿耿于怀,只一个劲儿的愤慨悔恨,一年年地浪费所剩无几的岁月。难道能不怜惜吗!

每个人的一生中都有能够造就幸福的一小时,如果他能捉住它。

——[法]福莱柴尔为什么他不停止愤慨及自怜的情绪而去了解为什么别人不感谢自己呢?首先他该自问,是不是平时薪水给得太苛刻了或工作太艰辛了?也许他们不认为那是圣诞奖金,而把它当作做平时工作奖金的一部分也有可能,或者……

但是,也许职员们也该自我检讨一番。诚然,感谢的心,是教育培养的成果,是无法在未受教化的人身上找到的。

显然,你将碰到的是一些自私自利及忘恩负义的人,因此,你不必为此惊讶而感到不安。如果世上没有这些人,生活或许是平淡无奇,死气沉沉,却没有思想光华的闪耀,也没有人生绚丽灿烂的乐章。可见,唯有不同的和弦,才能凑出人生的光辉乐章。

试问:抱怨别人的忘恩负义,到底错在那里?是人类本该如此的天性呢?还是错在我们不了解人类的本性呢?实际上,施恩于人是不该求报的。这样以来,偶然得到小小的感谢,也足以让我们欣喜若狂,而不被感谢时也照样心平气和。

卡耐基指出,人类天生便容易忘记人家的恩惠,所以,绝一、对不要期待他人的感谢。否则,只能自作多情,自惭形秽,而葬送自己美好的前程。

卡耐基认识一个纽约女士,她总是不满且抱怨孤独。她的亲人都不想接近她——这不是理所当然的吗?你去拜访她时,她一定告诉你,她年轻时,是怎样照顾两个侄女,及如何细心照顾她们的麻疹、腮腺炎或百日咳……并让她们和她长住,供她们念书、帮她们找工作,甚至还照顾一个侄女直到结婚。

侄女会来看她吗?她们偶而会义务性地看她。但这对她们来说是非常困惑忧闷的,因为不管什么时候她们都被强迫听抱怨、不满、自怨自怜的话,她们对她的抱怨很久就反感,疲惫不堪。当她再百般凌虐或顽强,也无法召回侄女时,她得了心脏病。

心脏病是真的吗?当然医生说是心跳机能亢进,是由于情绪化的缘故,显然,药效也无能为力了!

卡耐基说,那位女士所真正渴望的是一些互爱,但她却把那些误认为“感恩”,所以,她认为那是她“理所当然”应该得到的,而把别人的给予视为是自己应享的权利。

世间和她一样苦于忘恩、孤独或被忽视的女性层出不穷。她们渴望被爱,但是,在世上获得爱的唯一方法并不是自己去要求爱,而不是求回报的从自己开始去爱别人!

也许你会觉得这是不切实际的想入非非。的确,这是世间的常理,也是人们追求幸福的秘诀。这是卡耐基在家中的实际体验。双亲一向乐于助人,尽管穷得四处借钱,却每年必定寄钱到孤儿院。他们没去探望过孤儿院,也没收到任何谢函,然而他们却获得许多回报,那就不是求回报的助人所得的快乐。

当卡耐基离家之后,每年圣诞节一定送支票给父母,希望他们时而改善生活,调济生活。但他们却不这么傲,圣诞节前二三日回家时,总看到父亲抱着许多孩子,一边讨论送食物、燃料给没有工作的寡妇等等的事,同时也沉浸在不求回报的施予所获得的快乐中。

我们多数人的毛病是,当机会朝我们冲奔而来时,我们兀自闭着眼睛,很少人能够去追寻自己的机会,甚至在绊倒时,还不能见着它。

——[美]卡耐基卡耐基说:“一个理想、完美的人,从施予中得到快乐。”

显然,如果希望得到幸福,就别要求回报,更不要在意别人的忘恩,因为施予的同时即获得了快乐。

父母们往往对孩子们的不知好歹而莫名其妙怒火冲冲。有人说:“有一个不知感谢的孩子,比被毒蛇咬还痛苦。”

但为什么孩子非报恩不可?父母不都是这样抚养孩子的吗?不感谢像杂草丛生一样平平淡淡;而知道感谢的孩子像蔷薇花盛开一样,在施肥浇水的照顾之后,以美丽作为回报。

如果孩子不知感谢到底该怪谁?当然,要怪自己,如果我们不曾言从身教,教他们心存感谢,那又何必去要求他们来感谢我们呢?

卡耐基认识一位先生,他才是最有资格抱怨继子忘恩负义的人。他在制木箱工厂挥汗辛勤工作时,每个礼拜才赚四十美元,后来,他娶了一个寡妇,他被太太逼着去向人借钱、以供她带来的两个拖油瓶孩子进大学,每天的生活费、房租、水电费、利息等等,都令他延口残喘,而四年来,他却毫无怨言的像个苦力般辛勤劳动。

他得到感谢了吗?没有,他妻子认为他如此是本该如此的,孩子们更是如此,他们不认为亏欠继父,更别说感谢了。

该怪谁?继子吗?是的。但是,更该怪的是他们的母亲。她认为让孩子们将来懂得“债务的观念”是一种耻辱,所以不让孩子们背负着债务出发,她从来不说:“你们继父多么伟大啊,辛苦赚钱供你们念大学。”她总是对他们说:“上大学没问题,那是他应尽的义务。”

显然,卡耐基指出,不可忘记家庭教育对孩子成长的重要性。卡耐基的姨妈费依欧拉是那种即使孩子忘恩负义也默默无闻的典型。卡耐基小时候,姨妈把自己的母亲和丈夫的母亲接去同住并尽心照顾。卡耐基至今就是闭起眼,两位老妇人坐在姨妈家里暖炕前的景象依然浮现在脑海里。对姨妈来说,这两个老人不会是累赘吗?也许有时是的,但姨妈从未因此而抱怨。她深爱两个老妇人,因此,处处包容她们、宽容她们,尽可能让她们过得舒舒适适的。同时,姨妈还有六个子女。对她而言,照顾两个老妇人及孩子是天经地义的事,因此,她总是那么怡然、满足、任劳任怨,默无声息。

费依欧拉姨妈现况如何呢?守了二十多年寡,五个孩子都已长大成人,他们都抢着把她接到自己家里,只因他们深爱自己的母亲!只要是母亲的事,就毫无顾及,这是基于“感谢之心”吗?没有!只是为了爱,纯粹是一种真情。这些孩子自小在充满温暖及爱的环境中长大。眼下,他们以爱回报也是顺其自然的。

所以,要让感谢的观念深植于孩子们的心中,自己必须身体立行,言从身教唯有自己如此,孩子才可能知恩报恩,富有养育之情。随时提醒自己,说话要当心,对孩子的身教、言教尤须谨慎!

比如在孩子面前,千万不可说他人坏话。同时,必须切忌:茶余饭后,或别的空暇之余,静坐常思自己过,闲谈莫论他人非。所以在接受一件礼物时,不能说:“这圣诞礼物一定是她自己做的,一定是一毛钱也不花!”因为孩子们容易潜移默化,这正是,说者无心,听者有意。你应该说:她一定花了好多时间来做这件圣诞礼物,真是个有心人啊。如此,孩子们不知不觉中就养成了赞美与感恩的习惯。

利用良机对庸才来说从来都是一个秘密。而这正是比一般水平高出一等之人的主要力量所在。

——[法]拿破仑这里,有不再为忘恩负义而愤慨、痛心的三个法则:

第一,与其为了忘恩负义而苦恼不已,不如事先就不要预期回报,想想耶稣的治好十个麻疯病患,却只有一个向神道谢。我们的施恩难道比耶稣还伟大吗?既然不会,那又何必牵强附会地感恩呢?

第二,获得幸福的唯一方法。不是期求人家感谢,而是在施与的过程中即能获得喜悦。

第三,感谢的心是后天养成的,所以要孩子懂得感谢,便是教他们养成感恩的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