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卡耐基人性优弱点
26384400000003

第3章 人的自然本性(2)

托马斯·阿奎那的德性理论,也反映了他的宗教神性思想。他倡导,人的德性有三种,即理智的德性、实践的德性和神性的德性。理智的德性和实践的德性统称为现实的德性。人的现实的德性,无论是理智的德性或实践的德性,它们在人的一生中永不健全。虽然通过努力可以使人们日益完善。得到世俗生活中的幸福,但是这种完善毕竟是有限的,低级的,暂时的,达不到与上帝接近的超然脱俗的极乐境界。要达到这种幸福,就要依靠神性的德性,与神性联系起来。神性的德性要有三种形式,也就是要有:信仰、希望、仁爱。唯有神的世界有信心,有希望,才是超越了人的一切现实德性。而这又必须具有“仁爱”,最根本的则是要爱上帝。显然,上帝的仁爱、信心和希望,既是神性的具体表现形式,同时又是人性向神性转化过程中的必备的德性条件。托马斯·阿奎那指出人的本性和神性两者之间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人的人性,使人具有现实的德性,具体表现为智慧、学识、直观、谨慎、公正、节制等形式。“一个人能够由其本性的原理而达到幸福。然而,卡耐基对此批评道:这种幸福是低级的。人只有通过仁爱、信心和希望,分享了神性的一种的德性。成为‘神圣的本性的享有者’,才能获得高级的、超然脱俗的幸福。”人性屈从受制于神性,同时,人性又可能转化为神性。这就是托马斯·阿奎那神性学说的基本内容。其实质则是要求人们完全放弃现实生活中的财富、荣誉及一切物质享乐的困惑,而去实行禁欲主义,寻求那“永恒”的虚无缥缈的神的世界。

历史发展到14世纪末,欧洲进入文艺复兴时期。卡耐基认为,这是人类历史上的一个伟大的进步时期,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在封建社会内部孕育发展,与此相适应的思想文化领域中,采取挖掘、整理古希腊罗马文化的方式,来宣传适合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新思想、新文化和新的伦理道德观点。掀起了欧洲文艺复兴的浪潮。斗争矛头直接指向教会和宗教神学。当时最著名的思想潮流是人道主义。人道主义倡导人性反对神灰心生失望,失望生动摇,动摇生失败。

——[英]培根性,以人道主义反对神遭主义,以理性主义反对蒙昧主义,以个性解放反对封建等级制度,提倡人性至上、个性至上、理性至上。资产阶级思潮倡导人是自然的产物,人性在于人的自然属性,道德来源于人的自然属性。一切符合人的感官享乐的就是道德,反之,就是庸俗堕落的。所以,他们提倡利己主义,号召人们去追求现实的物质利益,旗帜鲜明地反对禁欲主义。例如:薄伽丘的《十日谈》既抨击了禁欲主义,又揭露了僧侣放荡淫逸;荷兰的爱拉斯谟在《疯狂颂》中以犀利的笔锋对僧侣的纵情声色给予了辛辣讽刺和鞭挞,充分揭露了宗教神学的伪善。法国的蒙台涅认为,一个能够真正地享受自己的生存之乐的人,是绝对的并且几乎是神圣的完善的人。诸如此类。总之,人道主义者以人性反神性,反对基督教神学把人说成是神造的,反对把人神化为没有七情六欲的神人。它使人们的视线从虚幻的神移到了现实中的人,把人的本质从神那里移到了人自己的理性或感性欲望上,所以,这在当时确是一种伟大的思想启蒙。

当然,文艺复兴时期的人道主义对宗教神学的批判是非常轻描淡写的。这表现在许多人的著作中还保留了对上帝的默许。爱拉斯谟在强调人具有自由意志的同时,但又说:知识的程度,决定于人接近上帝的程度。这说明,这一时期的新兴资产阶级,由于本身力量力不从心,所以,它纵然想以人性反对神性,以人道反抗神道,然而这种反抗毕竟力不从心,这样的力不足正是当时资产阶级反封建的不彻底性的一种表现。同时,文艺复兴时期人道主义所谈论的人、人性是抽象的,是抽去社会和阶级内容的。这样的人在现实生活中并不存在,他们所说的人,形式上是全人类,实际上就是指资产阶级;他们所说的人性,实际上是争取资产阶级的自由化人性。所以,卡耐基说,这种人道主义的人性论,不可避免地带有唯心主义和资产阶级利己主义的片面性。

对于人性善恶的问题,历史上中西方哲学家都曾有过激烈的争论。但在重视程度和研究深度上,西方哲学家远不及中国哲学家。中国古代哲学家在论述人性善恶问题时,基本上均是从伦理学意义上来进行演绎的。

春秋战国时期,群雄争霸,战火连绵,阶级矛盾错综复杂,阶级斗争激烈尖锐。在日趋白热化的斗争中,不同阶级、阶层的人或言而有信,或信口开河;或温良恭俭,或互相倾轧;或以诚相待,或尔虞我诈,各个人的思想品质、道德情操均彻底充分的显现了出来。所以,当时的思想家们环绕着人性是善或恶的问题百家争鸣,百花争艳。代表新兴地主阶级利益的思想家孟轲则以其“性善”论,阐述封建的伦理道德观念,为实行其“以德服人”的“仁政”而服之。他说,人生下来便存“恻隐之心”、“善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心,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既然仁、义、礼、智萌芽于以上“四端”,从而,“四端”便可成为“四德”,人便可以成为圣人。显然,根据孟子的论证只能推断出人性可以为善的结论,而他却牵强附会到人性是善,这在逻辑上是不严密的。并且,将人性善恶看作是先天的,生而有之的,从伦理学角度讲,也是一种先验的道德论。然而孟子的“性善”论似乎入情入理。从人性论角度看,第一,他所说的人有。四端”主要是“恻隐之心”,这已认识到了人有同类意识,这是对人性理论的一个贡献。第二,孟子在论证人性善时,认为“四端”只是人本性中善的萌芽,人要成为圣人还有赖于后天的教育,这体现了他论证上还是谨慎的,同时,这为他解释人的“不善”留下了余地。

自我信任是成功的第一个秘诀。

——[美]爱默生与孟子性善论针锋相对的是苟子的性恶说。荀子生活的年代较孟子稍晚,出于巩固封建等级秩序作理论说明,制造理论根据,他针对孟子的性善论,提出了性恶论。苟子指出,人的本性的发展必然发生“争夺”、“残贼”、“淫乱”等现象,这是人性恶的充分证明。荀子在他的论述中非常强调“伪”,而“伪”就是人为之意。但是,苟子说意即道德仁义是圣人创设的,其目的是“为天下生民之属长虑顾后”。荀子关于性的学说过于窄浅,只是将性特指为现实本能,在纠正了孟子排除人的自然属性不足的同时又走上了另一个极端。

介于性善论和性恶论之中的是性无善无恶说和性有善有恶说。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与孟子同时代的告子。告子认为,人性,是人的自然属性,即所谓的“生”和“食色”。他说,这种性是无所谓善恶的,它犹如湍急的流水,总往低处流,何方低就往何处流。孟子的倡导,主要在强调后天教育的作用,具有一些唯物主义的思想火花。孟子的缺点是不重视人与禽兽的区别,在他看来,“犬之性”、“牛之性”、“人之性”都是完全相同的性。默认了人与动物无别论,犯了无类逻辑的错误。

历史上最早提出性有善有恶说的人是战国初期的世硕。他认为,人生来就具有“善”与“恶”这样两种不同的自然属性。这种差别是与生俱来的。就如同气有阴与阳之分一样,阳气表现为善,阴气表现为恶。怎样才能保持和发扬这种先天的善性呢?他说,后天的环境影响和教育培养对予性的保持和发扬起着至关重要作用。后天养之善性,就能使善性不断增长,否则,恶性滋生,蔓延扩张。世硕的人性观点也具有唯物主义的合理因素,正因为如此,它对于后世关于人性善恶之争引起了热切关注。其学说也得到了一些思想家的推崇、赞同,并加以吸取、发挥。如东汉的王充就明确表示赞同世硕等人的性有善有恶的人性观点,并在此基础上建立了自己的性三品说。

自汉至唐,一直较有影响的人性理论是性三品论。最早明确提出“三品”一词的是东汉的荀悦,而明确将人性分为三品的,则是韩愈。卡耐基指出,上品的人性天然是善的,中品的人性可以为善也可以为恶,下品的人性天然是恶的。为什么。人性会有上、中、下的差别呢?韩愈认为,这是由于构成人性的五项内容即仁、智、礼、义、信,所属纯度不同而定。上品的人性能以一德而兼其余四德,所以是天然善的,是最完善的人性;中品的人性某一德有不足或者有些违背,其余四德也含糊不清,下品的人性既违反某一德,又背离其余四德,所以是恶的。是最坏的人性。韩愈以伦理道德作为天生人性差异的依据,是一种唯心主义的先验论。同时,韩愈又说,这个上中下等级的差别是不可改变的。显然,这体现出韩愈的人性论是为封建等级制度服务的。但是,韩愈又说,韩愈的“性三品”说也有其合理的成分。作为一位地主阶级的思想家韩愈,他不可能掌握科学的阶级分析的理论和方法,所以,看不到人性的阶级性内容。然而,因为他置身于阶级矛盾、阶级斗争的深谷里徘徊,生活实践使他清楚地认识到,在阶级社会里人与人之间具有等级差别、贵贱之分。自然他便将人性分为三品。韩愈的这一理论在性三品说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他们成功,因为他们对自己有信心,以信心克服所有的障碍。

——[英]乔·吉拉德北宋著名的哲学家、理学的“宗祖”之一张载,于先人哲学思想上,借鉴并提出性二元论,使得中国的人性善恶之争出现重大转折。张载认为,人性应包括“天地之性”与“气质之性”。“天地之性”是先天就有的善的,是天理的体现。“气质之性”是人生下来之后所具有的身体特点、生理条件、物质欲望等因素的总和,是恶的起因。人和天地万物都具有“天地之性”,为此人性有善的一面。但人生下来之后又各种各样的物质欲求,由于这种“气质之性”羁绊着“天地之性”正常恢复和发展,从而使人由善变恶,由聪明变愚蠢,所以人性又有恶的一面。张载在人性善恶观上纠正了孟子、荀子各执一端的偏激,这是有价值的;他认为人性是发展变化的,后天学习、环境影响可以使人性变善、变美,这也有合理的因素。但张载改变气质之性的方法,即加强封建道德修养和善养浩然之气,这是为封建统治阶级服务的唯心主义人性观。

二、人性的本质

所谓人的本质,就是指人与动物从根本上加以区别。而社会属性是人所独具的本质属性,从此,我们发现了人是人,而不是动物,亦不同于动物性。所以,探讨人的本质,必须以人的社会属性作为出发点。

千百年来,无数的思想家、哲学家对于人性这一古老而又常新的课题百思千虑,着力求解。然而,这些睿智恢宏的头脑并未能探得真理的光芒。他们或者到虚幻的彼岸,到时间空间之外……去寻找真理,或者只是从客体的或是直接的形式去理解。或者将自己的思维拴在一根光秃秃的树枝上,只及一面,不及其余,其结果只能得到唯心的,抽象的,片面的结论。但是,一个划时代的崭新的科学世界观——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诞生,它使社会学说从空想变成了科学,而且,也为人性学说建立了科学的基础。

信心是一种心境,有信心的人不会在转瞬间就消沉沮丧。

——[美]海伦·凯勒从西方伦理思想史来看,伦理思想家对人性问题可谓百花齐放,百家争鸣。但就其基本观点、基本立场,不外乎两大派别。其一,是从古希腊的普罗塔戈拉开始的感性主义思想路线,他们认为人性在于人的感性欲望,并以此来说明道德的来源、内容和标准,指出求善修德的渠道;其二,是从古希腊的柏拉图开始的理性主义思想路线,他们认为人性来源于人的主观精神或客观精神,人性在于人的理性或神,并以此来说明道德的来源、内容和标准,指出人修身养性的渠道。两派思想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都分别起过进步的,或保守、反动的作用。这两派思想,随着岁月沧的变化而逐渐演绎派生,到近代的黑格尔和费尔巴哈,无论是理论的深刻性,还是观点的鲜明性,两派的对峙均达到了高潮浪巅。

唯心主义哲学家黑格尔为自己辩护说:当一人的生命遇到危险,假使说,他几天没有吃东西快要饿死的时候,他看到一块面包,那么他有没有权利去偷吃这块面包?他为此申辩说:追求自然,需要满足,是人的权利和幸福,所以,人有权利去偷吃一块面包来维持自己的生命。但是,人既是一个自然存在物,更主要的还是一个有理性的社会存在物。从而,他又辩解道,为了国家的普遍利益,为了民族的独立,牺牲个人生命是必要的,不能以生命可贵来为出卖民族和国家利益作辩护。黑格尔实际上在为资产阶级的统治制度招兵买马,树立威望。但在人性理论上,他一反以往人文主义学者只重视人的自然本性,忽视人的精神本性的偏激,强调人的精神性,这在当时不能不说是一种突破性的变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