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养生现代心理学原理与应用
26384800000064

第64章 心理学在教育研究中的应用(3)

3.教师的观察

教师应善于观察,通过观察,教师能了解许多有关学生的情况。教师讲解的内容学生是否理解,有否疑问,有时会在学生的表情上有所反映。而具有敏锐观察力的教师则能从学生的面部表情中获得有关信息。通过观察,教师也能及时发现学生违反纪律的预兆,以采取措施防止不良行为继续发展。通过观察,教师还能了解学生的心理特征,以便采用适当形式和方法对学生进行教育,提高教育效果。

4.教师的情感

教师所表现出的深刻而正确的情感对培养学生相应情感有重大影响。例如,坚持真理、明辨是非、言行一致之类的高尚的道德情感,强烈的求知欲望和好奇心以及坚持己见的热情,对违背和歪曲事实真相而感到羞愧之类的理智感,对优美景物、精美工艺、高尚品质、良好行为所表示的赞美及其引发的美感等,都对塑造学生高级的社会性情感,具有极为重要的示范作用。除了教师良好的情感特征对学生会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之外,教师对学生深情的关怀和指导更能影响学生的情感和学业。热情的教师很容易使学生受感动,并使学生发生肯定的情感反应,他们会乐于向教师谈论自己的问题和接受教师的教导,这就是所谓“亲其师、信其道”。师生之间这种富有情感的关系,也便于教师了解学生和有效地教育和影响学生。当然,教师对教育工作和学生的深厚情感,来自他对本职工作的责任感和荣誉感。只有那些愿意献身于教育事业,将培养新人作为自己神圣职责的教师,才会对学生抱有真挚的情感,才会主动地关心、爱护、引导、教育学生,才能真正成为学生的知心师长。

5.教师的意志

教师应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如独立性、果断性、坚定性和自制力等。良好的意志品质有利于教师搞好教育工作。教育工作复杂、艰巨,没有充沛的精力和顽强的毅力很难胜任。而当学生在学习中碰到困难需要老师反复讲解时,或者某些调皮学生不好好学习、不守纪律时,如教师缺乏应有的耐心,就可能以粗暴态度对待学生,给学生留下不好形象,无法形成良好的师生关系,甚至影响正常的教学活动。

教师的意志品质通过教学活动或师生交往,能有效地影响学生的意志品质。教师在处理问题时,是坚定还是动摇,是独立还是盲从,是果断还是犹豫,是自制还是冲动,客观上都会影响学生,成为学生学习的榜样,因此要使学生具有良好的意志品质,教师本人首先要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二、教师应有的教学能力

教师的本职工作是从事教学,要搞好教学工作,教师必须具有相应能力。

1.教学组织能力

要使教学活动有条不紊地展开,并取得良好的教学效果,教师对教学的各个环节必须进行妥善的组织,所以教学组织能力是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之一。

教师首先要按照教学要求和教学时间,确定教学内容。然后,对教学全过程作出全面规划,制订教学大纲,编写或使用教材,以及组织课堂教学。课堂讲授时,丰富的教学内容、灵活的讲课技巧、富有吸引力的教学方法,对教学时间的正确把握等都能体现教师的教学组织能力。

教师不但要完成上课任务和批改作业等经常性教学环节,还要合理安排课外辅导,接近和了解学生,帮助学生解决学习中的困难,善于研究学生的学习规律,启发、教育学生刻苦钻研。最后,教师还要合理组织课程总复习,出考题,安排考试,阅卷,讲解试题,等等。

可见,整个教学过程都需要进行良好的组织,任何环节组织不当,都可能引起教学秩序发生混乱,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学组织能力的强弱,是影响教学质量的重要因素。

2.言语表达能力

教学效果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的言语表达能力。教师的言语表达应清楚明白、通俗、易懂,便于学生理解、接受,尤其从事低年级学生教学工作的教师更应如此。教师的语言表达也应合乎逻辑、语法正确,便于学生加强记忆,牢固地掌握教学内容。教师的语言表达还应把握好语音、语调和语句速度,要有抑扬顿挫,必要时伴有适当的面部表情和手势,便于学生在生动、活泼、丰富、形象的教学方式中加强注意力,增强学习兴趣,提高学习效果。教师的语言表达如能富有情感,对所授知识进行富有感情的表述,更能激发学生相应的体验,更好地感受和理解教师讲授的知识。所以,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是教师的基本功,是教师搞好教学的基本条件之一。

3.思想教育能力

教书与育人常表现为同一过程,即教师在传授专业知识的同时所表露的思想、观念、道德水准等能对学生起潜移默化的作用。所以,即使是专业课程教师也应具有清醒的主观意识,善于调控自己的言行,注意言语表达中的思想倾向,能对学生起到积极的引导作用。除此之外,教师还要有意识地进行学生的思想教育。这种教育主要表现在两方面:其一,学生在学习专业知识时,由于种种主客观原因,常常不能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此时,教师要善于启发、教育学生,转变学生态度,帮助学生克服主观障碍,提高学习质量;其二,教师要培养品学兼优的学生,就要有目的地对学生进行正面教育,用良好的思想、道德、人格特征去影响学生,促使学生在德、智、体得到全面发展。

以上三种能力只是作为一个传授专业知识的教师应有的基本能力。除此之外,当然还有许多方面也会影响教学质量。所以,教学水平是教师众多能力的综合体现。

三、教师的威信及其形成

教师在学生心目中的威信如何,是直接影响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教师威信的形成及其发展规律是教育心理学研究的主要内容。

1.教师威信的重要性

教师的威信是一种无形的影响力,对学生能起多方面主导作用。首先,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比较崇敬、爱戴,愿意听从他们的教诲,喜欢他们所教授的课程。因而,学生在学习中相对比较认真,积极性、主动性发挥得比较好,学习效率也比较高。反之,学生对威信低的教师,往往会持反感态度和抵触情绪,即使学习中有了疑问,也不愿意向他们虚心讨教。学生的问题得不到解决,日积月累,就会严重影响学习成绩。其次,学生对有威信的教师比较信赖,愿意听从他们的劝说,无论是表扬或批评对学生都能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这对于塑造学生良好的思想、品德极为有利。反之,无威信的教师即使声嘶厉色的训斥,学生仍会当作“耳边风”,收效甚微。第三,学生将有威信的教师看作自己的榜样,喜欢模仿他们的言行举止。这种仿效能使学生自觉的调节自己的行为,逐渐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此外,教师的威信对于营造良好的校内氛围,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取得学生家长的认同,提高学校在社会上的声誉等都起重要作用。

2.教师威信的形成

教师如何才能在学生中形成应有的威信?有人认为,对学生严教(如处罚、辱骂和斥责等)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威信。有人则认为,善待学生,处处满足学生的要求,有助于树立自己的威信。其实,这两种认识都有欠缺之处。前者强调对学生要严格要求固然不错,但如一味借助于权威压服学生,其结果往往压而不服。学生即使出于无奈,也会当面一套,背后一套,阳奉阴违,教师无法在学生中树立真正的威信;后者强调要善待学生,这无可非议,但如无原则地迁就学生,甚至放纵自由,其结果学生表面上对教师很喜欢、很尊重,而实际上这种无个性、无能力的老好人似的教师,在学生心目中根本无法树立真正的威信。既然如此,那教师怎样才能在学生心目中树立真正的威信呢?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教师如能从以下三个方面努力,就有助于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威信。

(1)有良好的素质

素质良好的教师容易在学生中树立威信。素质是多侧面的,但主要包括政治思想素质、心理素质、道德素质、专业文化素质。通常,一个忠于教育事业、努力工作、为人正直、富有同情心、人际关系良好、教学出色、具有丰富的专业知识的教师往往受人尊重,容易在学生中享有威信。

(2)有良好习惯

习惯良好的教师也容易受学生尊重,具有一定威信。生活习惯尽管有人认为是小事,但由于教师的习惯经常展示在学生面前,因而对学生影响很大。一般而言,教师仪表大方、衣着整洁、举止得体、作风正派都能受到学生的尊重和好感,有助于树立威信。相反,仪容不整、不讲卫生、行为过激、作风不正的教师,即使教学水平很高,但形象欠佳,也无法博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无法在学生中树立应有的威信。

3.给人良好的印象

教师与学生初次见面,或教师所讲的头几堂课,会给学生留下深刻印象。这种印象借助前摄作用和泛化作用,就可能对教师作出整体评价,进而对教师威信的形成产生深6影响。所以,教师一开始给学生一种良好的形象,有助于在学生中树立威信。如果教师给学生的第一印象不佳,那么该教师只有在今后的教学中,给学生的良好印象达到相当深度,才会突破先前印象的框框,使学生对他产生新的评价后,教师的威信才可能得以逐渐建立。

概而言之,一个思想进步、品德高尚、知识渊博、为人正直、乐于助人、形象良好、作风正派的教师容易成为学生心目中的典范和榜样,容易享有真正的威信。诚然,教师的威信不是一成不变的,它可能长期保持并不断增强,也可能逐渐下降,以至最终丧失殆尽,这完全取决于教师的行为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