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成就一生的好性格
26385500000006

第6章 果敢型性格——雷厉风行的魄力(2)

李嘉诚在香港及亚洲经济界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李嘉诚的成功,其果断决策起了决定性的作用:反应敏锐,果断处事;能进则进,不进则退。

20世纪50年代中期,欧美市场兴起塑料花热,家家户户及办公大厦都以摆上几盆塑料制作的花朵、水果、草木为时髦。李嘉诚当机立断,丢下其他生意,全力以赴投资生产塑料花。他建立的“长江塑料厂”一举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塑料花工厂,他也被誉为“塑料花大王”。

20世纪60年代初期,塑料花生意仍然被看好,但他预感到塑料花市场将由盛转衰,于是立即退出塑料花业,重操玩具等行业,使他避免了一场危机。

接着他注意到香港经济起飞,地价将要跃升,于是开始关注房地产业。他迅速投资购买大量土地,并在激烈的竞争中凭借自己的果敢,一举击败了素有“地产皇帝”之称的英资怡和财团控制下的置地公司,创造了房地产业“小蛇吞大象”的经典案例。李嘉诚也在这场房地产大战中积聚了巨额的财富。

在进行投资、创业、积累财富的时候,关键时刻果断地作出投资决定并付诸行动是非常必要的。切不可犹犹豫豫,致使本来属于自己的机遇失之交臂。

总之,在生活之中培养自己当机立断的果断性格,可以令自己迅速地发现机会,并能够在机会来临时抓住它,这无疑是成功的捷径。一个人在把握机会的过程中,只有做到当机立断,才会使成功的希望上升。

口威功者之所以成功,关键得益于在机遇面前有果敢决断、雷厉风行的性格。他们有时难免犯错误,但是,他们比那些在机遇面前犹豫不决的人能力强得多,因而他们成功的机会也大得多。

作决定不能犹豫不决

在当今这个世界上,充满着各种机会,但是机会都是稍纵即逝的,一旦有了机会,就应该及时把握,就要果断决策,勇敢地去行动,而不能犹豫不决,否则的话,就只能永远站在那里看着别人成功。

比尔?盖茨曾说过:“你不要认为那些取得辉煌成就的人有什么过人之处,如果说他们与常人有什么不同之处,那就是当机会来到他们身边的时候,立即付诸行动,决不迟疑,这就是他们的成功秘诀。”

华裔电脑名人王安博士说,影响他一生的事发生在他5岁的时候。

一天,他外出玩耍,经过一棵大树时,突然有一个鸟巢掉在他的头上,里面滚出了一只嗷嗷待哺的小麻雀。他决定把它带回去喂养,便连同鸟巢一起带回了家。

走到家门口,他忽然想起了妈妈不允许他在家里养小动物。他轻轻地把小麻雀放在门口,急忙进屋去请求妈妈,在他的哀求下妈妈破例答应了。他兴奋地跑到门口,不料小麻雀已经不见了,一只黑猫在意犹未尽地擦拭着嘴巴。王安为此伤心了很久。

从此,他记住了一个很大的教训:只要是自己认定的事情就要马上干,决不可优柔寡断。犹豫不决固然可以减少一些做错事的可能,但也失去了成功的机遇。

有一位受人尊敬的妇女,是个优柔寡断的人。当她要买一样东西的时候,她一定要把全城所有出售那样东西的商场都跑遍。当她走进一个商店,便从这个柜台跑到那个柜台。她从柜台拿起货物时,会从各方面仔细打量,看了又看,心中还是不知道喜欢的究竟是什么。她看了又看,还会觉得这个颜色有些不妥,那个样式有些差,也不知道究竟要买哪一种好。结果,她通常是一样东西也没买,空手而归。

她要买一样取暖的衣帽,不喜欢穿戴得太笨重,又不喜欢过分保暖。她要买一件衣服,既便于夏天,又便于冬天,既适用于高山,又适用于海滨,不仅可用于礼拜堂,又可用于影剧院。她心中带着这几种不现实的苛求,能从哪里买到这样的东西呢?万一碰巧她买到了这样一件衣物,她心中还是怀疑所买的东西是否真的不错,是否需要带回去询问他人的意见,然后再到店中调换。无论买哪一样东西,她总要调换两三次,最后还是感到不满意。

有的人犹豫太久是因为不知道下一步该怎么走,他们只会说:“我还陷在这里,简直不知所措。”他们就这样把自己人生的控制权交到别人手中。其实,只要他们不再犹豫不定,就会发现车到山前必有路,事情总会有选择的余地。一味地抱怨,通常是因为他们宁愿待在那里不愿意冒险前进。因为抱怨总是安全的,改变才会有风险。

有这样一个人,他从来不把事情做完,无论做什么事情,他都给自己留有重新考虑的余地。比如他写信的时候,如果不到最后一分钟,就坚决不肯封起来,因为他总担心还有什么要改动。他时常在把信都封好了,邮票也贴好了,正预备要投入邮筒之时,又把信封拆开,再更改信中的语句。最可笑的是,有一次他给别人写了一封信,然后又打电报去叫人家把那封信原封不动地立刻退回。这个人是个社会名人,在许多方面有着非常出色的才能与品格,但是正是他这种犹豫不决的习惯,使他很难得到其他人的信赖。所有与他相识的人,都为他的这一弱点感到可惜。

举棋不定和优柔寡断,对于一个人来说,实在是一种致命的弱点。

有此种弱点的人,从来不会是有毅力的人。这种性格上的弱点,可以破坏一个人的自信心,也可以破坏他的判断力,这大大不利于他的事业成功。

如果做事没有果断的决心与勇气,总是优柔寡断,犹豫再三也下不了决心,不能迅速地作出正确的决断,那么,这个人一辈子就注定要完蛋了。比方说赚钱的机会,它往往是瞬间闪现,稍纵即逝的。有些人在别人看来财运特别好,其实,这并不是天上掉下来的馅饼,而是因为这种人有异乎常人的品质——遇事果断,如此而已。

口果断决策的能力,与一个人的才能有着密切的关系。一个人如果没有果断决策的能力,那么他的一生,就像深海中的一叶孤舟,永远漂流在狂风暴雨的汪洋大海里,永远达不到理想的目的地。

敢于冒险是通往成功的桥梁

人生本身就是一场冒险。那些希望一生宁静、平安的人不敢冒险,也不会冒险,这样的人永远也不会成功。

不冒点风险,就不会拥有出人头地的机会。很多时候,成功的机会是同风险叠合在一起的。要想抓住成功的机会,就得冒一点风险,否则,就会丧失许多可能是人生重大转折的机会,从而使自己的一生平淡无奇、毫无建树。成功的人与失败的人,他们的区别并不在于能力的高低,而是在于是否具有适当冒险的个性与采取行动的勇气。

哈代是爱迪生的一位朋友。在爱迪生发明了电影以后,哈代从电影胶片的片盘中得到了启发,他产生了一个新的念头,那就是让胶片上的画面一次只向前移动一幅,以便让教师能够有充足的时间详细阐述画面所反映的内容。后来,哈代又成功地实现了让画面与声音同步进行的目标,从而创造了真正的视听训练法,他被公认为“视听训练法之父”。

很多来自企业、公益组织、社会团体或军队的人士从中受益。

除此之外,哈代在另一领域的冒险精神也值得赞赏。在他的一生中,两度入选美国奥运会游泳队,连续3届获得“密西西比河16千米游泳马拉松赛”的冠军。他几乎每天都要游泳,或是在陆上的湖泊,或是在大海,取胜的信念已经融入了他的血脉,他对提高速度简直着了迷。

哈代决心在游泳方面作出改革。他将长期以来一直固定不变的爬泳姿势进行了大胆的改革,使之更加自由和灵活,游泳时头朝下,吸气时把脸转向一侧,当脸挨到水下时再呼气。这样,划水一周所需的时间缩短了,游泳速度也提高了。他挑战了传统爬泳的标准姿势,从而发明了新的自由泳。因此,哈代又被誉为“现代游泳之父”。

惧怕行动,不敢于冒风险,求稳怕乱,安安稳稳地过一辈子,虽然可靠,虽然平静,虽然可以保持一个“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人生,但那真正是一个悲哀无聊的人生。为其痛惜之处在于,自己葬送了自己的潜能。有时,一个人本来可以摘取成功之果,分享成功的最大喜悦,可是最后却因为不敢冒险而把它放弃了。与其造成这样的悔恨和遗憾,不如做一个敢于行动、敢于冒险的英雄。

许多年前,美国一位年迈的乡下医师驾马车来到某个镇上。他拴好马,悄悄地从药房的后门进入里面,开始与一位年轻的店员谈生意。在配方柜台的后面,这位老医师与那位年轻店员低声谈了一个多小时,然后走了出去,到他的马车上取出一只老式的大壶以及一把木质的板子(用于壶中搅拌的),把它们放在药店后面。店员检查了大壶之后,便从自己的内衣袋中取出一卷钞票,递给医师,是整整500美元,这是年轻店员的全部积蓄。

那医师又递过一小卷纸,上面写的是一个秘密配方。这小纸卷上的配方和文字,现在看来价值应高达当时一个皇帝的赎金——那上面记载着配制这旧壶里的液体的方法。可是当时的医师和店员,谁都没想到从壶里流出来的,将是令人难以相信的财富。

老医师很高兴他那一套物品卖了500美元,年轻店员则冒了很大的风险——他把毕生的储蓄都花在这一小卷纸和这只旧壶上了。

当这位年轻的店员把这种秘密配方的液体推向市场,奇迹的缔造开始了。它的影响波及世界各地,而这个帝国的所有人就是闻名世界的“可口可乐之父”——阿萨?坎德勒。

“人生路上的风险是在所难免的。”这是每一个成功的人都能清楚地认识到的,但他们仍充满信心地在风险中争取事业的成功。不过,每个人所能承受的风险都有一定的限度,超过了这个限度,风险就会变成一种负担,会对我们的心理造成伤害。过度冒险带来的忧虑会影响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包括工作、健康和家庭。

因此,当一个人准备进行冒险时,必须考虑到自己能够承担多大的风险,这要根据个人的性格和条件来决定。风险一定得冒,但合理的风险观念是去冒值得的险,然后设法降低风险。

敢冒风险并非铤而走险,其勇气和胆略是建立在对客观现实的科学分析的基础之上的。顺应客观规律,加上主观努力,力争从风险中获得收益,这是成功者必备的素质。

勇于尝试,敢想敢做

毫无疑问,一个具有崇高生活理想和奋斗目标的人,会比一个根本没有目标的人更有作为和成就。在我国古代,就有人说过:“取法上者得乎中,取法中者得乎下,取法下者得乎无。”而西方也有这样一句谚语:“想扯住金长袍的人,或许可能得到一只金袖子。”

从前有两个人,他们都想到远方去,一个人想到日本,一个人想到美洲。他们同时从蓬莱出海,结果两个人都没有达到目的地,但想到美洲去的人到达了日本,而想到日本去的人却到了朝鲜半岛。

那些志向远大、敢于想象的人,所取得的成就必定远远超出起点;一个理想高、目标大的人,即使没有实现最终的理想和目标,但也比理想低、目标小的人取得的成就大。

因此,任何人要想获得成功,首先必须敢想才行,也就是要敢于想象自己的未来,把自己的理想和目标提升起来,而不要退缩在一个蹩脚的、狭小的角落。

可以肯定地说,卓越的人生都是崇高理想的产物。不过,这只是问题的一个方面;另一个不容忽视的方面是,只敢想而不敢做或不愿做的人,也不会拥有成功。

有个年轻人去微软公司应聘,可是该公司并没有刊登过招聘广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