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传记岳麓风云(上下)
26395800000002

第2章 前言

书院是中国封建社会特有的教育机构,在世界教育发展史上独具特色,它对我国封建社会后期学术文化发展、人才培养起过巨大的作用。

岳麓书院坐落于风景秀丽具有神奇色彩的岳麓山下,始建于北宋开宝九年(公元976年),至今已有一千零三十年。期间讲习绵延,弦歌不断,一直是湖南的最高学府,湘楚人才的摇篮。在有关资料所列的世界万.所大学中,其历史悠久仅次于摩洛哥加鲁因大学。

岳麓书院是我国四大书院之一。南宋初年,理学进入繁荣时期,人才辈出,学派林立,理学家纷纷以创办或主持书院为契机进行讲学和传播学术思想,岳麓书院成为重要理学学派之一——湖湘学派的主要活动基地。

湖湘学派的教育思想是培养人才,传道济民,重义利之辨,济经世之要。宋代金兵入侵中原,湖湘学派反对主和,岳麓学子荷戈登陴,死者十九,表现了为国捐躯的牺牲精神。

岳麓书院自创立伊始,即以其办学和传播学术文化而闻名于天下。北宋真宗皇帝召见山长周式,颁书赐额,书院闻名于世,有“潇湘洙泗”之誉。南宋时期,张栻主教书院,朱熹两度讲学,书院盛极一时,一大批学术“巨子”及抗金名将从岳麓书院走向社会。明代中后期岳麓书院再度中兴,明世宗御赐“敬一箴”,王阳明心学及东林学派在此传播和交流。明清之际著名的爱国主义思想家王夫之求学于此,书院之盛,名噪一时。清代朝廷对岳麓书院则更加重视,康熙御赐“学达性天”额,乾隆御赐“道南正脉”额。著名学者王文清、罗典、贺长龄、欧阳厚均、王先谦等先后在此执教或讲学,求学士子络绎不绝,书院教育达到鼎盛,培养出一批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著名生徒。晚清以后,这里不断涌现重要的人才群体,其中最著名的有鸦片战争后出现的以陶澍、贺长龄、魏源为代表的改良派人才群,咸丰、同治年间出现的以曾国藩、左宗棠、郭嵩焘、胡林翼等为代表的中兴将相人才群,戊戌变法期间出现的以谭嗣同、梁启超、唐才常为代表的维新变法派人才群,以及戊戌变法失败以后出现的以蔡锷、陈天华、程潜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派人才群。

为适应社会需要,清末书院进行学制改革,提出了“实事求是”的校训。一九一六年至一九一九年间,******数次寓居书院半学斋,从事革命活动,寻找救国救民的真理。与此同时大批师生投身于新民主主义革命,蔡和森、邓中夏、何叔衡、李达、罗章龙等成为中国共产党早期领袖和中国工农红军的著名将领;谢觉哉、何长工、袁任远、周小舟等成为著名的政界新人,对中国历史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岳麓书院在长达千年的历史演进中,几度兴衰,也曾经官学化,但传道济民、经世致用的教育思想和重践履、务实行的优良学风,以及捍卫民族利益的爱国精神,却成为湖湘文化的传统,一直延续下来。它培养了一代又一代的人才,对中国古代文明的发展及近现代历史的演进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部章回小说是湖南俊彦一千多年来叱咤风云的历史画卷,取材于《二十五史》、《资治通鉴》、《中国通史》、《中华全史》、《湖南通史》、《湖南大学校史》、《岳麓书院志》、《岳麓书院山长考》等专著。笔者选取其中有益于后世的传说故事,在尊重史实的基础上,采用文学的表现形式,以岳麓书院为背景,以“传道济民”、“经世致用”为红线,按时间先后顺序,将其串联演绎成篇,献给读者。旨在通过对湖南人才群的事迹描写和性格刻画,从社会功用的角度对湖湘文化作一次新的诠释。

谨以此书献给岳麓千千万万学子、湖湘文化先驱者以及为国捐躯或事功卓著现已谢世的先辈们!

赵世荣

二OO六年季春于长沙执中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