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康熙所到之处更要修建行宫,当然,如此地方官倒是得了好处,大都得到了升迁。然而天下的百姓却遭了殃,康熙每南巡一次,地方财政就得花上数万两银子以作招待,还得花上数十万两,搜集奇珍异品进贡。如此一来,皇帝高兴了,地方官吏得到提升,亦是高兴了,却是百姓苦了。康熙南巡一次百姓的赋税又得加重一次,这数十万两的财政虚空,终究只能从百姓的头上搜刮而来呀!皇帝南巡是否有些什么真正的意义呢?谁也无法说清,这一点,朝中许多大臣都心中清楚,只是谁也不敢上疏,独车万育作了奏章,他从皇帝南巡一路游玩所需的花费,及为接待皇上而新建的行宫等一一的作了列支,很是仔细地给康熙帝算了一笔账。而且皇帝南巡,地方官吏为讨皇帝欢心所炮制的一些劳财害民的政绩工程,都一一写入了奏章。奏章写成以后,送给几个朋友看过,这些朋友几乎个个吓得面如死灰,冷汗直流,大骂车万育是疯子。因为他们清楚车万育的这个奏章,矛头直指皇上,是当今至高无上的天子呢,以及因康熙南巡而得宠的新贵红人,这岂不是一不小心就头落尘埃之事么?于是朋友也就力劝,让其烧毁奏章三缄其口。“算了吧,与三,凡事得三思而后行呀!”朋友、同僚的规劝,车万育当然心里清楚,他更清楚自己所奏、所参的对象,但他还是要奏,“难道皇上有错,就不能进谏了,皇上出了错,我们做臣子的不进谏,岂不错到底了,这是臣子失职!”车万育就是如此,决不信邪,朋友、同僚无奈,车万育执意将奏章呈了上去。康熙一见,龙颜大怒,认定他以颜犯上,旋即批了罢官,摘了顶戴,交刑部严惩。那些刚提拔作了京官的新贵,更是火上添油,陛下出巡,实为巡查民情,这车万育真是不知好歹,古之尧舜,不是经常出巡么?
舜王出巡,尚未能归京,而驾崩苍梧呢?这车万育肯定有野心也!”新贵的谗言更让康熙认定车万育有反清复明的野心,并且查了他五代的历史,其伯父车大任曾作明朝福州知府,不臣清主而隐居故里,有反清复明痕迹。其堂兄车以遵更是反清复明志士,他不奉清主的剃发令,誓不食清禄,而隐居深山,甘作明朝遗老。有了如此复杂的家庭背景,车万育的反清复明之心便可得到明证,刑部、大理寺三堂会审,将他打了个半死,却没有得到他承认。他始终坚持,他向皇上上疏完全是出于对皇上的忠心,对大清的忠诚,丝毫没有异心,刑部把他的口供与笔录呈给了皇上,这倒让康熙很是有了些为难。
康熙毕竟是一个英明皇帝,在通过了几个长夜的思索之后,又拣了车万育的折子仔细地逐字逐句地认真捡读,慢慢发现这车万育的折子竟是字字珠玑,确是忠言。回想南巡之日,一路歌舞升平,丰衣足食,天下百姓果真如此了么?那些地方知府、巡抚以至总督,却真个个是人才,是干臣?他有了些反思。是时,有几位大臣不敢直接为车万育而求康熙,却是求了和硕亲王,诉说了车万育的忠心,和硕亲王对于皇上的频频南巡,而且一旦出巡,就数月不归,朝政朝纲松弛,也有些意见,于是在康熙面前亦是说了车万育冒死进谏的忠心,康熙恍然大悟,免了车万育的侮君之罪,官复原职,并另加抚恤。因车万育的冒死进谏,康熙减少了南巡,偶尔南巡,也不是为了观赏风景,规模也不大,只是带了二三个随从,微服私访,改变了南巡的方式,节省了数十万两银子的花销。因为没有透露身份,倒是发现了官场许多的弊端,许多的黑暗和腐败。康熙以前的南巡总有许多的地方官吏得到提升和赏赐,而现在的南巡,却恰恰相反,许多的地方官吏却为此摘掉了乌纱,甚至搬掉了脑袋,这岂不是车万育之功耶?
车万育如此的冒死进谏朝野很有口碑,虽不是康熙红人,对康熙来说,却是爱而敬之,敬而畏之,畏而远之,既不降他的职,亦不升他的官。他的犯颜直谏,虽是一心为公,满腔忠诚,却十分不注意场合,往往搞得康熙尴尬万分。但他所谏却是忠义为本,以事实为依据,康熙找不到他半点岔子,每每只好红着脸儿拂手退朝而去,而不追究于他。有一次朝廷推举大吏,有一个叫曾进的地方官,此人进士出身,做过县令,做过知府,为人奸猾,其实少有政绩,但他敛财却自有一套办法,收受贿赂只嫌少不怕多,每到一地赴任却总喜欢搞一些形象工程,而博得上司的欢心,然而却又十分谦恭地把这些成绩、这些功劳归于上级的正确领导,甚至请他认为很有必要巴结的领导作顾问。事情弄砸了他一肩承担,事情弄好他把功劳直接归到领导的头上,又是十分的豪爽。因为敛财有方,家业十分雄厚,对于领导的爱好、性格摸得清清楚楚。哪个领导好色,这个领导下来视察,指导工作,他准会送上美女,意是陪陪领导,帮领导解解闷儿,然后让领导带了美女,住进自己的别墅,过那销魂的舒服日子。要是这个领导又贪财的话,他可以自己不用破费,却让下属进贡,在下属面前大讲领导德行或是许诺:“领导已经答应提拔重用,需要一些活动的经费”,于是下属十分乐意地将大把的白花花的银子送到他的手上,请其转交领导。然而在将银子呈送领导之时,却丝毫不提下属之事了,领导认定这白花花的银子,就是他曾进从牙缝里挤了出来孝敬他的,于是接了很是心满意足。经过这些领导提携、宣传,曾进成了能人、干臣,在朝中很有口碑。
这曾进曾与车万育同科,曾引为年兄,相互有过许多的接触,因接触就有所了解。在车万育的心目中,这曾进似乎并不像朝中大臣所说的那样能干,那样廉洁,于是仿了康熙的法子,微服到曾进任职过的县里、府里进行了暗访,竟是发现了曾进政绩的秘密,以及贪污的本质。当是时也,在朝已有许多大臣向康熙保荐曾进,曾进分析了满朝大臣的情况,认定除非车万育可能拦阻,其他大臣就算对他有些反感,也不会至于出面。
于是在一个漆黑之夜提了数十两银子,登门拜晤了年兄车万育。他开始并没有言及被举荐之事,只是一个劲地夸了车万育的忠心可嘉。车万育十分清楚曾进的深夜造访的意图,只是不明说,也同其他朝臣一样,尽夸曾进的政绩与廉洁,把曾进说得天花乱坠,几若干臣了。曾进有了些飘飘然起来:“唉!
人言车万育廉洁也不过如此呀?竟是天下的乌鸦一般黑呢!”他想了想,笑眯眯的起身告辞,却将礼物及银子置于几上,说是“微薄之礼,不成敬意”。车万育追了出去,将礼品及银子全数送到了曾进的手上,“你不知道世上有不爱钱的车万育吗?”车万育不爱钱,但他并非不需要钱,并非不知道用钱,他做了京官,于宝庆筑了个“育婴堂”即幼儿园之类的小型建筑,却拿不出积蓄来,只好变卖了部分家产,及用尽所有的家租收入。因为朝中大臣的保荐,康熙委任曾进做了“监司”的京官,然而就在康熙任命之时,车万育却钻了出来,当面揭露了曾进的秽迹:“启禀万岁,使不得,万万使不得啊!这曾进并非群臣所说的能干、廉洁!”
车万育如此一搅,把康熙云里雾里地弄得不知所云了。
“车爱卿,此话怎讲?满朝文武皆言曾进能干廉洁,独尔……”康熙有些埋怨带了责备的口气问道。
“陛下圣明,微臣与曾进乃年兄也,曾与共事,甚知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