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好习惯受益终身
26484600000006

第6章 良好卫生习惯赶走细菌病毒(1)

刷牙漱口有规律

青少年的口腔疾病越来越多了起来:想吃冷饮也不能吃,一吃就牙痛;想吃川菜也不行,一吃就上火。而青少年牙龈炎是随着身体进入青春期,体内性激素的水平不断地升高,乳牙逐渐地被恒牙替换,新长出来的恒牙排列也不整齐,容易出现牙龈炎。不过,青少年牙龈炎除了与此时身体发育中体内激素的变化有关外,还与青少年不注重口腔卫生有很大关系。

王军今年16岁,经常早晚都不注意刷牙。这段时间,意识到口气不好会影响到形象,才挤出时间想要好好刷牙。没想到刚要刷牙牙龈就出血了,牙龈顿时变得又红又肿,开始以为是上火了,可是后来感到牙齿变得松了,咀嚼食物也变得无力,最后不得不请假来到了口腔医院就医。

牙龈炎很重要的原因就是口腔不清洁引起的,青少年每次刷牙都马马虎虎,牙齿上就会堆满了牙菌斑,牙龈组织炎症的细菌团块就会在牙齿的周围滞留,从而导致牙龈炎。牙龈炎症的龋洞虽小,危害却很大,应注意加以防治。保护好口腔卫生的办法有以下几点:

1.饭后要及时漱口。漱口可以把牙齿中残存的余渣去掉,对于食物腐烂导致的细菌繁殖,防止龋齿的发生,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因此,一定要养成饭后及时漱口的卫生习惯,一般要用茶水来漱口更好。

2.坚持每天早晚刷牙。刷牙除了清洁牙齿,还能对牙床起到按摩的作用,促进牙床的血液循环,增进牙周组织的健康,牙齿变得更坚固。其中有几点要注意:

①每次刷牙时间至少3分钟,这样可以促进牙膏与牙齿各个方位的充分接触。否则,牙齿与牙膏的接触时间如果太短、接触不充分,牙膏的按摩、清洁、杀菌等功能就很难完全发挥。牙周炎患者由于其牙间隙变得比较宽,建议可根据病情程度的轻重,将刷牙时间大致可以控制在10分钟左右。

②注意正确的刷牙的方法很重要,很多青少年习惯于拉锯式地横着刷牙,这种方法不仅刷的不干净,而且还容易损伤牙齿及牙跟。正确的方法应该是竖刷法来刷牙,刷牙时牙刷保持来回上下移动,上下、里外及咬颌面都要尽量刷到,每面要刷10次以上。

③饭后切忌马上刷牙。因为用餐时吃的酸性食物粘附在牙齿上,牙釉质变软化,如果此时接着刷牙,牙釉质被破坏掉,减少了牙齿表面的珐琅质,极易患牙齿本质过敏症,吃食物就会出现酸、痛的症状。

3.如果青少年一旦得了龋齿病应该及早治疗。有的青少年因为得了“虫牙”,害怕到医院,这是不对的。要早发现,趁早请医生来治疗,把受损的牙洞及时填补起来,如果牙齿损坏很严重无法修补了,就需要把“虫牙”及时拔掉,以防病情的继续发展。

饭前便后勤洗手

许多青少年由于从小没有养成饭前便后的习惯,吃饭时用脏脏的小手直接就拿着碗筷进餐,甚至有的孩子为了方便,直接用手抓着食物往嘴里送的。俗话说,病从口入,双手不干净进餐,因此而病倒的孩子太多了。

手被称作人体的“外交器官”,人们的所从事的一切“外事活动”,它都会一马当先,比如从事到垃圾、刷痰盂、洗脚、搽大便等,都要依靠手来完成。因此,手很容易粘染上很多病原体微生物。

科学家曾经做过一个调查,一只手如果没被洗过,那它上面至少会含有4万~40万个细菌。指甲缝里尤其是细菌藏身的好地方,一个指甲缝里一般有38亿的细菌可藏。另外有人有个测试,如果急性痢疾病人用5~8层的卫生纸,那么痢疾杆菌就会渗透到手上,痢疾杆菌在手上能够活3天。流感病毒潮湿温暖的手上甚至可以存活7天。

因此,手很脏,我们经常接触的一些物品,都会把手弄得很脏。尤其是传染病的患者和一些表面看起来身体健康而实际身体内带有某种病毒者,常常会把致病微生物病毒传播到各种日用品生活用具上,当健康人的手触摸后,致病微生物就会被传染你的手上。如果饭前便后不养成洗手的习惯,就可能会把细菌带入口中,从而会吃到肚里,导致疾病的发生。

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可除掉粘附在手上的细菌及虫卵,用流水来洗手,可洗去手上的80%多的细菌,如果用肥皂洗,接着用流水冲洗,可洗去手上达99%多的细菌。同时要注意,洗手不能和几人同用一盆水,防止交叉感染导致传播疾病,洗手时间应超过15秒。

综上所述,孩子要养成饭前便后洗手的好习惯,父母也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①向孩子说清道理。孩子年龄增大,也会逐渐变得懂事起来。结合一些具体的事例来给孩子讲饭前便后要洗手的原因,孩子一旦明白了道理以后,坚持饭前便后的洗手就会变得有动力,也会更加更自觉,更主动。

②习惯的培养要宜早不宜迟。孩子的良好习惯要从现在抓起,随着孩子的年龄增大,一些不规范及不良的行为就会形成一定定势,那时要纠正,那比较困难多了。所以培养孩子饭前便后洗手要尽早抓起。

③及时给予孩子适当奖赏。在孩子养成饭前便后坚持每天洗手的过程中,要适当地给予一定的奖赏,这样对孩子良好饭前便后习惯的形成具有良好的强化作用。

饭前便后良好的习惯养成并非一朝一夕,而是需要一生一世坚持做的事。青少年时期是人生生长发育的关键阶段,也是行为习惯及生活行为习惯形成的最关键时期。青少年一定要从小养成良好饭前便后洗手的习惯,纠正不良卫生习惯,唯有如此才能拥有一个健康强壮的身体。

洗头洗澡不懒惰

青少年在日常生活中要注意个人卫生,养成勤洗头洗澡的习惯,有利于身心健康发展。我们都知道,皮肤是人们身体的一道天然的屏障,而人体每时每刻都处在新陈代谢中,都在不停地出汗,因此要坚持经常洗澡,皮肤才会处于一个清洁干净的环境中,皮肤正常功能才能发挥。而头发有保护头皮的重要作用,可以保护头皮不受外界直接刺激的作用,头发上往往会粘附着很多肮脏的污垢,刺激头皮从而使人产生瘙痒感。洗头不经常的人,头发会发出臭味,还会生头虱。因此青少年要坚持常洗头洗澡。

洗澡。正常人一般每周洗澡两到三次较好。如果洗澡比较频繁,皮肤里的角质层就会受到伤害,保护皮肤的作用就会变地很低弱,皮肤细胞内的水分就会很容易被蒸发掉,从而导致的一些皮肤疾病,其中最普遍的一种就是皮肤瘙痒。除此之外还要注意洗澡的方法。

①水温保持在24℃~29℃。水温如果过高,皮肤表面的油脂很容易被破坏,毛细血管会被扩张,皮肤会变干燥,皮肤受到很大损伤,同时,心脏负担还会增加。

②洗浴时间不要太长。盆浴最好20分钟,淋浴一般要3至5分钟就可,否则,皮肤表面会脱水。

③如果皮肤不是非常的油,选择中性的浴液和香皂比较好,但不要天天用,两三天用一次就好。而且,在身体上停留时间也不能过长,一定要冲洗清洁干净,不然会伤害到皮肤。

④洗完澡后,全身最好要涂抹一些润肤露,表皮水分才不会容易挥发,干燥瘙痒症的情况就不会再发生了。

洗头。洗头水温度一般要在31℃~38℃.用冷水洗头脑部的神经线会因为受不了刺激,从而产生头痛、头晕。用热水洗头,不仅可以提神,还能保护发指的营养,不容易脱发。

①洗头次数最好隔天洗一次。天天洗头不仅不能保护头发,还可能对头发造成很大的伤害。因为洗头太过频繁会把皮脂腺分泌的油脂给彻底洗掉,头皮和头发就会失去天然的保护膜,这样对头发的健康不利。

②清洗头部的时候还要注意选择好洗发液,避免使用太过碱性的洗发液,最好使用护发素。

温馨小贴士:有晚上洗头习惯的人,最好改为早上洗头,其次在洗后要注意擦干头发,不过电吹吹头发的时候不易吹得太干,这样才能保证头发清洁、轻松、健康皆不误。

勤洗头洗澡不仅是一种讲究个人卫生的表面现象,而且能够反映出一个学生的生理与心理的健康状况。总之,勤洗头、勤洗澡对增进青少年身体的健康及预防疾病有着重要的意义,学生要自觉地养成这种良好的习惯,平时要注意和维护自己的身体健康,才能健康快乐的成长成才。

勤换衣物爱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