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短篇乱扯西游释厄传
26578100000084

第84章 终究是凡人 何言不忘本

五圣齐了,金木水火土,悟空,八戒,玉龙,唐僧,沙僧,这是分别对应好的。孙悟空的名号最多,孙行者,金公,心猿,乖猴,乖猿,弼马温,美猴王,齐天大圣,石猴,猢狲,猴哥,猴头,泼猴,斗战圣佛;猪八戒的名号,猪悟能,猪刚鬣,呆子,野猪,木母,木龙,天蓬元帅,净坛使者;沙悟净的名号,水怪,黄婆,土母,刀圭,沙和尚、沙僧,卷帘大将,金身罗汉;唐玄奘的名号,陈玄奘,赤子,圣僧,唐三藏,江流儿,金蝉子,旃檀功德佛;白马的名号,姓敖,意马,马龙,玉龙三太子,八部天龙。

婚史,猪八戒已婚,且两次作为上门女婿,先夘二姐,说是一年死,应该没有后代;接着便是高翠兰,一起三年,后两地分居,有三分之一到百分百的可能性,分手时已然孕有小猪;孙悟空几个,未婚;关于那啥经验,除了唐僧没有,别人不详。

但是这个夘二姐(决计不是所谓的“卵”二姐,虽然在世本《西游记》里面多次出现“卵”字,但却没有一次写成“卵”的,而是绝大多数写作“卯”,只有一个最古怪的例外是在“卯”的右耳之内多填了一点的古怪写法,出现在西游记第一回的诗词中,“借卵化猴完大道”)很有点意思的,几乎可以肯定就是霓裳仙子下凡一天。那么这夘二姐,其实是“卯”(繁体字其中一种写法为“夘”,但奇怪的是,在世本《西游记》里面,“卯”字至少出现了三十余次,其中大约一半说的是现在简体字“卯”,也就是卯时的“卯”;还有不到一半说的其实是“卵”,鹅卵石的“卵”;唯有仅一次在说“夘二姐”的时候,写的是“夘”,其它地方几乎一概写为“卯”。看来这个“夘二姐”,必有说法,老吴是在强调什么)的二姐。后来书中第九十五回降服那月宫兔子精的时候,有个太阴君肯定是大姐了。

从现在开始,道中有佛,佛中有道的,阴阳五行交错纵横,君儒客串,故事越来越深奥隐晦了。

咬开铁弹真消息,般若波罗到彼家。果然,当初让猴子在五指山下,吃的铁丸喝的铜汁,另有用意。就是增强悟空的金性的,是促进开启般若的,是加速领会波罗的,早点归真的。朱元璋虽然被老吴给定义为金属性,但是他的名字中没有“金”。于是吴承恩先生安排孙大圣被压五行山,补充金性,为下一步“附身”朱祁镇和朱祁钰做好了铺垫。

盖言取经之道,不离乎一身务本之道也。这里的一身应该指的是五行合一,务本指的是五行修炼修持。那么吴先生的意思就是,大明的建立发展,需要历代皇帝的努力才行。想法是好的,但是封建社会始终跳不出“轮回的圈子”。

却说他师徒四众,了悟真如,顿开尘锁,自跳出性海流沙,浑无挂碍,径投大路西来。那个流沙河其实就是每人的恶性之海啊,看了超度九世唐僧之后,就悟了真如,开了尘锁了,怎么就觉得怪怪的呢。老吴却是在主观的指明了,下海远航是不可取的。那么朱祁镇不再派遣人马下西、南洋,则是明朝走向发展的所谓正途。对耶非耶?只能说从保守的角度出发那就是可以的;从发展的眼光来看,绝对就是固步自封了。落后就要挨打,这是千古不变的。那么时候才能彻底扭转哩呢,这个恐怕还真是个极其漫长的过程。

又到了深秋,正走处,不觉天晚,唐僧便问,却往那里安歇?快天冷了,正常男子的心智在这个时候,都是比较脆弱但真正人性化的,都盼着老婆孩子热炕头啊。

行者认为师父说话差了,出家人随处是家,哪里都能安歇。猪八戒埋怨猴儿,光顾自己走路轻省,那里管别人累坠?自过了流沙河,都是某身挑着重担啊,须是寻个人家,得吃喝休息才行。行者道,呆子你有报怨之心,既是秉正沙门,须是要吃辛受苦哩。

行者只管师父好歹,八戒挑行李,沙僧牵马匹(注意,这是孙悟空给暂时这么安排的。以后却不是一成不变的,八戒和沙僧还要互换工作内容)。八戒意见不小啊,认为猴儿以力欺人,尊性高傲,是定不肯挑行李,但师父骑的马,可以教他带几件儿,显得咱们哥几个情谊好啊。行者说了白马的身世,这个都是各人的功果,你莫攀他。

悟空对马尤其是玉龙是维护有加,甚至都不正常了,幸亏这俩都是雄性且没有那个特殊爱好,否则另外三个还不定怎么想呢?但其实在说明孙悟空和玉龙的影射关系相当的深,或是有共同的类似遭遇。

(联想到孙大圣在天上的时候,曾经做过弼马温有声有色的,也就是在说朱元璋对于战马,是情有独钟的,是逐鹿天下、北伐南征的利器之一。朱祁镇的儿子就是朱见深,父子感情还能差到哪儿呢?朱祁钰登基后,虽然将朱见深的太子位废除,但是没有再怎么为难这个孩子。朱见深即位后,对叔叔也是念念不忘。然而朱见深受到的刺激也是很明显的,直接导致其性格有重大缺陷。那么朱祁镇对儿子朱见深的态度耐人寻味,警戒之心甚强。朱见深虽然在1457年再度被立为太子,年11岁。其在1449-1457年的压抑生活造成自己性格软弱可以理解,但是1457年后为何没有巨大的转变呢?从模糊的史料能够分析出来,在1457-1464年朱祁镇始终对朱见深心存疑虑。向天下宣告朱见深再度为太子的诏书中内容颇有意味,朱见深的名字含糊不清造成世人多有误解;临死前都差点相信奸人挑拨,好在李贤及时劝导,明宪宗才顺利继位。朱见深在位期间大多平庸,他老爸也要负有很大的责任。

朱见深的文化水平很高,绘画也很有一套,其代表作是《一团和气图》,正面看,是一个中正慈和的老头;左右看又分别是俩老儿,却分别流露出睿智深沉和消极无奈。明宪宗这是在刻画自己啊,堪称绝佳之作。

明宪宗也曾经想仿效朱棣、朱瞻基,有所作为,于是在成化十二年打算再度命人下西洋。结果刘大夏将宝船图纸等资料给藏起来了,朱见深无奈只好放弃。明宪宗性格软弱,诸多大臣都各行其是。朱见深也心里清楚,才开始西厂让汪直来整肃吏治。汪直很有点矫枉过正,再者被政敌不断打小报告,朱见深也渐渐产生了怀疑,终于放弃了汪直。1484年的时候,明宪宗对于吏治忍无可忍,却束手无策,只好任由万安等人胡来,直到1487年朱见深驾崩。

都说朱见深平庸,但是谁能体会一个落寞皇帝的心思呢?那么多的朝臣,有几个能为其分忧。君固然不太像君,然臣哩?吴老爷子和李春芳先生对明宪宗的评价还是公正客观的,既有理解嗟叹但也怒其不争。

朱见深之子朱祐樘,继位后对老爸很有看法,也认为他软弱,便想着自己有所大的改善。可时间长了,就深深体会到父亲的无奈,明孝宗也照样不能将大明带向再度辉煌,可惜了英年早逝啊。)

但是此时,那沙僧实在憋不住了,也不玩深沉了。管你龙不龙的呢,牵马牵龙都是牵啊。先鼓动鼓动猴儿,出点乐子才好呢,一路上太闷了。咱们看原著如何描述的,(老沙)闻言道,“哥哥,真个是龙么?”行者道,“是龙。”八戒道,“龙不是本事挺大么,怎么他今日这等慢慢而走?”行者道,“你要他快走,我教他快走个儿你看。”好大圣,把金箍棒揝一揝,万道彩云生。那马看见拿棒,恐怕打来,慌得四只蹄疾如飞电,飕的跑将去了。

这段插曲儿,将三个徒弟的性格矛盾冲突显露无疑啊。很明显,八戒是嘴上矫情但心中无意;沙僧呢,刚被收服,卷帘大将啊,御前伺候玉帝的,现在成马夫了。已经心气儿到了谷底了,只好一路沉默寡言,挑担子的活儿也比这强点啊。知道那马其实是龙以后,才对于牵马挑担子都意见小了,但是对悟空的意见最大,啥也不干就扛着个哭丧棒在前面指手划脚的,凭什么呀,你猴儿也水下难治住某啊(朱元璋的水军虽然厉害,朱棣和朱瞻基的海军尽管强大,但是朱祁镇却几乎放弃了这方面的发展,此后更是很有些倒退。那当然孙大圣从五行山下出来之后,水性就太差了。以前的时候,下海跟玩似的;现在到河里都得念避水诀才行,水下打斗更是百嘛不是)?而且还跟玉龙关系暧昧的。猪八戒也只是和某打个水下平手,就这还天蓬元帅哩?我怎么就这么倒霉,成小三儿了都。唐僧更是嘛也不会,像个当师傅的么?但那是佛家的心头肉,惹虽然惹不起,可也得设法给他们找点麻烦。

唐僧躺枪了,在马上颠了一路啊,可不就气坏了呗。沙僧一看,心里乐了,没白鼓动的,该啊!得再挑拨挑拨呀。师父不曾跌下马来么?怎么不摔个屁股蹲儿呢?

果然长老就骂悟空这泼猴,把马儿惊了,早是我还骑得住哩!

(但是从话里还是判断出来,唐僧对沙僧心里的意见又增加了些许,沙和尚的心思瞒不过圣僧。

朱瞻基对父亲朱高炽很是有些瞧不起,明仁宗不可能不知道。这父子俩貌合神离,经常借着一些名义对着干。好在他们还是血浓于水,没有爆发冲突而已。

纵观整个明朝,除了朱棣“篡”侄子建文的帝位,还有朱祁钰废侄子朱见深的太子位;竟然没有发生过父子皇帝纷争导致兵戎相见的局面,简直不可思议。甚至也没有发生过父亲废掉自己亲生儿子太子之位的,当然了,朱棣等几个皇帝倒是曾经有过这个想法,但都被大臣们给阻挠了,皇帝也无奈都未能如愿。不得不说,大明朝在古代封建历史上诸多方面其实的确足可称道,1644年和之后的南明却不算在内。

那么我们就可以猜测出来,朱棣当年攻入南京城,朱允炆要是投降的话,恐怕还是能活下去的;朱文奎应该极有可能是随着建文帝一起下落不明,但也不排除秘密被明太宗杀害。朱棣肯定不敢明着就宰了朱文奎,因为朱允炆的胞弟朱允熙就是在南京陷落之后又过了四年才奇怪的死于火灾,其实也有可能是事出有因。没有确凿证据表明就是是明太宗主动暗杀无辜的朱允熙,具体有什么内幕难以考证。

从西游记猪八戒的口中,“一灵真性,竟来夺舍投胎,不期错了道路,投在个母猪胎里,变得这般模样。是我咬杀母猪,打死群彘,在此处占了山场,吃人度日”,能够看出来,吴老爷子是将朱允炆的生母吕氏、朱允熙等人的死亡,给扣到了朱棣的头上。

那么就算吴承恩先生有偏见,难道李春芳先生也是这么认为的么?只能怀疑,朱棣的确默许或暗示手下人做了缺德事,从解缙之死和其家属后来的遭遇,就可以侧面证明。朱棣虽然凶狠,但总算事情没有敢“正大光明”赤果果的来做。包括诛杀方孝孺等人,也是在劝其归顺未果的情形之下发生的。当然也有即使哭爹喊娘认错投降请求网开一面之人那是要非杀不可,否则靖难清君侧还有什么意义?正义往往还要伴随着血腥杀戮,为何总要对朱棣指指戳戳呢?明成祖虽多有不耻之处,却也比诸多朝代的很多“圣明之君”在这方面甚至还要强了些。在明朝,儿子要想当皇帝就威胁老子的情况没有发生过,就是因为即使朱棣也不敢开先例而已。如果建文帝当年没有削藩等刺激,而是保守持国的话,燕王恐怕也无法成就永乐大帝。解缙和杨荣等人积极投效朱棣,难道说他们也都是无耻小人?明太宗“靖难清君侧的”之名义就真的没有可取之处么?非也,非也。)

行者陪笑道,“师父莫骂我,都是猪八戒说马行迟,故此着他快些。”那呆子因赶马,走急了些儿,累的直发牢骚。

长老也惊吓过度便道,“徒弟啊,你且看那壁厢,有一座庄院,我们却好借宿去也。”让某好好歇个脚啊,有个足浴就更好了。

行者闻言,急抬头举目而看,果见那半空中庆云笼罩,瑞霭遮盈,情知定是佛仙点化,他却不敢泄漏天机,只道,“好,好,好!我们借宿去来。”

孙悟空光顾着显弄自己本事大了,就无意间将另三个除了白马以外都给得罪了,对以后相当长时间内,构成了很大影响,多受了不少罪,却也因此修行获益极深。

齐天大圣自从听了多心经,修为也更深厚了点儿;经历了黄风岭的下马威上眼药儿,又看见了九世唐僧的怨气化无被彻底超度,便又多记起来了些儿自己前世,这才不敢泄漏天机,没有多说什么。

结果唐僧耍文明高深,行者正然偷看处,忽听得后门内有脚步之声,走出一个半老不老的妇人来,娇声问道,“是什么人,擅入我寡妇之门?”

慌得个大圣喏喏连声道,“小僧是东土大唐来的,奉旨向西方拜佛求经。一行四众,路过宝方,天色已晚,特奔老菩萨檀府,告借一宵。”

悟空知道这肯定是佛或仙所化,才恭敬非常,提醒别人,三藏才与八戒、沙僧牵马挑担而入,只见那妇人出厅迎接。八戒饧眼偷看,艳丽照人身段风流的美寡妇。

老吴挺坏啊,哪有这么描写露骨的,明摆着神仙下凡,也是春心荡漾的不老徐娘一寡妇,都不怕被抢劫钱色的。

宾主相见礼毕,寡妇请唐僧师徒叙坐看茶。三藏启手道,“老菩萨,高姓?贵地是甚地名?”这里唐僧表现还行,看不出什么不妥。

不想那老嫩萌上来就直奔主题,三女加上自己正好招你们师徒也是四人上门乐呵(没玉龙什么事,看来神仙对这白马也是不屑一顾。吴承恩和李春芳最是看不上的明朝皇帝,当然仅限于1368-1583年。朱见深宠爱万氏,千真万确,当时群臣就很是不满,儒家更是对此深恶痛绝。其实如果明宪宗不是皇帝,而是个普通老百姓甚至小官儿的话,那么他的故事就堪比梁祝化蝶和孔雀东南飞了),就差自己的小衣什么模样款式没说了。那三藏开始如痴如蠢,默默无言;后来好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这唐僧就动心了,换了哪个壮年男子也得心动啊,何况在长安就是不太情愿但没办法才来取经的。和尚就愣在那里,考虑后果,盘算得失。

(朱允炆对于后宫的态度,不太好考证,因为史料太少,基本上给朱棣抹杀了。从其后代来分析,只有朱文奎和朱文圭俩儿子,好像没有其他子女,而且还都是皇后马氏所出。应该来说,建文帝后宫稀疏的很。但是要注意的是,1398年朱元璋驾崩,朱允炆需要守孝,肯定不能增设后宫。还没等孝期服满,靖难之役爆发,也就没有哪方面的心思了。但不代表朱允炆就甘心只有一个正式老婆,其实是来不及、顾不上啊,所以才如痴如蠢,默默无言。

朱高炽则不然,他在给老爸朱棣守孝期间就开荤。因此唐僧便似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

那八戒闻得这般富贵,这般美色,他却心痒难挠,坐在那椅子上,一似针戳屁股,左扭右扭的,忍耐不住,走上前,扯了师父一把道,“师父!这娘子告诵你话,你怎么佯佯不睬?好道也做个理会是。”老猪的反应更是正常不过,却是上脑了,一点也不考虑后果什么的,很多事情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窗户纸虽薄壳也不是那么好捅的。

(不用多说了,朱棣本质上也是喜爱女子的,但是还能控制住自己,老吴对其有意见,将明太宗给描述的甚是不堪。)

那师父猛抬头,咄的一声,喝退了八戒道,“你这个孽畜!我们是个出家人,岂以富贵动心,美色留意,成得个什么道理!”圣僧明显被打乱思路了,也看出八戒想美事,却将挑头的任务交给自己。这八戒,太不是个东西了。你倒是多给点儿时间,让某再多想想呀,到底是个什么道理啊?

那妇人笑道,“可怜,可怜!出家人有何好处?”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却有何好处?”唐僧今年三十二了吧,真不知道么?肯定是心思重重,随口一问了。

那妇人道,长老请坐,等我把在家人好处说与你听……

三藏道,女菩萨,你在家人享荣华,受富贵,有可穿,有可吃,儿女团圆,果然是好。但不知我出家的人,也有一段好处。

这话里有问题了,不用夫人说,唐僧那也是知道在家人好处的,还给补充了不少的。按说出家人与世无争啊,可是唐僧呢,下面说的话,就明显吃不着葡萄就嫌酸呀,甚至口不择言了。“出家立志本非常,推倒从前恩爱堂。外物不生闲口舌,身中自有好阴阳。功完行满朝金阙,见性明心返故乡。胜似在家贪血食,老来坠落臭皮囊”。

谁听了都得生气,不揍一顿儿就算客气的。那妇人闻言大怒道,“这泼和尚无礼!不好意骂你出去,我好心要招女婿,你倒反将言语伤我。既然你铁了心,那算了。从你徒弟里面我家也招得一个。你凭啥给徒弟们做主啊?”从这里能够看出,黎山老母是傻眼了,唐僧心动了,麻烦了,不能再挑逗了,转移方向奔着其三徒弟吧。真正对唐僧的考验只有几分钟而已,从哪来后面说的有德无俗啊?

三藏见他发怒,只得者者谦谦,叫道,“悟空,你在这里罢。”知道自己言重了,应该没自己的戏了,便只好违心说话,心却是提到嗓子眼了。这个泼猴儿可别真答应啊,便凝神注意听徒弟的说话。

行者道,“我从小儿不晓得干那般事,教八戒在这里罢。”干不干是一回事,知不知道是另外一回事,真不晓得么,现在的猴儿想起来不少前世的事情了呀。这孙悟空的色念也是有的,从书里后面来看,玩点儿擦皮球的事情,也是很乐意的。这完全是在说朱元璋25岁以前,还没有经历过女爱男欢之事啊。老朱17岁的时候,原本到了婚娶的年龄,可是家里发生了许多不幸,哥哥将其送入寺庙,当和尚八年。不过从1352年开始,明太祖开始走桃花运了,1355年长子朱标出生。

八戒道,“哥啊,不要栽人么。大家从长计较。”老猪虽然心急如焚,还知道枪不要打出头鸟呢。但是话还没说完呢,却被别人抢了话茬。

三藏道,“你两个不肯,便教悟净在这里罢。”唐僧一听,放屁,你的猪哥脸都快舔到人家徐娘的香腮了都,一点儿都没栽你的。还从长计较,我看你是绝对想要独吞呀。不行,绝对不能只让你得逞!赶紧往下扯沙僧吧,这个假闷葫芦,估计不会像八戒那么无耻,是有点眼力劲儿的,对我还是表面上尊重听话的,他会有个权衡的。

沙僧道,“你看师父说的话。弟子蒙菩萨劝化,受了戒行,等候师父。自蒙师父收了我,又承教诲,跟着师父还不上两月,更不曾进得半分功果,怎敢图此富贵!宁死也要往西天去,决不干此欺心之事。”

老沙一点也不傻,猛一看好像拒绝的斩钉截铁。唐僧你不够意思啊,什么叫他们两个不肯,就叫我在这呀?你有嘛能教诲某,还能添加半分功果的?我一句话还没说呢,就将祸水引给某呀?

但是话里话外,我们可以看出,沙僧的确不喜女色,对大富贵才在意的。书里后面描述沙僧的话语太少,但还是能看出这是个胆小谨慎的主儿。书里第八十一回,曾经很是刻意说到,“沙僧却是个灵山大将,见得事多,很会软款温柔”,甚能说会道的,连孙悟空在气头上都能给劝住的。当年在天庭,那是卷帘大将,听的看的实在是太多了。耍些阴谋诡计,小菜一碟啊。

啥是卷帘大将呢,从字面来看,是给玉帝掀门帘的。不过这个门帘其实应该是在凌霄宝殿里面,来回进出后宫的那个。也就是说,沙僧其实是玉帝的贴身侍卫总管。那肯定见多识广的,曾经有很多神仙拍沙僧马屁了,所以沙和尚的性格最是阴忍。

而且沙僧的话,一定不能全信,否则就把你给忽悠了。别看老沙总是摆出一副老实人的样子,其实连观音都敢忽悠的。菩萨那可是擅长专门忽悠旁人的,可是在前面的流沙河就被沙和尚给骗了。沙僧嘴上答应不再伤生,但是饿了就还是吃人,虽然书里没有彻底点破明说,但还是能判断出来的。老猪虽然也曾经吃人度日,但是自从观音点化之后,的确是一个人也没有再吃过的。

继续看书,咱们看沙和尚反应甚快的,张嘴菩萨闭嘴菩萨。嘿嘿,那就还得师傅你来收拾残局呀。不过,这放弃眼前小富贵一桩,的确是有点儿欺心。但是,这些普通人间的财色么,跟日后自己可能获得的功果比起来,应该就不算什么了。

那妇人见他们推辞不肯,便将师徒们撇在外面,茶饭全无晾在那了。八戒心中焦燥,埋怨唐僧忒不会干事,把话通说杀了。先唬弄着吃个饱饭啊,一边吃一边想多好呀。

果然,沙僧不甘心了,得继续挑事啊,于是最先搭话,“二哥,你在他家做个女婿罢。”闲着也是闲着,找点乐子也行啊。还得想法鼓捣猪八戒才行,唐僧脸皮太薄,猴儿脸皮太硬,只有二师兄脸皮最厚。

八戒道,“兄弟,不要栽人。从长计较。”

行者道,“计较甚的?你在此间还俗,却不是两全其美?”

八戒道,“话便也是这等说,却只是我脱俗又还俗,停妻再娶妻了。”

(老猪的话里有话,在1407也就是永乐五年,朱棣的徐皇后薨逝了。有野史说朱棣打算再娶人家徐达的三女儿徐妙锦为皇后的,但是让徐达的老婆给拒绝了,皇帝便没有如愿。从西游记里来看,野史所说的并非臆造,而是确有其事。)

沙僧一听,有门儿啊,便紧接着使坏道,“二哥原来是有嫂子的?”这和上次说白龙马一样,不是好奇,而是没事找事,有事就给推波助澜夸大化啊,那个自作聪明的傻猴儿肯定还得上当,下面接着还得有好戏看哩。

果然行者将八戒的老底儿揭穿,见利弃妻,但是离别的久了,西天遥遥无期的,又想起那个勾当,断然又有此心。“呆子,你与这家子做了女婿罢,只是多拜老孙几拜,我不检举你就罢了”。猴儿这是毛病不改啊,说话说的一针哗哗的放血呀,真欠唐僧念咒给赶走的。但真正表达的或许就是,朱祐樘在位期间,是在背地里曾经做过许多“勾当”的。

那呆子道,“胡说,胡说!大家都有此心,独拿老猪出丑。常言道,和尚是色中饿鬼。那个不要如此?都这们扭扭捏捏的拿班儿,把好事都弄得裂了。”这有点冤枉猴儿跟沙僧了,但也勉强能说过去,那两个也没安好心。

现在,猪八戒算是将除了玉龙以外大家的部分真实心思给捅出来了。玉龙可以不算和尚的;孙悟空已经想起来不少往事了,这财色是能看破的。但是对于财猴儿是很矛盾的,关于色是个调剂品可取乐别玩真格的;唐僧现在还是肉体凡胎,今年32岁,正是年富力强锐意进取的时候;八戒和沙僧才当了几天所谓的和尚?一个半年前吃喝娶媳妇的,另一个俩月前还吃人呢。唐僧从小出家,就按从十八岁成人算起,也已经最少十四年的佛龄了。都未能勘破恐惧,胆小怕事,还不愿意受罪的,怎么就能看破富贵女色了?从书中后来多次的描写来看,直到第三十六回,唐僧心性有个较大的飞跃,现在才第二十三回呀。

猪八戒接着说,这如今没人搭理咱们了,人还好说,可那匹马不能挨饿,别饿死了等着吃肉啊,你们坐着,等老猪去放放马来。那呆子虎急急的,就走了。八戒还有点小聪明呢,要假公济私哩。

但这个小把戏这能瞒住大伙儿么?甭管是谁,从哪个角度来说,一个个对于财色那都是很好奇上心留意的。行者道,“沙僧,你陪师父,等老孙看他干嘛去?”三藏道,“悟空,你看便去看他,但只不可只管嘲他了。”行者道,“我晓得。”悟空是很好奇,师傅是更着急,担心猴儿讥笑八戒,老猪恼羞成怒真撕破脸开戒咋办?沙僧是低头顾自己的心思,越琢磨越觉得不是味。天上掉馅饼儿,哪里有这么巧好的美事?这里头肯定有文章的,到底是嘛呢,一时想不通啊。

那呆子果然放马是假,想美事是真,四处踅摸着还去找那个寡妇去。找到之后,老猪一听徐娘的问话,便上前道声,“娘!我来放马的。”连娘都叫上了,很明显了,不但要亲美,还得要青春年少的。徐娘虽然看着还行吧,但还是老了点,给唐僧留着吧,要不然这辈分没法论的。这换了谁,也都这么想,先紧着好的啊,唐僧自然也不例外。

玄奘先前为嘛跟雷惊的孩子,雨淋的虾蟆,只是呆呆挣挣,翻白眼儿打仰?不是被眼前飞来好事给迷失了,是恨自己命苦,现在要是没有徒弟就好了,偏偏还有仨呢。这要是真留下成亲了,但不管怎么论,那老家伙就得是自己的了,这也太欺负出家人了吧。不过,凑合着有也比没有强啊,反正自己也是大龄青年了。

那妇人倒是没想到这一层,便只是道,你师父太想不开,好事不干,非要受罪去。八戒笑道,他们没法子,不肯干这件事。就我没顾虑啊,不过怕自己长得难看,娘嫌弃我呀。

那妇人道,我也不嫌,家里有个男的就行,但恐小女们有些儿嫌丑。

八戒道,娘,你上复令爱,不要这等拣汉。想我那唐僧人才虽俊,但干不了庄稼活儿呀;我丑自丑,但地里家里的诸般事,踢天弄井皆能。

那妇人道,嗯,能干活也行啊,那你跟师傅说罢。圣僧若是同意了,俺便招你做上门女婿。

八戒急忙道,商量个屁!他不是我爹哎,我的事情自己做主。

(此时对老猪的描写,还是验证了上面对朱棣的猜测,不过朱棣的实际出发点,应该不是为了多个媳妇儿,而是为了“收买”人心。因为他将徐氏辉祖给软禁起来了,虽然将徐氏增寿给追封定国公,但是很多人都很同情徐氏辉祖的遭遇。于是明太宗便决定续娶小姨子徐妙锦为皇后,以显示自己对盖世功勋徐达等人的敬重。然而吴承恩先生这是对朱棣很有意见,其实人家明成祖是个马上皇帝,一门心思主要铺在大明的千秋万业上了,的确很冤啊。)

妇人道,也罢,等我与小女说。便关门走了,心里肯定是在骂老猪,一门心思净惦记着年轻漂亮的了,愣是一点儿也没把自己放在眼里,难道老娘就那么不招人待见啊。

怎知孙大圣已看了真切,回来先见唐僧道,“师父,悟能牵马来了。”长老道,“马若不牵,恐怕撒欢走了。”这唐僧说的很溜,肯定一直就在琢磨八戒在干嘛呢,心里是百爪挠心啊。按说,依着前面唐僧的说法,现在猪八戒爱干啥就干啥,自己就该念佛去了,怎么还一直惦记着呢,却是酸溜溜的说了心中猜测人家八戒的想法。

行者便笑,没错,把老猪的那些勾当从头说了一遍,三藏也似信不信的。这对唐僧的描写真是妙极,从哪里看,都能有各种解释,黑和白都能混淆在一起的。

少时间,唐僧一看呆子回来了,立时问,“你马放了?”八戒道,“无甚好草,没处放马。”行者道,“没处放马,可有处牵马么?”呆子闻得此言,情知走了消息,也就垂头扭颈,努嘴皱眉,半晌不言。这八戒还没被色所迷得傻到家的,是很聪明的,就是见到想到了吃食以后,才猪油上脑不管不顾什么后果。

(八戒这么中间出去溜达了一圈,走的时候是朱棣,回来后就成了朱祐樘的。还有就是“无甚好草,没处放马”,这句话看似简单无意,其实玄机颇有的。明宪宗朱见深登基后,他的后宫不多也不少。其中吴氏乃原配发妻,仅做了一个月的皇后,便被丈夫给废了,原因在于她曾经揍过万贵妃;王氏是第二任皇后,无子;纪氏乃瑶族少女入宫做了女官,被宠幸生下朱祐樘,后来却惨死;邵氏宸妃,生下了朱祐杬;皇贵妃万贞儿,曾生皇长子却早夭;贤妃柏氏,生悼恭太子亦很早过世。朱见深一直宠爱万贵妃,对其他后宫十分冷遇。尤其是万贞儿比朱见深还大了17岁,堪称始终不弃忘年恋。

那么老吴和李春芳才不管你们的感情深厚呢,皇帝得先考虑国家社稷。再说了,这个万贵妃就算曾经美丽端庄,可毕竟已徐娘半老(和此时的老嫩萌倒是极为类似),算不得什么“好草”罢。然朱见深就是痴情如故,反正就是几乎没处“放马”,一心专宠万贞儿。幸亏其偶尔放荡一下,才生下了朱祐樘和朱祐杬,是叫个不容易啊。

还是隐隐约约能够分析出来,吴承恩及李春芳老哥俩儿对朱祐樘的生母纪氏的态度,是很复杂的。)

这个时候,沙僧没有说话,也早拿定了主意了。后来的取经路上,沙僧要是沉默的话,说明就要袖手旁观了,自己看旁人出乐子什么的了。但沙僧要开口的话,要么鼓动别人嘲讽另三个,要么提出自己对于目前处境的建议。

(朱瞻基对后宫兴趣不大,其子女也只有俩儿子朱祁镇和朱祁钰,以及三个闺女而已。)

这时,那妇人带着三个女儿,走将出来,叫真真、爱爱、怜怜,都相当好看,也拜见那取经的人物。

那三藏合掌低头,孙大圣佯佯不睬,这沙僧转背回身。三人的反应都正常,又不正常的。要不说猪八戒最像人呢,只管眼看心动的,小声道,都来了啊。

但是,这是个重要的转折点。明显,唐僧在母女到来之前,经过一段时间的考虑权衡得失,心内拿定主意了,那小的肯定没自己份了,老的自己还真看不上。与其选择老的,还不如取经去,功成名就呢。何况自己是奉了唐王的旨意,不敢有违君命,不能留下来和个老娘们成亲。干脆也别看人家姑娘了,看了以后更难以接受啊。便低头念经,心内也是百感交集,很是不甘心的。于是就心不在焉的,就顾不上别人了,连八戒跟着母女走了,都没注意到,很长时间一句话也不说。

孙悟空不管这套,装着啥也看不见,也不说话,知道这是神仙考验,老娘们你带着小娇娘来,唬弄谁呢?

沙僧转身不看,说明不喜女色,甚至惧怕女色。这沙悟净有问题,或是有难以启齿的秘密。天性谨慎,顾虑的太甚,使得沙僧也早早就放弃小富贵了,还是要西天取经去。

妇人道,“四位长老,可肯留心,着那个配我小女么?”这话有问题的,四个男的啊,怎么分三个小的啊?夫人你自己呢,随便也遂了一个人呀。人人都有份,不更好吗?明显黎山老母看出来唐僧不能再挑逗了,到了崩溃边缘了,只能换风向了。

沙僧这个时候坏水又冒上来了,也是时候再给添点乱子了。扯唐僧,找死啊;拽猴儿,找揍呀;便赶紧道,着那个姓猪的招赘门下。

八戒道,“兄弟,不要栽我,还从众计较。”

行者道,“还计较什么?你连娘都叫了,又有什么计较?师父做个男亲家,这婆儿做个女亲家,等老孙做个保亲,沙僧做个媒人。你就还俗成亲吧。”

八戒道,不行啊,怪不好意思的。

行者道,呆子,不要口不对心了,赶紧答应吧。他一只手揪着八戒,一只手扯住妇人就给撮合,那呆子脚儿趄趄的还就真敢要往那里走。

唐僧还在那儿犯迷糊呢,沙僧心里偷笑,猴儿等着看热闹。

(唐僧同时在此山庄分别映射了朱允炆、朱高炽,刚进庄院的时候是建文帝,对于老嫩萌和偌大家产都毫不在意的;但是马上就转为了朱高炽,明仁宗肯定是个此间老手,控制不住自个,十分的放纵。但是其为人也是很颇为矛盾,毕竟所受儒家教育至深,然自己的坎坷经历却不得不“及时行乐以忘忧”。)

却说那八戒慌不择路啊,跟着丈母,果然是个省事干家的女婿模样。简单办个婚礼就行了,尽量不要铺张浪费哈。这呆子朝上礼拜,哎?娘你把哪个姐姐配我哩?

他丈母也疑难,是啊,谁呀?八戒道,娘,既怕相争,都与我罢,省得闹闹吵吵,乱了家法。也对,化繁入简,还能抱三美。

他丈母道,岂有此理!你一人就占我三个女儿不成!

八戒道,你看娘说的话。哪个没有三房四妾?就再多几个,你女婿也笑纳了。我有那个本事的,肯定能皆大欢喜。在这里,肯定是影射明朝官场了,民间财主影射他有什么意义啊。当时明朝的官场上,凯撒先前说过了,在明朝这纳妾都上不了台面儿,跟喝白水也差不太多的。

那妇人道,不好,还是撞个天婚配媳妇吧。呆子是真呆啊,依言,接了手帕,顶在头上。有诗为证,痴愚不识本原由,色剑伤身暗自休。这句话,说明老吴是很看不惯官场那一套的,指桑骂槐的。当然也不能排除酸酸的,你老吴换成八戒现在的时候,能不能做到贤善自能识原由,色剑似那水东流这种境界,还真不好说的。君子爱品鱼,却固不受鱼,方能长吃鱼,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但完全能做到的恐怕寥寥无几。

先插上一段儿,说一下郑板桥,大家都不陌生,一生只画兰、竹、石;出生时家道已经中落,生活拮据;1742-1753年两度为县令,官声政绩相当的好;乾隆十七年1752年,他愤然辞官却未准,第二年去官隐居,作难得糊涂。未做官之前,在别人的资助下,纳妾一员;然《板桥自叙》有“酷嗜山水。又好之色,尤多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然自知老且丑,此辈利吾金币来耳。有一言干与外政,即叱去之,未尝为所迷惑。”可见一斑,这在明清那都不叫事儿,所言非虚。所以上面猪八戒的言辞表现,现在来看,还算较为文雅的了,人家八戒可没有花钱整个爱好余桃口齿,及椒风弄儿之戏。

继续扯西游,那呆子顶裹停当,真真、爱爱、怜怜,都来撞天婚,那呆子真个伸手去捞人。可惜呀,菩萨们功力高些,老猪只能立站不稳,只是打跌,跌得嘴肿头青,坐在地下,喘气呼呼的,捞不着一个,奈何!

八戒道,娘啊,你招了我罢。看人家,还知道明知不可为,便退而求其次哩。

那妇人道,好女婿呀!这等没大没小的,连丈母也都要了!这话蹊跷,固然是斥责,但明显有怀春之心,言语暧昧洋溢于表,肯定脸上都笑出褶子了,甚至盼着老猪更加没大没小的。

那么是不是凯撒迎合看官在此胡扯呢,神仙们是不是真的清心无欲没有生活儿呢?答案是否定的,至少天庭的一部分道教神仙是有生活的。大家从第八十三回可以看到,李天王除了三个儿子之外,是刻意描述了,一女年方七岁,名贞英。就算天上一日,人间一年来算,李天王的这个女儿应该是在天庭之上,李天王两口子行人伦给生下来的。除非李天王的老婆怀了贞英几千年以上;又抑或李天王光拿自己的眼珠子瞅了瞅老婆,神意相通,就生下孩子了;再或者是李天王一个男神仙专门跑到女儿国,喝了几口子母河水,自己生的,这就算凯撒说错了这个观点。

那么天上只有李天王如此么?他也忒以的能了啊,比玉帝都能呀。这个黎山老母是道教神仙,和三个佛家菩萨还不太一样的,有春心是必然的或是可以理解的。还有就是,天庭之上不可能只有李天王一个神仙这么干吧?真要如此,玉帝还不得禅位自己宁肯做天王啊。这个黎山老母是道教神仙,和三个佛家菩萨还不太一样的,有春心是必然的或是可以理解的。从书中后面来看,披香殿的侍女、月宫的素娥还有那只小母兔,都是这样,争先恐后的挨个下界找刺激的。虽然那个侍女和素娥没有确切的证据支持,但是那个卯-玉兔精的所作所为,就更加验证了上面的观点。

还接着说,黎山老母骗八戒取过衫儿,就穿在身上,结果却是化为几条绳紧紧绷住。那呆子疼痛难禁,这些人早已不见了。

却说三藏、行者、沙僧一觉睡醒,都在松柏林中。慌得那长老忙呼行者,沙僧道,“哥哥,罢了,罢了!我们遇着鬼了!”这说明唐僧、八戒、沙僧是看不出来黎山老母还有菩萨真身的,但要说沙僧是个傻子,凯撒绝不认同。

一个卷帘大将下凡,受了不少罪儿,还想恢复往日风光的,在流沙河能和八戒悟空斗智斗勇不落下风的,会是个傻的冒泡?前些日子吃人上瘾,菩萨的话都阳奉阴违的沙僧,唐僧最多才教诲了俩月的,突然就变得个天性老实善良了,又是顿悟,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骗鬼去吧。

退一步讲,这沙僧真的天性老实善良,那么最后就应该成佛的。但是没有,只是个金身罗汉,连无禅有俗后来也屡教不改的八戒都成了净坛使者啊,是不是不公平呢?西游记这本书是不是宣扬老实人就得吃亏,就该被别人踩在脚下,比马强点儿就行啊?

那么沙僧在这本书里面,也是在心性修持方面有所进步的,逐渐接受了其他三人。后来是看到了自己在整体上是不如人家的,最后是认可了如来给自己封圣金身罗汉。那么现在说遇着鬼了,说明沙僧的胆子的确不大啊。

孙大圣心中明白,此时才说破真相,看来以前的佛家眼药儿是起了一定作用的。但是这眼药儿的副作用甚大,是让猴儿迷失的,许多事情本来能看到的,却看不到了;能想明白的,却相反糊涂了。

三藏闻言,合掌顶礼,又只见那后边树上,挂着一张简帖儿。沙僧急去取来与师父看时,却是八句颂子,沙僧是很有眼力劲儿的,这个时候,跑腿儿勤点,也不是什么大事,还能给唐僧卖个好儿呢。

内容是观音请了黎山老母、普贤还有文殊考验四人的,“圣僧有德还无俗,八戒无禅更有凡。从此静心须改过,若生怠慢路途难”!

这诗文有意思的,猛一看,唐僧通过考验了,八戒没有,另两个没说。那么从此静心须改过,是针对八戒一个人么?八戒既然无禅有凡,你让他静心改过什么?除了老猪以外,谁也就根本没打算让八戒成佛啊,明显是认为唐僧有德却少行,无俗但有欲的。

那长老、行者、沙僧正然唱念此颂,只听得林深处高声叫道,“师父啊,救我一救!”

三藏道,“悟空,那叫唤的可是悟能么?”真能装啊,还能有谁哩?旁边少了个猪八戒,就愣没发现?明摆着是转移大家视线,掩饰自己心里的震惊与后怕,当然也庆幸。

沙僧道,“正是。”心里乐开了花了,看来猪八戒挨收拾了啊。

行者道,“兄弟,莫睬他,我们去罢。”这是玩笑话,不能当真的。

三藏道,“那呆子虽是心性愚顽,却只是一味蠙直,倒也挑得行李,还看当日菩萨之念,救他随我们去罢,料他以后再不敢了。”这话里暴露出,唐僧是心虚的。按说这样的猪,还改什么改,就应该赶出队伍的。但是真要是此时放弃八戒,还是静心改过么?那么唐僧就相当于承认静心改过的对象是自己了。与其说是八戒不敢了,其实是唐僧知道了,这是菩萨在警告自己呢。当然了,圣僧还是最偏爱这头猪的。

那沙和尚却卷起铺盖,收拾了担子。沙僧一点也不傻,很现实,菩萨都说话了,你唐僧还在这墨迹感言个屁啊。何况赶走八戒对自己没好处,还得自己挑担子同时还得牵马,猴儿明显是不会再干了。猪八戒已然被自己坑了,下一步,就该想法看孙悟空的笑话了。让八戒挑头闹腾吧,二师兄要是不使坏才怪,难道还是个省油灯么?

此时,师徒之间的矛盾冲突,已然上升到了很大的高度了。很长的时间内,不但没有缓和,相反越来越激烈,就导致了三打白骨精时,唐僧赶走悟空的。

佛家是在意料之中的,人嘛就是这样,没有欲念就不是人了。现在给吃了苦头,该给点甜头了。委屈了圣僧,财色一点也没有捞到手,那么下面就给点能够长生不老的玩意儿吃。但是,这好玩意能白吃么,有你唐僧几个后来受的。

这是全书最最有意思的地儿,一时半晌说不完的,请听下回还接着胡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