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心态的力量
26582000000002

第2章 什么样的心态,什么样的人生(1)

不同的人,对待同一事物会有不同的心态。

不同的人:同样遭遇+不同态度=不同人生。

同一个人:同样遭遇+不同心态=不同的局面。

选择什么样的心态,就会有什么样的人生。正是心态能量的大小决定着你的人生!

1.想什么就是什么

有这样一个故事:

瓦伦达是美国一个著名的高空走钢丝表演者,在一次重大的表演中,不幸失足身亡。他的妻子事后说,我知道这次肯定要出事,因为他上场前总是不停地说,这次太重要了,不能失败,绝不能失败;而以前每次成功的表演,他只想着走钢丝这件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可能带来的一切。

后来,人们就把专心致志做事本身而不去管这件事的意义,不患得患失的心态,叫做“瓦伦达心态”。

美国斯坦福大学的一项研究也表明,人大脑里的某一图像会像实际情况那样刺激人的神经系统。比如当一个高尔夫球手击球前一再告诉自己“不要把球打进水里”时,其结果往往事与愿违,他的大脑里往往就会出现“球掉进水里”的情景,结果球大多都会掉进水里。

这项研究从反面证实了瓦伦达心态。事物的法则就是这样:如果太注重成功就对失败产生恐惧,结果往往事与愿违而真的走向失败。正如美国足球联合会前主席戴伟克·杜根所说:“你认为自己被打倒了,那你就是真的被打倒了。你认为自己屹立不倒,那么你就会屹立不倒。你想胜利,又认为自己不能,那你就不会胜利。你认为你会失败,你就失败了。”

这句话充分说明了,我们的心态与我们的成败有着密切联系,可以说我们的人生是由我们的心态决定的。我们选择开心,那我们就开心;我们选择痛苦,那我们就痛苦;我们选择自强自立,那我们就不会打倒……总之,你选择了什么样的心态,你就会有什么样的结果。

有这样一个故事:

山顶上,狼吃了一只羊。恰好被狐狸看见了,狐狸扯开嗓子大喊起来。

狐狸本来要喊的是:“羊被狼吃了。”但发生了口误,喊成了:“狼被羊吃了。”风儿把狐狸的话吹遍了山林。

羊群听到喊声,精神大振。它们说:“不知哪位同胞给我们羊出了气、争了光,看来狼并不可怕!我们还等什么?冲上去,找狼算总账!”

羊群潮水般地向狼发起了攻击!

同时,狼群也听到了狐狸的喊声,它们一起愣住了:“这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也太可怕了!如果不是真的,狐狸为什么说得如此肯定呢?”

就在它们六神无主的时候,大批红了眼的羊冲到狼群跟前。狼群惊惶失措,撒腿四处奔逃。

这场“游戏”很快结束了,羊和狼后来也都知道了真相。它们分别谈了自己对这件事的感想。

羊说:“胜利的消息无疑会激励斗志,即使这个消息并不确切。否则,我们怎么会向狼发动攻击并取得胜利呢?”

狼说:“我们过于相信自己的耳朵却忽略了脑子的功能。否则,我们怎么会蒙受如此奇耻大辱?我们不是被羊打败的,而是被自己打败了!”

从上面的例子来看,以什么样的心态来主导自己的行为,就会出现什么样的结果。

如果一个人总是以消极不健康的心态看人待事,那么他就会觉得自己身边无比黑暗,脚下无路、危机四伏,自己很难被别人所接受与认可,做事处处失败。而失败反过来加强心态的消极,人生因此陷入恶性循环当中,导致接连不断的失败也是必然的。

如果我们以自信的心态,并不断地加以创造,那些泄气的、沮丧的消极思想就没有机会占据我们的头脑。只有当我们无所事事的时候,恐惧、担心、焦虑、憎恨、嫉妒等才有机可乘,来破坏我们的心智。而当积极的思想正在忙于某事时,我们根本无暇理会那些消极思想。所以,试着让自己忙起来就会摆脱那些消极思想。

下面的两个故事,就是不同的心态带来的不同的结果:

第一则:在推销员中,流传着这样一个故事——两个欧洲人到非洲去推销皮鞋。由于天气炎热,非洲人向来都是打赤脚。第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立刻失望起来:“这些人都打赤脚,怎么会要我的皮鞋呢?”于是放弃努力,失败而归;另一个推销员看到非洲人都打赤脚,惊喜万分:“这些人都没有皮鞋穿,皮鞋市场大得很呢!”于是想方设法,引导非洲人购买皮鞋,最后发大财而归。

第二则:有个叫塞尔玛的女人陪丈夫驻扎在一个沙漠的陆军基地里。她常常一个人留在陆军的小铁房子里,天气炎热,没人聊天,而当地的土著居民也不懂英语。她非常难过,于是写信给父亲,说要丢开一切回家去。她父亲的回信只有两行,却完全改变了她的生活:

两个人从牢房的铁窗望出去:一个看到泥土,一个却看到了星星。

塞尔玛一再读这封信,感到非常惭愧,决定要在沙漠中寻找星星。于是她开始和当地人交朋友。他们的反应使塞尔玛非常惊奇:她对他们的纺织、陶器表示兴趣,他们就把他们最喜欢但舍不得卖给观光客人的纺织品和陶器送给了她。在那里她研究那些引人入迷的仙人掌和各种沙漠植物、物态,观看沙漠日出、研究海螺壳,发现这些海螺壳是十几万年前、这沙漠还是海洋时留下来的……原来难以忍受的环境变成了令人兴奋、流连忘返的奇景。

一念之差,是她把原来人为恶劣的情况变成了一生中最有意义的冒险,并为此写了一本书,以《快乐的城堡》书名出版了。她从自己的“牢房里”看出去,终于看到了星星。

拿破仑·希尔说:一个人是否能成功,关键看他的心态。拿破仑·希尔告诉我们:我们的心态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我们人生的成败。

有一位女教师,她对学生的要求非常高,如果谁考试没有达到80分以上,就要到学校的操场跑步,吓得同学们心惊胆战。同学们上她的课都非常认真,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在一次,60多人参加考试中,有些人可能过于紧张或是准备不够充分,其中有20多人成绩没有达到80分,结果这20多人不得不去跑步,跑完步回到教室,有两个人坐到风扇下扇凉,其中一个悲观者说:“我恨死这个老师了,对我们这么严格,她怎么会想出这么狠毒的招数呢,她怎么能让平常只考40~50分的学生,一下子考得80分呢,这不是为难我们吗?真是太过分了,我以后都不听她的课了,哼!气死我了。”

坐在她旁边的那个乐观者听了说:“何必为这么小的事而生气呢,你要是真生她的气,为什么不用行动来证明给她看,让她知道其实你也很棒,是一名好学生呢?”

几年后,悲观的那个人,遇到困难,都痛苦地哀叹;而那个乐观者,遇到困难,就放松自己的心情,想办法解决问题,成了一番大事业。

心态是一柄双刃剑,积极的心态就会帮助你走向成功;消极的心态就会把你推向失败。由此可见,心态的不同,命运也不同。正所谓,心态决定命运。

2.你对了,世界就对了

有一个故事:

美国一家铁路公司,有一位调车员叫尼克,他工作认真负责,不过有一个缺点,就是他对自己的人生很悲观,常以否定的眼光去看世界。有一天,同事们为了赶着去给老板过生日,都提早急急忙忙地走了。不巧的是,尼克不小心被关在了一辆冰柜车里,无法把门打开。于是他在冰柜里拼命地敲打着、叫喊着,可由于除他之外全公司的人都走完了,没有一个人能来给他开门。尼克的手敲得红肿喉咙喊得沙哑,也没有人理睬,最后他只得绝望地坐在地上喘息。他想,冰柜车里的温度在零下20度以下,如果再不出去肯定会被冻死的。他越想越可怕……当第二天公司职员打开冰柜时,发现了尼克的尸体。同事们感到十分惊讶,因为冰柜车里的冷冻开关并没有启动,而这巨大的冰柜车里也有足够的氧气,尼克竟然被冻死了!

从这个故事中,我们不难看出:有什么样的心态,就有什么样的结果。心态是非常重要的。一个人虽然不能拥有一个好的生活、好的事业,但可以拥有一个好的心态。因为,一个好的心态决定一切。

心态决定一切,心态决定命运。正如作家闫燕说的那样:“积极健康的心态可以成就人生,而消极不良的心态则会将其毁灭。做人,要有阳光一样明朗的心态,才能幸福的一生。”是的,心态变了,世界也就变了。

人生的道路上难免有一些坎坷、磨难,重要的是看你使用是什么样的心态去看待它们,去解决它们。不要因为眼前一时的困难而气馁、放弃。也许只要换一种方式去思考,成功的大门就会向我们敞开。

心态的转变,才是真正的转变。想要成功,先要调整好心态,不要悲观、也不要自卑。要用阳光的心态去对待人生,人生将会是灿烂的。

拿破仑·希尔曾讲过这样一个故事:

一个星期六的早晨,一个牧师正在为准备第二天的演讲伤透脑筋,他的太太出去买东西了,小儿子由于没人照看一直在旁吵个不停。牧师随手拿起一本旧杂志,顺手一翻无意间看到一张色彩鲜丽的巨幅图画,那是一张世界地图。他于是把这一页撕了下来,撕成碎片,丢到了客厅的地板上然后对小儿子说:“强尼,来,把它拼起来,我就给你两毛五分钱。”牧师以为他至少能安静个半天,怎料不到十分钟,他书房就响起了敲门声,“爸爸,我已经拼好了。”儿子强尼喊道。牧师惊讶万分,他怎么能这么快就拼好了,而且每一片纸头都整整齐齐地排在一起,整张地图又恢复了原状。“儿子啊,你怎么做到的?”牧师问道。“很简单呀!”强尼说,“这张地图的背面有一个人的图画。我先把一张纸放在下面,把人的图画放在上面拼起来,再放一张纸在拼好的图上面,然后翻过来就好了。我想,假使人拼得对,地图也该拼得对才是。”听完,牧师忍不住笑了起来,立马给儿子两毛五的镍币。“儿子呀,你把明天演讲的题目也给了我了。”牧师说道,“假使一个人是对的,他的世界也是对的。”

故事意味深长,希尔想指出,如果你不满意自己的环境,想力求改变,则首先应该改变自己的心态;假如一个人有积极的心态,那么他四周所有的问题都将迎刃而解。积极的心态是心智健康的营养,它能让一个人充满自信、受人喜欢、知足常乐、备感幸福,更重要的是它还能让人改变自我、改变世界。这并不是什么夸大其词,也不是什么异想天开,因为人的意念力量是无比巨大的。始终有这样一种倾向,当我们把自己想象成什么样子,最后往往会变成那个样子。

3.心态转变,一切都会转变

这是一个心理学中的经典案例,它来自二战时期德国纳粹分子的“心理学”实验:

“心理学家”对一个死囚说:“你将被执行死刑,但我们执行死刑的方式是使你流血而死,这可能是你对人类能做的最后一点有益的事。”

“死刑”开始了。在一个狭小的房间里,死囚躺在床上,他一只手穿过墙壁上的洞伸到隔壁的房间,并被绳索固定住。“心理学家”坐在死囚旁边,观察着他的一举一动。他们都能清楚地听到医生和护士在隔壁忙碌的声音。

护士问医生:“需要几个放血瓶?”医生回答:“这个人块头很大,至少要准备7个。”这时,死囚感到有人用什么东西在他的腕部轻轻一划,他不由自主地抽搐了一下:我的血管被割开了!接着他听到液体落进瓶子里的滴答声:我在流血!他的内心发出了惨叫。

在隔壁的房间里,护士正用一个水瓶接着不断下落的水滴,那些水滴是从吊在犯人手臂上方的一个大水袋里流出来的——犯人根本没有被放血,护士刚才只是用刀尖在他的腕部轻轻地划了一下。就在这时,护士突然说道:“已经2瓶了。”

“正常人在流失3瓶血的时候,就会因大脑缺氧而进入休克状态;如果流失5瓶血,心脏就会停止跳动。”医生对护士说。他们的对话一字不落地传进了死囚的耳朵。

随着“死刑”的继续,“心理学家”观察到了不可思议的情形:当护士报告已经滴满3瓶的时候,面色苍白的囚犯突然失去了意识;当滴满5瓶时,囚犯竟然停止了呼吸!这是最令在场人员震惊的一点:尽管囚犯没有流失一滴血,但他死亡的过程竟与医学关于人类失血而死的描述毫无二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