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万里随波行
26603200000154

第154章

不过,这绝对是一个有些问题的人,近来滕琰与燕王接触不少,甚至军中所有的人都会认为燕王对她宠信有加。确实,白天,他们一起工作,晚上也时常加班,谁也不可能一天十二个时辰地工作,怎么也得有些放松时间,在一起吃个饭,聊一聊……

甚至可以说,除了郑军师外,滕琰与燕王的私人关系是最亲密的。甚至一度滕琰也觉得自己与燕王很熟了,互相间的了解也逐渐地深入了。

但越是深入,就越是发现,自己并没有完全了解燕王。确切地说,燕王在很多时候并没有流露出他的真性情。他虽然与滕琰、邓锋等在一起时也能谈谈天,放松一下,不至于摆出平时的中规中距。但滕琰注意到,燕王从来没提到过任何的亲人、朋友,也没有提到过他的任何过去。

正常人们交往中,到了一定的熟悉程度后,不可避免地会提到自己的亲人、朋友、过去的小事什么的。滕琰、邓锋还有郑军师,有意无意地都说出些自己的情况,彼此间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唯有燕王,他好象就是一个没有过去的人。

不止是这些,燕王还有更古怪的地方。他身份高贵,吃穿用度皆不同寻常,最初滕琰还暗自批评他过于奢糜。但渐渐地,她就发现,燕王对这一切都不以为意。滕琰也不是个讲究这些的人,但正常的人,遇到了好吃的,好玩的或者美好的事物,还会有喜爱之情的,燕王的古怪就在于他对什么都一样,好象什么也不能打动他的心。

只除了一样,他对修道有些兴趣,时常问滕琰一些相关的事,而滕琰最怕的就是这个,不是顾左右而言它就是胡言乱语。

但要说燕王讨厌的也有一样,那就是女人。飞珠现在已经不敢在他的面前出现了,燕王对她的厌恶早就遮掩不住,滕琰也发现跟随燕王的人不会在燕王面前提这个话题。

但除去这些,燕王还是滕琰很满意的上司,他目光远大、能力出众、秉公办事,出手大方。简而言之,他是个工作上的好伙伴,但不会是个生活上的好朋友。

但这样已经够了,滕琰决定按郑先生的意见办。

事先有了十足的准备,进入燕都后并不是非常忙乱。燕都是过去国的京城,现在燕地已经归吴国,再称京城并不合适了,大家就一直叫燕都,这次进了城,燕王就直接下令京城正式命名为燕都。

政务是按滕琰的提议,分了吏、户、礼、工、刑、兵六部,各部任命了负责的官员,称长史,先把燕地政务的架子搭起来,人员大都还是来自昌平一郡,但平阳郡、燕都的陆续收复,原来燕国的不少官员也投奔了过来。毕竟在同为中华衣冠,共同驱逐犬戎的旗帜下,大家更有理由团结到一起。

燕王很同意滕琰的见解,原来燕国的吏治早就腐败透顶了,官员自然也都或多或少地受影响,还不如任命新人,在燕地建立一个朝气蓬勃的新体系。但在几个不太重要的岗位还是安置了几个原来燕国的官员,既是为了表示团结前朝老人,也是为了面子上好看。

这个新体系现在还是存在很多的问题,但滕琰觉得不急,她取代了郑先生,但又不同以往郑先生事必亲躬的工作方法。她尽量少的参与到具体事宜的处理中,而是把大部分精力用在协调各部门的分工、责任和相互沟通等方面,而且尽量把一些具体的事务提练出共同性,再形成制度,方便以后工作的进行,而又把各部门需要决策的大事的决定权上报燕王。

滕琰心里盘算,按这种模式下去,有个一年半载,她就可以完全把自己摘出去了。

一切都进行得很顺利。收复燕都不只是多收复了一片土地,更是一种标志,标志着燕地收复了。

回想大半年的时间,燕王拿下了燕地的大部分国土,士林称赞,百姓归附。吴皇在收到捷报和燕王献上的战利品后,立即下诏封燕王由郡王升为亲王,郑先生则被封为宁北公。

同时也大封燕王手下的大小官员,都是按燕王的请封折子一点未改发下来的:邓将军和这次攻城中同样表现突出的林将军封了侯,他们俩还同原来燕王手下的几位将军一起被任命为三品威武将军,邓锋被封为四品将军。

可以说,军中大部分的各级军官也都升了官职,他们同燕都、昌平郡、平阳郡的官员们一样,这次都得到吴国的正式任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