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古言万里随波行
26603200000181

第181章

燕王淡淡地笑了笑说:“公子不必介意,并非我不通情达理,邓将军这门亲事是没法做的,”又接着对着邓锋说:“你只管建功立业,要什么样的女人没有?眼光看长远一点!”

滕琰看着邓锋苦涩的表情,知道他要让步了,心里不甘,她知道邓锋从小看到父母情投意合,自然对爱情充满渴望,经此打击,有可能再也无法拥有真正的感情了。

燕王认为无所谓,可滕琰不这样觉得,要建功立业,但不等于必须放弃感情。不管是什么问题,总会有许多解决的办法,而这些办法中总有能够各方面所能接受的,就看自己能不能有一双慧眼找出这个办法。

滕琰深思起来。

这时候的人们认为婚姻是合两姓之好,根本就不是一个人的事,而是一个家族的事,邓锋娶了安静公主,在大家看来,就是与前朝皇室联姻,整个邓家都会受到影响,邓侯爷,还有邓锋的两个弟弟,一个叫邓铎,今年十二岁,另外一个,在昌平城就要守不住了的时候还包在襁褓里,现在也有两三岁了吧,他们在仕途上就没了什么希望。还有邓锋的妹妹邓钰,要是真能当上燕王侧妃还好,否则都不容易嫁出去。

在昌平郡时,邓家人对自己家是有恩的,交情也不用说,几代人的感情了,滕琰当然不想让他们落到如此的结果。尤其是邓钰,那个天真可爱的女孩,滕琰就象教育妹妹一样教导了她一段时间,感情尤其的深。刚听说她被选为燕王侧妃的候选人之一,滕琰还非常可惜,担心她那象燕地迎春花一样热烈浓丽的性情,在宫墙深院内凋零。为此,她还给邓侯爷写了封信,婉转地说了自己的一些想法,却没什么结果。邓钰自有父母兄弟,轮不到她来做这个主,她能做的也就是这些。但现在看,如果邓锋真的要娶安静公主,邓钰嫁到燕王府还真的是好事,不论是对她自己,还是对整个家族。

一时间,滕琰心思百转。

与犬戎一战毫无悬念,犬戎人已经在燕地损失了太多的兵力,而且燕王是挟燕地与吴国两处的合力去打仗,实力就摆在那里,犬戎无论如何也抵抗不了,只是个时间问题罢了。

接着,就是东平郡的公孙庆了,犬戎拿下来后,那里也就是顺手的事,还有平阳郡东边的海盗,更不算什么。

那么燕地的和平就在眼前了,燕王还要用邓家人做什么?

除非是还有要打的仗。

那就是在燕地以外了。

滕琰的脑海里出现了燕地以西的情况。

那里是古称晋的一片土地,东与燕地接壤,北面是茫茫草原,西和南都是黄河,恰好在几字型的黄河的臂弯里,燕王的目光恐怕已经投到那里了。

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从唐朝末乱世后,无数的政权林立,现在黄河南的吴国已经显现出了一统天下的势头,两年不到的时间,燕地已经归入其版图,中原,只有晋地还在混乱中。

滕琰本人并不是一个非常有大局观念的人,她令人叹服的高瞻远瞩是来自于千年的历史积累,从她真正的能力来看,她擅长的是更细腻的管理。

所以,尽管已经进入了燕地的上层领导圈子里,滕琰的眼光还真是第一次放到了燕地的外面。

但晋地情况她还是知道些的,陆伯甫当初逃出京城,就向西而去。那里现在由世家、外族人割据,燕王只要等燕地完全收复,一鼓作气,就可以拿下晋地。

世界潮流浩浩荡荡,顺之则昌,逆之则亡。即顺应燕王的大业,又在其中实现自己的目标,一个理想的计划在滕琰脑中逐渐成形了。

滕琰又想到了陆伯甫,按时间计算,他应该在燕王的大业完成之前回来,正好可以在这个时机一展才华,封侯拜相,实现他的梦想,那时,自己应该已经嫁给他了,当然是站在他的身边了。

当滕琰从自己的遐想中走出来时,发现两个人都用不太友好的表情看着自己,滕琰收起挂在唇边的笑意,从陆伯甫的消息传回来后,她就时常有这样的走神。在别人心情都不佳的时候,自己却面带笑容,是有些过份。

滕琰端正地坐起来,正色说到:“燕王,您打算什么时候取晋地呢?”

两双吃惊的目光射在她的脸上,但吃惊归吃惊,吃惊的原因却不一样,燕王点了点头说:“你刚刚想到的?”

邓锋则说:“什么?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