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滕琰听说有一张拜贴是专给自己的,还很奇怪。看到拜贴的名字,滕琰不觉笑了,前些天还听到了姚达的消息,没想到现在就能见到了。
让人马上回了贴,约了初七下午申时请姚达到燕王府坐客。
滕琰告诉了燕王,他也欣然地表示要见姚达一面。
姚达比三年前还要风流倜傥,他一身月白的袍子,头上只简单地用一只白玉簪,目若点漆,面带春风,见了燕王和滕琰,也只是潇洒地一揖,“燕王安好,表妹安好。”
滕琰笑着回礼,“表哥,你就打算一直如诗仙般四处游玩,不回燕都了吗?姑父姑母倚门望归呢。”滕琰在燕地见过姚达的父母,对于姚达这样的儿子,他们也是又爱又恨。
离家三年,名气已经传遍江南江北,就是姚家的几位大家,在南方也没有姚达的名气大。但儿行千里,家里又怎能不想念担忧!是故滕琰开口就问。
“我要是不打算回燕都,怎么会来见表妹呢?”
姚达一开口就让滕琰恨不得说他几句,想来他的性格怎么也改不了了。燕王亲自接见,滕琰一点也没有避嫌地见表哥,在姚达看来这都没有什么特别的,而且说起话来只是从自己内心出发。但正是他这种赤子之心,令人非常欣赏,滕琰开心地笑了,“那表哥什么时候动身?要不同我们一起回燕地吧。”
“本想在年前就回燕都的,但与几个朋友一起去西湖,耽误了时间,回到京城就留在此地了,想看过上元节的灯再走。王爷和表妹什么时候走?”
滕琰看了一眼燕王,虽然他们商量过想过了上元节就走,但也得皇上同意。燕王说:“我们过了正月就走。”
滕琰想,这大约是燕王与皇上最后商议的结果,也跟着点了点头。
“好啊,跟着你们走,一定方便,就这样定了吧。”姚达不以为意。
“表哥,西湖的景色美吗?”滕琰自然是去过西湖,但那是成百上千年后,现在的西湖什么样呢?她真好奇。
“那真是风月无边呢!”姚达慨叹,与滕琰细说起他这几年的见闻。
燕王也听得津津有味。就是滕琰向姚达介绍北地眼下的情况时,他也跟着说上几句。燕王不知什么时候有些变了,这样的话题也好,这样的气氛也好,他逐渐适应了,而且也对这些寻常聊天感兴趣。
姚达留下了吃晚饭,他与燕王虽然说的不多,但很投契,而燕王,滕琰只一眼就看出了他要招贤,燕地的才子送上门了,他放过才怪呢。等滕琰去检查宴会的准备回来后,发现姚达已经答应燕王留在燕王府里住,而且还将参加初十燕王府的宴会。
初十那天,燕王府一早就打开层层府门,里里外外,一切都整洁干净。两侧每隔几步就站着身着军装的侍卫,男客们将由侍卫们引领着进了花园里,宴席设在花园里小山的对面,依着小湖一侧的草地上,一张张的竹榻,上面铺了狼皮褥子,除了最前面一张设了黄缎子狼皮锦褥的坐位外——这明显是给皇上留的,大家可以随意选坐。
附近几座错落有致辞的亭台楼阁里,也一律卸了窗门,与外面完全相通,里面也摆上了酒席。
这次宴会的主场地是室外,虽然正值隆冬,但京城这里却不比燕地,气温并不低,虽然早晚也很冷,但白天的温度足以让人在室外而不觉得受不了。事实上是,在京城这样的南方城市,从来就不像北方一样的纯粹的冷,而是阴冷潮湿。此时的室内,如果不用炭盆的话,还不如外面暖和。
而宴会的时间,正好是以正午为中心的几个时辰。而且,天如人愿的,这一天非常晴朗。当然,这时节晴朗的天气是大多数,南方得到了春天后才开始阴雨连绵呢。
在场地的后面,按草原上犬戎人的习惯搭了几个帐篷,这些帐篷外面看起来花花绿绿的,很有草原风情。里面则是毡垫垫铺地,设置如犬戎富贵人家。如果有不喜欢室外的,也可以到帐篷里。
女客们也差不多,只不过有些细微的差别,侍候客人的换成了内侍和宫女,而宴席摆在了小山的东侧的一片地上,与男客基本相同,就是多备了些取暖用的手炉、脚炉和熏笼。
在男客和女客的活动场所,中间有一座假山相隔,但仍能相互守望,已经用鲜艳的红缎带拉出界线,红缎带上还挂了些金色的铃铛,只要有人碰了就会发出悦耳的声音来。这样就避免了走错了地方,出了些不必要的误会。
客人们带来的下人,安排在燕王府一侧的演武场,那里比原来的开国公府东院的跑马场还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