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小说蜀山剑侠传(卷九)
26612800000079

第79章 父子喜重逢 掌上传声 福临祸去 师徒同御侮 空中下击 雾散烟消(1)

英琼见二矮和少女兄妹三人低头寻思,笑道:“三位道友可知令尊尚在人间,为一魔鬼所困,今夜才得脱身么?如非方才开读圣姑所留仙柬,得知贤兄妹三人的来历,方才那样空前浩劫,也不敢那等疏忽了。”

三人闻言,才想起主人不曾****自己的姓名、来历。听说父亲在此,不由喜出望外,同声答道:“记得家父为妖妇所害,恐愚兄妹连带遭殃,临难分手之时,曾将左手五指上面指甲取下五节,以为他年万一机缘凑巧,前往救他之用,并说那指甲乃是信符。家父早晚必被妖妇困住,如能熬到难满,妖妇邪法厉害,事前必难脱身,彼时圣姑也许不在人间,无人往援,难免同归于尽。我兄妹三人,根骨福缘俱都不恶,早晚必有仙缘遇合,经此二三百年修炼之功,法力当非寻常。不过妖妇淫凶阴毒,家父被困之处必难寻到,寻常修道之士决不肯从井救人。到时也许设法托人将下余两枚断指甲,寻找我兄妹三人下落。接到之后,可将我们每人前得的一枚取出,照家父所传,略一施为,必有感应。为防妖妇乘家父昏迷之时,或用魔火烧心,逼家父说出此事,命一同党来将我们诱去。如果试出不差,可速禀明师长同来救家父出险,以免玉石俱焚。

“我三人虽然恨极妖妇,但是年纪幼小,毫无法力,如何与抗?只得跪天立誓:无论如何险阻艰难,只要仙缘遇合,立往报仇救护。谁知屡问师长,均无指示。后来再三哭求,只说将来可以重逢,仍未说出一定地方。曾经背人商议,无论何人能将家父救出,便是我们的大恩人,为他百死也所甘心。偏生用尽方法,打听不出一点音信。前月一算,和家父分手已六甲子,才着了急,茫茫宇宙,何处寻找?只得同来中土,打算把所有名山和隐僻之区全都找遍。做梦也未想到,会与主人相识。

“家父虽受妖妇之迷,乃是夙孽,本身法力颇高。如与道友相见,彼时曾说托人带信固以指甲为凭,如果有人救他,也必以此相赠,只照所传,将两枚指甲微一摩擦,另外三枚立时飞来,成了一件法宝。此举一半为了报恩,一半也为家父所习法术具有专长,所有法宝多是本人身上之物。尤其这五枚指甲曾下苦功,威力更大,得道的人只一施为,愚兄妹立受感应,便可跟踪寻来,以便父子重逢。道友既与家父相见,又是方才出险,想必近在本山,便非救他之人,也必在场,可曾有人见到家父那两枚指甲么?”

英琼含笑答道:“指甲两枚原是令尊连圣姑所留碧辰珠和一张柬帖同时交我,不知是与不是?”三人闻言,方想询问人在何处,忽见英琼手上托着两枚人手指甲,与自己随身佩带的一般无二,不禁惊喜交集,心中怦怦乱跳。猛觉胸前微震,各人怀中锦囊内所藏指甲已各化作一道银光同时飞起。英琼手上两枚,也化作两道长约尺许的银光迎上前去。两下里一凑,化为一只人手,其自如玉,掌色红润,纤秀非常,四外银光闪闪,正是三人父亲昔年时常抚摸他们的那只朱砂掌。不禁悲喜交集,忙即扑地跪倒,同声哭喊:“爹爹今在何处?可容不孝儿女一见?”

随听人手上面发话道:“乖儿女。此事难怪你们。实为妖妇后来肉身被诛,又将元神炼成阴魔,非有佛家至宝,还须等她天劫将临之时,才能将其消灭。我命悬于她手,如非知我先死,她更万无生理,好些顾忌,早已下手杀害你们。你们救父情急,得信之后,难免冒失行事。即便将其除去,我必先遭毒手。甚或紧附身上,与我心神合为一体,对你三人欺凌残害,使你们投鼠忌器,平白受苦,无可如何。圮、垓两儿此时还能回去,从你们师父作一散仙。三女根骨较好,因与震岳神君夫妇有缘,蒙他们度去,爱如亲生,得了好些传授。你虽眷念师门恩义,无如神君夫妇不久闭关,须经百余年后始能与之相见。彼时他夫妇业已成道,至多一面之缘。因你法力虽高,所学并非玄门正宗上乘道法。为此传了几件法宝,表面任你出游寻我,实为算出今日因果,令你拜在李道友门下,上修仙业,想要回去,连见一面都难了。我命便是李道友所救。

“圣姑仙法神妙,当我被困之前,曾说难满之时,当有一个绢包自行出现,无论何人救我,可连我那两枚指甲一同相赠。我被困壑底泥水之中历时三百年,终无迹兆。直到妖妇乘隙遁去,方始出现。彼时因李道友急于去往前山御敌,不知详情,我便匆匆奉赠,更不知道前山敌人便是我的儿女。昔年好洁成癖,偏偏被困甚久,终日陷身污泥窟中,度日如年。幸蒙恩人李道友助我脱困,周身的衣履已全腐烂,长满了青苔,污秽不堪,无颜见人。打算寻一昔年道友借身衣履,洗浴之后,静养些日子,彼时幻波池群邪当已瓦解,幻波池开府群仙盛会,我再来做不速之客,向恩人拜谢,请其用那两枚指甲将你三人引来,父子重逢。不料那位道友已然坐化转世,只在内洞深处温泉旁边,放下一身新的衣履和一封柬帖。开看之后,才知今日之事,圣姑早有安排,三女应该拜在恩人门下。我因被妖妇阴魔所缠,躲那天雷之击,元气损耗太甚,不能行法推算。幸而我所炼法宝均是本身之物,与心灵相感,这五枚指甲只一合成人手,立可传声发话。等了好些时,尚无音信,心正悬念,打算拼耗元气,查看你三人是否受人之愚,执迷不悟,亲身赶往禁止。忽然心灵上有了感应,跟着听你三人呼喊,料已明白过来,只是不知详情。三女行完拜师之礼,再把经过详为禀告。见面之期已不在远。

“这次幻波池正邪恶斗,形势十分猛恶。三女拜在恩人门下,自应听从师命,随同御敌。不过三女前师从小收养,钟爱太甚,性情不免强傲,初临大敌,各位师长、同门多未见过,应敌之际,恐有疏忽,不奉师命,不可自告奋勇,单独出敌。休看新拜恩师年纪甚轻,但她累生修为,宿根福缘之厚,独步当时。和你师伯易静,同是圣姑昔年好友。因为前生修积太厚,受尽残酷欺凌,始终不懈,连经诸劫,才有今日,为峨眉三英中第一人物。遇合之奇,从古所无。新近又得圣姑昔年遗留的真灵化身,与之会合,炼就身外化身,神通法力,一日千里,将来必成天仙位业。又是我的恩人。你本门师长、同门甚多,用功之外,务须格外恭谨,以便仰仗师门福庇,成就仙业,免我悬念。

“圮、垓两儿,最好回山,半月之后再来,免得无故树敌,于事无补,为你师门生出枝节。你们修道虽有数百年,一则偏重法术,不是玄门上乘功夫;再者你师海外清修,无甚同道,真遇强敌,便难免于吃亏受害。如真不愿回山,想等我来相见,在此一开眼界也可,但也不可轻易出战。最好随同恩人在幻波池内相助防守,在五行仙遁防御之下,不特有胜无败,并还可为主人少效微劳,实比随众混战要强得多。”

说罢,又向英琼再三致谢,托其照看三小兄妹,说:“道友此时已是天仙中人,道法功力,实比小儿女强盛十倍,幸勿以年岁相差,便存客气。不久相见,再谢大恩吧。”

原来这老人乃中条山散仙沐尚,本是夫妇同修,乃妻也是一个女仙。二人本是夙缘未了,结为夫妇。沐尚先是凡人,全仗乃妻之助,始同修道。

三小兄妹乃一胎同生,生时,沐妻大劫已临,快要兵解。因受敌人追迫,夫妻二人带伤藏在一处土窑之中。生后七日,敌人追到,便遭兵解。二子一名沐圮,一名沐垓,均按所生时地取名。唯独三女生时,沐尚见爱妻产后昏睡,身又负伤,心正优急,忽见红光起自窑内,跟踪一看,发光之物乃是一根红色羽毛,长仅尺许,上射奇光,知道是一件异宝,忙与爱妻观看。这时分娩已第三日,腹中还在震动。沐妻明知还有一女婴不曾生下,无如身中邪毒已然发作,神志时常昏迷,不能言动。身外更有一片邪雾笼罩。先生二子已将精力用尽,勉强行法,冲破邪雾,由丈夫接生下来,胎儿幸得保全。末了这一女婴实在无力支持,眼看危机紧迫,再不降生,婴儿必死;勉强生出,身外邪雾难再冲破,不特婴儿保全不住,连丈夫也难免不遭波及。心中一急,就此昏迷过去。待了一会儿,神志稍微清醒,正在愁急。沐尚先当爱妻闭目养神,发现宝光,忙即追踪。得到以后,刚赶回来,沐妻认出那是九天仙禽琴凤羽毛炼成之宝,恰是破那邪法克星,不禁大喜。忙告丈夫,令将红羽朝身一拂,红光到处,邪烟立散,婴儿随即降生,取名红羽。

其妻算计窑中必还有古仙人遗留的藏珍,又命沐尚往寻。果然由一土穴穿进,发现一座洞府,石案上放有柬帖、灵丹。取与妻子同看,正是前师所留,对于二人未来因果,指示甚详。看完悲喜交集。随把灵丹服下,照柬行事。自知夫妻缘满,妻子还有四日就要兵解,痛哭了一场,与子女口中各喂了一粒灵丹,便作准备。沐妻死后,沐尚埋完爱妻,带了三个乳婴,隐居中条山,抚养到了六岁。不料妖妇宛如珠寻来,纠缠不舍。沐尚知是夙世魔孽,不能避免,只得乘着妖妇出外收摄生魂害人之际,暗令儿女各带指甲,照他所卜方向逃生。

沐尚刚打发走三个小儿女,爱妻好友圣姑伽因忽然寻到,说沐尚与妖妇这段孽冤,需要经过六七个甲子和一次天雷之劫,才能于九死一生中逃出性命。并说妖妇不久便受飞剑之诛,到时可逃往依还岭后山绝壑之下,暂避凶锋。等妖妇元神炼成阴魔,三次寻来,即便纠缠不舍,在圣姑法力禁制之下,也不至于为她所害。说完未来之事,便即飞走。沐尚知道未来因果之后,立照圣姑所说行事。

三小兄妹虽是仙人子女,毕竟年幼,先照父亲所说,想往东海逃去,不料中途遇一妖人,发现两小兄弟在山中打猎,掘取黄精,看出仙根仙骨,立用邪法摄走。飞到海外,被一散仙救去,由此收为弟子。沐红羽当日原在林中生火,瞥见妖道将两兄摄走,向天悲哭,正值震岳神姥路过发现,将其救往东海神山东神岛震岳宫中收养,传以道法。兄妹三人学成道法以后,始相见面,并时常来往。且喜均学得一身惊人法力。

英琼早知底细,一听这等说法,先颇谦谢。后想火无害身禀真火之精而生,得道千年,功力更高,英男和自己年岁差不多,照样收徒,且火无害对师更是恭谨。昔年恩师原说将来自己所收门人甚多,幻波池开府以前收此异人为徒,难得对方如此诚敬,知是定数前缘,也就不再推辞。正答谢间,小兄妹三人已同跪拜。忙请沐氏兄弟起来,笑道:“令妹修道比我年久,我实愧为人师。无如令尊盛意殷勤,我虽年幼,本门道法乃是玄门正宗,于她未尝没有补益,此是前缘,只好勉从令尊之命,收她为徒,暂时随我镇守水宫,以防敌人侵入。至于贤兄弟并非本门中人,无须太谦,以后各论各,作为平辈之交如何?”

沐氏兄弟同声答道:“恩师谦光盛德,万分感佩。休说弟子受恩深重,即以方才而论,如非恩师大量包容,舍妹无知冒犯还在其次,那九六宙灵梭乃震宫至宝,一经发难,大则混沌宇宙,小亦伤害无数生灵,使方圆千百里内化为火海,烧成劫灰,生物全灭。不是恩师仙法神妙,格外成全,即便圣姑留赐奇珍可以止住震源,舍妹难保不在地底任性妄为,这等滔天罪孽,万死也难解免。恩师竟能不动声色,弭祸无形。彼时擒她易如反掌,法力之高,岂是弟子等三人所能梦见?只因师门恩重,自身福缘浅薄,不能同拜恩师门下,一遂感佩之诚,已为恨事,如何还敢妄自尊大,居于同辈?还望恩师不吝教诲才好。”

红羽也在一旁极力陈说:“恩师法力高深,兼有仙、佛两家之长。万想不到弟子因祸得福,拜在恩师门下。从此永托福庇,勉修仙业,固是万幸。两兄虽然无此福缘,对于恩师万分敬仰,并非由于感恩之心所致,还望恩师随时教训才好。”并说:“前恩师震岳神君夫妇法力高强,向无敌手。近百余年闭宫修炼,回忆起行时之言,多有深意。弟子自闻父命之后,得知不能回山见师,将来也只一面之缘。想起师门恩义,未尝不心如刀割。无如弟子深知二位恩师性情刚傲,遇事前知,不特门下弟子出门对敌占惯上风,所炼法宝多具极大威力。尤其那阳九七星环与九六宙灵神梭炼成之后,自信无敌。忽为恩师所破,虽然事早前知,决不至于不快。否则也不会令弟子将它带上山来,并有此宝两用一发的预示,分明算出将来还有一次大用,但与平日信条不符,不令弟子回山,想必也由于此。总算福缘深厚,得拜恩师门下,此后定当努力修为,望与别的同门一般看待才好。”

英琼天性素孝,见沐氏兄妹自从闻得乃父掌上传声,神态越发恭谨,辞色十分诚恳,无意之中得此佳徒,自是喜幸。于是把手一招,沐尚的五枚指甲便落在手上,笑问三人:“可要收回?”红羽笑答:“家父当日原说父子相逢之后,全数赠予助他脱难的恩人。此宝如按家父传授,一经施为,便化成一双大手,凭着宝主人心意运用。与人对敌,差一点的法宝、飞剑,均能凭空抓去,有时连人也可擒住。恩师如以仙法重炼,功效想必更大。”英琼自不肯收,后经三人再三劝说,英琼因知此宝不能分用,沐氏弟兄辞谢坚决,只得收下,转赐红羽。沐氏兄妹知道师命难违,方始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