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奇幻六眼族
26640000000318

第318章 面子与共同意识的空间

其实,不管是中国人,还是其他国家的人,都注重面子问题的,只不过,中国人就事对人而论,而其他国家的人,则大多数是就人对事而论,如此一来,从表面上看来,大家就都会觉得,中国人好面子,而其他国家的人,并不是好面子。

就事对人而论,是怎么说的呢?就是说,在对上某件事时,某人如果做好了,那他就是有面子的人,或是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他都是有面子的,而且,这面子,是此人在方方面面上都有面子,如果没做好,那他就是没面子的人,在任何方面都将失去面子,被人看成一个无能的人。

而就人对事而论,则是说,在对上某件事时,某人如果做好了,只是证明某人在这件事所涉及的方面有面子,如果做不好,也只是此人在这件事所涉及的方面没面子,而在其他方面有没有面子,则与这件事情有没有做好无关,所以这些人,对于丢不丢面子无所谓,因为他们在这方面或这件事上丢了面子,他们完全可以在其他方面或其他事上捡回面子,总有一件或几件事,一方面或几方面,会让他们有面子,他们认为,一个人只要有了面子,不管这面子是大是小是什么,他们就是有面子的人,他们就知足了,始终让自己处在一个有面子的位置,这样的人,还会在乎在某件事上丢面子吗?他们当然不会。

而就事对人而论的,他们则不同,他们认为,只要一丢面子,面子则全丢了,甚至是一辈子都没有面子了,所以说,他们很看重面子,这面子,丢不得。

有面子与没面子,与神又有什么关系呢?其实,这关系非常的大,可以说,这是神的起源,对,神之所以能成为神,就是因为他们有面子。

有没有面子,其实只有一个作用,就是给人定性,而定的是哪方面的性呢?就是定一个人有没有能力,这能力又是在哪方面的。

有面子,就证明此人有能力,没面子,就证明此人没能力,中国人向来认为,此人有面子,就等于是他有能力,而且还是任何方面都有能力,若此人没了面子,就等于是此人无能,而且还是事事都无能的那种,中国人就是这样来看人的。

而其他国家的人则并不是这么认为的,他们认为此人在某件事上没了面子,只是证明他在这件事所涉及的方面没能力,在其他方面,他们是不敢肯定此人到底有没有能力的,而此人在这件事上有面子,也只是证明了此人在这件事所涉及的方面有能力而已,至于在其他方面有没有能力,他们也同样不敢肯定。

那么,一个人有了面子之后会怎么样,没了面子之后又会怎么样呢?良平着重举了一下例子,做为一个中国农村中的人,有面子与没面子会有怎样的后果,因为良平本身就是一个中国农村长大的孩子,他对这方面自己就有一个切身的体会,而且良平认为,这一个例子,也更能说明面子的重要性与神之间的关系。

在中国的农村,每一个人都好似生活在他人的眼中一样,一个人做人,好似并不是给自己做的,而是做给别人看的,而且,这在中国都是普遍的现象。

一个人在农村中,如果被村里的人认为是有面子的人,那么此人在村里几乎会事事顺心,如果被认为是没面子的人,那么此人在村里将会是举步艰难,这主要的原因,还是因为能力的问题。

没面子,就等同于无能,试想一下,一个被认为是无能的人,有谁会理睬他,这样一来,必定会引起一连串的反应。

一个没面子的人,既然被认定为了无能的人,那么,无论他做什么事,周围的人都不会认同他,也不会支持他,都无能了,还能成什么事,既然不能成事了,那认同他支持他有什么用,还不全都是竹篮子打水一场空,所以无人会去搭理他,甚至严重的,还会去阻碍他。

比方说这没面子的人要办某件事,需要一些步骤,一些条件,还需要一些事物,这些对于他来说并不是全都有,或者是全都没有,那么,他就要从别人那里得到自己所没有的,这些不管是去拿也好,是去借也罢,或者是去交易得来,总之这都是要从别人那里得来的,然而,当别人认定他是无能的人的时候,就会要么不理,要么不借,要么不肯交易,要么给差的,如此一来,此人当然很难办成事了,如果真要做成事,也比别人做同样的事要付出成倍的努力。

事物这方面还好说,步骤与条件方面就有点难办了,比方说此人要办事,需要他人的配合,不管这配合是需要他人有意为之的,还是无意为之的(无意为之的意思是他人在做自己的事情的时候,会无意中配合到此人,而他人却不知道或是知道也无所谓),一旦他人知道自己在做的事情会与此人有联系,他人就会不做,或是直接就避开了,如此一来,此人做事就会变得更是难上加难。

有人会说,他人怎么会如此对待这没面子的人呢,这不可能,此人也是人,干嘛要区别对待,这里要说明的原因是这样的,此人既然被认定为没面子的人,那么就被看成是一个无能的人了,什么样的人是无能的人呢?脑子不灵光、思路有问题和反应迟钝的人,这样的人,在正常人眼里就是一个傻子,一个像傻子一样的人,有谁会去理他,当然不会了,避还来不及,谁接近谁就会有麻烦上身,谁就会倒霉。

即使此人人品好,心地善良,做事认真而且效率又高,有技能,有自己的强项等等其他的一切都有好的,只是丢了面子,他人也会把此人当傻子一样看,因为众人都这么认为,只有聪明人才会为自己赢得面子,脑子不灵光、思路有问题、反应迟钝的傻子才会丢面子,聪明人不会干丢面子的事,只有傻子才会这么干。

有面子的人,则正好全都相反,因为是聪明人嘛,他们做事情的时候,需要的事物都可以轻松得到,也可以轻松得到他人的配合,得到周围人的认同与支持,甚至还会得到周围人的响应与崇拜,事事顺心当然是必然的。

当然,以上所说的,也只是大多数的情况,事事无绝对,这也只是相对的来说的。

事物有两面性,比如说好与坏,随着环境的变化,好坏的方面也在变化,原来是好的,也许会成坏的,原来是坏的,也有可能成了好的,而这面子,同样也有两面性。

随着环境的变化,没面子的可以变成有面子的,有面子的,也可以变成没面子的,比方说在村里有面子的人,进了城,会被看成乡下人,不懂事的人,没文化的人,没本事的人,城里人用另类的眼光看待他,如同看待没面子的人一样,此人就成了没面子的人了;又比方说某人在村里没面子,是因为某些事,他换了个远一点的城市居住,当地人不了解此人,而此人又做了些有面子的事,那么此人就成了被认为是有面子的人了。

因此,如果一个人想改变自己的境况,换一个环境重新开始,也许会是一个比较好的办法,当然在新的环境中,唯一要做的就是树立起自己的形象,成为一个有面子的人。

其他国家的人,对于面子问题是计数的,多一个面子确实是好的,多一个是一个,少一个面子也无所谓,只要他的一生总有一个面子在,就足够了,足够他自豪的生活在这世界上,当然,一生中一个面子也没有的人,或是自认为一个面子也没有的人,他们的情绪是低落的,心境上也是自卑的,生活也是灰暗的,这样的人,也是有的。

其他国家的人,是在哪些方面赢得面子的呢?某件事,某项技能,某个强项,某个工作,某个职称,某个文凭,某次经历等等,只要能在众人面前展现出来的他的能力,都可以让他赢得面子。

在一个群体中,一个有面子的人做事顺畅,没面子的人做事不顺,从做事所需要的事物方面来说,对于事情最终的成败影响,其实占的比重并不大,影响最大的,还是他人的看法,他人一旦有了看法,不看好此人,在配合上,处事上,肯定处处对此人不利,反之则亦然。

他人认为此人无能,那么自然就会认为任何好的都轮不到此人,不管是好事还是好物,均都轮不到,甚至有些一般的事物都轮不到此人,发生任何事好似都与此人无关一样,那么,此人就好比是被困在了一个牢笼中一样,什么都得不到。

反过来,有能力的人,他人则会认为,任何好的,好似处处都能轮得到他一样,应该轮得到他一样,即使他不知道,也有人会找上门来让他参与进去。

不管是哪方面,总之就是一个“看法”最关键,这“看法”到底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一个共识,众人的共识,而这共识到达一定的时间效应之后,就会对当事人形成一种环境,一种共识环境,而这共识,其实就是众人的“看法”,也就是众人的想法,说到底,就是众人的意识,一个肯定了的,认定了的,确定了的共同意识,这就是一个意识环境,从某种角度上来说,这已经形成了一个独特的,专门的空间,一个意识的空间,是一个共同意识的空间。

而这共同意识的空间,良平认为,对于任何的高等智慧生物的文明的发展来说,影响是巨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这对其他任何的物种的繁衍生存来说,影响也是巨大的,也是最重要的,良平发现,这共同意识的空间,在其他生物上也有,不管是动物还是植物,都有,甚至是非生物,可能也有,也就是那些超越的存在,只要有首领,只要有强者与弱者,好与坏等等差异比较的群体,都有。

当之前良平讲到面子问题时,不仅是吴斌他们,老浅他们也觉得奇怪,这与“对于神的理解”有什么关系,老浅他们甚至还在想,良平不会只是在说自己的人生遭遇吧,毕竟在在场的众人中,良平是地地道道的农村人,其他几个,基本上都不是,老浅他们觉得良平好似在述说自己的人生无奈一样,当良平一讲到这“共同意识的空间”时,众人才觉得,良平总算是说到了正题上,众人才明白过来,良平前面为什么要说这么一大堆关于面子的方面的事了,到了这里,良平所说的内容,终于开始转向“对于神的理解”的方面上来了。

良平绕了这么大一个圈子,就是为了让众人理解这“共同意识的空间”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听到了这里,众人均都认同了良平的说法,他们示意良平继续说下去,这“共同意识的空间”又与神有什么关系。

良平认为,在一群人中,众人的主观意识下的共同的看法,其实是他们的脑电波在共同作用下的结果,这是脑电波最快的影响表现,当然,脑电波也有慢与长久的表现,比方说书籍与著作之类的,这就是脑电波慢与长久的表现,这可能会影响一代或是几代人,甚至是几个世纪或是几千年的人,又或是影响一段时间内的人。

(其他国家也只是一个大致分类,并不是绝对,好面子与不好面子的国家各有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