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社会是平的:优秀的人从不抱怨
26666300000004

第4章 人生本来就是不公平的,习惯去接受吧(3)

接受现实,学会适应

现实是残酷的,生活是严酷的,在残酷和严酷面前,你无能为力。自然界的规律是适者生存,人类社会也一样,对于你无能为力的现实,即使再残酷,也一定要学会适应,适应才能生存。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

生存和竞争永远是生活的真正主题,生活不可能时时处处都去适应你,也不可能为了适应你而发生改变。既然无法让生活适应自己,那么你就必须学会去适应生活。

有这样一个故事。

草原上有一头狼,每天它都可以很轻松地捕捉一只羚羊来饱食一顿。一天,狐狸来对狼说:“狮子要来了!”

“那有什么,我们是同类,它不会伤害我的。”

但是当狮子来了以后,狼却发现,这个草原不再是它的世界了,它甚至很难捕捉到一只羚羊来充饥。原来,自从狮子来了以后,羚羊因为面临更大的威胁,开始拼命地练习奔跑。不久,羚羊奔跑的速度就远远超过了狼的速度,因此,狼便很难再捕捉到羚羊了。

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这是生物界的进化规律,也是人类社会的生存规律。任何人要想在社会中保持自己的优势,就必须不停地淘汰不适合自身发展的各种落后因素,才能生存下去,才能不断地发展。羚羊为了生存,调整了自己的奔跑速度,以适应狮子的到来,从而最终生存了下来。而狼在狮子到来之前,没有意识到自己的危机,没有适时调整自己,最终被淘汰出草原。

也许有人会选择逃避,选择另外一个没有狮子的草原,继续称王。但是如果再来一头狮子呢?那时候还要继续逃避、继续漂泊吗?

无论你是一只羚羊还是一头狼,要想在草原上生存下来,就必须学会适应,而适应的方法,不是逃避,而是优化自己,提高自己的生存技能,让自己能够应对随时都会到来的狮子。否则,你就只能做一头被淘汰的草原狼。现实就是这样残酷,你没有办法。

淘汰充满着残酷和无情,但我们却不能不承认,正是残酷的淘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生活就是这样,人们不断地面临变化,不断地发现问题,然后再不断地去适应这种变化。如果不能适应这种变化,那么就只能被生活所抛弃。

适应,对每一个人都是一个至关重要的问题。“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当自然和社会、外部与内部的各种变化纷至沓来时,如果你能迅速进行合理的自我调节,加以适应,尤其是在各种突发的、意想不到的变化来到时,能够始终保持心理平衡宁静,情绪稳定良好,那么你就有了生存的保障。

优化自己,适应社会

每个人所处的地域、空间以及所面对的对象都在不断地变化。而我们也必须随着周围环境的变化而改变,来适应生活。因为,生活不会随着我们的意愿发生改变,只有我们去改变自己,适应生活。

有这么一群司机,白天奔波运输。劳累辛苦使得他们总是抱怨生活,为什么别人的工作轻松自在,自己却累得要命。休息时,他们总是以打牌或去K歌以抒发内心愤懑。只有一位年轻人不这样,他每天都快乐地完成自己分内的工作,并在开车时听国际英语电台。下班后,认真把车擦洗干净以后,就趁休息时间,拿着英语书苦读,并经常找其他部门英语好的同事请教,几年下来,他的英语已经达到了一个相当不错的水平。接下来,他提出了辞职,去隔壁一家港资公司做了对外联络员。而那些没有事就报怨,报怨完后就去打牌或K歌的司机听说后,都惊讶得合不上嘴。不过,他们依然过着累死累活的所谓不公平的生活。

许多不公平的环境,我们是无法逃避的,也是无所选择的。当我们无法改变不公和不幸的厄运时,就要学会接受它、适应它。用自己的能力,把不公平变成公平。这位年轻的司机明白生活的真谛:不抱怨,适应它并努力改变它。

面对生活中的不公平,我们不要抱怨,而是要首先认识生活的客观存在,学会适应。然后,在此基础上抓住时机,充实自己,优化自己,这样,才有机会改变现状,寻找到新的、公平的生活。一个人,要想让自己未来的路走得宽一点,就要把心放下来,去适应生活,不断进取,这样,你的路才会走得更宽、更远!

现代社会是一个竞争激烈的社会,人们的生活节奏也在不断地加速。在这样一个竞争的社会里,要想一劳永逸、让生活来适应我们,是不可能的。我们处在一个生存的时代、淘汰的时代。在淘汰中求生存,在适应中求发展,无论对于个人还是团队来说,都是如此。

凡眼看社会

我们所处的竞争时代,是一个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的时代。我们一生可能有一半的时间在被动地接受适应生活的考验。因而,我们每时每刻都在做着无形的适应生存的工作。适应是对你智慧技能的一种消耗。在适应中我们还需要不断加强知识的积累和能力的锻炼,储备良好的智慧和能力,这样才能成为生活的主人。

接受要接受的,忘记该忘记的

生命有时会带给我们沉痛,生活也时常给我们带来意想不到的灾难和困苦。面对命运的不公平,我们要学会接受,学会适应。而面对灾难给我们带来的痛苦,我们在接受的同时,还必须学会忘记,只有忘记,我们的生活才不会总被阴霾笼罩,我们的生命中才能拥有更多的阳光。

接受现实,学会放弃

人生总是有得有失,在面临危险和困境时,放弃是真正的勇气,也是一种大智慧。放弃与忘却并不意味着失去,恰恰是为了另一种获得。

一位商人带着他的儿子一起出海旅行。他们随身带着满满一箱的珠宝,准备在旅途中将其卖掉。

但是,他们没有想到,同船的水手们已经知道了箱子里全是珠宝,他们开始计划着如何得到那些珠宝。

一天,商人偶然听到水手们在交头接耳,密谋着如何实施他们的抢劫计划。商人吓坏了,他把听到的情况告诉给了自己的儿子。

儿子听后说:“同他们拼了!”

“不,”商人说,“那对我们不利!”

“难道要把珠宝交给他们?”

“也不行,他们会杀人灭口的。”

过了一会儿,水手们听到父子俩的争吵声,他们甚至互相漫骂起来,水手们好奇地聚集到他们周围。商人突然冲向小屋,拖出了他的珠宝箱。

“忘恩负义的东西!”商人大骂道,“我死也不会让你继承我的财产!”

说着,他打开了珠宝箱,水手们看到这么多的珠宝,纷纷倒吸了一口凉气。商人又冲向了栏杆,在水手们还没有反应过来之前,将他的宝物全都投入了大海。

看着那些珠宝付之东流,水手们也只能望洋兴叹,也不再打商人的主意了。

商人父子平安上岸后,商人对儿子说:“我们只能这样做,孩子,再没有其他的办法可以救我们的命!”

“是的,”儿子说,“您的放弃是明智的,它换回了我们的命!”

懂得放弃的人是智者。学会放弃的人,能正视什么才是最值得珍惜的。

改变不了事实,就必须懂得接受事实。在无法改变的事实面前,只有学会放弃,才能轻装前进,才能不断有所收获。

在人生这个漫长的旅途中,扔掉一些东西,轻装上阵,才能走得自如。对过往承载越多,走得就越是辛苦,就越是抓不住幸福。

学会放弃是一种心灵的净化,也是一种对心灵羁绊的解脱。倘若将一生的所得都背负在身,即便是有一副钢筋铁骨,终究也会被重担压倒在地。

面对伤痛,要学会转身

人们总是不能或者更确切地说是不愿潇洒地把已成事实的痛苦忘掉,那些苦痛流淌在人的心中,让我们感到生命的缺憾。

生活中总会有些事,因为刻骨铭心而让我们难以忘却。但是,生活是一个现实的舞台,总是沉浸在过去的伤痛中,只会让自己疲惫不堪。

2008年的“5.12”汶川地震,有多少人失去了辛苦修建的家园,有多少人和亲人顷刻间咫尺天涯,生死两界,又有多少人失去了可贵的生命!

面对突如其来的灾难,悲伤只会让埋在废墟里的生命多一分等待,少一分生还的希望。哭泣无法告慰逝去的灵魂,也无法让生者坚强地面对以后的日子。

面对伤痛,我们为之郁闷,为之叹息,但是我们更应该站起来,挺起胸膛,擦干眼泪,重建家园和美好的未来。

伤痛已然形成,我们无力回天。活着的人们要做的,不是每日对着逝去的亲人叹息,而是站起身来,坚强起来,振作起来,重建自己美丽的家园,让自己生活得更好一些,这同时也是对逝者的慰藉。

生活总是要继续,人总是在不断接受新的东西,迎接新事物的同时应该学会遗忘过去,忘记那些痛苦的记忆。既然事情已成为定局,那么再朝痛苦看,只会更加逃不出痛苦的魔爪。转身摆脱它,你的明天会过得更加轻松。

生活中有许多痛苦、尴尬、恩怨,那些伤痕会一点一点地侵蚀我们的灵魂,会使我们与现实生活脱节,只有我们学会释怀,只有我们学会忘却,这些让心灵重负的东西才会被渐渐冲淡,这样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快乐和幸福。遗忘过去的伤痛,才能全神贯注地迎接新的挑战。接受现实才是一种豁达和明智。

走出心灵的牢笼,不要再一次次地晾晒那永远也晒不干的往事,面对痛苦,该舍弃的舍弃,该遗忘的遗忘,转身之后,你才会寻找到另一条出路。

在漫长的人生中,快乐与否,就看你懂不懂得忘却。小孩子大多是“记吃不记打”,也常常因为这个被父母数落:“你是好了伤疤忘了疼呀!”其实好了伤疤忘了疼未必是坏事,该忘却时就要忘却,记一辈子只会让自己备受煎熬。

无穷尽地咀嚼自己的痛苦,沉浸在痛苦中不能自拔,只不过是不敢面对自己。让自己一直纠缠在痛苦中,最终带给自己和别人的,是超出痛苦本身之外的另一种痛苦。其实,面对痛苦,最好的方法就是让它过去,懂得在痛苦面前转身的人是明智的,因为他将在转身中获得另一种重生。学会在痛苦中转身,我们才不会把今天也赔上。

当代著名作家王蒙说过:“感谢忘却……世界和内心已经都够拥挤的了,而我们也已经记得够多的啦。幸亏有忘却,还带来一点好奇,一点天真,一点莫名的释然和宽慰。”

凡眼看社会

心愿与现实常常会发生冲突,期望的未必能够获得,能获得的却未必是所期望的,然而这就是生活。坦然面对现实,这样才能转变思想,才能选择另外可行的道路,才能重燃自信的火把,照亮自己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