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父母,请这样和孩子沟通
26667900000025

第25章 合作方能共赢:鼓励孩子与你合作,让交流畅通无阻(4)

2.蹲下来和孩子说话,多说“喔”

很多家庭,不管在什么场合,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总是习惯于对孩子发号施令,根本不会考虑孩子内心的想法。当自己的愿望与孩子的想法产生碰撞的时候,父母就会对孩子大失所望,然后强制孩子按自己的意愿行事,从来都不会考虑孩子的感受。

如果要让孩子学会和父母合作,父母就要和孩子在心灵上进行平等的交流,多用“喔”来回答孩子的问题。

“六一”儿童节到了,一位年轻的妈妈,带着6岁的女儿来到了儿童游乐园……

妈妈不断地领着女儿到各个游乐项目前走过。她以为女儿也会很开心,但女儿几乎哭了起来。刚开始的时候,母亲还很有耐心地哄着,但多次之后,女儿就坐到地上,怎么拽都不起来。

妈妈气愤地一把把女儿从地上拖起来,训斥之后,蹲下来和孩子说:“女儿,今天可是你的节日,怎么了?”

女儿擦擦自己的眼泪,说:“不能只看,不玩!”

妈妈没听懂似地“喔”了一声。

“我想玩,想骑那匹马!”女儿说出了自己的愿望。

“喔。”顺着女儿手指的方向,妈妈看到几个小朋友正在玩转马。看到这里,她一把抱起女儿,向那群人走去。

如果父母能够蹲下来,开口对孩子说“喔”,孩子就会从平等的视线交流中看到父母对自己的关爱、真诚和平等,就会认真地听父母说话。当他们知道,父母对自己不是熟视无睹,而是在认真回答自己的问题的时候,就不会难过了。

无数事实表明,父母以居高临下的姿态来关心孩子,更容易使孩子产生逆反心理。只有像对待朋友那样去关爱孩子、回应孩子,才能让孩子感受到平等,孩子也才愿意和父母合作。

3.家校沟通交流,多说“是”

为了保持教育的一致性,做父母的,就应该经常和老师沟通,及时反馈意见。

儿子是个淘气包,放学一回到家,衣服也没顾上脱,就告诉妈妈:“妈妈,今天我很不开心!我被老师罚站了……”

原来,儿子在走廊里和几个男同学打闹的时候,正好被学校值日生看到了。班级被扣了纪律分,老师很生气,惩罚了他。

妈妈觉得老师的这种惩罚方式欠妥,便决定跟老师沟通一下。趁着爸爸领着儿子出门的空隙时间,她便给老师打了一个电话:

妈妈:很抱歉,我儿子给老师和班级添了麻烦。

老师:哪里的话,孩子们犯错误都在所难免!

妈妈:是!我儿子确实很淘气。在家里有时候也很淘气,经常被我管教,我有时也会体罚他。

老师:怎么能体罚孩子呢?男孩子普遍好动是天性,今天我只是让他站了一会儿,孩子认识到错误就结束了。

妈妈:是!这孩子虽然淘气,可是,有时候很热心、很仁义、对老师很有感情,而且还有很多的优点。每天被批评,会不会让他丧失掉积极性?或许采取赏识教育的办法会有更好的效果呢?

老师:表扬多了,有时候孩子们也会感觉麻木,要掌握好火候!

妈妈:是!老师如果对孩子进行了表扬,孩子回到家里会念叨,比如上次,老师夸孩子写字漂亮了,孩子回到家里后,很开心,而且写字越来越认真了……

老师:很高兴听到这样的反馈。

妈妈:我会努力和老师配合的。如果老师有什么事情,我们也会尽全力帮忙,比如印试卷等,因为我们家开着一家复印店。

老师:真是太谢谢了!

与老师交流中的几个“是”字,不是表明父母对老师的敷衍,而是通过一种认可的态度形成交流的基础,母亲既表达了希望老师采用的教育方式,又理解到了老师的良苦用心,使家庭教育和学校教育很好地相结合,为孩子的成长奠定良好的基础。

父母的感受,不妨主动传达给孩子

场景一:

杜女士忙了一天了,回到家还要拖着疲惫的身体做饭,可6岁的女儿偏偏有道算术题不会做,过来找她帮忙。杜女士心里很烦,但压住火气跟她说“知心话”:“妞妞,妈妈现在忙死了,你先自己玩一会儿,体谅一下妈妈,啊!”听了妈妈的话,女儿去看动画片了。

场景二:

郑先生发现儿子这两天心情不好,整天闷闷不乐,于是,就让妻子去和他沟通一下。可是,才6岁的儿子居然发脾气了,说妈妈侵犯了他的隐私权。郑先生和妻子面面相觑,都不知道该怎么办了。

“场景一”中,女儿急着让妈妈帮着做数学题,这时候,杜女士正忙,于是,便将自己的感受主动和孩子交流了,事实证明:主动和孩子交流感受是一种不错的方法。

“场景二”中,郑先生夫妇本来放下身段,想和孩子说说知心话,可是,却发现和孩子的距离越来越远。这是怎么回事呢?其实,这种现象并不奇怪。随着孩子们的渐渐成长,在他们的内心,秘密越来越多,就会变得越来越“排外”。

其实,与孩子沟通是很简单的一件事情。每一位父母都希望自己能够与孩子融洽地相处,能够跟孩子进行有效的合作,与孩子建立起一种和谐的亲子关系。可是,让人感到遗憾的是,越来越多的父母发现,跟孩子说话变成了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时候,自己急急忙忙地跟孩子讲一件发生在自己身上的重要事情,孩子却无动于衷,一点反应都没有,甚至还没等父母开口说话,孩子就已经厌烦了。

这几天,由于工作的关系,王女士的心情很不好。她本来是想和丈夫聊聊,缓解一下自己的紧张情绪,可是,丈夫又不在身边,想想女儿也大了,就想跟女儿聊聊。

“女儿,妈妈这几天的心情很不好,能不能陪妈妈说会儿话。”王女士来到女儿的房间,说。

听了妈妈的话,女儿感到一阵的莫名其妙,问:“妈,跟我说这些干啥?”

王女士看到女儿的表情,说:“我就是想和你聊聊。”

“妈,您不就是想知道我考试考了多少分,跟我说这些干嘛?王这圈子兜得也太大点儿了吧,有话您就直说吧,我还忙着呢。”女儿漫不经心地回答说。

王女士伤心极了。都说女儿是妈妈贴心的小棉袄,女儿都这么大了,怎么一点不知道体谅、安慰一下妈妈呢?

王女士和女儿之间之所以会出现这样的局面,主要是由于母女长期缺乏良好沟通造成的。其实,孩子是渴望跟父母交流的,但是,他们需要的是正常平等的思想和感情的交流。

大多数的父母在生活上对孩子都是十分关爱的,可是,真正能够尊重孩子的家长并不多。孩子学习和生活上有什么问题,在向父母诉说时,稍不如意,就会被父母打断。父母对孩子轻则斥责,重则打骂,对此,孩子只能把话咽回去。

一项调查显示:70%以上的父母承认没有耐心听孩子说话。很多时候,都是父母不给孩子沟通的机会。父母们都忙,忙着工作,忙着养家,忙着照顾老人和孩子,一旦有了空闲时间,他们问孩子最多的是他们的学习问题。久而久之,孩子就知道,只要父母一开口,肯定就是问学习。这样,他们就会回避跟父母的交流。即使父母偶尔心血来潮,想跟孩子说几句真心话,孩子们也不会买账。其实,不知道跟孩子聊什么或者跟孩子交流不下去,说到底还是父母的心态和方法不正确。为了鼓励孩子和父母实现良好的合作,就要主动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

父母不仅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也是孩子的终身教育者。天下的父母都无法回避这个问题——如何和孩子交流自己的感受。这也是我们必须解决的问题!其实,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就是父母本身。只要父母积极改变自身的沟通态度,主动将自己的感受传递给孩子,合作起来也就更容易了。

1.利用游戏,一起谈心

有时候,孩子的很多做法可能会让父母感到困惑,尤其当孩子玩一些父母认为不恰当的游戏时,有的父母则会急冲冲地跑去干涉孩子。

对孩子来说,生活中的任何事情都是游戏。正确的做法应该是:要积极主动地和孩子一起玩游戏,将自己的感受主动告诉孩子!你既可以拿着玩具哄哄孩子,也可以做出各种诡异的表情逗孩子开心。

那么,如何才能利用游戏,实现亲子之间的感受交流呢?

“爸爸妈妈悠我!”只要一出门散步,豆豆就会向爸爸妈妈提出这样的要求。所谓悠他,其实就是爸爸和妈妈一人拽住他的一只胳膊,一边走,一边用力地前后悠他。

豆豆非常喜欢这种小游戏,只要一吃完晚饭,就会催着爸爸妈妈出门散步。悠“人造秋千”已经成了他们散步的保留节目。

“宝贝儿,这样悠一下,是不是觉得很舒服?”妈妈一边悠,一边问。

“是啊!”豆豆回答。

“是不是感觉自己要飞起来了?”爸爸问。

“嗯!”

“我小时候,也喜欢玩这个游戏。当时,整天缠着你的爷爷奶奶,为此还没少挨骂!”爸爸接着说。

“小时候,我也玩过这个游戏,要不怎么这么轻车熟路呢?呵呵……”妈妈附和着说。

游戏是孩子学习的最佳方式,也是培养孩子良好性格的最佳训练方法。如果父母每天都能抽出一定的时间和孩子一起玩,主动将玩耍的感受告诉孩子,那么,在玩耍的过程中,不仅能给孩子以引导和帮助,还可以更好地调动孩子游戏的积极性,而且还能让孩子主动与父母合作。

父母应该和孩子建立平等的玩伴关系,孩子玩什么你就跟着玩什么,学会主动和孩子交流感受,你会很受孩子的欢迎。

2.给孩子说话的机会

下午吃饭之前,儿子佳佳回来了,跟他一起来的,还有一位同学闹闹。一走进家门,闹闹就哭着对佳佳妈的妈说:“阿姨,佳佳今天打我了。”

听了这话,佳佳的妈妈很生气,大声说:“佳佳,你为什么要打人?”佳佳呆呆地站在那儿,一句话也不说,吓得直冒汗。

挨打的闹闹抢着说:“今天是我们小组值日,我本来想去扫地,可佳佳非要扫,就开始和我抢笤帚,我不给,他就打我。”

佳佳的妈妈一下子明白了:孩子想劳动,本意是好的,只不过采用的方式不对。佳佳的妈妈的火一下子消了,心平气和地说:“佳佳,你想扫地是吗?”儿子不说话,只是点了点头。

佳佳的妈妈接着说:“你想扫地,说明你是个爱劳动的好孩子,妈妈真高兴。”佳佳见妈妈在夸奖自己,放松了许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