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励志女人情商全攻略:拥有高情商的女人最幸福
26668400000009

第9章 自省情商:欲知真相,请先做自己的“魔镜”(2)

悲伤的时候,一个声音说:“我觉得失去了生命中重要的东西,我觉得无助极了。”另一个声音说:“是吗?失去的东西真的有那么重要吗?对人而言,生命才是最重要的,不是吗?为什么要为了遗失鞋子而悲伤,你看那些没了脚的人依然在笑。”

自责的时候,一个声音说:“天啊,我伤害了他,我自责、愧疚、痛苦。”另一个声音说:“可是一味自责、愧疚、痛苦都于事无补,还是先看看自己能做些什么来弥补伤害吧!”

焦虑的时候,一个声音说:“完了,事情竟然会发展到这个地步,我所有的努力都要白费了。”另一个声音说:“好事多磨,怎么可能所有的事情都一帆风顺?事情的结果还没有发生,不是吗?再继续努力吧,会有转机的。”……

值得注意的是,自我对话一定要说出声音来,这样才会觉得“对方”真实存在。这一个“你”才会像对别人倾诉那样痛快淋漓,然后如释重负,那一个“你”才会像劝说别人一样振振有词、铿锵有力。这两个不同的“你”才会产生一种对立统一后的皆大欢喜。虽然这样看上去有点像一个疯子,但那又有什么关系,因为它能给我们天使一样快乐自由的心灵。

因此,即使不堪生活和心灵的重负却找不到人帮自己,即使女人们有满腹的话语却找不到人倾诉时,也不用绝望。女人还有一个最忠实的朋友——自己,女人可以用“自我对话”了解自己、拯救自己、解放自己。

选择积极的生活态度

高情商的女人往往都拥有一个积极的心态。积极的心态是个体情绪状态良好且稳定的保证。一个人的心态可以通过作用于情绪影响到个人的行为表现,进而决定个人的成败得失。

“股神”巴菲特说:“任何人都有可能是‘巴菲特’,甚至超越‘巴菲特’。那些不能成为‘巴菲特’的人,并非世界不允许他们,而是因为他们自己的原因。而所谓自己的原因指的就是心态。”

美国潜能成功学家罗宾曾说过:“一个人的心态远比任何事都来得重要。因为心态的积极与否直接影响到人们生活与事业的成败。”

积极心态能够让人们充满希望、满怀斗志,即使在挫折和困境面前也一往无前,从而让人们一步一步、一天一天地接近成功。同时,一个积极的心态能够大大提升我们的幸福和快乐的感受度,让我们更容易快乐和幸福起来,更容易遗忘痛苦、放弃焦虑、懂得享受生活。生命太短、世事太多变;我们想要的东西太多,能够掌控的东西太少。我们知道有许多外界的东西是我们无法控制和改变的,但我们也不必无奈,因为至少我们能控制自己的心态,靠着这去成功、去快乐。

进取的心态可以使你跨越生活中各种艰难险阻;主动的心态会使你不再听从命运的安排,去追求自己想要的人生;包容的心态会为你赢得他人的支持和理解,从而拥有更美丽的人际花园;自信的心态会使你远离垂头丧气、自暴自弃,昂首阔步地去实现生命的价值;行动的心态能使你的实践能力增强,更快地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学习的心态会让你始终与时俱进,不被时代抛弃;给予的心态会使你的胸怀更加宽广,拥有更大的人生舞台;仁爱的心态会使你在爱的欢乐与祥和中感悟生命的真谛;平常的心态会使你超脱在成败得失之外,将生活看得更加明白;勇敢的心态会使你不惧怕任何考验,在人生的道路上走得更远;正义的心态会使你时刻充满力量,并获得他人的尊敬;快乐的心态会使你永葆青春,用轻松的态度向着目标前进、再前进;知足的心态会使你免受欲望的煎熬,更容易获得快乐;希望的心态会使你的世界充满阳光。

因此,一份积极的心态对于女人来说是十分必要的。处于人生的顺境当中,保持积极心态自然是再容易不过的事情。而如果在逆境中,女人们需要怎样才能获得积极健康的心态呢?

(1)保持快乐的情绪。经常开怀大笑不仅能够增强个人机体的免疫力,而且有助于我们培养起乐观的心态。

(2)坦然面对现实。现实是残酷的,但也是不可逃避的;谁试图逃避它,谁就会为此付出更加沉重的代价。

(3)抛弃怨恨。那些时常抱怨的人情绪波动往往很大,他们没有自信、自暴自弃,拥有这种或者那种的心理障碍。因此,我们要抛弃怨恨,宽容别人、原谅自己。

(4)充满热情地生活。热情洋溢地生活着的人心中一定充满了希望,希望的力量也必然使他充满活力和信心,没有什么能够轻易将他击垮。

(5)培养自己的幽默感。人生中充满了无奈、愁苦和悲伤,在生活中,也不会事事都能够如人所愿。但是,“幽默”却是雨过天晴的彩虹,它会使无奈变成惊喜,能化悲伤为力量,使我们充满自信地迎接阳光。

(6)善于宣泄情绪。生命之舟所能承载的重量是有限的,如果一味压抑自己的情绪,不懂宣泄,达到一定程度时,生命之舟就会覆灭。

(7)拥有爱心。生活是一面镜子,当我们给予生活中的人、事、物以爱的时候,生活也会还给我们更多的爱。

积极心态是快乐之源,是好情绪的保证,是成功的起点,是生命的阳光和雨露,它让女人能够在一片更高更蓝的天空中自由翱翔。

如何认识自我

中国人常说一句话“人贵有自知之明”;古希腊阿波罗神殿上也刻着这样一句箴言——“认识你自己”。其实,认识自我不仅是先贤们对我们的劝告,也是情商修炼的重要内容。

自我认识或自我意识能力是一种可贵的心理品质。自我认识或自我意识,是指个体对自己的存在、自己与他人和周围事物的关系以及对自己行为诸方面的意识或认识。自我意识包括自我观察、自我评价、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等形式。

人的一生要根据自己的实际状况来确定自己的自我意识,从而给自己的人生做最恰当的定位。很多成就显著的人的成功,首先得益于他们有着正确的自我意识。

美国女影星霍利·亨特曾经竭力避免自己被定位为短小精悍的女人,结果走了一段弯路。后来在经纪人的指导下,她重新根据自己身材娇小、个性鲜明、表演极富弹性的特点给自己做了定位,出演了《钢琴课》等影片,一举夺得戛纳电影节的“金棕榈”大奖和奥斯卡大奖。

由此可见,正确认识自己是女人获得成功和美满生活所必须具备的前提条件。那么,女人应该怎样进行自我认识呢?高情商的女人说,自我认识可以通过两种途径来实现。

一种是通过认识别人来认识自己。一个人究竟有何种性格、何种能力,可以通过与他人的交往和共同协作表现出来。所以通过认识别人来认识自己,是认识自我的重要途径。心理学家提出的“镜中之我”理论所揭示的正是这个问题。“镜中之我”就是指人是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意识、完成自我评价。

另一种是通过自我观察来认识自己。自我观察也有不同途径:一是通过智力实践活动。人根据自己在记忆、理解、观察、想象、推理等经常的智力活动中的稳定表现,来认识自己在智力方面的能力。通过这些智力活动,相信自己有着怎样的记忆、理解、观察、想象、推理等能力。二是通过自己反复的情感体验,来体察自己有何种情感特征、有何种意志特征等。内省智力是人类独有的,而且也是人类智力的高级形态。荀子那种“三省乎己”的精神正表现了古代贤哲的高度内省智慧和对内省智力的不懈追求。

能够正确认识自己并不是件容易的事情。为了达到比较客观地认识自己的目的,应尽可能地把自我评价与别人对自己的评价相比较,在实际生活中反复衡量。

在这种衡量中如果能够正确地认识自己,也就可以建立一种正确的自我心像。对于女人来说,有无良好的自我心像,有无自信心,在很大程度上受到身边人、尤其是走得很近的蓝颜知己或姐妹淘的影响。那些自尊心、自信心较强的女人,往往身边的朋友也都自信且自尊;相反,如果身边的朋友自卑或太过自以为是,没有良好的自我心像,那么你的自我心像也很容易出现偏差。因此,女人要多和优秀的、自我心像良好的人交往,和那些没有良好自我心像和缺乏自信的人保持适当的距离。

用“WHWW”法则来了解自己

自知之明是一种高尚的品德,更是一种高深的智慧。对自己评价得过高,就会自大,无法看到自己的短处;而把自己估计得过低,就会自卑,从而对自己缺乏信心,只有估准了,才算是有自知之明。总有很多人处于一种既自大又自卑的矛盾状态中。一方面,他们自我感觉良好,看不到自己的缺点;另一方面,却又在应该展现自己时畏缩不前。的确,客观而全面地了解自己是一件非常不容易的事情。但是,如果我们不能对自己有一定的了解,又何谈觉知自己的情绪,并且控制它呢?

一般来说,一个人对自己的了解程度与自身的社会阅历、经验、个人修养水平等休戚相关。经验阅历越丰富、个人修养水平越高,对自己的了解就越深、越客观。

1994年,著名心理学家日莫曼提出了针对自我监控的“WHWW”法则。所谓“WHWW”是指“why(为什么)、how(怎么样)、what(是什么)、where(在哪里)”。日莫曼认为,人类的一切活动都可以归结到这4个基本问题上来进行分析,因此,通过这4个基本问题对个体活动的诠释来了解自己,会起到立竿见影的作用。

“why”(为什么)是用来发觉个体动机的,弄懂了这个问题有利于我们决定是否参与行为活动,它体现了个体的自主愿望。

“how”(怎么样)是用来考察个体行为所产生的效果的,体现着个人的觉察水平。

“what”(是什么)是用来明确个体的活动方法和策略,是个体计划和设计能力的一种体现。

“where”(在哪里)是用来让个体了解自身所处的情境的,当然它包括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两方面内容。对这个问题的解答体现着个体对环境的觉察力,是个体敏锐感官和多智的一种体现。

如果我们能够用这4个问题来分析自己的行为,就一定能够加深对自己的了解。比如我们非常紧张地进行晋升演讲,对于“为什么”的回答——渴望晋升,说明自己是一个有进取心的人;对“怎么样”的回答——由于紧张所以表现欠佳,体现我们自信心不够、准备不充分;对“是什么”的回答——完全没有策略章法可言,说明我们做事没有计划;而对“在哪里”的回答——台下那么多人,一定有很多人在等着看我的笑话,说明自己是一个极为敏感脆弱的人,认识事物偏激。这样,我们通过用“WHWW”来反思自己的行为,我们就对自己有了一定的了解。

一般而言,情商低的人,都在这4个问题上存在着不足和缺陷:在“为什么”问题上存在不足的人大都缺乏成功的动机、没有必胜的信念,进取心不强;在“是什么”问题上有缺陷的人没有合理的计划,整天忙忙碌碌,却总是徒劳无功;在“怎么样”问题上有不足的人往往没有目标,终日盲目地得过且过、无所事事;而对“在哪里”维度上不健全的人,往往有自卑或自负的消极情绪。

“WHWW”法则,不仅能够让我们及时了解自己的优点和缺陷,而且还能够了解到自己的情商的高低、情绪的变化、心态的好坏等诸多的个人情况,是我们了解自己的好工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