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城亲子培养你的优秀男孩
26668600000011

第11章 智商训练:机灵鬼的成长法则(1)

和女孩相比,男孩的发育较晚,因此在小学和中学的时候很多男孩的学习成绩都会比女孩差,这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作为家长不要给你的男孩施加太大的压力。家长要采取一定的措施让你的男孩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要给男孩一个独立的思考空间,同时还要开拓他的视野,让你的男孩拥有广泛的兴趣爱好,全面提高他的自身素质。

学习不如女孩是男孩永远的“痛”

当家长聚到一起聊天时,总会谈到男孩的学习成绩。他们大都形成了一个这样的共识:从幼儿园、小学至初中,男孩的学习成绩大都不如女孩,男生产生偏科的现象也相对较多。但是多数家长都这样认为:没关系,男孩大约到了高中阶段,他的成绩会突飞猛进地追赶上来。因此,家里有男孩的家长们对此似乎也很坦然,并无多少担忧。

可是,男孩真的是这样吗?的确,这些家长的说法有一定的道理,但也并不代表这一时期所有男孩的成绩都比女孩差。所谓具体问题要具体分析,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男孩之所以比女孩学习差是有多方面原因的,例如,师生关系、教育模式、男孩自身的生理特点、家长因素等。家长必须对此引起重视。

英国教育标准局曾经公布了一项调查结果,和女孩相比,大部分男孩对于老师的要求更加挑剔,当他们对自己的老师感到不满的时候,当然就不能一心一意地学习了。这也是男孩的成绩不如女孩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此外,由于男孩天性中比较贪玩,很多男孩的自制力也不太好,所以他们更容易成为在不利于学习的环境下的牺牲品。

对于这个比较特殊的现象,美国的一个教育机构也曾经做过类似的调查研究。某大学的一位教授以8000名年龄为2~90岁的美国人为调查对象进行了研究。在每个年龄组男女智商差别都很小的前提下,研究结果发现,在有时间限制的条件下,女性的表现更为优秀,特别是在小学和初中阶段。研究者由此得出结论:很多课堂活动,诸如考试,都与时间、速度的把握有直接或间接的关系,而女性在这方面表现得更好,这也就决定了小女孩的成绩往往要比小男孩的好一些。

总之,导致男孩学习成绩下降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家长何不从这几个方面入手来帮助男孩提高他的学习成绩。

1.从生理结构来看,男孩与女孩的大脑结构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与女孩的大脑相比,当男孩的大脑受到一些空间的机械刺激的时候就会更加活跃,这就使得他们天生就更容易接受图表、图像和运动物体的刺激。然而现在的教育方式大多以语言刺激为主,在这种情况下,男孩便会对此产生厌烦心理,从而出现上课走神或者“如坐针毡”的焦躁不安现象。上课时不能集中精力,必然会导致男孩学习成绩的普遍不好。为此,家长就要注意培养男孩的专心听讲、集中精神的学习习惯了。这也是为什么通常情况下男孩的理科成绩比较好,而女孩的文科成绩比较突出的一个重要原因了。

2.现行家长和老师的教育模式限制了男孩的学习成绩

实际上,从一开始上学起,男孩读写能力的发展就比女孩晚两年,可是老师和家长往往要求男孩和女孩在相同时间内、以同样的方法学习同样的知识。这对男孩来说是不公平的。比如,上课的时候,老师常常要求所有的孩子都必须坐得端端正正,把手背在后面听上45分钟的课。殊不知,对于男孩来说这是一件无比痛苦的事情。对于女孩来说,她们更喜欢这种安静的学习方式。可是男孩天性爱动,他们更喜欢通过自己的探索去学习。像这样对男女做同样的要求,必然导致男孩的学习成绩要比女孩差。因此,家长就要多带领男孩参加一些图表、图像学习或者运动锻炼等项目,以激发和开发男孩的潜在能力。因为,根据生理结构上的优势,男孩更容易在这些方面表现得有天赋。

3.据报告称,相对于女孩来说,学校教学质量的好坏对男孩的成绩影响更大

如果老师的教学水平很平庸,女孩通常也能进行自主学习,但对男孩来说,事情就不那么简单了。有相关调查研究显示,当一位老师不是特别优秀的时候,男孩比女孩更容易受到影响,也更容易放弃。为此,家长要多与男孩沟通,了解男孩的学习状况和老师的教学状况。如果确实不是孩子的问题,那就要考虑是否要转校了。

4.老师对男孩的态度也影响着他的成绩

由于体内的雄性激素在“捣鬼”,爱玩、调皮、捣乱等词语几乎成了男孩的专利。所以一般情况下,那些既听话而又懂礼貌的女孩更容易受到老师的青睐。只要我们留心一下就会发现很多班级里的班长、课代表、学习委员等班干部成员都是女孩,几乎成了一支小小的“娘子军”,这也是影响男孩学习成绩的一个重要因素。

据调查分析表明,受男孩尊敬的老师,一般课堂教学组织严密,使自己所教的学科充满激情且老师自身知识丰富,让学生既能感受到学习竞争,又能感受到快乐。同时,他们还能让学生在短期内有明确的学习目标,并得到及时反馈,在对学生进行奖励和表扬时很慷慨。对于有这些特点的教师,男孩便能够积极进取,赶超女孩。

所谓“亲其师”才能“信其道”,也才能“乐其道”。所以父母在日常生活中应该多和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对于孩子在学校的情况应该有一个比较清楚的了解。尤其是当孩子的老师进行变动的时候更要和孩子谈谈心,看看孩子对新老师是如何评价的。如果孩子对于新老师的认识出现了偏差或者有偏见,父母就应该及时地做好对孩子的引导工作。即使父母对某些老师的做法很不满意,也不要轻易地在孩子的面前发牢骚,这时候父母应该做的就是及时地与校方、老师做好沟通和交流,采取正确的方法,以防孩子对老师产生一种不信任的情绪。

其实,导致男孩的学习成绩不如女孩的原因还有很多,作为男孩的家长,我们应该对男孩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适合男孩的学习方式。有人曾经说人是环境的产物,所以更重要的是还要给孩子创造一个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这样才能够让他们克服自身缺陷,不断地提高自我,完善自我、从而让他们的学习成绩得到一个有效的提高。

周舟已经上小学四年级了,他的妈妈在家经营着一个小商店。周舟放学回家后要帮着妈妈照看店铺,好不容易等到爸爸下班回家,很多人以为周舟可以安心地学习一会儿了。其实不然,通常情况下,晚饭过后周舟的家里就会聚集很多人,这时候爸爸妈妈又加入了打麻将的大队伍之中。周舟几乎每天晚上做作业的时候都要忍受忽高忽低的打麻将的声音,耳边还会不时地传来一些大人们的谈笑声。

不难想象,在这样的环境中,孩子的学习成绩怎么会有提高呢?本来男孩由于受身体发育情况等一系列因素的影响,已经处于学习的劣势了。如果这时候父母还不能按照科学合理的方法教育孩子,给男孩提供一个有利于他们学习的环境的话,他们又怎么能安心学习呢?这时候再想让孩子拥有一个不错的成绩简直就是天方夜谭。如果父母想要让你的男孩有一个不错的成绩,那么就必须采取一些有针对性的措施,同时还要给他们创造一个较好的学习环境。

分数不是最终目的

“分,分,学生的命根”,也许谁也说不清楚这句话从什么时候就开始流传起来了。虽然这句话有些极端,但是它却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分数对学生的重要性。

今天的父母们由于工作紧张的原因,分给关心孩子的时间大大地减少了,很多父母只单纯关注孩子的考试分数。一切以分数为标准,这给孩子带来了巨大的压力。当孩子考试的时候,就说“考不好回来我揍你。”“考不好,什么也不给你买。”之类的话。

有很多孩子只要一到考试的时候心情就会极度地紧张,因为如果一不小心考试砸锅的话就有可能招致父母的体罚。有些孩子甚至把自己考试以后的遭遇形象地说成“过去考试结束后是单打,现在已经演变成男女混合双打了”。更有甚者,为了给孩子灌输挣钱不容易的概念,家长会说:“如果你的学习成绩很好的话,将来爸爸妈妈就可能不用给你交高额的培养费,那时候多考一分就是给咱们省下三万到五万块钱,所以你一定要给爸爸妈妈争口气,不能总落在别人后面。”在这种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家长充当的只是一个挣钱的工具,而孩子也变成了一个考试的机器,孩子的生活只是为了能够多考几分,这时候的家里又有什么快乐可言呢?

父母必须明白分数并不能代表一切,不能把分数的高低当做评价孩子是否优秀的唯一标尺。如果父母总是喋喋不休地讨论孩子的分数,那么就会在无形中给孩子增加很多压力,一旦孩子的压力超过了他所能够承受的范围,那么就很有可能酿成一个个悲剧。

比如曾有一个报道称,一名16岁的初三男孩,由于中考临近,他开始变得十分焦虑,为了缓解压力他竟然在同学家做客的时候用菜刀砍伤了那位同学和他的外婆。后来,男孩说进入初三以后他的成绩明显下降,上课的时候也听不进去,因此他总觉得老师和同学看不起他,他不知道自己的未来究竟如何,因此他整日心神不宁,一念之差他就动了邪念。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孩子不是把矛头指向别人,而是指向自己。

2010年4月26日,安徽省巢湖郊区的某个住宅区内没有了往日的宁静。一名16岁的男孩从10楼纵身一跃结束了自己的生命。据小区的保安说,事情发生在早上6点,当时很多居民都是刚刚起床。保安得知情况后迅速报了警,等到急救车和警察赶到后男孩已经死亡了。

据一位知情人士透露,这名死去的男孩正在读初三,学习成绩也不错。所有的人都想知道这个男孩究竟为什么自杀,后来人们发现这个男孩留下了一封遗书,他写到自己的学习压力太大了,有时候甚至会让他喘不过气来,因此他选择了用死亡解脱。

有的孩子因为成绩排名在后而跳楼,这种现象往往发生在临近大考时。如果我们过分在乎孩子的考试结果,而忽视孩子的学习过程,到最后结果往往都不好。都说现在的孩子心理承受能力差,经受不起挫折,这是因为家长不给他们接受磨炼、承受失败和挫折的机会。对于考试分数较低的孩子来说,家长的呵斥、棍棒更是一种侮辱和伤害,更何况此时他们的身心并未完全成熟。分数只能作为评判孩子综合能力的一项小小的标准,分数低并不能代表孩子会因此而堕落、无能。

如今家长们对待孩子分数的态度太急功近利,这是不正确的。他们以为只要孩子能考高分,就能考上大学,考上大学就等于取得了最终胜利,而忽视了孩子其他方面的需求。人的成长有多方面的需求,不能单一地依靠智力的发展,非智力因素的发展也很重要。

现在有很多孩子学习成绩虽然很好,可是因为一些问题,结果还是考不上大学。这些孩子不是没有能力,而是因为非智力因素限制了他们的发展。

一个朋友组织夏令营,一个很小的孩子看着煮鸡蛋发呆,他就问:“你不爱吃鸡蛋吗?”“爱吃!”“那你怎么不吃呢?”“这鸡蛋跟我们家的鸡蛋长得不一样!”“你们家鸡蛋长什么样?”“我们家鸡蛋是软的,这鸡蛋太硬咬不动!”后来从家长那里得知,这孩子从小就没见过家人煮鸡蛋、剥鸡蛋的过程,家长一直是把鸡蛋剥好壳切成四块放在孩子面前让他吃。

大家想象一下,这样的男孩将来怎么能在社会上立足呢?

传统的教育观念认为,孩子的任务就是念书,家长什么都替孩子干。父母能替孩子做很多事,却无法代替孩子的成长。男孩只有在学会处理各种事的同时,才能学会面对困难。过度保护的男孩,长大后会惧怕失败,承受不了失败。因此,家长要让孩子自己走好脚下的路,不能因为孩子考试分数低而责备他,因为只有输得起的孩子才会是最成功的孩子,家长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分析失败的原因,继续前进!

成长比成绩更重要,而心态决定成败。

有这么一则小故事。话说厨师让小和尚去打油,并叮嘱他说千万不要洒了。回来的路上小和尚一遍一遍地告诉自己,千万不能把油弄洒。可是越是这样他就越紧张,后来一不小心还是洒了一点油。厨师看着剩下的油不禁勃然大怒,然后他大声地呵斥小和尚说:“我跟你说过多少遍了,千万不要把油给洒了。可是你却依然不长记性,眼睁睁地浪费了那么多油,你是不是把我的话都当做耳旁风了啊?”

过了一些日子,老和尚又要小和尚去打油,可是小和尚却说:“师傅,我根本就不是打油的料,上次打油的时候就洒了很多。害得我被臭骂了一顿,如果我再把油弄洒了怎么办啊,您看能不能让别人去啊?”

可是没想到老和尚却说道:“没关系,上次的事情已经过去了,你肯定能把这件事做好的。再说,我可不是只为了让你打油才放你出去的,你看看现在外面的风景多好啊!你就当代替为师去欣赏一下风景吧!即使你真的把打来的油洒得一滴也不剩,师傅也不会怪你的。只要你回来的时候告诉我,在路上你都看到了什么样的风景就好了。”

这一次小和尚听从了师傅的话,没有特别在意瓶子里的油,只是尽情地欣赏着沿途的风景。这时候他才意识到上次出去打油的时候自己错过了多么美好的风光。等到他回到寺庙的时候却发现瓶子里的油一点也没有洒出来,不禁喜出望外。